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正文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时间:2014-07-21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占全国企业的99%。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产业结构影响至关重要,但是现在受到大型企业以及外来企业严重的冲击,在市场当中处于被动地位。对中小企业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迫在眉睫。这是我国中小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中小企业   创新能力  培养  思考

一、我国中小企业及其创新能力的概述

(一)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计4200多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3800万户左右,在各地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遍布一二三次产业,涉及各种所有制形式,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创造了一半以上的GDP,是扩大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是推动技术创新的生力军。统计表明,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全国的60%以上,缴纳税金占全国的50%,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外贸出口占全国的68%,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内大企业以及国外企业的严峻挑战,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工艺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档次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出口时极易被发达国家的技术性壁垒挡在门外。中小企业由于投资少,上马快,进入行业的门槛低,容易一哄而上,而在产品出口时往往竞相压价、低价倾销,企业间的这种无序竞争,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也为别国采取反倾销措施提供了口实。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我国必须遵守和执行国际通行的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内资与外资企业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然而,现在内资中小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不可比的因素:

(1)外资企业有雄厚的资本市场,而内资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却常常得不到银行的支持;

(2)外资企业通晓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企业运行比较规范,而内资企业不熟悉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运行不规范的现象比较突出;

(3)外资企业视野开阔,可以从全球的视角安排生产和销售,而内资企业相对闭塞,往往只能凭借国内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和销售;

(4)外资企业享有完整的进出口经营权,而内资企业中的大多数只有自行生产部分才能出口,进口也仅限于自用设备和材料。

这些因素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中小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严重不足,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结果造成效能低下,产品质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差。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我们的不少政策都是向大型企业倾斜的,是一种以保护大型企业为主导、忽视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所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二)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在创新主体控制下,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是实践性很强的自主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实现能力,包括从要素投入,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到适合于生产应用,最后获得市场成功过程的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有效保障。有三点非常重要:(1)创新主体是企业,更确切说是企业家。(2)自主创新是一种开放创新,需要引进外部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3)企业自主创新的目标是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并通过产业化,商业运作和管理创新以获取经济利益。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在整合内外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通过系列商业运行活动获取经济效益的能力。

(三)我国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意义

(1)培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快速增长,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依靠着高投入,高消耗,资源浪费等方式来实现的。随着企业的质量认证和环保要求,企业必须根据市场制定相关的战略规划和模式调整,因此,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企业自主创新,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和保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是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使我们发展的更稳固,方式更加集约,劲头更加持久,国际竞争力更加强大。

(2)培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地方财力的主要来源,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案例表明,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中小企业的空间集聚,促进中小企业联合创新,成为快速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原来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以资金合理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建立自主创新为支撑的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为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3)培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坚实基础

中国的中小企业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从根本上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乃至国家的竞争力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坚实基础。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小企业能否在自主创新上取得优势,增强科技创新为基础的企业竞争力,将最终决定企业在市场经济上的地位。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强国的技术基础。企业不仅是技术研究,而且要面向市场的试验基地,并转化为生产力。所以说中小企业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坚实基础。

(4)培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可靠保证

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关键是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源泉动力。因此,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总体水平提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在现社会市场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特点

相对大企业的创新,中小企业尤其自身特点;

(1)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具有多样性和广泛的特点。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产业分布面广,使得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技术水平和发展环境不同,所以它们的创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在多样性方面,有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特别是服务创新,它可大可小。无论是大创新还是小创新,只要能带来消费者的认可和与众不同的体验,就是有价值的,就可以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它投入少,对市场需求反应快,因而最适合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形式之一。在广泛性方面,由于中小企业涉及的产业面广,导致其创新成果分布的领域和影响范围是极其广泛的。

(2)中小企业具有组织结构简单,对市场反应快,自主创新决策灵活的优势。中小企业规模不大,在管理形式上一般采用扁平式的组织结构,部门层次少,人员精干,协调配合较为容易,研发开发,生产,销售紧密联系,因而对市场信息和环境变化反应快,个人的创新意识能迅速成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创新决策方面比大企业果断灵活。

(3)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单一,容易培育成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企业。所谓专,就是专业化,专注一个行业,专注几个产品,专门服务一类客户,专心开拓一些区域。精,就是精细管理-精良的产品或服务品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精简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特,就是抓住客户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产品特色,服务特色等。新,就是创新,要以新设计,新产品,新款式,新包装,新形象等,不断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二、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以消耗资源、粗放经营、简单加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采取低成本的竞争策略,仍然可以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于是对自主创新的内在需求相对不足。据对中小企业的抽样调查,价格优势仍然是中小企业最主要的优势,约有一半的被调查企业选择低价为其竞争优势。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模仿国内外大企业,具体表现为初级产品、来料加工业务比重较高,深加工、自主性产品偏少,即使有产品创新最多也表现为模仿式或替代式,缺乏自主创新的全新产品。

(二)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人才匮乏

从体现企业主体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来看,缺乏自主创新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最大制约因素。从事科研开发的科技人员虽然60%在企业,但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企业,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很少。目前,中小企从业人员中享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仅占0.40%,中级技术职称的仅占0.91%,初级技术职称的也只有2.58%,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国有企业平均水平,人才短缺的状况十分突出,中小企业经营者及其职工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职工总数不足10%,有30%的中小企业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比重不足5%,这样的人才状况会导致创新的见识缺乏,创新的能力不足。

(三)没有建立起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内部管理缺乏现代企业理念。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为民营企业,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大多为家族式经营,管理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深造,优秀人才的才华得不到充分施展。自主创新激励制度不健全。没有激励措施,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没有建立起由利于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企业制度,很容易会由于主观上的因素改变。

(四)针对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政策支持有待完善

中小企业在重大的科技创新领域,很难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优势不明显,很难在当中起到主体地位,不能调动中小企业参与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府未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以及有效的支持。

实例:德国政府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定为重要的经济政策。早在1957年,联邦政府就颁布了(反限制竞争法),为中小企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金融信贷措施方面包括在1994年8月实施的“创新信贷计划”为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提供低息贷款,除资助创新费用外,还资助投入市场的费用。并在不同时期制定关于中小企业的法规,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由此看出,国外企业在早期就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极为重视,这是我国政策需尽快完善的地方。

(五)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企业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强,疏于专利申请,对知识产权的内容和法律特征了解不够,给中小企业带来知识产权纠纷。无法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知识产权无法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创新人员灰心丧气,再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六)创新资金投入不足,合作交流滞后

自有创新资金的缺乏和融资的困难构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巨大障碍,造成资金紧张的最重要原因是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难,使很多企业因资金缺乏而无力搞技术创新,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也较低。注重眼前的利益,不注重长远的发展,合作交流少,模式单一,未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交流。

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如此之多的问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需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解决方案。

三、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理念

企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都离不开技术创新。一项重要发明可以培育新的需求,催生新的产业。拥有核心技术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强劲动力。而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应在企业内部打造尊重创新愿望、发挥创新才能、肯定创新成果的良好文化,激发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企业决策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对风险和失败保持正确态度,勇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善于融合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创新。

实例:力帆集团的自主创新文化。力帆集团从一个九人的小作坊发展壮大到今天拥有13000多员工的大型企业重要的是先进的自主创新的文化建设。企业的口号是“异想天开。茅塞顿开,胆大妄为,大有作为” 以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正有了这样两句话,企业从上到下,形成了用于创新,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截止今天集团已获国内外专利4061项,居国内领先地位。拥有一个国家级的技术中心,连续多年入选中国500强企业。

加强员工的创新意识,鼓励员工创新,发挥个人的烛光能动性,让创新成为员工的自觉习惯,让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习惯,企业的成功就成为必然。

(二)加快人才培养,重视产学研结合。

中小企业应千方百计吸纳科技人才,不断壮大企业创新队伍;建立良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切实发挥科技人才的创新作用;加强职工素质建设,进行多层次技术培训,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合作和技术交流。同时,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速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中小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但是可以借鸡下蛋,可以加强科研和生产的合作,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一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联合研究开发。二要加大研发投入,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由现在不足0.6%,提高到2%左右,坚持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并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三要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参与分配,对业绩突出的技术骨干给予股权、期权等奖励或授予相应的技术职称。四要建立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各种中介机构的合作机制,鼓励产学研联合培养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自主创新队伍。

实例:在面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层面,中国移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企业,有必要也有责任承担行业先导者责任,通过积极主导国际标准、与产业链各方联合创新等多种途径,打造健壮的移动信息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丰富多彩的新业务。

中国移动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建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等一流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有效利用各方的优势资源,形成了以需求为龙头的联合创新体系,推动了技术创新与创新成果落地。

(三)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利于创新培养

(1)要明确中小企业的产权关系。只有产权清晰,才能明确出资者和企业法人之间的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双方在创新规划和研发上不会有分歧意见,使得正常运营。

(2)要建立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企业管理制度。把企业各部门权责明确,分工明细,避免各部门因为职责不一造成困扰,影响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效率。改变政府与企业行政部门职能,由过去的直接干预和管理型特征向规划建议,监督服务转变。

(3)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建立有效的创新组织制度及规范化程序。适合企业特点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中小企业还要设立自我监督机构,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过程中进行检查监督。中小企业必须紧跟市场的步伐,学习国内外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

(四)完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环境

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建立支持体系,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建立政策支持体系。政策支持的重点应当放在财政、金融、产业的引导和支持方面,利用财政资金、金融利率、税率倾斜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开发的资金投入,直接或间接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二是建立服务支持体系。需要政府、有关组织和中介机构提供人才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支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体系。三是建立金融支持体系。要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合理配置和引导,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用于消化吸收新技术的投入资金比例。放宽金融业的市场管制,鼓励建立中小民营银行,满足中小企业对自主创新的资金需求。

(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企业必须加强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意识。既要加强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也要尊重起他企业知识产权,一定要通过合理合法手段和方式获得,必要时进行法律公证。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能够保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价格优势不受损害,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政府应推广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观念,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特别条款,保证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六)扩大资金投入,优化创新项目

投入是企业创新的物质基础,必要的资金投入与智力创造相结合,才能推进技术创新,取得创新成果。资金缺乏是中小企业创新的一大瓶颈。应通过政策引导、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逐步增加企业研发费用。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整合社会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从企业自身来看,不仅要建立起以企业投入为主,多渠道、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和保障机制,更要优化项目,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寻求以点带面的突破。

实际案例:由一批留学归国人员于2000年创建的艾科创新公司,每年将销售额50%以上的收入投于研发,在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不惜血本。作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十大最具成长性的IC设计企业”之一、深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艾科创新硕士学历以上的员工超过60%,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2008年,该公司被深圳市科信局认定为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第一批“自主创新行业龙头企业”。他们研发的消费类数字音视频处理芯片、LCD视频处理SoC芯片及其方案,赢得了一批知名企业客户。

由此可见,自主创新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有了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四、结论

中小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力量。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是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小企业的创新不仅仅关系到其本身的发展,还和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息息相关。中小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在基于自身特点的情况下要敢于创新,敢于发展,建立核心竞争力。政府为中小企业创建利于企业创新的平台,相互结合。论文重点介绍了现在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没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文章从以下几点解决制约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

(一)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理念

(二)加快人才培养,重视产学研结合。

(三)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利于创新培养

(四)完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环境

(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六)扩大资金投入,优化创新项目

大力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加快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是巩固和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五、参考文献

[1]张玉玲:《中小企业,经济复苏的新引擎[N]》,光明日报,2009-11-26;

[2]王文亮、韩珂:《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分析与培育策略》,企业活力,2007(12);

[3]佟岩:《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经济纵横,2010(3)6-7;

[4]李京文:《创新-当代经济发展的动力》社会科学战线,1999(5):10-11;

[5]邵云飞,唐小虎:《我国技术创新研究述评》,电子科技大(社会科学版)2002(1):14-15;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18;

[7]王洪:《西方创新理论的新发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6),12-14;

[8]陈伟:《创新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16;

[9]冯婉玲:《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76-81;

[10]王安德,张景安:《论创新与企业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24-32;

[11]陈风杰:《中小企业创新》,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