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正文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研究——以公职人员为例

时间:2014-07-20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通过对公共领域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研究,体现出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以公职人员道德规范的现状及因公职人员公德意识淡化、公仆意识淡化、缺乏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的道德缺失行为的表现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基础,对造成道德缺失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得出通过建立完善的道德赏罚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和完善监督、创新道德教育形式、完善保障体制几个路径来改善目前公共领域的道德缺失问题。

关键词 公共领域   道德缺失   根源分析   解决方法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界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传统社会主意模式进行了很多改革,一直到最终确立了社会主意市场经济体质,从而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原来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断被调整和重构。这阶段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推进经济市场化的同时大力培育和规范公共领域。

(一)公共领域的涵义及其界定

公共领域的肇始人是汉娜·阿伦特,被哈贝马斯等学者延续和发展。在哈贝马斯的研究基础下,随着我国公共领域的生产和发展,我国公共领域的研究也开始扩大并结合国情有中国特色。

公共领域,英语为public sphere。字面意思指提供给公众公共活动的场所和空间。哈贝马斯认为:“指在我们日常活动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能形成公共意见;原则上公共领域向所有公民开放;由各种日常活动构成公共领域,各个活动的个体集合在一起,就成了公众”[[ [1][美]汉娜·阿伦特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125}]]{P125}按他的想法,公共领域是公民公共活动的空间,公民在其中享有言论自由权。

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共领域是指公民参与政治,自由讨论公共事务的活动空间,没有政治权利的约束,在社会和国家的中间,政治权利外对公共权利存在影响的公共空,在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仅以为私人利益得到保障和促进为最终目的,更是为了人们的“公共利益”。我国公共领域发展的特征有:1)私人与公共领域界限明晰化;2)公共权利活动更受到制度化规范;3)舆论力量对公共权利监督和影响非常明显;4)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作为时代背景,对公共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二)公共领域中的行为规范

公共领域承载着社会中各种社会群体的各种公共的活动,为了保证这些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必须要有它自己的行为规范,让这些群体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活动,并调节利益矛盾。道德和法律作为最基本和重要的社会调控方式,一直是各群体、个体的行为准则。法律和道德是当今公共领域中最主要的行为规范方式,只是随着发展,他们的作用力表现不同。

1.法律的规范

如今社会交往活动日益增多,范围也慢慢变广,影响越来越大,使各主题的权利、义务、责任等内容越来越明细。要调节其矛盾,就必须要有准确、可用的规范性手段,所以法律条文必然会被当作重要的规范工具运用。依靠权威的力量、有力的保护和支持、明确的规定来确定权利义务及活动准则,保证个人权利,个人应得利益,并旅行自身义务。在各种违法行为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增多,法律的要求就更高了。

虽然法制在完善,社会调控在加强,但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人们贪婪的本性下,总有人为了利益做出违法行为,法律的缺点也就体现出来了。

2.道德的规范

①法律至今还有很多漏洞需要完善,而且各种情况也不同,这种情况道德就能发挥其作用。道德由外部的舆论、风俗、内在的良心和教育宣传作用,是社会生活活动的基本要求,外在的一些要求慢慢变化成人自身的自觉,成为一定程度的道德的力量。弥补法律缺失的最主要方式就是道德的规范。对公民来说,如果缺乏好的道德思想品质,这本身就会使他不遵守法律、社会规范。法律主要是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但是具体做什么缺是由个人的思想来支配的。有良好的道德比法律更能约束个人的行为,使社会秩序稳定。

②道德的体现就是能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即使有完善的法律,缺乏了道德的约束,社会活动也无法正常进行。“从规范力量看,道德、法律共同的目标和使命是维护正义;道德直接表达和维护正义,而法律作为载体把正义送到该去的地方”, [[ 王晓刚:《试论伦理道德与社会生活》,《甘肃社会科学》[J],2011年第4期,P46]]{P46}

伦理道德是法律产生或运行的基础,虽然其看上去比较微不足道,但是却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决定着治理的命运。无论法律多么完善、强有力,道德也不可或缺,是最基本的,只不过因法律有自己体系和适用方法,道德不在其运行中直接出现。

简单的说,正义的道德是在深层次影响社会调控的,而法律只在表层直接运行。公共领域所涵盖的范围越广泛,法律所体现出的缺陷就于明显,所以如今道德的规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希望通过道德促进公共领域的发展。

二、公共领域存在的道德问题——以公职人员为例

(一)公共领域中公职人员道德规范的现状

任何公共领域都不能缺少一定数量的公职人员来管理和运行公共领域,其确立以为着有了自治的空间,但也带来公共权利的监督的加强。在公共权力中,公职人员所拥有、行驶的权利对社会所需要的公共服务,公共只需,公共产品及公正的经济环境起到重要影响,所以必须要受到监督。

1.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

公职人员职业道德指的是公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所遵守的规范。当今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主要有几点:第一方面是忠于职守。对自身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并且尽职尽责。第二方面是有“公仆意识”,行驶手中应有的权利,为人民造福、为社会整体谋利。第三方面是清廉,清廉是从古至今为官一直强调的,然后作为当今公职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现状,如不能做到清廉,就脱离公职人员全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公职人员的道德规范作用

公职人员负担着行使公共权利和公共事物的职责,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公职人员的道德规范不仅关系到他们能否能正当的行驶自身权利,更关系着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兴衰。目前我国公职人员的道德规范状况主要还是积极向

上的,随着社会发展,这些方面主要表现为道德价值感日益增强、道德观进一步

提升等。

(二)公共领域中公职人员道德缺失的表现

总体来说我国公职人员道德状况是好的,但随着如今社会的发展,公职人员道德失范的情况大量出现,政府官员腐败的问题越发突出,政府公正廉洁的形象被损害,败坏风气,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公职人员在行驶其权利时,难免会有一定的道德风险,导致局部存在失衡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

1.公德意识的淡化

公德就是公共领域道德,在公共领域进行公共性或私人性活动,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种规则由个人去遵守,就成为公德。然而在公共领域中,公职人员的道德更是被关注。公职人员的职责是管理、运行公共领域中的各种事物,这直接关系着社会大众的利益,但公职人员本身也有着自身的利益,在他们运行这些公共事物中,手中所能控制的资源和财富非常巨大,如对掌握这么大资源的权利不加以制约,那么就会使权利的执行人为所欲为,引发腐败,而这种腐败现象就是公德意识淡化的表现。

如今大量出现的腐败问题就是公德意识淡化的表现,比如食品、药品等审查系统的腐败,使大头宝宝、苏丹红、地沟油等问题层出不穷;公职人员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腐败现象普遍存在;“豆腐渣工程”体现出的工程腐败,这些问题就是我国公职人员在行驶权利中公德意识淡化的表现。

2.公仆意识淡化

国家的主人是公民,公职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这是政治常识。但是一旦掌握着权利,就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从古至今都有的现象。公仆意识淡化主要表现为:①特权思想,一些公职人员一开始就搞错了自己的位置,权利握在手中就目中无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忽视了公职人员的本身是为民服务。②官僚主意,正如邓小平在它的文章中指出的“滥用权利,互相推诿,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等等”[1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打官腔、踢皮球、应付上级检查搞表面功夫、公款消费、行贿受贿”是如今官员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公仆意识淡化的表现。③个人主义思想,一些人借口发展社会经济,背地里确实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算,搞政绩工程,收受贿赂,不惜牺牲国家、公民的利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最近刚被双规的南京市长,他的行为就是个人主义思想的表现。

3.缺乏责任感

公职人员的责任主要有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等。①政治责任,有些部门、个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忽略了公民的利益。②行政责任,一切只是为了上级部门,上级部门检查,就搞表面形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对百姓就马虎敷衍了事。③道德责任,不尽心尽力做好本职的工作,没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甚至做出违反道德事。

4.诚信意识淡薄

我国公职人员目前存在的诚信意识淡薄有以下几点:①形式主义:官位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和政绩,在发展过程中,采取弄虚作假、做表面功夫等手段夸大结果,是自身信用缺失的表现。②随意承诺,对公民随意许诺,最终往往都不了了之,不采取实际行动,导致了如今公民对官员甚至政府的不信任。

(三)公职人员道德缺失的负面效应

1.政治上:政治形象与道德形象分离

公职人员代表的是政府工作形象,其形象取决于其自身的修养、道德观等,不管在任何场合出现,作为权利执行者,公职人员都代表着政府形象。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其展开各种活动首先体现的就是政治形象,在形式权利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失身份。即使是各级干部的社会角色,他们在行驶权利的过程中的行为也是其道德的外在表现,道德状况决定着其习惯和能力,所以政治形象取决于公职人员本身的道德形象。上文分析的公职人员道德缺失都破坏了其自身形象和政府形象,利用公共权利满足自身的利益,这些造成了其政治和道德形象的分离,根本没有道德形象,更别说政治形象。

2.经济上:经济交往中的失信与寻租

有些公职人员的道德缺失行为使经济交往的失信和寻租现象严重。一方面他们逢场作戏,失信于群众和社会。另一方面就是权利的交易,既利用手中的权利之便来为买方谋取利益。以刚刚发生的南京市长被双规的例子,暴露出公职人员利用自身便利为他人谋取暴利,并从中获得利益。种种问题都指向公职人员的道德缺失,执行行政权利中暗藏各种寻租行为,为无道德企业发展打开了通道。

(四)公职人员道德缺失的根源分析

1.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

社会发展需要一种价值观、道德规范,人们的道德随着社会领域、社会功能、社会结构的变动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公共领域也随之产生,在其中人们为了利益进行活动,其结果也是由人们本身的道德、价值观决定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价值道德观也在逐渐扭曲。旧时代,人们的思想基本由马克思主意思想支配,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新旧体质过度,行政管理上的漏洞,为某些公职人员的道德失范提供了先提条件。

2.立法现状的影响

据统计,自十四大以来,我国为反复倡廉起草、制定了2300多项法律、法规,就是为了处理公职人员道德却是的情况,然而就算这样,我国法律仍然缺乏漏洞,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整体性,法律制定相对比较滞后,必须要发现漏洞才能制定对策,缺乏预防措施,

3.监督机制的影响

公职人员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为滥用权利,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就是我国目前监督体质不健全,虽然取得成绩不少,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比如说行政监督对不良行政道德的制约能力相对比较弱,效果不明显。而在监督工作中,也存在问题:一是监督者自身的职业道德也有可能存在问题,监督者自身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二是监督缺乏的主动性,往往是事情发生之后才采取措施,很少在事情发生过程中或者之前去采取监督措施。

三、改善公共领域道德缺失的路径选择

综上所述,分析道德现状,探讨其缺失的原因,就是为了找到改善目前问题的措施。道德的建设需要由多方面综合因素作用,因此只有采取多种方法互相配合才能达到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层面:建立完善的道德赏罚机制

在我国,道德权利和义务分离,导致了赏罚不公平。我国的赏罚机制仍然不健全,加上错误的观念——道德方面只讲义务不讲权利,使其回报基本被忽视,因此引发的道德缺失问题越发严重。公职人员在社会中也存在个人的利益,在社会中不是单纯的道德存在物。所以在其行政活动中,道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起到作用。

有效的赏罚机制有利于惩恶扬善,公民一旦出现道德缺失的情况就会及时收到严厉的惩罚,就可以扼制道德缺失情况的发生,而完善的奖赏制度也促进道德的提升。比如将公民的道德缺失的行为计入档案,并与其生活、就业、信贷等挂钩,可以一定程度上约束公民到的道德缺失行为;对于为他人、社会做出奉献的高尚道德行为以提倡和奖励,学雷锋就是提倡为他人奉献的高尚道德行为。

(二)制度层面:完善法律法规

社会舆论不一定对人人都有效,这时就必须要有一些强制的行政或经济甚至法律手段。道德作为内在条件必须通过法律体系等外在条件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法律法规是最起码的道德规范要求,依靠国家强制实行,缺少了法律,各种公共活动就缺少了硬性的管理制度支撑。正如原因分析的一样,如今就是缺少法律法规来约束道德规范。所以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通过硬性手段来约束公共领域道德规范。建设适当的道德法律和制度,把平时宣传的公职人员道德等以法律或行政规范表现,通过法律和制度提高公职人员的道德。比如把清正廉洁、维护群众利益等道德方面的要求纳入法律建设中,甚至出台专门针对公职人员道德的法律,借助法律更好的对公职人员进行道德约束。

(三)监督层面:加强和完善监督

公职人员在公共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对公职人员时刻进行有效的监督,即使发现不合格的公职人员,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鼓励广大民众、媒体进行监督舆论。其中对权利的监督有三点,获得权利的监督既权利是否是正当的获得,二是行政过程中的监督,包括政务公开制度等内容,这些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完善,需要进一步去提高。三是行政行为的监督,既在行政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有违法违纪等行为的发生。四是结果的监督,包括奖惩、举报等制度。只有对公职人员的行为做好监督,才能及时发现、制止、处理公职人员滥用权利。

(四)教育层面:创新道德教育形式

教育是当今社会社会生活、发展、进步必要条件,人们日常活动的经验就是通过教育传播。而公共领域道德也是通过教育这个中介来传播的。不管是哪方面的教育,道德理想和道德习惯教育是其主要目的之一。道德的基本精神教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就是现在主要倡导的“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方向。

提倡创新公共领域道德的教育形式,运用生动的形式把公共领域职业道德要求具体、形象的表现出来,发挥公共领域中各组织的教育作用,教育人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在这个教育过程中,青少年的教育尤为重要,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题,父母必须先要提高自身素质,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给子女做好榜样。多借鉴外国的教育形式,吸收外国的道德文明,通过外国对道德教育的方式与自身对比,以及道德教育成果的对比,达到最好道德教育效果。

(五)公共设施层面: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完善我国社会福利机制和医疗机制等社会公共福利,调整物价和收支的不平衡, 出台强有力的物价调控政策,使公民对自己的生活、医疗等有所保障,使公民的金钱的需求减弱,就不会产生自身利益至上的观念,道德缺失情况也会明显改善。

小结

社会发展导致的结构转型,权利渐渐下放,国家与政府逐渐分离,伴随着公共领域的形成并起着重要作用,可是目前社会中发生的各种身份发生的道德缺失现象时刻警醒着我们,使我们意识到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道德问题日益被关注,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到我国在公共领域道德建设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借助法律,在慢慢培养公民的道德基础上,认识到公共领域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深入研究道德建设方法和规律,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德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全红:《伦我国公共领域的现代生长》【J】,《广东省社会主意学院报》2004年第三期。

[2]敬海新:《当前我国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论坛》,2006年第12期

[3]姜洪清,于波:《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J】,《辽宁学院报》,2007年第2期。

[4]徐贵权,周新颖:《中国社会道德缺失之源透视》【J】,《理论学刊》,2007年第7期

[5]吕安兴:《道德需要与公民道德建设》【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6]尹东华:《转型期我国的道德形式与社会公德教育》【J】,《复旦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7]吕艳:《浅谈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J】《行政论坛》,1998年第4期。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