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院药学服务,最早期仅仅是纯粹的药品制备、供。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临床药学,其核心和目的就是要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美国研究人员在1987年创新性地提出了药学服务的初步概念,并在1990年又进一步明确了药学服务的定义,认为药学服务的核心是药师通过对患者用药结果负责,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多年药学实践和发展,药学服务已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药师的工作从传统的后台操作推向前台服务,重点也由药品转向患者。
本文在当前不断深化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以社区医院为研究对象,全面总结社区医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现状,结合新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以及目前国内外药学服务内容、水平,找出差距和不足,分析存在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研究,进而为全面提高社区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措施。
关键词:社区医院;药学服务;现状;对策
国内的医院药学服务,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从理论水平到实践内容,都有着长足的进步。国内学者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情况丰富和发展了药学服务理论,提出了“全程化药学服务”新理念,成为药学服务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对药学服务认知差异、专业技术人员水平高低不同、经济基础强弱有别以及区域性药学服务氛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尚存在药学服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2011年3月,新修订并发布、实施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1],为当前医院药学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对药学部门和药师提出了很多更高的要求。同时,伴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不断向纵深推进,面对即将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收取药事服务费等现实问题,如何更好的为患者实施药学服务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医院药学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临床药学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综合学科,是医院药学发展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要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经过多年药学实践,医院药学工作己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阶段,药师的工作重点也由药品转向患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逐渐将药师的工作从传统的后台操作推向前台服务。药师作为药学服务的直接实施者,有责任和义务提高业务能力,强化自身素质,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充分发挥其在药物治疗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
一、药学服务的发展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1.1 药学服务的发展背景
临床药学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综合学科,是医院药学发展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要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经过多年药学实践,医院药学工作己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阶段,药师的工作重点也由药品转向患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逐渐将药师的工作从传统的后台操作推向前台服务。药师作为药学服务的直接实施者,有责任和义务提高业务能力,强化自身素质,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充分发挥其在药物治疗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作用[2]。
药学服务产生及发展20世纪60年代,医院药房功能迅速发展和专业多样化,药师开始发挥新的功能,不再仅仅是制备、采购和供应药品,如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并结合药代动力学参数指导临床给药等,大大丰富了药师的工作内涵,但是工作的重点还是集中在药物和药物的生物转化上,而不是针对患者个体。人们意识到只有进一步明确药师职责才能有效保护患者免受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才能更好地树立起临床药师的专业形象,在全面保障患者生命质量的基础上履职尽责。这促进了临床药学实践及药学服务的发展。
有相关报道称,药学服务的核心是药师通过对患者用药结果负责,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990年又进一步明确了药学服务的定义,认为药学服务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这些结果包括治愈疾病、消除或减轻症状、阴.止或延缓疾病进程及防止疾病或症状的发生。药师应对药物治疗结果负责: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和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世界卫生组织(WHO)对药学服务的定义是:以患者的利益为药师活动中心的行为哲学。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临床药师”试点工作的开展以及公众生活水平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促使医疗卫生水平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对药学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药学服务不再是一种简单药品调配、发放,而是以关注患者用药的合理性、依从性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为核心,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稳定的服务行为,为得到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最终结果而向患者提供负责任的药物治疗,与医疗、护理服务共同完成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这一目标。
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口的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医疗实践中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也在发生改变,更迫切需要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如何更有效、安全、经济地使用药物,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预防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已成为药师的迫切任务和重要的社会责任。临床医学对药师的需求,已从简单的药品供应到希望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药学服务是药学事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经过二十多年药学服务的实践,药师的职业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己成为全球药师共同的目标和责任。
1.2国外药学服务的现状
欧美国家的药学服务起步较早。美国于1852年创建了美国药学,其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已较为成熟,已经由过去的单纯的为会员提供权威的专业信息和培训,逐步发展为倡导药学服务和提高公众健康水平而不断努力贡献的机构。2003年4月2日,为更好地代表组织成员身份和工作重点,美国药学会正式更名为美国药师协会。美国药学倡导了药师由处方调配者转向健康服务的管理者、药师是药学服务的管理者、药房是健康咨询中心以及药师是药品费用的监督者和控制者等先进的理念。美国的药学服务内容包括:药物治疗审查、患者药物治疗记录、实施计划、干预和转诊、建立档案并随访。
在亚洲国家中,日本的药学服务也比较完善,如建立门诊患者药历,记录患者用药方案,药师和患者都会记录注意事项和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很好的沟通。对住院患者进行出院带药指导,交代用药方法与注意事项,让患者充分理解,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
1.3我国药学服务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初,“药学服务”概念被我国药学界接受。早期被翻译为药学监护、药学服务、药学保健、药疗保健、药师照顾、药学关怀等,但是其实质是一致的。中国药师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意识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以往的关注药物转为直接面向患者和消费者,目前国内较认同的是“药学服务”这一叫法[6]。
国内学者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情况丰富和发展了药学服务理论,提出了“全程化药学服务”新理念:在整个医疗保健过程中,在任何场所,在预防疾病、药物治疗之前和过程中以及治愈后恢复等任何时期,围绕提高生活质量这一既定目标,直接为公众提供有责任的、与药物有关的服务。强调药学服务不仅是临床药师的责任,而且是所有医院药师共同的责任,药师不仅对患者负有责任,更应该对整个社会的用药人群负责,对新时期医院药师的职责赋予新的内涵。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二、医院药学服务的定义、基础和特征
药学服务不仅仅是医院药师的职责,也是全社会各阶层人员共同的社会责任。药学服务中的“服务”不仅限于行为上的功能“服务”,而是包含一个群体(药师)对另一个群体(患者)的关怀和信任。药学服务的发展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和药物治疗学、生物药剂学、药物经济学、药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基础之上的。因此,医院药学服务的实施不仅仅是药师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包括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和药师等来共同完成的[7]。
2.1医院药学服务的定义
药学服务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含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包括药物选择、药物使用知识和信息),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实现改善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
2.2医院药学服务的基础
1.药物治疗学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基础
“药物治疗”是临床医学的基本手段,是应用药物对疾病进行治疗,在各种治疗方法中应用最广泛。药物治疗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药代动力学过程、药效学过程以及产生治疗作用的治疗学过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由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确定病因和治疗方案,这是在治疗过程中医师的基本职责;而临床药师则根据医师诊断结果以及通过对患者用药史的了解、个体差异的判断,结合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等因素来确定给药方案。因此在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和确定用药方案这一连续过程中,医师和药师的职责是可以区分的。但是,医师在确定治疗方案时必须考虑药物以及药物对疾病的作用(药效学过程),而临床药师则需要考虑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过程)以及疾病的诊断环节。因此,医师和药师的职责又是交叉的,他们之间的合作将决定治疗结果的优劣[8]。
伴随着医药科技迅速发展,新药不断推出,药物治疗学也从原来常规用药和经验用药向个体化用药方向发展,需要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药物,制订给药方案,进行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药学服务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集中体现为: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分类和所选择药物作用特点制订相应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每一位患者疾病的危险程度、伴随疾病和社会经济因素等选择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掌握药物作用机制及特点,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全过程关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疗效评价。
2.临床药学是实施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
临床药学是指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直接面对患者,以病人为中心,研究与实践临床药物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临床药学关注药动学过程及个体化的剂量调整研究等,重点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治疗药物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利用评价等。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合理用药这个核心目标,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手段,不断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从而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3.药物经济学是实施药学服务的重要方法之一
长期以来,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人们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的基本标准。伴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药物治疗评价越来越注重患者自身的感受,如经济承受能力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因此,药物治疗评价由开始仅注重有效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转向安全、有效、经济并重,国外学者为此定义了三类结果:临床的、经济学的和人文主义的结果[9](CEHO),形成了评价药物治疗合理性的新标准,弥补了过去临床药物治疗评价标准的不足。总体来说,药物疗效评价不只是从某个侧面描述药物治疗结果,而是在经济学、临床和人文主义结果之间寻找平衡点,在药物治疗综合结果上定位。
药物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评价药物利用过程,研究药物的合理选用,使药物安全、高效、经济、合理地应用于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学科。药物经济学与药学服务的目标是一致的,为开展药学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工具。同时,通过经济分析的方法来获得和评定最佳药物治疗方案,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合理地利用,并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最终获得最大收益。
4.药学服务的开展需要多学科的支持
医院药学服务的有效开展也是医院各方面协作与分工的结果。管理学为药学服务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提供了开展药学服务的计划、领导、组织、控制和激励等技术手段,建立有利于药学服务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激励与分配机制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为医院药学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手段。药学服务人员要充分获取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同时还要学会用信息学、统计学所提供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所获取的临床用药资料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加工处理。心理学在医院药学服务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药学服务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交流技巧,要能根据场合、交流对象的不同,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更好地与医师和患者沟通,与医护人员共同来完成治疗任务[10]。
因而,药学服务不只是药师单方面的任务,而是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和广泛参与。药学服务工作能否有效开展,更多地取决于医院管理层对医院药学服务的认一识和重视程度,也取决于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管理体制、机制,而不仅仅取决于临床药师。因此,要充分调动包括临床药师在内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推进药学服务工作发展。
三、我国社区医院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建议
社区医院的前身是卫生室,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等一体的综合、基本、便捷、连续、有效、经济的管理或实施行为的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为居民提供低价、就近、方便、快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吸引居民到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就医,分流常见病、轻微病病人,进而实现有限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合理配置,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让患者不再排队,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大医院专家,须在本职岗位上,明确承担基本医疗服务职责,以低廉的诊疗收费甚至“免单”,接诊疑、难、急、重症患者,以维护基本医疗的公益性。社区医院也分为2种:1、区县医院的分院,挂牌社区医院。2、独立法人的社区医院,相对于乡镇卫生院。卫生局对2种医院都有派遣权力,后者,当地街道社区只是有协调权力,没有管理权力。随着医改的进行,截至2012年底,全国城市4121个街道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街道总数的67%),卫生人员数达23.4万人,平均每个中心47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3.4万个,卫生人员9.2万人,平均每站5人。与上年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1012个,卫生人员增加约3.9万人,但是社区医院门诊量不升反降,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医疗体系本来应是个正三角,尖儿是大医院治疑难杂症,底座是大量社区医院治小病,但现在却是个倒三角,只有两成人愿意到社区医院看病,而大医院却人满为患,不堪负重。
3.1 社区医院的问题
我们国家的社区医院还不是很完善,许多问题需要政府来进行处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从医生的角度,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据有关数据显示现今各卫生服务站点的全科医生中,有本科学历的不到20%,有高级职称的不到10%。据调查,由于医院没有统一的人员招聘需求,医务人员的来源比较多,杂,21世纪以前,从医人员多是学校里非常优秀的毕业生,但21世纪以后,许多素质低 的学生加入了医务人员这一神圣的队伍,所以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另外,由于缺乏资金,现今请不来水平较高的医生,即使是价格比较便宜,周围百姓也不愿意迈进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门槛,使得社区医院无法与老百姓拉近距离。
2. 从病患的角度,对社区医院的不了解
虽然国家提出“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才上医院”,但什么是“大病”,什么是“小病”,因此老百姓宁愿去远一点的大医院,即使在大医院出现了突发情况,患者可以相信能得到及时的抢救,但是在社区医院这是不可能的。这就出现了大医院里病人摩肩接踵,而社区医院依然门可罗雀。有患者一语道破就医心理:“庙小不可能有大菩萨,看病还得到‘三甲’”。据作者了解,近期,按照上级要求医院正定期为每位居民都建立健康档案,但是由于部分居民的不配合,只有60%-70%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医院会对这些建立了档案的居民中患有慢性病的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并给予居民日常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12]。
3.从政府的角度,对社区医院的投入不够大且长远
现在大医院能有先进的设备,优秀的医生,高效的药品,与政府长期的投入是分不开的。政府缺乏对社区医院的财政支持,我想这是导致社区医院发展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没有经费,医院买不到好设备,难以给病人做比较高级的检查,增加了误诊的可能性,直接导致了病人对社区医院的不信任。没有资金支持医院也难以请到优秀的医生,以至于医院对医生的要求降格到只要有行医资格就可以接受。另外的,由于社区医院是不收挂号费的,收入主要来自病人在医院购买药品的利润,所以在政府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医院为了获得收入,势必有少数道德败坏的医生会尽量让病人多买药,多输液,直接损害了病人的利益。
4.从卫生局的角度,对社区医院的管理不够到位
虽然卫生局对社区医院管理比较严格,普通小诊所升级为社区医院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但是成为社区医院后缺乏严格的管理和培养,没能够创造优良的条件激起社区医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社区医院的考核指标不应与大医院一样,因为二者的服务目标是不相同的。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使得社区的信誉不高,效益不好,失去了它本该起到的利民作用,而政府原本打算通过社区医院为公立医院转为公益医院积累经验的 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如果医生,患者,政府及卫生局集体采取措施,互相弥补不足,那么双向转诊就很难顺利实现,全民社保的建设成果就会大大折扣。
3.2 解决社区医院建设的几点建议
社区医院的建立是我国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把我国的公立医院转变为公益医院所必经的经验积累过程。而且,建立社区医院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但方便便宜,还可在现阶段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在国外,由于社区卫生服务贴近百姓、主动上门服务,深受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的欢迎,因此,要将社区医院建设好。以下是几点建议[13]。
1.各医院提高应聘门槛
一旦医院对所招收的医务人员严格要求,各医科大学所招收的学生的素质会相应提高,反过来医务人员的队伍会更加纯洁,神圣。其次,公立医院可定期分派各科专家来社区医院就诊,并根据实际情况教授社区医生新出的医学知识,这样在心理上可以使老百姓增加对社区医生的信任,因为他们看到了医生的进步。另外,应该使资源分配合理,大医院的部分医生应调到社区医院,从而整体提高医生素质与就以效率,避免了大医院里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社区的特点是贴近老百姓,所以做好贴心服务是关键,不但要要求医生素质高,还应要求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良好。
2.提高老百姓对社区医院的信任度
大医院可以大力宣传社区医院的好处,帮助社区医院重建良好的信誉,不可有多谋利润的心理,这样患者在对大医院的信任的基础上,增强了对社区医院的依赖。老百姓不应只把社区医院当作药店,可多听从医生的意见。政府加大对社区医院持久性的投入。定期给予社区医院一定的资金与设备补助,并定期分派人员检查资金的用处,资金可用于培养医生,改进设备等有利于提高医疗水平的地方。社区医院的药应包括治疗老年人常见病的低,中,高等药,尽量减少对社区医院药品的限制,否则,无法满足患者取药需求。另外292个降价品种,应该不算少,但与医保目录上千种常用药品相比,显然也不能算多[14]。如果再考虑分摊至患者身上的“摊薄效应”,每名就诊者的受益程度还要再打折扣,事实上,由于没有对全部药品实行“零差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以药养医”问题仍然存在。此外,“零差价”对象范围小,无法实现社区医院的公益性,社区卫生的背后是“政府养医”,如果政府的资金不到位,无疑将会影响到其公益作用的发挥。政府还要注意对医生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的保护,提高医生的待遇与社会地位。近年来,随着医疗纠纷的出现,医生挨打受骂的事件频发,而每次事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医患关系的褒贬之声,不久便又归于平静,直到另一次医疗行业暴力事件的发生。
3.加大对各大医院“给红包”现象的打压
针对政府正在执行的“社区首诊制”所处的尴尬局面,我认为可以借鉴英国的“首诊”体制,每位公民必须选择一名全科医生,并登记注册在一个特定网站上,未成年人由监护人负责挑选医生,每年公民必须由自己的全科医生检查身体5到8次[15],否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针对享受劳务工合作医疗的农民工及贫困医疗救助的群体,我们可采取免费政策,其他群体需交纳少量费用。而每名全科医生名下注册的居民数量与其奖金与待遇直接挂钩,这样老百姓在与社区全科医生的接触中会慢慢建立起对社区医生的信任,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4.卫生局应给社区医生多创造学习的机会
社区医生的医疗水平问题可以通过去大医院实习,进修等方法来解决,考核合格后由上级医院颁发相应的证明。并且社区医院应当挂靠于上级医院而不是直接受卫生局管辖,这样上级医院可以用自己本院的管理制度来统一社区医院的标准,达到与上级医院相近的医疗水平,这样的话社区医院在居民心理的信任程度就会大大提高。在作者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所谓的有优良条件的进修在社区医院的医生身上并没有实现,甚至有人写到,有的院长占着进修名额,只为挣点伙食费。还有建议有关部门在新建小区时预留社区医院用房,以保证社区医院通风和必要的垃圾、污水处理。另外,卫生局可在居民档案建成后,给各大医院分享。
届时,各医院的检查可以通过网络传输,让患者能够在一家医院检查后,全市各医院都认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医疗资讯信息不能共享而造成的重复检查、过度治疗等浪费,降低医疗成本,缓解“看病贵”的矛盾。另外,社区医院的服务目标不是治疗疑难杂症,而是时刻保证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健康幸福,通过社区医院的各种服务、健康干预,让本地区的居民不得病、少得病。
四、开展社区医院药学服务的途径和建议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人口密度大是我国民生特点,因此社区医院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民的生存健康,这就需要找到一些开展社区医院药学服务的良好途径,在这一部分,作者将以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建议,共大家讨论。
4.1重视并加强临床药师工作
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实施的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临床药师,首先要有足够的临床教育水平,受过相当的教育、培训或者实习认证;其次药师本人的动机与奉献精神也非常重要。只有热爱这个职业,并愿意为之奉献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药师,才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临床药师。临床药师培养目标是具有临床思维的药学专家。临床药师除了对治疗目标设计治疗方案外,还应对整个用药过程进行监控,以实现药物治疗成本合理性、药物治疗安全性及药物治疗个体性,使临床合理用药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因而,应充分认识临床药师工作对药学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临床药师培养:“引进来”,引进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或硕士毕业生,充实到药师团队中来,提升整体药学服务人员的层次,加快提高药学服务水平;“送出去”,按照新《规定》中对临床药师相关要求,推选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水平、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且热爱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的药师外出参加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培训,接受正规的临床药师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本领;更重要的是对其他多数药师,开展有计划的就地在职学习、培训,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让受过专业培训的药师手拉手帮带,积极创造短期学习、会议的机会,同时借鉴临床医生的培养模式和手段,鼓励参与到临床去,鼓励先从“实习医生”做起,学会写病历直至学会写药历,以及给予一定的压力和激励等,经过时间的累积,达到整体水平的质的飞跃,实现真正意义的“临床药师”去服务临床、服务患者。
4.2 全面加强药学服务工作的内涵建设
创建药品信息网,共享信息资源,对开展医院药学服务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一也十分可行,此项工作目前在该院尚属空白。创建药品信息网,可以为医务人员准确地提供院内现有药品的信息,及时提供用药指南。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药品信息网的分类查询、合理用药、站内搜索、药品查询、药事文件、药学服务、医药软件、意见反馈等栏目,查找所需资料。医务人员可以在各工作站任意一台电脑上,搜寻到院内最新的药品信息资源,非常便捷。这也依赖于医院门户网站的改版、更新。
新《规定》除要求加强ADRS监测管理外,还首次对医疗机构建立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件监测报告制度提出明确要求。因此ADRS监测工作的开展要将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件监测报告一并纳入,进一步提高ADRS、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件监测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对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价、早控制”,并逐步建立健全ADRS、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报告评价体系,做好药品安全事件预警、调查和处置工作。这也是ADRS监测工作开展的方向。
4.3切实提高药学科研水平
科研工作,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支持,需要有业务、科研以及综合协调能力比较强学科带头人,更需要有一个高业务素质团队的支撑,需要积累。具体上可以考虑从药品供应信息化管理方面、制剂药检方面、临床药学方面、生物药剂学和临床药动学方面、合理用药研究方面、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方面、肿瘤药敏试验研究方面以及PIVAS的研究方面等开展科研工作,立足实际,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在药学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4.4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更好的开展药学服务
在医生工作站建立合理用药监测软件,是一项可行且富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应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实施。四川美康医药软件公司合理用药软件系统(PASS),是国内引进较早,多家医院在用的一款合理用药软件系统。系统数据库中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数据来源于美国公司DTSS(drug therapy screening system)[16]的药物相互作用资料,并由国内专家评估审定,值得推荐应用。创造条件,加快科室连接互联网电脑的配备,充分享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逐步考虑相连专业数据库,切实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药学服务工作的推动作用。台湾医院中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和网络资源是第一个亮点。药师在任何一台电脑都能很方便的查阅任何一个人的资料。电脑不但与internet连接,而且与数据库无风链接,为药师的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的技术支持,值得借鉴。此外,随着发展,单剂量分包装机、自动摆药设备等现代化设备都是可以考虑借鉴的现代化服务方式。
4.5重视新形势下医院制剂的发展
医院制剂,作为医院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可因“门槛”的提高就全面停止。医疗实践证明,医院制剂在满足临床医疗科研需要的同时,在开展医疗新业务新技术,加强药学与临床学科联系与互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培养药学人员并提高其技术素质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制剂开发是集处方筛选、工艺优化、质量标准建立,稳定性试验、药理毒理研究、安全和临床验证等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许多学科和专业,因此药学工作者应积极投身到医院制剂的工作中,全面促进医院临床药学向更高层次发展[17]。
五、结论
总之,社区医院药学服务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抓学科发展前沿,客观分析自身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巩固已有的发展成果,理性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如引入“药学服务实施的量化指标”以及“立体化药学服务”概念等,都将是对社区医院药学服务提升的有益尝试。伴随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医院药学工作也应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六、参考文献
[1] 秦冬颖,黄业姣.社区医院开展药学服务模式探讨[J]. 中国药业. 2010(06)
[2] 张蔚君,郝勇.实施药学服务中难点问题的思考[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3(03)
[3] 杨旭权.浅析目前药学服务的困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14)
[4] 于美玲,宁艳,栾军. 我院住院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药房. 2007(29)
[5] 杨标. 社区医院中药师的作用[J]. 海峡药学. 2008(03)
[6] 聂忠莉. 浅谈药师在社区医疗中应发挥的作用[J]. 基层医学论坛. 2008(10)
[7] 于璐. 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J]. 中国医药指南. 2009(03)
[8] 董得时. 医院药学服务与人文关怀[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9(02)
[9] 刘银梅. 药学服务与用药指导[J]. 中国医药指南. 2009(20)
[10] 徐致芳. 社区药学服务实践与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22)
[11] 陈振喜,李莉蕊,侯国胜,许平. 发展社区医院体会[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04)
[12] 黄芳.高校社区药学服务的进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03)
[13] 卢结文,陈文伟,陈统清.佛山地区社区药学服务现状及需求分析[J]. 医药导报. 2011(05)
[14] 王洪伟,王贵忠.浅谈如何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04)
[15] 孙刚.我国社区医疗机构药房药学服务定量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 2011(05)
[16] 司徒绮仪,刘国栋.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药学服务的思考[J]. 海峡药学. 2011(04)
[17] 贾晓云,王仙平,郑云玲.社区药学服务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