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正文

芍药甘草汤的含量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4-06-05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由芍药、炙甘草组成。该方酸甘化阴,舒缓挛急,具有明显的解痉、镇痛作用,后世将其作为缓急止痛之基础方。本文搜集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HPLC法等测量芍药甘草汤中的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的细致研究,肯定了芍药甘草汤的配伍意义、有效成分的作用可靠性,证实本方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解痉、止咳、平喘、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含量测定,药代动力学

芍药甘草汤从东汉流传至现在,其《伤寒论》记载具有解痉缓急、止痛两个主要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实验室设备以及新技术的应运而生,使得芍药甘草汤中有效成分的测出及其药理作用的重要作用得到肯定,更加确定了芍药甘草汤还具有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一.芍药甘草汤的方剂学

(一)芍药甘草汤的来源

芍药甘草汤是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疗效确切,为历代医家所重用,并有许多发挥,解痉缓急、止痛是其主要两个主要功能。

(二)芍药甘草汤的组成

芍药甘草汤主要由芍药和甘草组成,其中芍药12g,甘草12g。芍药为草本科植物芍药,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

(三)芍药甘草汤的的方剂配伍意义

1. 甘草和诸药,解百毒,是我国著名大宗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性平、味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能。用于脾胃虚弱、倦怠无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并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生用味甘而偏凉,以清火解毒见长。蜜炙后味甘而性温,有增强补脾益气复脉的作用。    

2. 芍药含芍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白芍甙,芍药甙无酮,没食子酰芍药甙,又含右旋儿茶精及挥发油。挥发油主要含苯甲酸,牡丹酚及其他醇类和酚类成分共33个。具有解痉作用、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溃疡、抗菌、解热作用。

3. 芍药与甘草配合,就成为缓急止痛的名方芍药甘草汤。因为芍药与甘草配合以后,不仅解痉作用增强,而且镇静的功效也明显提高,对于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胃痛、腹痛、月经痛以及肝胆疾病引起的疼痛,都有缓解之效;对骨骼肌痉挛引起的小腿痛、腰背痛,也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同时还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四)芍药甘草汤的功能主治

芍药甘草汤主要用于由伤寒伤阴引起的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五)芍药甘草汤的煎煮

芍药12克,甘草12克,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六)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及重要意义

1.胃脘痛:服用芍药甘草汤后胃脘痛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或病理复查该病的特征性改变

2. 胃十二指肠溃疡:用本方治疗溃疡病120例。脾胃虚寒型74例,结果:除脾胃寒4例无效外,116例全部有效,总有效率为96.67%,其中治愈率为69.17%,按中医分型统计,疗效最好的是气滞血瘀型,治愈率为84.62%,好转率为15.38%。作者认为本方有补虚敛阴,缓急止痛之功,还有抑制胃酸分泌、降低平滑肌张力、抑制胃肠动物和镇静中枢性疼痛的作用。

3 .便秘:用本方治疗便秘,服药2-4剂可畅排软便,若顽固性便秘,每周服1剂保持大便通畅。其中1例习惯性便秘7年者,服药2剂大便正常

4. 肌肉痛性痉挛综合征:用本方每日1剂水煎3次。治疗肌肉痛性痉挛综合征32例,男7例,女25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8岁。结果: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平均服2.2剂即疼痛缓解,平均6剂左右症状消除

5. 痛经:用本方,于经前2-3日至经期2-3日服药,每日服6剂,一般用药2-7个月经周期。治疗痛经44例,其中原发性痛经43例,继发性痛经1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17例,好转6例,无效4例。对其中31例作了盆腔血流图测定,表明治疗后盆腔血液循环量增多,血管阻力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有效的21例于2-8个月后随访,结果疗效巩固者18例,复发者3例。

芍药甘草汤在临床上除了有以上作用外还有治疗: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哮喘、百日咳、紫癜、泌尿系结石、糖尿病、急性胰腺炎、不安腿综合征、肌强直症、小儿习惯性抽动症、骨质增生症、手术后并发症,等多种疾病,并且具有现实的可靠性,在临床上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七)芍药甘草汤的药理作用

芍药甘草汤主要有解痉,止痛,抗炎、中枢抑制等作用。

1.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当肠平滑肌处于痉挛状态时,芍药甘草汤有显著的解痉作用。甘草甜素没有平滑肌抑制作用,而甘草黄酮、异甘草黄酮或含有这些成分的FM100对胃肠平滑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2. 抑制胃酸分泌、抗实验性胃溃疡:甘草黄酮类制剂FMl00,对幽门结扎应激性及刺激性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及5-HT等)诱发的胃溃疡都有治疗作用。组成芍药甘草汤方剂药物的组分和成分中含有抗消化溃疡的物质,故芍甘汤也有抗实验性消化溃疡病的作用。

3.抑制肠收缩活动:生白芍、芍甘汤对离体兔肠自发性收缩略有减弱作用,对氯化钡引起的兔肠收缩加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 中枢抑制作用:大鼠脑室内注射芍药甙lmg/kg,大鼠可引起镇静、运动失调。若剂量增加5-10倍,则大鼠呈现睡眠状态,肌肉松弛,持续几小时后恢复。芍药甙镇痛作用,其对腹腔该射冰醋酸诱发的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另外芍药甙大量时能降低正常动物的体温,小量时能降低发热的体温,还有中枢性镇咳作用。自甘草中用甲醇提得含异黄酮类的一个组分FM100,也有中枢抑制作用,适时将FMl00与芍药甙配伍,两者在镇静、催眠、镇痛、解热及镇咳作用方面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5. 阻滞神经-肌肉:芍药甙与甘草甜素合用能阻断刺激膈神经诱发的隔肌收缩,也能阻断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腓痉挛收缩。并证明当二者合用时,芍药甙:甘草甜素相当于1:2时协同作用最强,大于1:1或2:1。而当分别单独给予时,都无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甘草甜素或芍甘汤对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断药如琥珀酰胆碱,有增强作用。对竞争型神经-肌肉阻断药如简箭毒碱的骨骼肌松弛作用,没有影响。

6. 抗炎免疫:对急性渗出性炎症及慢性肉芽组织增生的炎症,芍药甙与FMl00都有明显的抑制,而且两者有显著增强的协同作用。甘草中不仅其有效组分FM100有抗炎症作用,而且其另外的成分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及另一种组分LX(加热稳定)精蛋白及4个甘草酸以外的甙元除具抗炎作用外,还有免疫抑制作用。

7.提高卵巢aromatase的活性:用本方剂治疗110例高睾酮血症妇女,每日给7.5g芍甘汤服16周,测血清激素浓度表明,给药2周,血清T浓度开始降低,持续下降达16周,而血清E2/E1和E2/T则上升,血清中雄烯二酮浓度及游离T浓度下降。

8.其他:芍药甙与甘草都有减慢心率作用。芍药甙与甘草甜素、甘草次酸有抗菌作用。芍药甘草汤还能降低血中睾丸酮、催乳素。芍药甘草合剂能降低高血糖。

二.芍药甘草汤的实验室研究

(一)芍药甘草汤中相关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1.有效成分研究

现代中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对芍药甘草汤进行了细致研究。采用RRLC-QTOF MS对该方中各种机构类型进行分析。在芍药甘草汤快速液相色谱条件的基础上,通过QTOF MS给出的MS碎片信息、MS/MS碎片信息及标准品对比的方法,对芍药甘草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初步研究各类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得出了芍药甘草汤中有效成分。结果:芍药甘草汤中有效成分为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单铵盐。

芍药甘草汤中主要有: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单铵盐四种有效成分。芍药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平滑肌等方面均有肯定的药理作用;甘草苷具有抗溃疡、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甘草素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并且能扩张动脉,对心脏和脑有保护作用;甘草酸单铵盐对肝脏胆固醇代谢酶有较强的亲和力,从而阻碍皮质醇与胆固醇的灭活,有抗病毒的作用。

2.含量测定

杨玲娟、赵晓莉、狄留庆等对芍药甘草汤进行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TPG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在色谱柱:Lichrospher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0.1%磷酸,作梯度洗脱。0、18、30、40、50、55、60、65min时,A(%)为14、20、28、35、40、60、14、14;流速:1mL.min-1;测定波长:230nm;柱温:25℃的条件下测定了芍药甘草汤中的有效成分。结果:测得TPG(芍药甘草汤中的有效成分)为中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单铵盐的含量。

甘萍萍、黄熙、钟美佐、秦锋等对芍药甘草汤进行了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芍药甘草汤中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苯甲酸、甘草素、异甘草素及芒柄花黄素的含量。在Waters Acquity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5%醋酸为流动相;行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柱温:25℃;进样量:3μL的条件下测定。结果: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苯甲酸、甘草素、异甘草素及芒柄花黄素在汤剂中的浓度分别在0.3826-27.55μg/mL,0.5294-38.12μg/mL,0.5787-41.67μg/mL,0.3470-24.99μg/mL,0.2719-19.57μg/mL,0.06673-4.804μg/mL,0.1670-12.02μg/mL和0.01240-0.8930μg/mL范围内线性范围良好;检测限和定量限的范围分别为3.992-27.00 and 13.31-89.99 ng/mL;方法回收率在96.22-102.2%之间;日内、日间RSD均小于4.8%。

(二)芍药甘草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陈梅进行了芍药甘草汤入血成分的研究,以芍药甘草汤为研究对象的药效物质基础的方法。

建立了芍药甘草汤化学成分的体内外HPLC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芍药甘草汤提取液HPLC色谱图和血清样品HPLC色谱图,根据各成分保留时间确定进入血液的原型成分和代谢转化成分。通过组方的单味药提取液HPLC色谱图、芍药甘草汤提取液HPLC色谱图与大鼠口服芍药甘草汤后的血清样品HPLC色谱图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各成分保留时间确定入血原型成分的来源药材。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给药后血清样品有32个血中移行成分(SGT1-SGT32),其中17个为原方直接入血成分,15个为代谢产物。

以芍药甘草汤HPLC血清指纹图谱表明芍药甘草汤入血原型成分与报道的芍药甘草汤的药效物质基础为芍药苷、甘草次酸一致。

(三)芍药甘草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刘淘世,赵新慧,狄留庆等为阐明芍药甘草汤总苷抗炎镇痛作用及其配伍机制,观察了芍药、甘草汤中总苷的抗炎作用明显弱于芍药甘草汤中的苷。结果发现,芍药甘草汤总苷具有明显抗炎、镇痛、抗炎、解痉、止咳、平喘、抗变态反应的作用,两者合用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该研究还将芍药、甘草及芍药甘草汤制成水煎液,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三.结束语

芍药甘草汤已从东汉流传至今当今,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是医学界的一重要配方,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的进行研究与探讨,发掘其中不为人知的作用,让它为我们做出更有意义的作用!

四.参考文献

[1]RRLC-QTOF MS联用技术分析“芍药甘草汤”有效成分:现代中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芍药甘草汤的有效成分、2010年、08期;

[2]《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刘淘世,赵新慧,狄留庆等、《芍药甘草汤总苷抗炎镇痛作用的配伍研究》、2007年、06期;

[3] 《南京中医药大学》:陈梅、《芍药甘草汤入血成分的研究》、2010年、06期;

[4]《中华中医药学刊》:杨玲娟,赵晓莉,狄留庆等、《HPLC法测定芍药甘草汤中有效部位中4个活性成分的含量》、2007年、03期;

[5]《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甘萍萍、黄熙、钟美佐、秦锋、《UPLC-PDA法同时测定中药方剂芍药甘草汤中的8个成分》、2007年、56期;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