摘要:《长恨歌》与以往描述这段历史的作品不同,它以哀婉的腔调讲诉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著名的爱情故事,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篇开头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似乎就奠定了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本文从《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和诗歌笔墨的分配入手,研究诗歌对唐玄宗形象的定位,并结合诗文和历史等的比较,突出玄宗形象的艺术创造的特征,最后对“长恨”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唐玄宗 历史 形象 主题 恨
一、从《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看唐玄宗形象的定位
李隆基(唐玄宗)可谓是唐朝的一个风云人物,他曾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他开创的开元盛世将唐朝推向了繁华的极致,可谓是一位有勇有谋的政治家,而他在位后期却因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一)、从主题的多义性看唐玄宗形象的定位
《长恨歌》是一部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而非历史著作,面对这样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时,我们不能仅仅当作历史事实来解读,而是要将它作为一个艺术品、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带上了文学色彩之后,诗歌中的唐玄宗与历史上的唐玄宗便有了诸多不一样的地方,对《长恨歌》主题的窥探,也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作者白居易在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时是如何定位的。长久以来,学者们对《长恨歌》的主题也进行了许多探讨,主要集中在了历史讽喻主题说、爱情主题说以及双重主题说这几方面。“人们在把握《长恨歌》主题时,‘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的讽喻主题,也就成为一个不容否认的重要方面了。”(1)[ (1)田莉:《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的多义性》,西安,宝鸡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07期,163页]而许多研究者更愿意把《长恨歌》的主题与纯粹的爱情而不是对唐玄宗执政的讽喻相挂钩。“有的论者反问:‘有很多史料证明玄宗和杨妃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纯洁坚贞的爱情,为什么要歌颂?’这涉及到《长恨歌》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作品。首先,它不是写历史,甚至也不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不是对历史事件的如实描述,而完全是浪漫主义的。”(2)[ (2)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2011年10月第一版,136页]蒋勋的《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中对白居易笔下的唐玄宗形象有这样一段描述,“这个角色会让你觉得非常非常的矛盾。他是一个大才子,打鼓打得极好,但是爱喝酒,很流氓气,动不动就在外面跟人家打架,身上的性格非常复杂。”此书中作者从爱情美学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一段恋情,颇有特色,“那个‘流氓气’其实就是生命里,你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他的生命里很蓬勃旺盛。”(3)[ (3)黄德仁:《长恨歌》主题之我见,甘肃,兰州学刊,1989年
]更多的研究者在看到了这两点后,对《长恨歌》的主题做出了较为融合的概况,即双重主题说。从这些对《长恨歌》主题的探讨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长篇诗歌在对唐玄宗的定位上也是“双重”的,即有对作为一个君王荒淫误国的责难,更有对于他作为寻常人追求爱情最后痛失所爱的悲悯。
(二)、从诗歌笔墨分配探唐玄宗的形象塑造
让我们再来看看《长恨歌》的笔墨分配:诗歌的前半部分写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相识、相爱的缠绵,后半部分写的是痛失爱妃之后唐玄宗的悔恨。如果再细一点,全诗则总共可分为四大部分: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不重生男重生女”,二十六句写的是玄宗重色寻美,如愿以偿;从“骊宫高处入青云”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十六句写的是安史之乱中的马嵬坡事变,并痛失爱妃;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入梦”,三十二句写的是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无限思恋;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四十六句写的是道士招魂见到杨贵妃,表现出君王的难舍之“恨”。从诗歌的整体结构可见,大部分的笔墨都是在为不能善终的爱情进行感叹,而略去了对人物的历史功过评价等等。
唐玄宗可以说是在残忍的政治斗争的漩涡中生存下来的,所以他即位之后为了巩固皇权,与兄弟修好,励精图治,一刻也未曾懈怠,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唐玄宗二十八岁登基,开创了盛世之后,他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既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接近三十年的兢兢业业让这位人到中年的皇帝感到了疲倦,唐朝的繁盛也让他懈怠了勤俭,感觉是时候来享受人生,后来便有了正如《长恨歌》等其他作品中的记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再到后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可见直到战事爆发,宫中还是一片莺歌燕舞之景。如果《长恨歌》要塑造一个亡国的“罪人”,大可多写些山河倾倒、百姓流离失所、君王后悔莫及等等,而我们在这篇诗中看到的是作者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等等诗句都是在以景抒情。于是玄宗和贵妃两个人物也具有了普通男女的思想感情。当《长恨歌》把笔墨侧重这种男女之情时,便无法贯彻对唐玄宗的批判,从而塑造唐玄宗一个带有寻常人情感的人物形象。
二、《长恨歌》中的玄宗形象的艺术创造与特征
《长恨歌》是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表达了“长恨”的主题。全诗主要塑造了唐玄宗也杨贵妃两位人物的形象。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在诗中,对杨贵妃的描述多聚集在她的美貌,例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等。“粉黛”指的是用很浓艳的方法化妆,然而杨贵妃打败“六宫粉黛”不是浓妆,而是“回眸一笑”,这般超凡脱俗的美。而唐玄宗在诗中主要扮演的是一个哀叹爱人离去的情圣形象,这点在全诗的笔墨结构安排中便不难发现。
(一)遇上红颜知己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正是应了那句话“温柔乡,即英雄冢”。 据史料记载,开元后期宫廷参与娱乐与表演的人数多达上万人,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时的科举制度却逐渐荒废。诗人杜牧曾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见贵妃乃万千宠爱于一身。唐玄宗沉迷于贵妃而荒废了国务,这和杨贵妃的强大的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但是撇开这一点,如果唐玄宗没有遇上杨贵妃,还是否会有后来的误国遭遇呢?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长恨歌》的头一句就已经点明了杨贵妃并非唐玄宗生命里的一个偶得性事件,是他“多年”寻访的结果,她只能说是在“恰当”的时间出现的一个“合适”的人选而已。
历史上是否也如此呢?那个时期宫廷内还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职位,称为“花鸟使”。根据《新唐书·吕向传》的记载:“玄宗开元十年(722),召入翰林。……时帝岁遣使采择天下姝好,内之后宫,号‘花鸟使’,向因奏《美人赋》以讽,帝善之,擢左拾遗。”实际上花鸟使就是唐代专为皇帝挑选妃嫔宫女的使者。可见唐玄宗后期贪图享乐并非遇到杨贵妃之后的突然想法,历史上也有颇多唐玄宗好色的记载。而“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采生门户”说的是贵妃受宠后,杨氏一门可谓是鸡犬升天,尤其是重用了历史上著名的奸相杨国忠,把持超载、势焰熏天,可以说安史之乱也有他的诸多“功劳”。
(二)、“圣主朝朝暮暮情”——无尽悔恨中的唐玄宗
当唐玄宗面对“六军不发无奈何”的紧迫形势时,他是作何选择的呢?
虽然诗歌的前半部一直在描述唐玄宗是如何的恩泽杨贵妃,他们的爱情是如何的美好,但是到了紧要关头,虽有这万千的宠爱还是免不了 “宛转蛾眉马前死”。估计到了这时候唐玄宗才意识到这几年的醉生梦死的日子终于到头了。可以说诗歌到这里就开始另一部分的叙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后文又浓重的笔墨和带有想象与虚构的手法展现了这个情圣帝王的凄惨晚年,爱人已死,唯有悔恨相伴终身。有人统计,《长恨歌》中,只有十行写爱情的快乐,有八十多行,即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写失去所爱的感伤情绪。因此,可以说,诗作文本是对帝王至情至爱悲剧的伤感咏叹。
《长恨歌》中的唐玄宗,白居易给出的更多的是人文关怀,这样一个有七情六欲的帝王,其本质的存在应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在状态,然而帝王的身份使自己在“后宫佳丽三千人”的处境中却寻找不到真正的“情爱”,好不容易求得的杨家女,也因为自己是帝王,而迫于“六军不发”,无可奈何地“宛转蛾眉马前死”。皇帝也因之失去了“倾国”的心上人。这样一来,在痛心地“回看血泪相和流”之后,剩下的只有“朝朝暮暮”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叙说帝王寻求真挚情爱而不得的惨痛经历,将帝王人性向平民化还原,从而达到本真自我的澄明之境。”(1)[ (1)韩干校:帝王情爱的人文观照——白居易《长恨歌》的文本文化解读,西安,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月第五期,57页]唐玄宗的诉求是以希望的形式开始,以对美好未来的设计为中间手段,从而使帝王从当下迁至“将来”,以摆脱帝王生活对人之感情的异化,回到本真的自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对美好情爱的理想寄托,乃是对帝王生活终极关怀的最高目标。
(三)、“忽闻海上有仙山”——求仙问道的唐玄宗
诗文的后半部分讲了玄宗借助“方士”还魂的方法得以与杨贵妃重遇的故事。诗中的“方士”指的就是我们平时所知的道士。“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我们能想象到大家为了君王夜不能寐而焦急,于是纷纷去寻访道士为玄宗解愁的场景。 “忽闻海上有仙山”,这些努力终于得到成效,在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贵妃的踪影得以相见“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开元二十九年,志得意满的玄宗开始厌倦政事,此时他开始迷恋道教,中国的道教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其实,唐玄宗在还没有登基的时候就曾与许多僧道人物有过交往。后来,在铲除太平公主势力的时候,这些人给了他不少的帮助。即位后,玄宗将儒家思想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思想,而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和玄宗崇尚节俭重合在一起。玄宗曾经亲自为道家名著《道德经》做注释,道举也成为科举中的一科。道家思想作为对国家统治的辅助工具,起到了很正面的作用。但是慢慢的这种作用发生了变化,玄宗开始宠溺与仙道之术,一些奸佞之人极力讨好他,并因此得到任用。最后,在一片崇道求仙生中,安史之乱爆发了。然而此时的玄宗仍对道教深信不疑,战乱平息后,回到长安,仍炼丹服药。《长恨歌》中的这一段描写极好的折射了玄宗崇道求仙的历史事实。
三、“此恨绵绵无绝期” 无期的恨与爱
诗文的最后说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全诗共一百二十句, 真正写相爱、相聚之幸福的只有二十六句。其它三倍多的篇幅、近八十句全在于写唐明皇的悲恨和追寻。”(2)[ (2)张文初:说《长恨歌》的“恨”,中国韵文学刊,湖南,2004年第三期,27-28页]这与题目《长恨歌》中的“恨”相呼应,体现了诗文的主题与归宿。而这“恨”是对自己荒淫误国的悔恨?还是对爱人离去的惋惜之痛?围绕这一主题,许多学者进行了自己的推论。有学者认为杨贵妃后来落入红尘,当了女道士,而唐时的女道士等于妓女,女道士的庵观等于是妓院。所以玄宗的恨是对贵妃的沦落不忠之恨“因为杨妃已经对爱情不忠实,今日同在人间不再能成为连理枝,他日玄宗晏驾,杨妃老死,两人在天上也作不得比翼鸟:天长地久,如恨绵绵,其长恨就在此!”(1)[ (1)周煦良:《长恨歌》的恨在哪里? 晋阳学刊1981年12月,35页] “就唐玄宗而言,帝国衰亡山河破碎黎民涂炭自我沉沦,这一切不都是宠幸杨妃的结果么?就认识能力而言,明皇不可能连这么简单的事实都看不到。如果看到了这一事实,而且为此而殊深转念的话,他就会忏悔,就会‘改邪归正’。但现在的情形不是这样。明皇不仅没有去忏悔自己灾变前的‘重色’,反而更深的陷人了对‘色’的迷恋之中,更深的陷人了对情的迷恋之中。”(2)[ (2)张文初:说《长恨歌》的“恨”,中国韵文学刊,湖南,2004年第三期,27-28页]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
经历了安史之乱,虽然唐玄宗回到了故土,也得享太上皇的尊荣,但是他还是难逃晚景凄凉。对贵妃的思念让这位年老的君王倍感悲伤、心痛,和对前尘往事的追悔。“明皇后来的痴情与悲恨包含了对杨妃的歉疚: 因为他, 杨妃美好而年轻的生命才被凄惨地断送掉了。”(3)[ (3)张文初:说《长恨歌》的“恨”,中国韵文学刊,湖南,2004年第三期,27-28页]然而,就像人们常说的,恨来源于爱,恨也是爱的延续,所以诗文努力为读者塑造了一位郁郁不得善终的帝王形象。
参考文献:
【1】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台北中国文化大学,2011;
【2】韩干校:帝王情爱的人文观照———白居易《长恨歌》的文本文化解读,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
【3】百度百科“唐玄宗” 2013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86.htm?fromId=5176#3
【4】田莉:《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的多义性》,宝鸡职业技术学院,2012;
【5】马雁红:《长恨歌》中渲染手法的运用,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6】王艳芳:被复制的文化消费品—论《长恨歌》的文学史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02;
【7】陈小玲:哀艳之中,具有讽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8】周啸天:一篇长恨有风情——谈《长恨歌》,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9】饶龙隼, 钱苇:一部值得推重的专题学术研究著作——读《白居易〈长恨歌〉研究》,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
【10】黄德仁:《长恨歌》主题之我见,兰州学刊,1989;
【11】周煦良:《长恨歌》的恨在哪里? 晋阳学刊,1981;
【12】华世欣:一篇长恨有风情——读《长恨歌》管见,固原师专学报,1981;
【13】熊笃:辨析毫芒 探骊得珠——评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4】许浩然:吕向《美人赋》发微,中国韵文学刊,2009;
【15】张文初:说《长恨歌》的“恨”,中国韵文学刊,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