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正文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农业银行的案例

时间:2014-07-18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各类业务的经营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环节,风险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商业银行会计工作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会计操作风险、会计核算风险、会计结算风险、人员管理风险等方面。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正视会计核算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通过完善健全内控制度,严格把好事前审查、事中检查和事后监督三道防线,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把各类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促进银行业务经营的稳健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商业银行会计工作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  会计风险  内控机制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概述

(一)会计风险的含义

会计风险又被称为账面风险。风险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环境中,人们对待某一事物的行为可能导致的危险或损失,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不确定性。风险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是事物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收益,也可能会带来损失

(二)会计风险的类型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波动而导致筹资成本的变动;再融资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品种、融资方式的变动,导致企业再次融资产生不确定性,或企业本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再融资产生困难;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企业使用杠杆融资给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带来不确定性;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币值的变动给筹资带来的影响。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在我国,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拥有企业股权的25%以上应该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形式。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与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定期收取固定的利息,所面临的是被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

3.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采购风险是指由于原材料市场供应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应不足的可能,以及由于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生产风险是指由于信息、能源、技术及人员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工艺流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库存不足所导致的停工待料或销售迟滞的可能。

4、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与评价。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

(三)会计风险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财务风险广泛地存在于企业的各种财务活动之中,这是由客观环境的复杂性、社会的发展性和主观认识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因此,财务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第二,系统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的财务系统,并体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中各种矛盾的整体反映。第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主要是指由于风险的存在,导致企业财务活动的最终结果难以事先准确把握,从而使财务活动变得复杂。第四,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限制,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企业的收益。第五,相关性,任何收益的取得都要付出相应的风险代价,风险与收益是相互关联的,并具有替代效应的,财务风险程度与风险报酬大小成正比。财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改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第六,进步性,风险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兄弟,承认和承担财务风险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改善财务管理,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农业银行案例概况

(一)农业银行的背景信息

银行会计是商业银行从事经营活动的基础,银行业的每一笔业务的运作过程,都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会计风险存在并贯穿于银行会计的全过程,加强银行会计的风险防范,维护健康的会计秩序,是农业银行经营活动安全运营的基础。一、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本人根据多年农行工作的实践和对农行会计的多层次、多环节的分析后认为目前农行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核算与结算风险。从农行近年发生的一些经济案件中不难看出,这些案件均与会计核算的一些环节失去控制有关。一些支行出现的违规经营,往往首先是从会计核算切入,如账外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篡改账表,造假账等。

(二)农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相关制度

进一步提高监管检查工作效率,有效防范会计操作风险,农业银行根据工作实际整合会计监管各阶段工作流程,明确监管人员岗位职责及监管工作重点,优化了事前、事中、事后工作流程,增强了操作风险防范能力,提升了会计内控管理水平。为保证各系统正常运行,该行针对会计内控管理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年初即制定了《2011年会计内控管理系统运行考核办法》,加大了对内控管理系统应用情况的奖惩力度。并坚持对内控管理系统运行情况定期、不定期通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将内控管理系统评价结果直接与各营业网点综合绩效考评、管理人员绩效工资挂钩,有效激发了内控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为充分发挥会计监管在内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优化监管工作流程。充分发挥集中监控中心作用,细化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重要风险点定位、重要风险点管控、重要时段监控五个流程。利用运营监管平台、会计监控系统、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内控管理系统,开展以在线监控为主、现场监管为辅的全方位监管检查。二是强化责任考核。根据监管员的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制定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并逐一签订履职尽责责任书。依据内控管理系统强化对监管员履职过程的控制和动态评价,将监管员的工作质量、评价结果与其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挂钩。三是组织监管员每季度对所有基层网点进行一次全面现场监管,监管过程中将账户、电子银行开户、挂失等确定为监管重点,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保证了监管效果。通过细化监管流程,逐步形成了“上下联动、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杜绝隐患”的内控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会计工作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提高了会计内控工作质量,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农业银行的案例简介

李某,男,1979年7月出生。2000年8月,被A分行录用为合同柜员,在分行营业部任库官员。2002年6月至案发日,担任B支行库官员。2004年6月24日上午,李某请事假半天。当日上午因客户大额取现而柜员尾箱现金不足,当班会计主管和另一名库管人员进入支行库房出库。核算系统的“现金库表”上显示100元券应有274万元,但库房内100元券只有2万元残钞。与库官员李某电话联系,李某称其余现金在尾箱里,他马上回单位出库,但随后就关闭了手机,无法联系。李某的反常行为引起B支行的警觉,随即查库发现了大额短款。A分行接到支行的报告后,立即成立了专案小组对B支行的帐务进行了全面清查。清查发现:从2003年3月至2004年6月任库官员期间,李某利用工作之便,通过把现金藏匿于衣服内或者装入纸袋等方式将盗取的库款带出银行,先后13次盗窃支行金库现金共计272万元。为了应付分行和支行的查库,李某每次查库前把库房短款数通过“出库交易”出给前台柜员,然后打印“现金库表”用于查库,查库结束后,再反向做“入库交易”实现平帐,从而造成查库时库款表面帐实相符。

李某将盗取的库款用于个人炒股,购买彩票、个人住宅、轿车、金银首饰及家电、家具等。案发后,李某退出账款现金22万元,没收住宅两套拍卖收回现金71万元,家电折价5.4万元,保险公司理赔15万元(员工忠诚险)。本案给银行造成损失人民币158.6万元。2005年3月,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十四年。

三、案例分析及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案例中“双人管库制度形同虚设

1、中,案发支行虽然配备了两名库管员,但并没有严格执行“双人管库”,“五同”(即“同开、同进、同在、同出、同锁”)制度被肆意违反,由于两名库管员长期不执行“五同”制度,导致一人作案而另一人长期未察觉。制度明确规定:“现金、有价单证和代保管贵重物品和重要空白凭证出入库,两名库管员应同进同出,双人会同办理,相互复核,共同负责”,但对李某出入库的现金,副库管员没有进行复核、卡把。制度明确规定:“两名库管员必须同时开启和锁闭库房,不得将钥匙或密码交给对方独立开、锁库房,不得独立一人进出库房和在库房内工作”,但副库管员时常开启库房后即离开现金内库,库内只有李某一人,违反了“同在”、“同出”的规定。而且,副库管员甚至将库房钥匙直接交给李某,任其一人出入库房,违反了“同开”、“同锁”的规定。

2、金库未集中管理

实施金库集中管理、有效缩减金库的数量,是加强金库管理的基本手段。为此,现金库房应按分行(含异地支行)设立,同城支行向管辖分行办理出入库,特大城市的分行可分区域集中设置金库。本案中,由于A分行未实行金库集中,同城支行均设立金库,从而增加了金库的数量和风险环节,加之未对金库进行规范管理,因此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3、库存现金限额管理流于形式

A分行对B支行核定的现金限额为300万元,但该支行库存现金最高时高达550万元,一般情况下也保持在400万元以上,给李某提供了盗取巨款的机会。

(二)会计操作存在问题

1、人员管理分散,易受干扰,不利于发挥会计工作的独立性

目前基层网点会计人员普遍未实行会计集中条线管理,基层单位的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岗位、任职、薪金收入、考评具有很大的决定权,会计工作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情况也较为普遍。特别是由于客户经理和零售人员的缺乏,出于业绩的考虑,大量的会计骨干不可避免地被抽调到了市场岗位,造成了一人多岗、岗位交叉、分工不明确等情况的出现, 岗位轮换和分离制约,以及强制休假等相关制度也很难得到落实。

2、作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了会计制度执行的严肃性

经过多年的积累,商业银行一般都拥有一套较为全面的会计规章制度,从内容上看都比较完整,但一般都未建立统一的作业准则,仅通过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必然使不同分支机构由于理解、分工的不同,导致具体操作出现差异,这既不利于统一操作、规避风险,也不利于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同时,会计操作标准大多以下发文件的形式形成,当个别环节需要变更或增添时,这种形式在灵活性和及时性上则有所欠缺,造成部分规定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制度的适宜性差,致使实际操作中寻找变通做法和“打擦边球”的情况经常出现,破坏了会计制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三)会计核算问题

1、账务处理未按规定审核

账务处理未按规定认真审核凭证要素和相关资料、账户记载不及时、未实时复核等,极易发生记账串户、透支、冒领及金融诈骗等差错和事故发生,导致资金纠纷和损失的发生。

2、账户核对存在问题

账户核对工作是确保内外账户相符的重要手段。由于内外账户核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对部分未能及时核对的账户,缺乏足够的重视,或在核对过程中未很好履行记账与对账分离,缺乏岗位间相互监督制约,极易形成会计核算风险。主要表现在存款账户、部分内部账户等造成差错,未能及时发现处理或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案件的发生。

3、事后监督相对薄弱

会计监督是对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监督,是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商业银行因多种原因,会计事后监督相对薄弱。一是事后监督人员老化;二是由于人员长期未从事一线工作,业务素质不高;三是职责履行不全。

(四)会计结算问题

1、支付凭证不合规、不合法

支付凭证的风险主要反映在票据是否真实、有效。对一些出票不规范、背书不连续、签章不完整、不得更改事项被更改、不得转让票据被转让的票据,以及超过提示付款有效期等不合法票据,因会计人员对要素审查不严、不细,未按规定流程进行操作等方面原因,形成票据风险,轻者引起结算资金纠纷,重者为不法分子利用,引发案件。一是临柜人员受理支付票据时,未按规定进行验印,或处理程序随意简化、他行票据收妥抵用未按规定入账(他行转账支票)、同城转账支票委托收款发现空头支票未及时退票等。二是缺乏对支付结算业务整体性的了解和掌握,凭习惯和经验办事,对一些关键性的环节控制不到位。例如票据转让背书的连续性审查、挂失处理及票据要素的更改等方面,未按《支付结算办法》规定办理而形成风险。三是真假识别风险。商业银行会计支付结算中的防伪鉴别技术落后,现仍然主要依靠手感或肉眼进行真假票据的识别。主要反映在商业银行汇票的查询查复,在向签发承兑汇票的商业银行进行票据查询时,往往查复结果最后一句是“票据真假自辩”,事实上已将风险转移给贴现行。因此,支付凭证风险关键是操作人员对票据真假的识别风险[5]。

2、资金清算存在问题

目前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在商业银行柜面业务、资金清算业务等领域广泛应用,随着储蓄业务通存通兑、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电子联行、特约电子汇兑等计算机网络业务的开通,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方式已经不拘于传统柜面业务,电子信息完全替代了手工账表凭证。账户处理网络化,资金清算实时化,对银行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和直观。因此,因临柜人员操作不当、工作失误或网络故障,发生错发、误发、重发或单边账等差错,如未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正确,将埋下严重风险隐患,导致商业银行资金损失和信誉受损,这是商业银行会计核算风险防范重点。

(五)人员管理形成风险的问题

人员管理形成风险原因主要在:一是会计岗位设置不符内控要求,一人兼多职,办理业务一手清或混岗操作,缺乏互相制约和牵制;二是柜员的组合和权限设置不符规定,会计人员越权操作,加大操作风险发生频率;三是人员业务素质低下,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风险意识淡化和内控监督不力等,造成一些人员铤而走险,随意违规违纪,甚至贪污挪用资金,导致差错和案件的发生[6]。

四、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作为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各类业务的经营都需要通过会计核算来实现,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环节,风险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正视会计核算工作中潜在的风险,通过完善健全内控制度,严格把好事前审查、事中检查和事后监督三道防线,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把各类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稳健发展。

(一)严格执行“双人管库

“双人管库”,是现金库房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其核心是两名库管员必须做到“五同”。即“同开”,要求两名库管人员同时开启库房,不得将钥匙或密码交对方单独使用;“同进”,即要求两名库管人员同时进入库房,不得独立一人进入库房;“同在”,即要求两名库管人员必须在相互视线内,不得独自一人在库房内工作;“同出”,即要求两名库管人员应同时离开库房;“同锁”即要求两名库管人员同时锁闭库房。同时,对于出入库的现金、尾箱、有价证券和代保管贵重物品,必须经两名库管人员相互复核。

2、加强现金库存管理

各管辖行应根据辖属营业机构现金的收支情况,逐级核定现金库存和尾箱限额。柜员超过尾箱现金限额的,必须立即向库管员办理缴款。各辖属机构超过现金库存限额的,必须于当日最迟于次日上午向管辖行或约定的现金收款行及时办理现金交存。

3、严格查库制度

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现金库房,重点检查库房内现金、各类实物是否帐实相符,管理是否规范,库管人员是否切实履行职责。为此,应做到库管人员每日双人核点、每周会计经理核查库款、每月分管行长监视盘查金库、每半年主管行长监视查库。同时,应采用正确的查库方法,即在盘查日轧账平衡后,清点库款与系统中打印库管柜员“现金库存表”核对,核对无误后登记“查库登记簿”。

(二)完善内控机制,防范和化解业务风险

商业银行要根据会计电子化进展程度、风险隐患,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整合疏理,制定和完善适应电子化会计核算特点的会计规章制度,从制度源头上把好风险关。实行会计委派制和会计人员定期轮换制。对一线营业网点的会计主管实行委派制度,其工资、福利待遇实行上收一级的管理办法,与本单位经营好坏不挂钩,从而使会计主管一心一意抓规范、抓监督。对一线柜员、会计主管等定期进行岗位交流,采取强制休假措施,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各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发展,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实加强内控管理,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令行禁止。管理人员要严格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建立奖惩机制,确保制度不走形式,不做摆设。

同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加强员工思想教育,提高员工思想觉悟,教育员工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对各类案件的剖析,正视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环节,既不要对风险产生恐惧,更不能麻痹轻视风险,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必能有效控制风险的发生。塑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员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觉按章办事,达到减少违规操作、防范风险的目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好制度执行与业务拓展之间关系,不能片面追求业务发展,而忽视制度执行或放松内控约束[7]。

(三)应用科技手段控制和防范业务风险

商业银行应用信息技术控制会计业务风险时,应根据会计业务风险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逐步建立起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信息技术控制机制,充分发挥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和积极防范风险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监控系统的功能,将各营业网点分散的监控系统联网集中到各管理行实行集中管理、集中监控,实时对财会操作人员日常工作内容进行监控,使财会人员的各项业务操作行为均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按照统一制度,统一要求,对监控信息进行实时有效的分析利用,及时纠正财会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记录作用、实时监控作用和积极防范风险的作用。目前,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操作平台基本实现了区域数据集中或大区数据集中,财会人员的业务操作活动均在操作系统中进行了序时登记。数据中心或业务管理部门对柜员序时记载内容的远程监控和业务操作的分析,可以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当前商业银行应积极推广运用支付密码控制系统或支付印鉴识别系统,增强支付业务的科技含量,有效防范、控制骗取、挪用商业银行资金等金融风险。将一定期间内标准化、规范化、相对稳定的业务操作流程和业务处理模式固化到会计应用系统中,并且处理顺序不可逆;对于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统一但可能会发生变化的数值性、代码类的业务标准和业务规范主要采用设置和维护参数的方式进行控制;对于单人操作存在一定风险的会计业务主要采用复核方式,增加会计系统前台复核的二次录入功能,提高复核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8]。

(四)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首先是商业银行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统一认识,重视会计工作在防范商业银行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在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上给予支持。尊重、信任会计人员,在必要的控制体制下,为员工提供展示自我、创造效益的平台,最大限度发挥会计人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其爱岗敬业,自觉、自愿遵守操作规程。要正面引导、教育会计人员端正工作态度,自觉遵守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各项业务,辅以安全奖励措施,使会计人员真正成为防范会计风险的一道屏障。其次加强制度教育。采取多种措施和形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规章制度培训,使各项制度、措施深入到会计人员的思想中,从而增强其从严要求、合规经营的自觉性。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会计人员应及时更新会计理念,掌握专业知识,拓展业务视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各金融机构要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有计划、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会计、计算机业务知识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记账原理、系统业务功能、操作流程、风险重点等专业知识,成为既懂会计业务又熟悉计算机知识,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的综合型复合人才[9]。

会计业务操作,任何一个疏忽和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损失。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业务技能以及敬业、谨慎的职业态度,会计专业人才除了引进外,内部培训是最为重要的手段。新员工进行要进行岗前培训,新业务的推广、新制度的出台要进行专项培训,针对岗位技能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培训,配合企业文化建设要进行会计文化培训,形成全方位的会计人员培训架构,提高会计人员职业操守。同时,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工作的责任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加强风险防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五)全内控建设,强化制度约束

1、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制约措施

在现有各类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应用和实施,对不合适、不合理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修改、完善和提高,使制度更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保证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堵塞漏洞。 从某种程度上讲,风险控制必然会增加操作成本和服务时间,从而对业务操作和客户服务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政策制订过程中,要充分权衡控制措施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带来的与业务的磨擦,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减轻基层会计人员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同时,要在制度管理上改变“重制定、轻检验、迟修订”的老传统,建立制度规定推出后的审验修订机制,对每一项重要的制度规定,在推出后的一定时间后(如两个月),应组织专项的检验总结,检验其成效和不足,并对制度中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及时进行修订,避免由于政策制订过程中考虑不周或偏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落实内控管理责任制度,对各岗位职责、业务活动规程、部门制约制度等进行整合和规范,建立长效的风险防范、控制机制。

2、化业务制约,防范业务风险

一是权力制衡。按照分级经营、分级授权的要求,建立比较完善的经营授权制度。如信用证的开立、大额汇票的签发、大额现金和费用的支付等,都要明确各级审批的权限;建立领导考核制度。每年由银行内部稽核部门对下级主管会计工作领导的本年度的经营管理情况、权力运用情况、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二是程序制约。程序制约强调的是不相容的职务必须分离,即程序的不同环节要交由不同的部门和员工去完成,每一环节都能相互制约,任何个人都不能独揽业务全过程。三是责任牵制。要按照职能分立的要求,严格岗位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责权划分,按各自的工作性质和权力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同时要加强业务操作的检查,坚持会计主管人员坐班制,坚持对重要核算和处理环节的会计主管核准制,确保各岗位按职责的要求正确处理同一业务。

(六)加强检查监督,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

1、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加强风险控制

检查监督是衡量会计工作管理水平、落实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要针对会计工作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充分发挥会计巡导员作用,制定全面检查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并做到检查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不碍于情面、放纵迁就,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同时做好以点带面的警示和教育工作。

2、完善有效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会计核算风险的管理

依托现代科技力量,不断改进监督工具和手段,实现自动识别勾对监督替代传统手工监督,以预警信息提示替代人工经验判断,强化事后监督和判断分析能力,实现过程与结果的双重监督,提高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阎劲松:《金融电子化与银行会计制度改革》,《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10月出版;

〔2〕李纪建:《银行会计风险的新特点》,《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10月30日;

〔3〕宋寿田:《金融会计风险浅析》,《上海财经大学》,2011年;

〔4〕段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杨存良:《基层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成因与防范》,《中国企业研究》,2012年9月29日;

〔6〕金晓燕:《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黑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7〕唐树君:《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中华理财网》,2009年2月2日;

〔8〕陈由美:《浅议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9〕赖伙珠:《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及其防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19日;

〔10〕林健珍:《浅谈商业银行风险之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金融纵横》,2012年第8期。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