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力之关系

时间:2014-06-03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随着WTO的加入和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世界经济竞争状况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在这场变化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分析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权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文首先对技术创新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技术创新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系和目前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探讨分析。再以国产优秀科技创新公司小米科技进行案例分析,最后提出运用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建议。从而找到企业科学发展、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好地维持企业的生存,取得更好的发展。我认为,一个企业,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技术的创新,才可能不断为其自身注入新鲜血液和元素,使企业保持年轻的同时,不断壮大,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凭借强有力的竞争力获胜。

关键字:企业、技术创新、竞争力、核心、对策

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力的含义

(一)技术创新

1.国外对技术创新含义的理解

1912年,著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按照熊彼特提出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狭义的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广义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创新等。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指有眼光、有胆略、有经营能力的企业家,而不是一般的企业经营者)。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OECD 报告认为,技术创新是把一种想法(设想)变成一种投放到市场上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的转变过程; 把一种想法转变成用于工业中的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操作过程)的过程;或是一种新的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过程。

2.国内对技术创新含义的理解

中国学者傅家骥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1]。

中国政府定义:中共中央中发〔1999〕14 号文件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 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9]。

(二)市场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具有的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8]。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 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

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

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  

二、 技术创新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现状

(一)技术创新的现状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改变落后状态走向发展成功的必经之道。企业技术创新面对的国际竞争态势是一个全方位的创新竞争,同时又是在不同起跑线上的竞争。根据统计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03年的26年中,中国技术创新的平均增长幅度为3.3%,尽管我国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37 .1 8%。献率已有大幅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 80% 以上相比,我国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偏低,而且由于产业的技术创新尚未起主导作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步伐缓慢,经济增长缺乏强的后劲[13]。因此,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已是刻不容缓。

(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企业活力明显提高,国有企业由计划体制下的生产单位成为相对独立经营的市场微观主体,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总的来看,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近两年,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状况有了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但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评估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还是存在较大问题,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比较中国工业500强与世界500强,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具体表现为: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小,研发经费投入明显的不足;产品更新换代慢,专利与发明少[3]。

2、品牌形象竞争力较弱: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市场竞争的焦点就是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自有品牌出口经常是“猪肉卖成豆腐价”。中国产品大多数仍处于贴牌的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

3、产品质量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其市场份额就有保障。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保证,是企业走向世界各地的“通行证” 。然而,我国许多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抽查合格率低,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

4、资产规模小:根据沃顿经验规律,生产规模每增长10%,劳动生产率则增长4.5%,即劳动生产率随生产规模增长而增长[3]。然而,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却与此种要求相去甚远。

5、管理水平差距大: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和著名的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管理落后,很难适应全球化的国际激烈竞争。                                                                                    

三、 技术创新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系

(一)技术创新有助于企业形成核心技术,创造核心产品

企业能否形成核心技术,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探索、研究和创新才能逐渐形成和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而企业生产出来的核心产品则是他们核心技术的载体。一个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形成自己真正的核心技术,并生产出核心产品,才能不断地获得新的市场与更多选择机会,在市场上掌握一定的话事权,以致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二)技术创新有助于企业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创造低成本产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被利用的资源逐渐减少,而参与竞争一个主要特性则是该产品的价值性。一个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改善或改变生产工艺、制成、技术等提高资源的使用率,用最少的投入生产出最多的产品,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创造出有价优势的低成本产品,开发出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领先地位的高品质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竞争的优势。

(三)技术创新有助于企业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牌

技术创新是打造品牌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技术创新企业很难创建自己的品牌,即使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没有技术创新这个硬条件做为支撑,也很难健康地持续发展。企业要真正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那就必须拥有竞争力的品牌,并持续健康地发展。

(四)技术创新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都要通过企业的管理职能得以实施。通过管理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有效的连接起来,使生产力最大化。然后,由于管理水平的不同,即使相同的生产要素最终形成的生产力也是存在很大不同,也正因如此导致竞争存在差异。管理创新则旨在产生新的管理方式进行新的技术创新活动,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对外部的应变能力,提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4]。

(五)技术创新有助于企业开拓市场

任何一款产品,无论多么成功的产品,总会出现衰退期,如果一直保持停滞不前,不进行创新,则会随着产品的衰退而失去市场竞争力。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向市场逐渐地提供新的产品,已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才可能逐渐开拓出新的市场,从而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建立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四、 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创新结构不合理,创新意识不强

据调查统计我国RD费用投入政府占据50%,而企业只占35%。企业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理应充当创新的主体,相反我国却由政府分配经费和项目,与发达国家的80%相比相差甚远,创新的结构及其不合理。同时,由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意识。中国企业家网调查显示,不少企业业主、厂长认为企业无力创新,也无必要创新;总的创新意识不强[6]。

(二)学术界和科研界与企业链接不紧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学术界和科研界存在大量的科研技术,却难以转化为产品,而企业恰恰相反,想生产好的产品却缺乏相应的科研技术。有些虽然有签订合作意向,但真正合作开展技术研发、有研究成果的项目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不愿意或无力承担技术开发、转让费用和风险;另一方面,大专院校的研究纯理论、纯技术上的较多,缺乏经济上的可行性[7]。企业更原接受能够很快获得经济利益的技术成果。真正的合作较少,新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下。

(三)科技资源不足,技术基础薄弱与缺乏技术合作

因为企业本身的资金和能源有限,不愿将大量的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上,导致技术基础薄弱;同时也间接导致能利用的科技资源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起码落后10年。另一方面就是企业间因为存在竞争或害怕产生竞争,宁愿停止不前也不愿意和其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不发挥“抱团”的优势!

(四)缺乏长远眼光,迫于急功近利

许多企业没有全局战略,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只图眼前利益,想着投入即刻便可产生效益,最好是能产生巨大效益,急功近利。而对于没有直接效益或需要长时间才可取得效益的投资大多没有兴趣,导致热衷于短而快的实用性技术,忽略基础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存在的优势越来越少。

(五)管理思想落后,缺乏技术人才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人才才有技术创新一说。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945家企业创新状况的调查,在大企业中缺乏人才的企业占45%,在中性企业中占41.3%,小型企业中占66.4%,导致这一原因的一大原因就是管理思想落后,管理层只注重数据,不太注重技术人才在一个企业中的重要性,更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创新[6]。

(六)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太多的企业只注重企业的收入,不重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甚至根本就没有。经常可以听到很多技术人才诉苦:起早贪黑,为公司创造了很大价值,到头来跟其他混日子的没啥区别,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导致技术人员缺乏激情和动力。

(七)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

一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观念不强,不积极申请专利和商标注册,使技术创新成果没有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其技术创新的成果就白白地流失。导致企业知识产权拥有量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能力不足;知识产权容易流失等。最后大多数企业处于有产权但无知权的境地,甚至靠仿造或贴牌过日子。

五、 我公司之客户:小米科技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一)小米科技简介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定位于中低端市场。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10]。其中小米电视由本人所在公司(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代工生产。

(二)小米科技成功原因分析

小米科技成立短短3年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市值估价超过100亿美金的公司,要分析其成功原因,简洁地来讲归功于小米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与不断的创新,详细来讲可分为以下6个方面:

1. 明确的定位

首先小米科技成立之初给自己定位的产品则是手机而不是其它。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雷军对市场分析透彻,清楚地知道从大趋势上来说,手机将会取代电脑;而且整个手机产业的竞争是开放式的,没有微软+英特尔这样的联合巨头垄断,没有强大的力量可以压制创新,因此开始定位做手机[12]。其次,当小米定位由手机开始时,他们又对手机进行了详细定位:定义为高性能发烧手机,而且基于安卓开发出符合中国人的MIUI操作系统,把发烧友和专业级用户通通揽入囊中。再次,他们明确了小米手机的价位,不走高端路线与苹果竞争,也不走“山寨”路线,选择大众都消费得起的中低端价格战略路线。

2. 重视研发

小米成立短短3年多的时间通过不断的创新研发,至至今以推出11款手机,而且款款均受到市场的强力反应,出现供不应求。逐渐成熟的小米,触觉到互联网与智能不单单只会局限于手机,因此再次做出大的技术调整,进军新的产品领域—互联网播放器,且于2012年11月成功推出小米盒子,并时隔半年多再次推出新小米盒子;紧接其下于2013年10月推出颠覆性的产品小米电视(详细参考下表),再一次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也正因如小米这种注重研发的精神使它快速而健康持续地进步。

3. 重视用户体验

拿小米手机的操作系统MIUI来说,它将每周更新一个版本。用户任何反馈都能直接在论坛中进行递交,MIUI团队则会对每个递交的改进点进行初级判断,并按照优先级别列入系统改进的排序列表中。在论坛上,每一个Bug(问题),用户都能看到是有哪个工程师在负责解决,进展如何,需要多长时间,并能随时与工程师在过程中互动。这些Bug的修复或功能的改进,将整合进每周的整体的版本当中去,这是其他品牌目前无法媲美的,也正是因为小米对用户体验的重视,推崇“小米去适应用户,而不是用户来磨合小米”使得小米深受大众的喜爱。

4. 重视人才

除了大碗级CEO雷军自己外,小米的联合创始人分别为林斌、 黎万强、周光平、黄江吉、刘德、洪锋。他们分别来自微软、谷歌、金山软件、摩托罗拉等国内外著名IT公司的资深人士,从这些大腕级的创始人就足以看出小米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而雷军可以亲自在小米论坛上发觉人才并招至名下,能叫出一个普通员工的名字。在小米团队中,没有冗长无聊的会议和流程,每一位小米人都在平等、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中,享受与技术、产品、设计等各领域顶尖人才共同创业成长的快意,也正是因为对人才的重视才使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5. 高性价比

小米推出的网络直销模式,节省了销售中间环节,为小米的销售节省了大量的资金;使得小米无论是手机还是新出的小米电视,价格均比同类配置其他品牌便宜500~1000元,真正的高性价比。试想10月小米推出首款顶配47寸智能3D电视,价格却只要2999元,以致乐视等其他电视品质不得不立刻降价来适应市场。

6. 质量保证

小米手机一般历经5轮抗摔实验,第一轮摔下来后做高低温测试(高温75度,低温到零下35度),再做震动测试。第二天做第二轮,第三天做第三轮……需连续摔五天。此外,还需经历水冲、粉尘等实验[11]。严格的质量把关造就出高品质的产品,也正因如此雷军有2次在活动现场自信地拿出自己的小米手机当着记者的面做实验,将其从1.4米的高度摔下。

六、 运用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一)培育创新型企业文化,树立技术创新意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企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而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培养,则能使员工对技术创新意识的提高和责任感,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构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激励机制

工作所在的环境直接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和态度,如果工作在一个不适合的硬件环境中,工作效率是会明显大打折扣,只有提供一个让员工感觉舒适的环境才可能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同样,要想成为一个创新型企业,企业除了提供“硬体”环境外,还需提供充满技术创新的“软体”环境。

构成企业内部动力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经济利润驱动力、企业社会价值驱动力、经营管理者成就驱动力、创新人员社会价值驱动力等等,而激励机制则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主导部分[2]。技术创新的竞争换句话说也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需要相应的激励才能贡献出最大的智慧和热情,如果机制不好就可能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

具有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激励机制的企业市场竞争力自然就会提高。

(三)加大对科研费用的投入和创新技术人才的培样

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必不可少,有付出才有回报,才能使产品不断转型升级,走向高端。同时,企业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的同时也需加大对科技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有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才能更好地对技术不断升级。因此企业需根据自身实际状况,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开发机制。

(四)结合实际重点发展一批关键技术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企业具有的优势各不相同,资金也有一定限制,因此不可能一口成胖子,胃口太大往往适得其反。需根据国家和自身技术优势、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等,逐渐重点选择发展一批具有战略制高点意义的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培育和改进企业核心技术,这样才能不断做大做强。

(五)政、企、校强强联手

政府是市场的主导者,企业是社会产品或服务的创造主体,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学校则具有强大的科研成果,离开谁都将是一个大的损失,强强联手后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更大的价值[5]。因此政府应对技术创新作出长远规划,如建立与完善高新技术园区,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则要利用好政府这个独一无二的“资源”,来进一步提升自我;而幕后技术支援者—学校和科研机构则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同时企业也为学校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三方受利,提升综合市场竞争力。

七、结束语

经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力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且随着技术的不断高速发展,技术创新在企业市场竞争力创建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需分析自身所处的环境和优势与劣势,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明确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在创新战略的引导下,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意识,利用好公司内外资源取长补短,在创新的过程中取得相关成果后要及时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从而使企业在良性循环下不断发展和突破。

八、参考文献

[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版 ,1998年

[2]黄江泉:《湖南科技创新型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湖南工业大学学报,5期,2010年

[3]孙了民:《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

[4]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5]黄平:《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商业经济,2008年

[6]李靖,胡振红:《基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

[7]程工著:《企业技术创新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年

[8]田兵,牛培忠:《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力》,机械管理开发,第2期,2002年

[9]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HBEO9KAhWIYUHhaLlpakCgKSV8mwgGrIzRtj31B3tImZG_lYJKOY

[10]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8394/6407534.htm?toSubview=1&fromId=38394&from=rdtself

[11]http://doc.mbalib.com/view/f95c94d20f114715da697d1ac34dd831.html

[12]http://wiki.mbalib.com/wiki/%E4%BC%81%E4%B8%9A%E7%AB%9E%E4%BA%89%E5%8A%9B

[13]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aGGfhJoqhuIe2Qisj6G3o2PfWUBHNg9aSCeP4-JxxeLS82WyKuURLA-FwlQBCos4K2e9LEqM6Rqfos-bTNA3JQ5COmKyOQKuGYpa9d37N7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