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特殊战略地位。然而,在我国深化改革、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和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问题仍然很多,尤为突出的是融资困难,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
本文着重研究了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并针对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内外原因,探索解决相应的解决对策,就如何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拓宽其融资渠道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加快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 融资 问题与对策
一、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天丰农机有限责任公司案例分析
(一)申请融资公司的基本情况[①:参见王宏、杨卫东编著:《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攻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天丰农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250万元,是一家代理销售农业机械设备及配件、农用车及配件的商贸类微型企业。该企业为温州市专业农用机械的总代理,凭着品牌优势结合企业主的良好经营手法, 近年来该企业发展较为稳定。每年的大春生产以及年底为企业的销售旺季,为配合广大农村消费市场而开展促销活动,需大量购入存货,这段时期,企业在业务运营过程中流动资金较为紧张,又由于今年经济形势的影响,资金回拢速度更加受到了影响,眼看着大笔订单接进来,却因为流动资金不足而无法及时备货。如交货时间多次拖延,将大大影响公司信誉,这对稳定及发展自己的客户群极为不利。绝不能在业务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的时候,被流动资金周转的问题拖了后腿。
(二)公司的融资背景
企业想到了通过自有房产抵押,向银行进行流动资金融资。该公司先后与几家国有银行洽谈过贷款业务,但都没有成功。主要是由于洽谈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问题:(1)抵押额度未能达到企业的融资需求。由于一般情况下房产抵押贷款额度为评估价值的七折,这样企业实际能够得到的融资额度与其融资需求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融资缺口;(2)企业需要的是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经营收入回拢较快,贷款的需求期较短,所以更适合短期内可以灵活周转的额度产品。如果贷款期限太长,一方面没有必要,另一方面利息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对于一家并不是“财大气粗”的小企业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在与多家银行都洽谈未果后,企业主通过朋友介绍,得知恒丰村镇银行有专门针对小企业的一些融资产品,于是就找了恒丰村镇银行业务人员洽谈此笔贷款业务。之前与其他银行洽淡过程中存在的两个问题,通过恒丰村镇银行的小微企业流动资金循环贷款产品就解决了。
(三)企业流动资金循环贷款现状
小微企业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是向小企业提供的房地产抵押项下的公开授信额度。它的主要特点正好迎合了企业的融资需求:第一,授信期限长,一次授信,三年有效。这样,企业只需提供一次资料,办理一次授信,就可以在三年里面享受银行的贷款额度,为企业节省了时间。第二,贷款入账快,审核提款,无需逐笔签订借款合同。在企业急需资金的情况下,急企业所急,省略繁琐的手续,迅速为企业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第三,财务费用省:循环的授信额度,额度内随借随还。额度内随借随还,企业就可以根据资金回拢的情况来安排融资期限和融资金额,最大程度地掌握了向银行融资的主动权, 大大节省了财务开支,使企业所赚的钱更值钱。
(三)公司成功融资及分析
最后经过洽谈,该企业以公司股东其自有房产抵押获取了流动资金循环授信额度40万元,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使企业走出了在销售旺季资金周转不灵的窘境, 并为企业今后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从该案例可以看出,向银行融资至少有2个好处:(1)银行融资灵活多样,银行作为借贷双方的中介,可以提供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式满足双方融资选择。(2)而银行在授信之前,有金融专家对调研资料进行可行性研究,然后做出决策,这就可能比直接融资减少纠纷和风险。
二、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中小微企业自身的缺陷是造成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企业的信誉在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不高。中小微企业信用不足是先天性的,在企业信用、消费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以及档案记录等方面都较缺乏。一些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恶劣,表现为合同履约率低、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恶意抽逃资金、空壳经营、悬空银行债权、虚假披露、虚假广告和财务报告满天飞等,造成信贷资金流失,严重损害了中小微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在目前中小微企业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的条件下,企业自身信用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获得银行贷款的能力大小。信用不足直接制约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给融资交易带来许多不方便。
很多中小微企业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市场化和规范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公司治理结构相当落后。目前,从组织形式上看,很多的中小微企业仍实行的是单一业主制和合伙制,使企业无法按照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进行运作,更不可能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其次,一些企业生产缺乏远见,所有者满足于眼前的成就,追求个人享受,对企业的新发展缺乏兴趣,进而导致技术停滞,产品结构落伍,缺乏创新能力,产业低度化、分散化,市场萎缩,发展后劲不足。第三,在企业组织结构上,中小微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投资决策失误,融资方式单一,都是这一管理模式的副产品。一些企业主不愿授权他人分工负责,不采用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方式,造成许多中小微企业缺乏内聚力,最终削弱其竞争力。还有一些企业出于近期利益,处理会计报表随意性大、真实性差、透明度不高,甚至逃税、漏税。这些行为给社会形成了一种很难改变的中小微企业不规范的形象,一谈到中小企业信用,人们很容易与会计操作失真的现象联系在一起。
(二)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限制较高
近年来,我国企业缺乏诚信已经成为一大问题,而中小微企业以破产、改制为名逃避银行债务的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根据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中小微企业的违约率要高于大型企业。贷款的高违约率是银行不愿向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借债还钱的意识淡薄、信用观念缺失直接影响了中小微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银行不得不采取“惜贷”、“慎贷”措施严格控制贷款,从而也影响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绩效。
中小微企业获得国有银行的信贷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在当前银行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有支配地位。国有银行主管部门在向中小微企业贷款时往往顾虑重重,生怕中小微企业赖债而使自己难脱干系。相比较而言,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即使出呆账,也不会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这导致了国有银行的“逆向选择”,即宁愿向效益差的国有企业贷款,也不愿向效益好的中小微企业贷款。
(三)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不够
比照国际经验,许多国家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都采取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并有相应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保险。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这方面的机制尚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担保的机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各国的经验证明,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但需要政府、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也需要社会中介组织从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等方面提供中介支持。我国的社会中介机构发展较晚,且较少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直接开放;新成立的一些商业性较强的中介机构,服务收费高昂,中小微企业难以承受。
此外,在发展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的改革中也长期倾向于照顾大型企业,忽略了众多中小微企业的需要。国家对中小微企业资本市场没有有效的扶持政策,使得中小微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几乎不可能。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容量有限,因而对投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和公司债券的发行有严格的限制条件,而中小微企业规模小、资本有限,难以达到主板上市条件,创业板又推出较迟,也使得我国的中小微企业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因此,许多投资者停止向中小微企业投资,有的甚至撤资。
三、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信誉工程及自身建设
1、树立良好的企业融资信誉
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赢得市场,也才有可能筹集到更多的社会资本,扩大经营规模。中小微企业信用不佳是造成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惜贷”和“拒贷”的重要原因,到期不还本付息、逃废银行债务,虽一时得到“甜头”,却败坏了自身的信用。随着社会诚信系统的不断完善,信用不佳者从银行贷款更是难上加难。中小微企业必须要立足企业长远利益,积极恪守信用关系,树立信用观,不断加强诚信教育。只有这样,中小微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融资信誉,为企业自身开辟融资渠道,实现持续发展。
2、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的自身素质
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小微企业应积极借鉴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探索建立和调整适合自身发展特点、适应市场变化的组织机构;推动企业健全各项基础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较为科学的经营决策程序,基本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继续推进中小微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格遵守国家会计准则和相关的具体规则,加强中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继续推进中小微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信用档案数据库,建立适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
3、培育和提升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小微企业应因地制宜,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地方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积极采用高效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技术,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规范治理结构中小微企业首先要敢于走自己的路,不”随大流”在国企改革进行得热火朝天,全社会都能听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呼声的今天,很多中小微企业主,甚至是私营企业主,都迫不及待地改变公司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确是西方很长时间以来成功的企业治理经验的积累,但天下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对症下药,才是问题所在,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私营企业,如果还要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岂不只是流于形式,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中小微企业之所以能在大企业林立的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是由其经营管理灵活,能迅速适应市场所决定的。而这一特性中关键的一环就是领导者能迅速做出决策,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使成功的中小微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市场做出反应,适应市场的变化发展。在公司成立初期,一个人说了算的公司内部决策结构更符合公司发展要求,家族式的管理有利于公司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创业。
其次,当中小微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划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成了重要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建立初期的一些不规范管理,往往会给企业发展埋下隐患,需要企业在适当的时机及时改变管理体制,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而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一般都存在着领导层人数不多、亲属关系牵制、个人主意强等特点,因此企业在调整治理结构时,更要注意方法和策略。此时中小企业的内部治理一定要做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增强企业行为的透明度,以“诚信”立业。这样不仅能争取到更多的银行贷款,也可以多渠道融资,适当吸收机构投资者、自由投资人、投资公司等的介入。而此时银行和其他投资者又都自然会加强其对中小微企业的监督监管作用,从而促进企业合理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使企业内部与外部相辅相成,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使公司的治理结构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二)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的金融系统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需充分发挥央行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调控作用。央行应根据中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适度放宽对其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并调动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适应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应充分把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前景和风险状况,探索通过财政贴息和奖励等形式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中小企业贷款机制和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开展股权质押、票据质押等不同形式的贷款,不断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促使中小型金融机构主动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等应改变经营理念,主动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在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积极作用,民间金融在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金融机构应注重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如对于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应考虑成立专门的中小微企业信贷部,为中小微企业的存贷款业务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而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商业银行来说,则更应以市场为基础,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成本较低的贷款支撑。对于政策性银行来说,则应在政府指导下,通过贷款引导中小微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加大政府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注重中小微企业担保体系的创新,在《中小企业担保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担保市场的运行机制,规范担保机构的业务操作,并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的中介担保机构,建立中央和地方多层次的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如设置担保机构的准入机制,规范受保企业以及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制度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部分或全部贷款担保。在担保体系创新方面,政府可以考虑调动民间担保机构的积极性,通过有重点地为民间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来分散风险,鼓励、支持民间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增加融资渠道是中小微企业增资的必由之路,国家有关部门应在进一步深化企业、金融改革的同时,适时推出新的融资渠道,下大力气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在直接融资方面,要逐步消除中小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壁垒”,加快建立中小微企业上市培育和辅导体系,并继续推动中小微企业境外上市工作,鼓励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的有成长性、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上市融资机会。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的债券市场体系,允许中小微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并允许其在不同层次的债券市场上流通转让,方便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在间接融资方面,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或中小金融机构,并根据中小微企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为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或融资担保。
四、参考文献
[1] 王宏,杨卫东:《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攻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朱立新:《浅谈企业融资方式》,《企业天地》,2006;
[3]王召:《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难问题解析与对策》, 《经济学动态》,2005;
[4]倪娜.:《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5]汤红枚:《浅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及摆脱困境的对策建议》,《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
[6]杨大楷,蔡菊芳:《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及其融资研究》,《世纪期刊》,2010;
[7]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与成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8]时翼:《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的探讨》,《现代商业》,2009;
[9]郭华:《试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前沿》,2000;
[10]辛寒松:《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问题研究》,《黑龙江对外贸易》,2006;
[11]史建平:《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