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相应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内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促使企业管理的管理理念、经营战略、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因此,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成为WTO的一员,从国外发达国家引入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已经和正在被引入的模式源自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对中国的管理者而言,与其争论这些管理方式的是非对错,不如首先深入地了解它的存在与演变。本文介绍了20世纪初期诞生在美国,在现代管理实践中一直被广泛应用并深具影响力的科学管理理论,即泰勒主义,以及它对后现代组织发展理论的影响。
显然,对现代组织而言,旧的方法不一定适于解决新的 问题 ,而且旧的组织文化也不一定适于新的组织发展环境,今天研究泰勒理论的目的就是要追寻现代组织文化的根源所在,也是为现代组织的改良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管理创新,核心竞争力,能本管理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毕业人才不断涌现的社会时代,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方法等必然发生改变[1]。我国的企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期,即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对我国企业而言,既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并相应地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内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管理的管理理念、经营思路、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建立起崭新的机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管理创新成为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推进企业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愈义,这就是本篇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研究的缘由。
本篇毕业设计论文以当前形势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国家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的先进思想和成熟经验,通过对企业管理创新问题进行研究,力图构建一个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企业管理创新理论分析框架,为我国推进企业改革提供发展思路和经验总结,这就是本篇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研究的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熊皮特对于创新的定义。他认为创新是生产手段的重新组合, 包含下列5 种情况:首先,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其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也就是在相关的制造部门中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 这种新方法绝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 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第三,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 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第四,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最后,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 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包括五方面的含义:第一,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活动;第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第三,技术发明是技术专家完成的,技术创新由企业家组织实施;第四,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需求;第五,技术创新需要一个系统,并在一定的环境下完成。霍克蒂夫公司的技术创新包含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中央创新管理,主要针对那些能长期影响公司行动的事宜,包括如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可再生能源等。第二层面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这部分的技术创新经费在各部门的预算中支出。第三个层面是与项目相关的技术创新。
芮明杰教授对管理重新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创新概念的内涵。他指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已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由此, 管理创新可以看作为创造一种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 这种范式即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 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管理。他主要指出创兴管理应该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创造出一个新的组织机构、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法、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一项制度创新。Barton从知识的角度分析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并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给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所以从知识的角度分析,管理模式创新就是一种知识系统的创新, 它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源泉。创新管理是对知识的一整套全面的创新性应用,是企业的活力之所在。
许庆瑞等学者认为全面创新的内在要素维度是:首先,技术创新是关键;其次,战略创新是方向;第三,市场创新是途径;第四,管理创新是基础;第五,组织创新是保障;第六,观念与文化创新是先导;第七,制度创新是动力;最后,协同创新是手段。
创新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战略、技术、市场、组织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创新的行为模式包括:成功的创新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功的创新必须依靠有效的内部关系链和外部关系链;成功的创新要求建立鼓励变革发生的机制;成功的创新必须有支持创新的组织氛围。在五角形概念框架模型中,最中心的是价值创新,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外围有组织、文化、制度、技术、管理、市场创新所环绕,最外层则是全员协同、全球化的一种创新。
所谓的价值创新表现在一种创新的产品或是掌控,而外围的则是应对这种新的增值过程的管理模式创新,最外层是对内外部信息的一种管理。
Miles R E和Snow CC 将组织战略划分为四种类型:探寻者,代表行业内的创新领导,会首先引进新技术新产品,但面临更大风险。分析者,是市场的快速跟进者。防御者,其在一个比较独立的市场或领域维持自己相对稳定的地位。反击者,势力较弱,不能直接与对手抗衡。Griffin和Page认为,企业的技术或市场策略可以划分为对世界全新的技术、对企业全新的技术、完善现有产品线、改进现有产品、市场重新定位或者降低成本等六种类型,而且这六种类型的策略与组织战略具有内在的联系。对应的各种组织就应采取相应的组织战略。新兴技术的战略选择正是依据“环境——认知——选择——绩效”的逻辑过程。
众多影响组织创新的因素可以归纳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组织的管理特征三个方面,并构成了组织创新三角。三角的下方是组织的管理特征与组织结构,上方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产生组织创新的引导力量。组织结构对组织创新的影响表现在差异化、分权化、正规化。组织文化对其创新的影响包括了其目标愿景、市场导向、与组织学习。管理特征则影响了组织创新的员工参与、内部支持、与组织的积极行动。所以在创新中的组织应该重视不仅仅有组织结构,还应包括组织文化与管理模式。
(三)研究的内容
本篇毕业设计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循序渐进,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首先,表明了研究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的缘由及意义;其次,简要的论述了管理创新理论和内容;然后,根据我国企业的现状,对创新中的管理观念、战略制定、组织结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文化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管理创新理论、内容和国外在企业管理创新实现途径方面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现代企业的现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即树立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观念,提升管理主体的创新能力,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建立学习型组织,创建人力资源有效的激励机制,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四)研究的方法
一是采用实证研究和二手资料研究,通过对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发展及现状的相关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是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分析,使两方面能够得到相互的说明和支持,为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提供指导。
二、理论综述
(一)管理创新的定义
管理创新则是指组织形成具有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也即,管理创新
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当管理者说到要将组织变革成更富有创造性的时候,他们通常指的就是要激发创新。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二)企业对市场导向缺乏正确认识
营销创新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执行正确的市场导向,营销创新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市场导向是企业创造优越顾客价值、取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但很多企业却没能够以市场为导向。关于市场导向存在以下几种不适当的观点:有些企业是顾客驱使类型的,试图去满足顾客所有的需要;有些企业认为在有些时候,企业最好是忽视顾客,它们认为倾听顾客意见作为行动指导并没有效率,如此等等。
(三)企业不以市场为导向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忽视市场
经营成功的企业容易犯这种错误。这种企业曾经拥有明确而共同的使命目标,业务范围明确,十分清楚如何为顾客提供优越价值而取得良好绩效。这样就导致企业有可能忽视顾客的长期效果。具有上述特点的企业就需要反思自己的经营导向了[5]。
2、市场驱使
这种情况是企业对市场过度反应,从而掉进市场驱使的陷阱里。市场驱使的企业忽视了自己能力的限制,试图去满足顾客所有需要,而不知道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更需要在能力基础上对市场进行选择取舍,从而建立自己的特色。
3、超越市场
这种情况是忽视顾客而超越市场的需求。认为顾客没有能力设想出创新的产品及服务,跟随顾客的企业“能够保护其现存的市场份额,但不能引导顾客到企业想去的地方”。例如,十几年以前很多顾客不知道英特网等创新产品,但顾客具有的信息快速获取、即时方便交流的这些深层次需求需要早就存在了,英特网只是更好地满足了这些需求而已,否则创新也就无从发生。
(四)对营销创新缺乏正确认识
营销创新是企业提升顾客价值、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但很多企业在营销实践中对营销创新的理论、方法、手段缺乏正确认识。目前,在我国企业中,营销创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6]。从营销组织层面看,有不少仍停留在销售部门而不是营销部门的层面上,只重视现有产品的销售,而对市场需求的调研预测以及营销与保洁公司等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整合有所忽略。即使一些企业建立了营销部门,很多也是仅限于收集科技信息、客户售后服务、中间商协调管理等职能。从营销管理层面看,强调技术创新而忽视营销管理的现象仍较普遍。在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众多企业职能中,唯有营销管理是在市场上或企业外部进行的,而其他管理基本上属内部管理,因此,社会公众往往从一个企业营销工作的好坏看其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从企业管理实际情况来看,营销工作的好坏,也确实决定着企业总体效益的高低。充分认识这一点,对于我国企业的管理者重视营销管理、树立营销观念、实施营销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从营销观念层面看,我国许多企业的营销观念仍停留在产品观念阶段,急需实施观念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一)管理创新的内容
就其内容来说,管理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体现在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激励和约束制度、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及至在企业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二)理观念的创新
管理观念的创新也即管理思想的创新,很多学者将之看作管理创新内容之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导致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必须引起管理观念的变革[7]。因为管理创新首先要求管理者从自身的角度认识管理职能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管理者应改变重维持、轻创新的观念,在管理活动中追求创新,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制度规范与现存社会生活的最佳配合。
管理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体现为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在管理观念上不断创新[8]。而要更新观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者只有勇于创新,敢于追求新事物,乐于解决新问题,才能使管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是难以用价值衡量的。而这一局面的创造,其最根本的在于管理者和管理组织的观念创新。
(三)战略管理创新
树立战略思维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和核心,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兴起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深刻而巨人的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战略创新方面下功夫[9]。企业战略创新首先是指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着眼于全球竞争。今后企业的竞争态势将是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因此,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必须放眼全球。其次,企业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要在捕捉外部环境机遇的基础上更多地立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核心竞争力也叫核心专长,就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资源.今后企业的竞争是围绕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来展开.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适应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如顾客价值,竞争者和替代品的变化[10]。面对变化了的顾客价值,重新选择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领域,不断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预测、跟踪并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面对经济全球化、贸易壁垒减少带来的企业竞争对手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大,企业必须及早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运作方式,在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使自己永远走在前列。
(四)组织机构创新
学习型组织是以共同愿景为目标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顾客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是一种精简、扁平、网络化、有弹性、能够不断学习、不断白我创新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和传统型组织相比具有扁平化、柔性化、虚拟化的特征。因此学习型组织是企业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国际化的竞争需要而进行的管理创新。
(五)人力资源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知识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应当在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逐步走向对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管理。因此,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11]。
能本管理就是建立一种“各尽其能”的运作机制。它是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为组织发展的推动力量,并实现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组织创新。
能本管理源于人本管理,又高于人本管理。能本管理的理念是以人的能力为本,其总的目标和要求是: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人力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形成推动企业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力量。
(六)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任何企业都会倡导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而且要求自己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价值理念,得到员工的认可,并且在实践中认真实施,从而使自己所信奉的价值理念成为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灵魂。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指导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每个员工的意识上,当然最终就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思想,因而企业文化最终作为企业的灵魂存在。纵观世界成功企业的经营实践,人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衰,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七)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可以描述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最深层,是企业的共有观念和核心价值观;第二层次是中间层,是企业的具体行为和习惯,既“我们做事的方式”;第三层次是最简单最易见的标识、文字。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形成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文化具有独特性、难交易性、难模仿性的特质,使得文化成为企业核心专长与技能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八)管理创新的主体
从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来看,创新主体绝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家,只要是企业中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并将自己的创意付诸实施的人,都可以成为创新主体。具体地说,管理创新主体是由企业家、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三部分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1、企业家
厉以宁指出企业家是必须有创新意识、新的决策方法和有利益导向的经营思想的人,他们并不一定是企业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也是企业管理创新活动的主导力量。在现实的企业管理经营中,并非所有的企业家都是管理创新的主体。因为许多有水平的董事长、总经理未必都有管理创意,因而也就不可能进行管理的创新。然而,企业家往往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总能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把握创新目标,对创新活动进行直接或间接控制。可以说,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统领,没有这一统领,再好的创意也会因无序而难以产生应有的创新效果。
2、管理者
企业中有许多管理者,在专业分工条件下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人员、资源进行管理。这些管理者具有实际管理经历和业务专长,思维活跃,社会价值实现的愿望强烈,创新的动力较大。因此,从事这些领域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可以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然而,由于管理者处于企业最高决策层与基层的中间结合部,他们的行为要受到上级领导的约束,受到自身权限的约束,所以,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是管理创新的主体。只有当他们的创意得到上级的认可,并且在企业中顺利实施时,才能成为管理创新的新的主体。
3、企业员工
企业员工也可成为管理创新的主体,他们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泉和基础。企业员工在企业中属于操作层,其工作仅属于管理创新领域的边缘,形成的管理创意属于单一、细小和微观的范畴,所以单个企业员工很难成为创新主体。而企业员工作为一个群体成为管理创新主体却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作为群体的员工可以包含大量的创意,当他们的创意得到企业家的认可并决定试行时,这些员工们就成了真正的管理创新主体。
四、企业营销创新的策略
(一)观念创新
所谓观念创新就是企业适应新的营销环境的客观变化而形成正确的认识或看法。由于它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或者说它支配着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所以,它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灵魂。观念创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首先,树立正确的市场导向意识。这是观念创新的首要问题。
其次,树立正确质量意识。应该认识到,产品的质量不仅仅指技术质量,还应该包括消费者的认知质量,这是消费者是否接受企业产品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企业还应认识到产品质量具有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特点。
第三,增强竞争意识。这是营销创新的内在推动力。
最后,强化合作意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合作能产生联合优势。营销创新最终目的是通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营销创新有较强的目的性。正因为如此,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为企业营销创新指明了方向。
(二)产品创新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生命力,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它的产品是否能够不断创新。不断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直接目的,为此,企业产品需不断创新,产品创新是营销创新的核心内容。产品创新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亦即,产品创新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是产品创新的客观基础。世界科技发展迅猛,而高科技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把产品创新的着眼点放在增加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是世界各国企业产品创新的一致选择,自然也是我国企业适应科技发展和竞争需要的明智选择。
(三)价值网创新
价值网,即有效地为选定的细分市场服务所必须的活动的跨职能协调,包含基于4Ps的差异化。但他不只包括营销,还包括对其他职能(如保洁运营和服务)进行差异化。产品创新离不开价值网的创新。
(四)服务创新
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属无形产品,它与有形产品一样,也是市场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服务常伴随产品销售而发生,属于向消费者提供的各种附加利益。所以,服务又为整体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由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常常是需求整体产品,因而在核心产品和形式产品比较接近的情况下,服务常成为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而击败竞争对手的切入点。
(五)组织创新
从现实状况看,企业规模偏小的状况客观上使我国企业在与外企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为了改善不利的竞争地位,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相互持股、兼并、联合、结盟等形式进行组织创新,以弥补现有规模过小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在组织创新过程中,首先要选好合作伙伴或盟友;其次要商定最佳合作或联合形式,并依据不同的合作形式商洽好联合原则。
(六)案例分析
1.苹果公司简介
苹果电脑公司由斯蒂夫•乔布斯、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和朗纳德•杰拉尔德•韦恩(Ronald Gerald Wayne)在 1976年4月1日创立。他们在乔布斯的车库里干活,设计出了个人电脑, 作为苹果I(APPLE I) 出售。公司于1977年1月3日注册为苹果电脑公司。此后公司通过推出许多创新的和商业上成功的产品,获得了成长,包括苹果II (APPLE II)和苹果III ( APPLE III)。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苹果公司麦金塔世界大会和博览会上做报告。他在报告中宣布从那时起苹果电脑公司将改名为苹果公司,在其名称中去掉了“电脑”二字。在这次会议上也宣布推出iPhone,这是该公司出品的首款手机。在2010年1月27日,苹果公司推出了iPad——一款平板电脑。此后在2011年3月又推出了iPad 2,这是iPad的改进版。在2011年8月24日,乔布斯以健康原因为由辞去了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公司的首席运营官蒂姆库克被任命为新的首席执行官。2011年11月,库克揭示了新的iPhone 4S——这是iPhone的高级版本。
2.苹果公司营销创新策略
(1)产品创新
通过创造最顶尖的产品,苹果公司成为了世界领先的技术公司。公司不断创新其业务模式,以回应市场的需要和挑战,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有专家说,这个技术巨兽将新技术与简约结合,得出了又酷又简单的产品。
斯蒂夫•乔布斯是苹果的首席创新者。他参与了独创主意的获取。他不仅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也参与到新产品的推出与营销。他不相信目标市场和焦点小组的观念,因为他觉得顾客并不清楚其对于新产品真正需要什么,因此有责任向他们展示他们需要什么。据乔布斯说,“这不是流行文化,不是愚弄别人,不是要人们相信他们需要那些他们本不需要的东西。我们弄清楚他们需要什么。 我认为我们擅长于用正确的原则来思考透很多其他的人是否也需要它。 我们拿新就是要做这些事。所以你不能出去问别人,下一个大家伙是什么,亨利•福特有一句名言,他说,“ 如果我得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马。”
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苹果公司采用10比3比1的方法。根据这种方法,苹果公司的设计师们先弄出新产品的10个不同像素的完美模拟。然后数目被缩减到3个,工程师们针对选中的设计再工作几个月,然后得出最终的设计。有时候,乔布斯会在最好的关头放弃完成的概念。在苹果公司,一个称为顶尖100的小组成员每年聚会一次,在乔布斯的领导下,在一个不公开的地点举行一个为期三天的紧张的战略会议。与会者不允许自己开车,而是从苹果公司的总部乘公交车前往。他们不许谈论所参与的会议。在会场,要对房间进行电子窃听装置检查,以防泄漏。
苹果公司的一些改变游戏的创新包括:Mac, iPod, iPhone,和iPad(见示例3对这些产品的简介)。苹果公司的连胜纪录始于1977年推出麦金塔(Mac)。在2011年6月第三季末,苹果公司出售了395万台Mac,比前一年同季度上升了14%。2001年推出的iPod把苹果推到了技术产业的顶峰。2005年,iPod和iTunes的销售共占公司总收入的39%,此后是2007年推出的iPhone。在iPhone推出后的一年内,iPhone的销售额上升到超过苹果公司收入的5%。2007年《时代周刊》提名iPhone为年度发明。至2010年4月,苹果公司已经出售了超过5100万台iPhone。另外苹果商店中下载的应用程序超过40亿。2011年6月结束的第三季,苹果公司售出了2034万台iPhone,比前一年的同期增长了142%。2010年1月推出的iPad再次界定了平板电脑业。苹果公司在2010年的9个月中便售出超过1500万台iPad,获得了超过95亿美元的收入。在2011年6月结束的第三季,苹果公司售出了925万台iPad,比前一季销售量提高了183%。专家们说:“虽然苹果公司也推出过一些失败的产品,比如苹果电视机和Mac cube,该公司继续进行创新,增强了现有产品上的技术。”
(2)服务创新
苹果的创新战略是以顾客为中心。该公司围绕着用户的需要而不是技术的要求来设计新产品。它得出了既能为公司创造价值,也能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产品。苹果公司产品的特征是:顾客从来没意识到他们需要那样东西,直到这些产品在市场中推出。这些产品通过其高质量的用户体验使顾客获得了力量。根据产业观察者的看法,苹果公司产品受到市场的渴求因为顾客们急于等待新产品的推出。他们甚至愿意支付高价来获得该产品。
苹果公司相信要引导顾客而不是追随顾客。苹果公司采用了顾客为中心的创新。在其中,公司从顾客那里获得反馈用于新产品设计。偶尔,这家一般都是保密的公司会向市场透露一点新产品的点子,以观察该产品会引发何种反应。通过把顾客体验作为顾客的最高选项,苹果公司创造的产品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提供了强大的视觉和情感吸引。据西波德论坛(Seybold Seminars)的发起者强纳森西波德(Jonathan W. Seybold)说:“苹果公司如此成功是因为它的产品观念与开发,不是大家所推崇的顾客驱动。
它们的推动力是能够看到技术会朝何方向发展的神秘能力,并形成一个什么是有可能的愿景,并且不懈地去实现该愿景。这一直包括推动技术前进一两步,而且以快于任何人认为可能的速度。这还包括乔布斯要求一个产品是完成的、完美的且精细的,其方式任何其他公司都无法做到。”
为了培养与顾客的情感联系,苹果公司在2008年推出了苹果商店。这是一个连锁商店,它出售苹果公司产品。专家们称其为一个创新的零售体验。因为它向苹果公司的顾客提供了互动的产品、服务及支持信息。2011年9月,苹果公司连续第八年位于个人电脑业美国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之首。苹果公司凭借87分维持了其在个人电脑业顾客满意度的统治地位。美国消费者满意度指数的创始人克拉依斯福尼尔(Claes Fornell)指出。“在苹果公司引领个人电脑业的8年间,其股价上升了2300%。 苹果公司获胜的创新与产品多元化的组合——包括向全新的方向推出新技术——使得该公司一直保持在领先的位置。”
(3)价值网创新
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首席创新者。自从他1996年回到苹果公司后,他一直把重点放在创新上。他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确保新的点子与公司的愿景保持一致。他以最具有创新的商业领导人之一出现在世界上。谈到苹果公司在创立初始年份时的创新奋斗史,乔布斯说:“即使在一家技术公司内,你需要一个非常具有产品导向的文化。很多的公司有许许多多的大工程师和聪明的人,但是最终需要有一些引力把他们拉到一起,否则你只能得到大块的技术在宇宙中漂浮,但是它不能合起来成为一体。这正是苹果公司在某段时期内所缺乏的。有许多有趣的东西在四处漂浮,但没有地引力。”
根据专家们的观点,乔布斯对于优胜的专注使得苹果公司成为一个创新偶像。他对于苹果公司的文化有巨大的影响。他们说乔布斯激发苹果公司的员工通过不同的思考来获得非常规产品,他创造出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员工们受到鼓励,相信他们比别人更好。产业观察师说,正是乔布斯的做最好产品的愿景鼓励着工程师和开发者们去开发最好的产品。
乔布斯相信苹果公司的优势来源于公司制造独特的或者人们所说的“疯狂的伟大的产品”的能力,它推动着利润并增强股东价值。员工们也相信苹果公司的业务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此外,苹果公司的员工被看作是一群反叛的傲慢小子。他们被视为反叛旧秩序。然而根据乔布斯的看法,这些人能够弄出疯狂的伟大的产品。至少是在最初那几年,员工们都对IBM有深深的厌恶。据一些分析师说:“当IBM集中重点建造巨型机器的时候,苹果公司却朝向开发供地球上每个男人、女人、孩子和猩猩使用的廉价电脑而努力。”
乔布斯通常花时间与产品开发团队分享新的点子,他密切关注产品开发流程的每个方面,从形成概念到实施,他不接受来自员工的任何不完善的东西。根据资深技术员斯哥特乔丹的看法,“大多数传奇般的企业家都满足于创造或革命一个产业,很少的人影响超过一个产业,只有稀有的爱迪生是这样。也许一代人中只有一个他这样的人,多次把握着历史的方向盘,发明了灯泡、发电、唱机和电影。史蒂夫乔布斯是这样的人之一。和爱迪生一样,乔布斯的许多创新利用了别人的工作。和爱迪生一样,乔布斯有直觉去跨界,将不同的要素聚合到一起。爱迪生没有发明灯泡,但是他使灯泡在商业上成功。其方式是建立必要的工作组,有必要多元化的,结合了必要的生态系统,有必要的宽度,并且找到了必要的信息,有必要的吸引力。
五、结论
针对目前企业营销创新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营销创新策略。面对营销形势的新变化,企业必须着手建立战略联盟、调整营销机构、开展网络营销、强化营销沟通,实现营销组织的不断创新。因此,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消除部门之间的隔膜,提高营销效率和创新效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致力于市场需求的满足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营销部门必须与研究开发等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沟通信息,这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制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黄人杰.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方法[J].现代管理科学.2010(15):69-72.
[2]张以海.论企业管理创新[J].产业经济.2011(9):115-119
[3]魏俊奎.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策略[J].管理探索.2011(4):15-19
[4]殷竹钧.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J].当代经济.2012(11):99-104
[5]赵育生主编.现代企业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56-161
[6]殷耀如.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J].当代经济.2012(5):112-132
[7]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59-461
[8]张平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111-119
[9]周围国,以知识管理引导企业管理创新[J].管理探索.2010(9):29-34
[10]潘城文.基于中国企业构建自主创新市场营销战略的探索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5-119
[11]杨久亮.浅论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J].经济师.201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