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0后”文学无疑成为近年文坛最为瞩目的文学现象。所谓“80后”,简单说来就是指一批出生于1980年代、正在尝试写作的文学爱好者,他们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最年轻的力量。“80后”在写作领域里崭露头角的,约有百十人,经常从事写作的大约有千余人,他们有一个专门的网站“苹果树中文原创网”,签约作者近两万人。据北京开卷图书研究所近两年的图书市场调查表明,以“80后”为主体的青春文学书籍占整个文学图书市场份额的10%,而现当代的作家作品合起来,也就占有10%。本文就以韩寒文学作品为出发点,探讨了“80后”文学的创作方式,目的就是为青年文学创作者提供一些经验上的借鉴。
关键词:韩寒 80后 创作方式
“80后”写作出现的背景是中国转型期独特的历史文化语境。市场经济建设和电视、网络等现代文化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和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观,后现代大众消费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为文化主流。经济、文化转型形成的合力共同影响“80后”和“80后”写作的发展。“80后”写作延续了“60年代作家”、“70年代作家”的以年龄特征来命名的方式,除了突出了年龄特征外,也强调了“80后”出生的成长环境、人生体验及文化氛围的共同性。他们多在作品中描写青春、校园以及成长这样的现实题材,多以身边的事件和环境作为写作内容,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一种鲜明态度或情感。
一、绪论
(一)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时代》周刊对韩寒等“80后”作家做过许多评论和研究。很多评论者对“80后”这一概念在2004年以前的发展知之甚少。是从春树、韩寒、满舟、李扬四人被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看作是中国80后的代表后,“80后”这个词才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因此,“80后”一词的盛行,与美国《时代》周刊有着莫大的关系。另外在百度贴吧《韩寒报道汇总:法国人眼里的<三重门>》,法国评论家也对韩寒的《三重门》进行过评论,以及《外国人眼中的韩寒》,都对“80后”的代表作家韩寒本人及其作品进行了评论[1]。
(二)国内研究现状
从专著来看,对“80后”作家及作品的研究主要有:孟庆伟编著的《大话韩寒》(华艺出版社,2001),里面对韩寒进行了诸多评论和研究;梦游编著的《80后作家成名之路》(现代出版社,2006),对几位有代表性的“80后”作家及作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分析了他们的成名之路和成名作,并没有研究其创作方式;曹文轩教授的《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对“80后”文学现象作了分析和研究;以及何从主编的《80年代的宝贝们》(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等等[2]。
从学术期刊看,有乔焕江的《浅析郭敬明小说的创作理念》(今日南国,2008.6)是以郭敬明的小说《悲伤逆流成河》为例进行研究的;喻晓薇的《韩寒“叛逆”吗?》(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是从读者心里以及大众消费层面来解析韩寒;吕国安的《浅析“80后”青春文学的创作特征》(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6)是对“80后”的青春文学创作从其形态、内涵及局限性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张未民:《关于“新性情写作”——有关“80后”等文学写作倾向的试解读》,《文艺争鸣》,2006.3)是从“性情”写作方面进行解读的;江冰的《论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文艺评论,2005.1)是从文化背景这个方面进行研究的。
(三)对上述状况的评述
随着“80后”一词在网络以及现实社会中不断被提及,很多学者开始了从“80后”,到“80后”作家,再到“80后”文学的研究。许多学者喜欢单独研究“80后”的某一位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从某部作品中来看作家本人,或者从某位作家的创作看其文学观等,接着开始为“80后”文学进行派别之分:有青春文学、玄幻文学、盗墓文学等,还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文化语境与“80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他们大多侧重从作者本位的方向来探讨,而真正从文本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的文章很少,所以,在这里以“80后”的两位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来进行比较看“80后”文学的创作方式是很有价值的。
二、“80后”文学的三大文化背景
(一)网络文化:自由表达的生长空间
很难用几句话来估价和表述网络对于1980年代生人的深刻影响,也许“影响”这个词仍意味着一种外在的进入,真实的情况或许更像“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在网络中的融合,1980年代生人正在这一空间中成长。在80后写手那里,网络就是文本,文本就是网络,他们的精神呼吸、欲望表达、思想观念如茂盛的野草,随时随地在网络的土壤里丛生。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网络对“80后”文学的推动至少有两个表现:一是“零进入门槛”;二是“交互式共享”。在传播障碍消失,“守门人”隐退的同时,文体的边界,道德的规范,观念的限制也随之松动,“80后”文学因此获得较传统纸介文学更大的自由度。“非主流的声音”频频出现,“众声喧哗”迅速形成浪潮。但在“个人的宣泄和表达”无约束的同时,文学中一些属于内核的东西也在被稀释、忽略乃至抛弃,文学作品在高速写作的同时,既出现了新质,同时也出现了“一次性消费”的“失重”。更值得深究的是由网络传播所引发的“80后”文学写手们艺术观念的变化,文学接受者阅读观念的变化,最终导致文学观念的变化。这些变化已对传统主流文坛,以纸介媒体为正统的主流文学构成挑战。
(二)青年文化:“裂变”的价值观念
观察“80后”文学的青年文化背景,使我回想起20年前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陈村的《少男少女,一共七个》,以及由这批作品所带动的一种属于青年文化的创作倾向。但由于青年亚文化群落尚未形成,故而那次创作冲动极为短暂。
相比之下,“80后”文学显然拥有较深厚的青年文化基础。由于处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年代,1980年代生人的青年文化正是以精神层面上的某种“断裂”以及价值观的全面“裂变”为标志的。在1980年代生人的青年文化中,全球化、现代化、后现代、网络化、消费化、大众化共同构成一种真正的“无主题变奏”。
看待“80后”的文化背景,有两个结论可以明确:一是1980年代出生的一批青年已初步具有属于他们自己色彩的青年文化,这种文化由于同1950、1960、1970年代生人存在明显的“代沟”而凸显,还必须承认,所谓“裂变”,是因为在全球化的网络时代,整个“语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是“80后”精神层面出现断层,而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出现了裂变。“80后”青年文化因此也拥有了较20年前“骚动与选择的一代”更为普遍和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7]。
二是“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是一种丰富庞杂的文化,是一种在全球化语境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态发展的青年文化。可以看出,“迷惘”是他们前行探索的动力,“庞杂”和“共享性”的资源,则是青年文化色彩斑斓而又个性突出的原因所在。
(三)大众消费文化:书写一种欲望
现在被我们统称为“80后”的一代作家,由于价值观念的“裂变”,原有社会所提供的“青春读书系列”供给线也戛然中断。依据惯性前行的青少年文学读物已无法对接1980年代生人“精神断层”后的阅读期待,“80后”开始自己经营自己的精神家园。
1998年3月,网络上出现了台湾大学生蔡智恒(网名:痞子蔡)的长篇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无数次的“亲密接触”由此发端,网络写作一发不可收拾。1980年代生人终于在中国网络中造就了一次关于“青春书写”的文学运动。 这种“自我书写”直接满足了1980年代生人的“阅读期待”:
春树:寻求“边缘化”的个人生活圈子的情感需求,以“另类”姿态张扬自我;
韩寒:表达现存教育制度压抑下个人精神自由的渴求,以叛逆行为抵抗社会;
郭敬明:明丽的“青春忧伤”与亲情渴望,强烈地表达一种青春期的情感诉求;
张悦然:青春的迷惘与成长的疼痛,在美丽而迷幻的境界中讲述伤感的故事。
所有上述表达都十分贴切地叩响了成千上万青少年的心扉,为“青春期阅读”提供了生理的快感、审美的愉悦,以及成长的答案。
网络上追捧“80后”写手的庞大网友群,出版物上百万的发行量,连续数月居于榜首的畅销书,“80后”的文学创作很好地形成了自己独立而完善的循环系统。“80后”写手们书写的“青春欲望”在某种意义上与“市场欲望”汇合,构成了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道奇异景观。三、“80后”文学的创作方式及对其创作的思考
(一)“80后”文学的创作方式
“80后”作家大部分出自“新概念作文大赛”,“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对参赛者的基本要求。“新思维”就是要求必须有创造性、运用发散型思维,打破僵化保守,提倡无拘无束;“新表达”就是让参赛者在写作的时候不要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个性语言,反对千篇一律;“真体验”则是指“真实”、“真诚”、要求参赛者要真挚地关注、感受和体察生活。在这样的比赛理念指导下,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人的写作自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成名之后的文学创作中也得到体现。“‘率性’、‘真切’的风格,无论是对传统作文模式的挑战,还是对成年生活的反叛,最率真地表达自己或许就是他们最初的创作动机。”
1.一种情感化的生活经验
情感是“80后”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他们的许多作品都是情感的融合。“80后”作家大都喜欢写散文和小说,这两种文体由情感得以贯通。“80后”作家中许多是从新概念作文写作进入文学写作的,故表达方式多是直抒胸臆,多表现的是他们的学生时代,如韩寒的《那些事、那些人》、郭敬明的《一个仰望天空的小孩》《三个人》[9]等散文中所体现的都是一种情感的融合,对于其他人而言那是一些陌生的东西,而对于他们又是日常的生活经验,从寝室到教室,从教室到食堂,过的都是一般学生式的生活,但都是自己的真切情感体验。生活体验并不会因为个性的张扬和特立独行而受到削弱,反而使他们体验着富有内容和深意的情感,并升华为对理想的追寻。散文中的华丽唯美而不拘格套的创作手法,在被运用到小说这样的叙述性文体的创作后,给小说中增添了许多情感化的生活经验,为小说文体带来轻松和解放。“由作者的独抒性灵、自然抒情所造就的小说叙述文体,它们是由美的青春心灵而生成的自然而然的美文,再炫耀的词句也显得可以接受,再奇幻的情节都成为可理解的审美想象。”如郭敬明的长篇小说《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等[10]作品,都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体验。
2.一种品性与情感的融合
情感是品性的表现,而品性则是人的情感智慧所熔铸的稳定性素质。人的品性与情感的融合则可称之为性情。人的品性中有理智、情感、欲望等不同因素,但由情感来主导的品性才可称为“性情”。“80后”文学作品无不体现新时代个性化的张扬与独立独行:韩寒的《三重门》、春树的《北京娃娃》等在此都可以视作性情之作、率真之作。《三重门》中的林雨翔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性情学生,严格而繁重的学校体制生活被他的主观性情所改装,变成一种性情的生活。人们在评价这部作品时,往往用“思想锐利”、“智慧”和“幽默感”来判断其内容,但“性情”二字更为贴切,其作者韩寒就是一个“性情中人”,这是一部愤世嫉俗、针对性强的具有叛逆性和激情性的性情之作。《北京娃娃》中的那个“春树”,是一个更为个性化的“我”,她“奋不顾身而盲目”地追求爱情,一次又一次地进入而又逃离,或许她根本就不懂爱情,性情和自由促使她不断追寻,尽管有痛楚,但她依然独立独行,为了追求自由,不仅任性,而且任情,没有理性深度,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性情之子。
3.不泯的童心,或者性情的解放
就目前“80后”文学作品,无论是散文或者小说,其价值恐怕在于具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已不是儿童,却要顽固地守持着“童心”。“童心”是一种性情的解放,是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人格的坚持和理想的表达。郭敬明说:“我是一个在感到寂寞的时候就会仰望天空的小孩,望着那个大太阳,望着那个大月亮,望到脖子酸痛,望到眼中噙满泪水。而我笔下的那些东西,那些看上去像是开放在水中的幻觉一样的东西,它们也是真的。“80后”们的童心坚持,是在审美的、文学意义上的坚持,“童心”是他们文学写作的本初动机,本色性情,并不能用一般的成长社会学来要求。韩寒所秉持的写作动力,正在于所守持心灵中的真人真性的“童心”。这种有真性情的“童心”,在韩寒的长篇小说《一座城池》中,闪现在作品中的“我”的眼睛中,这双眼睛观察着他和别人逃离一座城池而又不知觉地构造的另一座人性和人世的围城之中,不时地发出富有性情的感慨和忧伤。这种童心写作,给中国新世纪文学带来了清新之风,率性率真的童心写作,在内容表达上或者形式上都不拘格套,而是追求性灵的解放和自由。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自由状态。如同《幻城》、《三重门》、《北京娃娃》等以各不相同的方式所表达的,就是抱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一种自由精神,是一种解放了的性情,解放了的想象力和情感爆发力,是“80后”一代人追求性灵解放的表达[11]。
(二)对“80后”文学创作的思考
2004年的高峰过后,“80后”文学产生的热潮正在慢慢降温,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重新让风光一时的“80后”有了更用心写作的空间,回归到一个“文学现象”的本身。“80后”文学在经历的几年的辉煌后,开始以理性的轨迹发展,它所反映出来的既有肯定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对此,值得我们深思。
1.文学才华与不懈努力
“80后”文学作品所展示出的文学才华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他们投入的真情实感,对自我青春的书写以及开放的写作姿态和自由表达以及充沛的文学想象力、对于文学事业的热情让“80后”文学作品呈现出了丰富别致的现状。“80后”写作能够在一片喧嚣中持续下去,并渐趋沉稳扎实,与他们的才华、勤奋是分不开的。我们能够在“80后”作家们推出的一部又一部作品中感受到他们对于文学的热忱和对自己的信心。他们的努力和探索精神值得肯定。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可以说他们的创作实绩也体现了他们的努力,同时我们更清楚,除了现在广为熟知的一些“80后”作家,他们背后还有一批批默默无闻的写作者,他们怀抱着文学理想,在他们自己的纯文学园地里辛勤寂寞地耕耘着。“他们‘在一群群小孩子靠无病呻吟和伤花感月被冠以作家头衔,垃圾文学大行其道的今天仍然坚持着真正的小说标准’而且他们‘所承受的孤寂,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决不是一个软弱的灵魂所能承受的’,他们的未来因此值得我们期待。”
2.受年龄经验等方面的制约
毕竟“80后”文学是年青人的艺术成果,由于其年龄、经验等方面的原因,“80后”作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他们自身的弱点。“如他们在题材选择上范围较窄,多局限于自己的情感经历;在驾驭语言方面还不够熟练,叙事技巧和结构欠成熟;作品往往局部精彩,整体贫弱,有时过多地沉浸于内心,耐读性差。”这样,“80后文学”就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如:《三重门》、《梦里花落知多少》、《樱桃之远》等小说[12],均选择了以校园、青春以及爱情作为叙述的主题,这一题材的小说较多。“‘80后’作家可以把注意力延伸到社会更广阔的天地去中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他们这个年龄段所缺乏生活积淀和人生经验的事实,而只好津津乐道于狭小的生活圈。”
同时还缺乏哲学根底与思想深度。“80后”崛起的催化因素更多的是市场,因此迎合市场成了他们的首选。我们看到以描写校园和爱情为主的生活常态的作品“扎推”出现,正是他们急于走进市场、缺乏冷静思考的体现。很多“80后”作家有着明显模仿前辈作家的痕迹,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失去了自我的价值定位和独立的哲学思考。诚如评论家指出的那样:“一直在生活的表层艰难匍匐,而不能拔地而起,凌空翱翔,俯瞰生活的腹地和全部复杂的生活机关。”这种思想深度的缺乏,让“80后”文学打了不少折扣[13]。
四、结论
“80后”文学是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出现的一个新的文化现象。他们书写青春的反叛、另类和边缘状态,具有孤独、叛逆、感伤、颓废等情绪特征,阅读对象以年轻人居多。但“80后文学”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他们在题材选择上范围较窄,多局限于自己的情感经历;在驾驭语言方面还不够熟练,叙事技巧和结构还不成熟;作品往往局部精彩,整体贫弱,有时过多地沉浸于内心,耐读性差等。
总之,“80后”文学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一个方面是他们颠覆了以往的文学传统,打破了以往的文学架构,写作的手法新。怎样能够有效地表现生活的真实,他们就怎样地行文遣句;怎样能够迅速地抓住人的眼球,他们就怎样地谋篇布局。没有套路,非常随意,但是效果却很好。好到书店里最抢手的就是他们的作品。第二个方面是他们的思想很开放,这是咱们这个开放的、网络的时代所决定了的。在他们的眼里,父辈爷爷辈是不敢有独立思想的时代,而他们则不,是一个不相信范本,也没有崇拜的时代。他们要做的就是用键盘随心所欲地表现他们的青春生活,表现他们眼里的世界。第三个方面就是他们所表现的生活,是别的年龄的人不可替代的,你不可能指望贾平凹或是莫言能够写出他们的生活。“80后”的文学是应该占据国内文坛的一席位置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代表了文学的发展趋势,时代在前进,文学也在发展。“80后”写手对文学的崭新理解、崭新的表现手法,像流入湖水的清泉,将会不断改变着文学的现状和形态。
参考文献
[1] 盛志梅.试论才子佳人小说的俗文学特质[J]. 中文自学指导. 2006(05)
[2] 邓伟.作为知识的文学——文学研究的意识形态断想[J]. 当代文坛. 2010(01)
[3] 陈新榜,阎作雷.第六届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纪要[J]. 南方文坛. 2008(01)
[4] 王蒙.《冬雨》后记[J]. 读书. 1980(07)
[5] 叶延滨.文学笔记[J]. 延安文学. 2004(01)
[6] 敖忠.文学创作中的题材问题——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及其他[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8(04)
[7] 徐文佳.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80后文学[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2011(06)
[8] 东西.小说生长的土壤[J]. 山花. 1997(09)
[9] 师力斌,鲁太光,项静,石一枫.新的反思文学在崛起——文学期刊编辑评说2009年文学创作[J]. 艺术评论. 2010(02)
[10] 陈夏阳.谁在允诺梦想——试论《最小说》或“文学之新”的梦想意识形态建构[J]. 当代文坛. 2011(02)
[11] 李丹梦.张悦然的“文学性”[J]. 南方文坛. 2011(01)
[12] 孔令环.论张悦然小说创作的模式化倾向[J]. 小说评论. 2011(03)
[13] 冯惠玲.论张悦然作品的悲剧情结——以《水仙已乘鲤鱼去》为例[J]. 铜仁学院学报.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