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正文

闲置的公共品——论我国农村公共品需求问题的解决途径

时间:2014-07-15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解决“三农”问题是首要任务,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国家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与重视。如今虽然农村公共品的供需矛盾伴随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开展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但是也出现了一种跟风式的盲目,许多公共品满足了农村的需求,另一些却出现了“过剩”性的浪费。本文针对嘉兴市农村公共需求现状,以及供给需求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建议,有利于下一阶段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产品闲置   需求  供求机制  问题与对策

一、农村公共产品概述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一文中指出公共产品是指每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减少任何其他人也对这种产品的消费,比如公安司法、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公共产品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是指公共产品的效用在不同消费者之间不能分割,更无法像私人产品那样可被分割为许多单位供个别消费者购买和拥有,因为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集体进行、共同消费的。而非竞争性则是指公共产品一旦提供出来,任何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

农村公共产品是特殊的公共产品,是指农村范围内的、相对于农民自己或家庭消费的“私人产品”而言的、用于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农民个体不愿干、不能干,但同时又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事物,以维护农村全体居民的利益为目标,以农村范围内的居民为收益主体的公共物品。但其中有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受益范围又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地区。“它既包括中央政府提供的覆盖到农村的全国性公共产品,又包括地方政府和农村组织提供的受益范围局限于本地区或部分外溢到周边地域的地方性公共产品。”[顾剑华主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差异性分析》,乡镇经济出版社,2009年1月]

(二)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

农村公共产品是特殊的公共产品,除了具有公共产品的共性,还有一些自身特有的特征,主要有:

1.多样性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因此不同地区的农民对农村公共品的需求也不相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对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公共产品需求较多,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需求则侧重于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等公共物品。[陈文娟主编:《我国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012(03)

]此外,从事不同生产活动的农民对农村公共品的需求也大不相同,因此农村公共品就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也应该多样化。

2.层次性

中国社会经济的非均衡发展除了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多样性,同时也促使农民对农村公共品的需求呈现一种层次性。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照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对农村公共产品需要的轻重缓急可以将农村公共产品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满足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例如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第二层次是满足安全的需要,如乡村医疗服务、公共治安等;第三层次是满足进一步提高生产的需要,如农业科研、教育等;第四层次是满足福利保障的需要,如农村养老、医疗保险等;第五层次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如公园、电影院等;第六层次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如职业教育、图书馆等。

3.分散性和低效性

由于我国农村生产方式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生产规模小且经营分散,因而决定了农村公共物品建设广,影响面大,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而分散性又使得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重复投资率高、使用率低,无法取得很高的回报率,比如农村公路、电信系统的建设,其投资往往大于使用效率。

4.成本积聚性

农村公共产品特别是农村纯公共产品,大部分在初期投入大,呈高度聚集状态,除部分成本在较长时期内可以回收外,相当一部分成本集聚沉淀,导致低回报或直接无回报,例如农村大型水利、防洪灌溉工程的建设往往需要很高的资金投入,但其成本在短期内无法收回。

(三)农村公共产品的类型

按照公共产品内涵,本文所涉及的农村公共产品是指在农村地域范畴内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这些社会产品会使农村地区受益、农民受惠,涉及农村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比如农村基层政府行政服务、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农业信息系统、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村基本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环境保护、农村基础科学研究、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农村道路、农村电力和病虫害防治等。[刘卫、谭宁主编:《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的构建----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分析》,农业经济出版社,2011年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对农村公共产品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照公共产品的性质,即非排他胜和非竞争性的程度,可以把农村公共产品分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和农村准公共产品。农村纯公共产品是指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农村公共产品。比如农村社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大致属于这类。农村准公共产品是指不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陛的农村公共产品,其中,我们把具有非竞争性但可以排他的产品叫做农村俱乐部产品;把具有一定竞争性但不具有非排他性,或者排他的成本太高从而不经济的产品叫做农村公共资源。前者如农业合作组织联合建造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组织等,后者如农村公共水域的渔业资源等。

(2)按照农村公共产品的外延,可将农村公共产品分为广义农村公共产品和狭义农村公共产品。广义公共产品接近于市场经济下的国家职能或政府职能的涵义,它不仅包括国防、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公共教育、社会治安等有形物品和服务,还包括制定和实施法律、维持社会基本秩序;界定产权,保护产权;保证宏观经济稳定;调解收入和财富的公平分配等无形物品和服务。广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包括狭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政府对农村的治理制度。

(3)按照农村公共产品服务的区域范围,农村公共产品可分为跨省、跨流域、跨行业的大型农村公共产品,如大型的水利工程,大面积的人工降雨,大范围的农业气象预报,大范围的农业病虫害和疫情测报、预防和防治,大面积的农业技术推广等;省、市、县、乡相应范围的农村公共产品;农村社区范围的农村公共产品和个别农户共同所需的农村公共产品。

(4)按照农村公共产品的来源,农村公共产品可以分为农村自然公共产品和农村人工公共产品。农村自然公共产品是指靠自然力形成的农村公共产品,如公共水域、滩涂、荒地、森林等;农村人工公共产品是指靠人力建造或者人力来提供的农村公共产品,如农村的堤坝、灌渠、道路、饮水工程等。

(5)按照农村公共产品的用途或服务对象,农村公共产品可分为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民生活所需的农村公共产品。农业生产所需的农村公共产品如小流域防洪防涝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农田防护林、农村道路建设、农业多种经营等。农民生活所需的公共产品如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医疗、农村电信、电视、自来水、计划生育等。

二、农村公共产品闲置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由于忽视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理念,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方面,更反映在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农村居民在享受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的差距。[史中翩主编:《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求失衡问题及对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共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更多农村人享受到了城里人才有的生活文明。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支农资金的大量投入,农村和城市生活方式的距离正在逐渐缩小,农村人也可以同时享受到城市文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体育健身器材、党员活动室、农商知识培训机构等相继建成,成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笔者通过相关资料调查,这样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一些农村利用率很低,并出现闲置现象。

(一)农村基本住房的闲置

根据据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资料估计,今后20年,全国每年约有1200多万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地区。按照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用地153平方米计算,每年将均有18.36万平方米的农村宅基地将闲置不用。[ 人民论坛编:《当前农村闲置房屋破解思》,2012年12月

]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地形势,依法依规处理好农村大量的闲置房屋,盘活用活有限土地资源,对于提升农村土地的资源利用率,解决当前我国土地日益稀少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对住房环境、条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旧的住宅往往布局无序,宅基地缺乏统一规划,邻里间隔小,房屋采光、通风效果差,且每户的住宅面积也很小,加上道路狭窄,排水排污能力差等多种因素互相交织,使废弃旧宅基地建新居成为可能。加上农民的土地忧患意识不强,农户违规用地越来越普遍,闲置旧房越来越多,甚至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性闲置现象。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从1990年开始,我国每年大约有1%的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我国农村公共品消费及阻力分析》,中国集体经济而中国人独有的乡土情结,落叶归根,使得这些人口的住宅长年处于空闲状态。

(二)农村健身设施的闲置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嘉善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品的投资,除了投建一些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还建立了一些供农民娱乐的健身器材和健身场所,形成了一种全民健身的氛围,但是发挥的作用却非常有限。

2013年国庆期间,笔者在走亲访友时发现浙江嘉兴嘉善县一些村庄在靠马路的一边都有健身场。远远看去,崭新的健身器材,给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例如上巷村、翠南村等。特别是翠南村,因为在发展生态旅游,因此政府加大了对该村健身器材等的投入,但是在走访中发现大部分器材都是闲置的,有的甚至出现了生锈的现象,据有关村民透露虽然现在农活比以前少了,但是根本没有利用健身器材健身的习惯,而且他们觉得在那边健身有点不好意思,很多健身器材都只是放在那边看看的。只有在白天偶尔有几个孩子在玩耍。

由此可见,农村健身器材受到冷遇,根本上是农民混淆了健身与体力锻炼的概念。农民对健身器材的作用了解不清,以及政府盲目的投入,导致了健身器材供大于求,使其闲置,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三)农村基础设施的闲置

随着嘉善县政府对农村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农村的相关基础设施也有所改善,道路也四通八达,科教文卫事业也迅速发展。但是对基础设施的过度投资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有的乡村道路过宽,虽然宽敞的公路便于人们出行,但是过宽从成本上来说就已经是多余的支出了。有的乡镇对园林绿化没有进行持续的建设,形成初期绿树成荫,后期枯枝落叶,促使投入的成本无法很好的收回。以浙江嘉善西塘镇一些农村为例,由于政府对城镇的重新规划,导致一些农田被开发,相对的农民的土地也就少了,农民对农田水利的要求也降低了,因此这就导致一些农田水利设备闲置。有些村级活动室常年“铁将军”把门,房屋闲置,室内灰尘满地,村级活动室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西塘政府也加大了农民的商业服务,但是很多农民并没有这种服务概念,因此对其的需求度不是很高,这也就导致一些商业服务的闲置。

由此可见,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嘉善政府以及街道组织要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从农民需求角度出发,从而投入相对的农村公共产品。

三、农村公共品被闲置的原因

(一)农民对现有的公共产品的满意度不高

农村公共产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为便于研究,本文将其大致归为两大类,一是关系农民生活方面的公共物品,二是关系农民生产方面的公共产品。

1.农民对关系生活方面公共品的满意程度

农民生活方面的公共产品具体有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养老保障、体育文化设施、风起与治安问题、居住环境等七个方面。农民对这七个方面的满意程度也是不相同的,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农民的满意程度,我们找到了相关学者的研究得到的如下数据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求机制不完善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集体设施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与价值,加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形式的变化,使得有些公共资源供大于求,进而导致了闲置荒废的现象。而现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金、资源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些公共资源的废弃与浪费,实在令人惋惜。下文中,就农村教育资源、农业建设用地以及公共产业市场的闲置问题加以分析。

1.农村公共教育资源大规模集中投入,资产权属不明确

近几年来,有些地方整合农村教育资源,集中投入办教育,几个行政村只办一所学校,致使原来的一个村一所的小学校舍被闲置。加之过去实行村学村办,有的村实力不够,只好向上级“化缘”,而这些学校的管理又属于乡镇一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文教办),且基层政府对村级办学也给予了较大的投入,由此而造成这些校舍资产权属也不十分明确,以至于这些闲置的资源维护利用困难加大;再者有些地方搞行政村合并,原有三四个村合并成一个村,办一所学校天经地义,而限于资金压力,只能举债办学。一边是要求农村村级组织消赤减债,一边是村级校舍资源闲置。[《莫让农村公共资源闲置》,新农村商网,2012年3月12日,

2.农业生产经营载体不断催生

在农业建设用地问题上,也存在类似情况。由于农村生产经营的发展,一些农业企业、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催生,而这些农业生产经营的新载体,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仓容、库棚等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本来就十分紧张,在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条件下,不可能飞来一块土地搞仓容库棚建设。但是,现在农村仍然有供销社代销店、粮店等一些计划经济时期的老产业,在市场经济和企业改制的情况下,占驻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3.产业转型升级也造成公共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有些地方喜欢“创新”,一个乡、一个村搞一个产业市场,产业一转型,原有的市场功能全部丧失,而这些市场经营者又难以跟上产业转型的速度,只好让这些资源闲置,从而造成浪费;有些地方喜欢“复古”,放弃现有的产业和资源,搞旅游、休闲,搞一些所谓的“软实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现有的产业和资源的浪费。

(三)农村公共产品面临新情况,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逐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正经历着由离土不离乡、到临时性外出、再到离土离乡举家外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居住人口急剧下降,孤弱老病留守,有的地方基层建设严重“缺血”,甚至连种地也有“断层”现象。

如一个村有50%以上的农民外出打工,党员活动室怎样“活动”?计生站为谁“计生”?警务室谁来当“辅警”?在这些逐渐失去“发展活力”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闲置似乎很容易理解。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最初农民居住是不固定、流动式的;后来人们逐渐定居,形成村落;之后人们出于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开始进入交通便利、环境优越的享受型城市居住,此时农村逐渐荒落;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城市资源流向条件较好的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

“从历史趋势上看,农村正在走向衰落,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公共设施等建设都不适合‘一刀切’地全面铺开。可以选择条件好、人口密集、有潜力的中心村发展公共设施,以其高密度的人口覆盖提高利用率,而偏远落后的村落,可以通过搬迁转移的方式,聚集在城镇周围共享文明成果。”白永秀说。

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闲置问题中,人是关键因素。王建康认为,我国正处在高速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如何更好地为农民服务,需要清楚认识到我国正处于人口机构变化、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变化的活跃期,这些直接关系到农村建设的布点设置,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要放在城乡统筹发展大的格局背景下看待,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预见性。

(四)造成土地闲置的根源是“政策闲置”

2012年6月1日,国土部发布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于闲置土地的认定、处置和处罚等环节,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办法规定,未动工开发建设,土地闲置满两年,经批准后可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这项规定无疑对打击囤地、炒地等违规行为起着震慑作用。然而类似的规定,公众已经司空见惯,早在1999年4月国土资源部就出台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需缴纳20%以下闲置费;闲置两年的要无偿收回。距今已过去14年时间,土地闲置现象并没有多少改观。此次出台的新规难免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实在让人兴奋不起来。[ 光明日报编:《土地闲置的根源是政策闲置》,2012年12月27日。]

由此可见,对于治理闲置土地从来不缺乏相关政策法规,关键在执行力上大打折扣,导致政策新规不断,土地乱象却无法监管。从严格意义上说,如果14年前的“国字号”能够得到落实,在此基础上延伸的治理措施完全能够见成效,也就用不着多个部门的文件不断。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恶劣的,因为在长达十几年时间里,每次政策新规出台都引来公众的目光聚焦,长期以来只打雷不下雨,受损害的不仅是老百姓利益,也将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

事实上,新政新规的频繁出台,往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闲置土地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政策“闲置”时,法律和政策无法施行和落实才是最大的顽疾。遇到问题和矛盾时,并非出台新政策新规定就能解燃眉之急,关键是如何集中力量铲除“病根”,从根源上寻求破解之道,方能事半功倍,这也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和智慧的重要课题。

四、解决我国农村公共品闲置的对策

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应该珍惜和合理利用农村的公共资源,让这些公共设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在如何整合、开发、利用好这些闲置资源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各地应结合“三农”的具体发展变化,针对实际情况,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盘活农村公共资产、资源,有效利用其功能、价值,让其发挥应有作用,可以节省“三农”建设资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下面针对嘉兴农村公共品,从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医疗方面,以健全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创建医疗服务新体系

为了使百姓享受到医疗发展的实惠,2013年至2015年,嘉兴港区将实施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健全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深化卫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体制机制为保障,着力增强医疗保障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医疗服务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较好地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基本消除人群间健康服务差异,为群众健康和港区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卫生保障。三年行动计划,还充分体现了“医保同步”这一发展理念。未来3年,港区将巩固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多种医疗保险形式,扩大参保面,提高报销总额和报销比例。到2015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接轨,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于此同时,港区将继续深入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创建国家卫生镇长效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等各项卫生环境治理工作,优化港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全面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到201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7%。[1嘉兴日报编:《嘉兴港区全力推进卫生事业大发展》,2013年4月18日]1此外,港区还将推进医疗机构特色发展。坚持优化整合、发挥优势、特色发展原则,构筑以综合医院为主导,以专科性、功能性医疗机构为特色,以镇区域性医疗机构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以民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服务新体系。

(二)公共教育方面,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财政支持的力度,走城乡一体化道路近年来,嘉兴市不断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论是“五有”中的“有人员”,还是“五优”中的“人员结构优”,都对基层农技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要求。据统计,在嘉兴扎实推进“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全市共建成乡镇“三位一体”综合站62个,实有人员907人。2012年,嘉兴市建立社会化农技服务基地59个,培育科技示范户3650户,开展科技服务6542次。

“现阶段,对这部分人员进行系统化知识更新,针对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里仪器设备使用进行专门的培训,提升软实力,是‘五有’向‘五优’成功转变的关键之举。”市农经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嘉兴十分重视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一直大力开展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653工程”和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全面提高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和队伍发展。同时,嘉兴市还不断加快基层农技推广、农业新兴产业以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等引进,加快构筑嘉兴市农业人才高地。

据统计,2012年,全市委托浙江农林大学开展定向培养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大学生12人,举办省、市级高研班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轮训50多期,培训3340人次。[2《浙江嘉兴市力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浙江农业信息网,2013年4月25日

对于农村教育存在教师队伍素质的情况,嘉兴政府一方面可以加强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制定一些吸引高素质人才去农村支教的政策。同时,政府通过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素质。如在基础教育方面,可以很好地利用平湖师范的师资力量。对于嘉兴学院的其他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政府也可以通过政策激励,将他们吸引到农村。

(三)社会保障方面,政府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增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针对嘉兴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扩大筹集资金渠道的办法来实现。就目前嘉兴的经济状况,只有采取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办法才能够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一般而言,社会保障资金有三个来源:(1)政府各级财政按比例提取(2)村集体和企业收入中按比例提取(3)个人收入中交纳的部分。这三个部分的构成比例则应当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同以及整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当采用政府财政支持为主、社会集资为辅的办法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则应考虑以企业和个人为主的办法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嘉兴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不可能为所有农民提供比较全面的社会保障待遇。同时,嘉兴不同地区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经济能力相差悬殊,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时不能搞“一刀切”,必须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逐步建立符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另外,对于吸收了“土地换保障”政策的居民,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居民再就业机制、创业激励机制、医疗保险机制等方面的支持,使得农村居民尽快立足于城镇,适应城镇生活。  

五、总结

目前,我国对农村公共物品的理论研究比较多,但大部分是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角度进行研究的,从需求角度进行探讨的很少。尤其对农村公共物品供求失衡的具体现状和原因缺乏深入、全面、细致的分析,大多只是笼统地概括出农村公共物品供求存在着总量和结构不平衡的现象,而没有进一步探讨这种失衡状态的具体表现,也未能揭示出除开财政因素以外的其他深层次原因。本文以农村公共物品基本理论和均衡理论为指导,在农村公共物品闲置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闲置的主要原因: 农民对现有的公共产品的满意度不高,农村公共产品供求机制不完善,农村公共产品面临新情况,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以及造成土地闲置的根源是“政策闲置”。

本文针对造成农村公共物品闲置的原因在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医疗方面,以健全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创建医疗服务新体系,二是公共教育方面,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财政支持的力度,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另外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增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由于农村公共物品供求失衡问题涉及的领域多、数据的搜寻和统计比较困

难,再加上笔者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因此对论文中所涉及的部分相关问题,如健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机制中如何具体的推进供给监督约束机制的构建未能做深入、具体的研究,这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

六、参考文献

1.顾剑华主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差异性分析》,乡镇经济出版社,2009年1月;

2.陈文娟主编:《我国农村公共物品需求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2012(03)

3.刘卫、谭宁主编:《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的构建—-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分析》,农业经济出版社,2011年;

4.史中翩主编:《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求失衡问题及对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

《我国农村公共品消费及阻力分析》,中国集体经济网,2013年08月05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