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桐乡市蚕桑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14-06-06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以桐乡市为例,蚕桑生产时我市传统的优势产业,种桑养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市的农业生产中,蚕桑生产有着最完整的产业链,从蚕种繁育到种桑养蚕,从缫丝织绸到丝绸印染,从服装生产到出口创汇,其产业链最长最完整,因此蚕桑生产在我市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近年来地区蚕桑产业发展制约因素重多,诸如:一、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综合利用率低,抗风险能力不强。杭嘉湖地区蚕桑业专业合作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但是运作残次不齐,发展格局不佳,发展环境较差,且水平不高,因而,当前的蚕茧专业合作社无法开展实质性经营活动,难以抗拒较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二、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蚕农流失问题。杭嘉湖地区自古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保有种桑养蚕的优良传统,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传统劳动密集的蚕桑产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三、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种桑养蚕业在桐乡地区这一丝绸之乡也在逐渐成为夕阳产业,因而本文深入探讨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相应对策是十分有必要且势在必行的。

关键词:桐乡蚕桑  优势   对策

一、桐乡市种桑养蚕业现状分析

1、桐乡近二十年蚕桑生产起伏变化的四个阶段

蚕桑产业在桐乡历史悠久,是我市农村传统的支柱产业,面广量大,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重效益,曾为我市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作出过重大贡献。

回顾我市二十年蚕桑产业兴衰,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是蚕桑产业的鼎盛时期(1990~1995年)。1990年代,桐乡蚕桑产业兴盛发展。专业桑园面积稳定在1.132~1.203万hm²,桑园管理精细,产叶量增加,为养足养好五期蚕桑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1990年发种量75.74万张,其中春蚕种26.66万张,夏蚕种4.49万张,三秋蚕种44.58万张,平均张产29.15kg,鲜茧总产量22079t。1995年蚕茧收购价格首次突破千元∕50kg。1992年蚕种饲养量达到78.03万张,总产茧近24862t,蚕种饲养量、蚕茧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二是短暂低谷时期(1996~1997年)。由于受茧价、秋季虫害危害影响,饲养量、总产量大幅下降,蚕农培桑养蚕积极性受到重挫。1996年蚕茧总产量仅3996t,亩桑产茧77.54kg,比上年的111.86kg,下降了30.68%。特别是秋茧下降幅度更甚,饲养量下降了43.16%,产量下降了49.33%。

三是恢复性增长时期(1998~2002年)。鲜茧总产量又回升到2万t以上。特别是2001年蚕茧总产24552t、亩桑产茧143.92t,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四是蚕桑生产逐年下降期(2003~2009年)。虽然这个阶段的2006年和2007年随茧价上涨,蚕茧产量有所反弹,但总体来看饲养量、总产茧、亩桑产茧呈逐年下滑趋势。

2、原因分析

从以上四个时期对蚕桑生产形势分析,归纳起来有以下四方面因素:一是由于产业政策调整,工业立市造成农业产业比重大幅下降;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名、特、优、新品种崛起,蚕桑比较效益优势不再;三是由于产业环境影响,粮、经、桑等农作物间生产矛盾增多,生产风险增大。这些因素影响了几千年来我市优势传统产业,蚕农收入明显下滑,毁桑现象时有发生,蚕桑生产日趋萎缩。但是,目前我市蚕茧产量仍位居全省首位,蚕桑产业仍具有较大规模,在短期内也是其他任何农业产业无法完全替代的。

二、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因素

1、生产方式尚未摆脱传统习惯

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许多先进的机械设施大量应用于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种桑养蚕目前仍沿袭立式形成的传统习惯,尚未摆脱手工劳作的种养方式。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仅难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而且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明显偏低。

2、从业人员年龄严重老化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务工、经商转移,目前农村中从事种桑养蚕绝大多数为年龄在60以上、缺乏务工经商能力人员。据本市160户蚕农调查,从事种桑养蚕年龄在60岁以上占61.62%。由于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弱,长期形成的饲养陋习难以改变,所以对种桑养蚕技术的提高和生产事故隐患的消除增加了不少难度。

3、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农村中种桑养蚕不仅仍为单家独户饲养,而且全年养蚕期次从原来的5期减少到现在的4期,许多农户甚至只养2期。据全市160户蚕农调查,全年养蚕2期及以下的农户2009年占32.50%;2010年被调查户户均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分别为0.1307hm²、4.77张;亩桑年饲养蚕种只有2.43张。同时蚕桑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千家万户养蚕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行情,生产风险较大,弱势地位难以改变,小蚕共育、桑园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工作和机械设施的应用步履维艰。

4、蚕茧收购市场秩序混乱

蚕茧收购体制的陈旧和茧价政策的缺陷困扰着产业的健康发展。如蚕茧收购主体单一、缺乏必要有序的竞争;蚕茧收购市场混乱,大量收购统茧、毛脚茧,导致蚕农质量意识淡薄;评茧技术不进反退,优质优价政策难以实施。等等这些均对蚕茧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5、技术、土地和劳力、生产安全问题的制约因素

技术因素制约:虽然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少回育养蚕技术的推广普及,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养蚕的舒适度。但目前从桑园培育管理到养蚕全过程,仍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从事手工作业,机械设施尚未进入到蚕桑领域。与水稻等种养业几乎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相比相差甚远。

土地和劳力因素制约:随着高效新兴种养业的发展和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园区、造路等工程建设的推进,加上种桑养蚕效益欠佳和收入的不稳定,桑园面积日趋减少。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不仅种桑养蚕农户数量逐年下降,而且从业人员数量少、年龄大。

生产安全问题突出:家蚕对有毒有害物质非常敏感,在目前桑园与其它作物“插花”种植、工业企业星罗棋布的情况下家蚕区域性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给蚕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增加了养蚕的风险,而且给各级政府带来了很大的社会稳定压力。

三、促进蚕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大力发展蚕桑合作社,推进蚕桑产业化经营

2009年,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政办发[2009]105号《关于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为提高蚕茧产质量,提高蚕业经济效益,提升蚕桑产业优势,先后成立了2家蚕业专业合作社。蚕业专业合作社分别由村经济合作社、蚕丝加工企业和蚕农入股组成,三方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蚕农成为企业盈利的主要创造者。合作社以“服务蚕农,提高蚕茧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多方受益”作为办社宗旨,为本社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组织成员开展生产经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蚕茧产品品质,提高成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降低风险,依法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目前, 全市按照创建规范性合作社的标准,已组建9家蚕业专业合作社,其中3家已具备鲜蚕茧收购资质。2010年共收购、烘干、销售鲜蚕茧1980t,蚕茧收购量占全市蚕茧生产量的20%;蚕茧收购实行按质论价,二次返利的方式,蚕农收入普遍高于市价的10%左右,实现了村经济合作社、蚕丝加工企业、蚕农多方受益的良性发展态势。通过蚕茧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蚕茧使用者考虑生产者利益的机制,可望对我市蚕茧质量的提高,蚕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2、推广省力化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

蚕桑生产历来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劳动价值的大幅提升,蚕桑产业逐渐缺乏竞争优势。因此,必须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较大程度地缓和蚕桑用工矛盾,才能稳定养蚕农户群体,稳定蚕桑生产基础。几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小蚕二回育,大蚕少回育,试验、总结、推广春期大蚕条桑育技术。在推广省力化技术过程中,首先开展技术培训,在市组织相关技术培训基础上,各镇、街道根据本地实际,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讲座,把简单、实用的生产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户;其次,加大技术普及力度,每年印刷、发放数万份小蚕二回育技术宣传资料,通过镇、村技术指导网络,通过技术下乡等形式,分发给广大蚕农,使他们学有样板,做有标准,提高了科学技术的到位率;三是典型样板引路,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中,选择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生产技术水平的农户率先垂范,成为科技创新的带头人,新技术推广的领路人,使先进适用的新品种、新技术能够得到较快、较大程度的推广。

3、拓展资源循环利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蚕桑产业每年产生数额巨大的蚕桑副产品——桑枝条,长期以来既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为了使这些可观的再生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循环利用,2008年我市在省、市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的指导下,在石门镇陆家庄村引进桑枝条栽培黑木耳的生产规模,成为浙北平原桑枝黑木耳生产的排头兵。2009年通过农业招商,成功引进福建客商,建成年产150万包规模的台湾秀珍菇生产流水线,生产规模、生产技术水平居省内领先。由于具备良好的产销网络,基本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产的良好业绩。对菌棒废料的处理,目前用作菌种养猪垫料基本获得成功。采用适度比例作为机械化育秧床土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对垫料的再利用,种植业方面可作基肥,改良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程度。另外,我们今年正安排生产试验,利用菌棒废料开发竹荪产业。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促进蚕茧初级加工产业的发展,是我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几年来,我市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整合资源,争创名牌,已形成年产200多万条蚕丝被的生产能力,年产值达20多亿元。2004年,桐乡市被中国丝绸协会命名为“中国蚕丝被生产基地”。

4、夯实产业基础,稳定产业规模

保持桑园面积的相对稳定,是保证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蚕桑产业效益在传统农产品中曾具有一定优势,但是,随着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开发,随着设施效益农业的推广,随着传统农产品产业化、市场化的突破,蚕桑产业优势不再。因此,对传统蚕桑产业的认识,我们要深层次挖掘产业特点的内涵,除了发挥经济功能外,还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作用。目前,从事蚕桑生产的主要劳力是年龄大,身体弱,经济收入来源较少的社会弱势群体,这个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谐社会的创建就有了基础和保证;同时,桑园面积是平原绿化的有效组成部分,我市桑园面积折算绿化率占全市绿化率总量的一半以上,当前“生态立市”,创建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因此,社会要加大力度,进行广泛宣传,形成社会共识,如此,才能保证我市桑园面积的稳定。

蚕桑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劳动力价值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劳力矛盾已成为该产业稳定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减少生产用工、缩短生产周期,是延缓该产业衰退进程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我们在组织小蚕规模共育,提高蚕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成效,今后工作重点将继续向这一方面倾斜,在不断提高小蚕集中饲养、适度桑园“统防统治”等产业要素组织化程度基础上,引进、应用小蚕人工饲料技术,为小蚕规模饲养方式的革命性突破,为解决生产劳力矛盾,为保证生产安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蚕桑产业在我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抗市场风险优势,蚕茧价格上会封顶,蚕茧收购价格与市场行情同步;同时,蚕茧价格又下能保底,有桑蚕丝绵的市场价格支撑,近几年,屡次出现蚕茧收购价格与桑蚕丝棉价格倒挂现象,已催生机制丝绵加工作坊,并渐成趋势。通过农民自烘蚕茧待价而沽、通过以加工丝绵保值延长产业链等生产方式的变革,对稳定养蚕群体会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

5、规范蚕业合作社建设,提高蚕茧产质量,提升产业效益

创办合作社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得问题,内部成员应该有较强的契约意识,但是,蚕茧在我市却是一宗供不应求的产品,相关的生产管理约定、产品质量约定难于得到体现。而蚕业合作社的创建,对于突破市场垄断,体现市场经济特色,维护农民利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要促进蚕业合作社的良性发展,必须针对我市实际,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宗旨,以提高产业效益为目的,形成相对独立的产品质量优势、价格竞争优势、生产者效益优势,以蚕业合作社为平台,实现我市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开展蚕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方面,突出做好三项工作:

(1)开展生产服务 在春蚕饲养过程中,合作社聘请市、镇蚕桑技术人员,组织技术培训,传授生产技术,提高操作技能,提升技术到位率。同时向合作社成员提供生产技术和经营信息等资料,要求按照《桑园管理技术规程》和《蚕桑饲养技术规程》等农业地方标准,加强桑园管理和饲养管理,积极实施蚕业科技开发项目,切实提高蚕茧质量和蚕业经济效益。

(2)加强生产管理 为了保证生产技术落到实处,蚕业专业合作社联系市、镇蚕桑专业人员,成立蚕业技术指导组,对社员挨家挨户开展全程指导和服务,特别对影响蚕茧质量的关键环节,加强簇中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3)规范蚕茧产销机制 为改革目前参见生产重量轻质的现象,切实解决生产、流通环节种的弊端,2011年春蚕期在四个蚕业专业合作社,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精神,以提高蚕茧质量为原则,安排了贯彻标准化技术,提高蚕茧质量、提高蚕业效率试点。在贯彻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前提下,通过提高蚕茧收购价格的方式(在现有价格基础上上浮10%),探索蚕茧生产者有积极性,蚕茧收购者、使用者满意,蚕业综合效益提高的良性发展模式。从试点情况看,在提高收购价格基础上,通过提高蚕茧质量,仍能降低成本,由此可见,贯彻标准生产技术,提高蚕茧产质量,提升蚕桑产业水平,综合提高经济效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6、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蚕桑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要通过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充分利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农业循环经济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循环经济委途径,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努力节约农业生产资源,减少农残,充分发掘农业生产及其加工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利用价值,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道路,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近年来,我们利用蚕桑副产品——桑枝条生产黑木耳,实现了农业资源利用的初级循环;在此基础上,利用部分黑木耳菌料进行秀珍菇的生产,实现农业资源的再循环;2011年开始,对菌棒废料可通过三种方式的利用,实现农业资源的全程循环。即:将菌棒废料作为菌种养猪的垫料后,可作为有机肥还田;菌棒废料作为机械化育秧床土,随秧下田,或者直接作为有机肥下田(地);菌棒废料经充分腐化后,生产腐化类食用菌,利用后作为有机肥还田。通过蚕桑资源生产食用菌,通过菌料的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的零污染、零排放,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四、结论

科技创新是蚕桑产业发展关键核心:蚕业生产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特殊产业,我国的蚕业技术体系仍然是小农经济时代传统技术的延伸,难以适应工业化时代激烈的产业竞争。面对着激烈的农村产业竞争和国际丝绸市场的竞争,必须加强蚕业技术创新。要在重视种质资源创新、高新技术应用、增加技术储备的同时,尽快组织力量研究建立省力化、简易化、设施化的栽桑养蚕技术体系,以保持和提高我国蚕丝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国际丝绸市场的竞争力。

要按照“适度增加桑园面积,努力提高蚕茧单产、质量和养蚕效益”的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改善关键生产环节的设施设备,加快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建设,促进蚕茧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为茧丝绸工业提供大量优质原料,继续保持蚕茧产量在世界总产中的地位优势。以科技为动力,积极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蚕桑品种,提高蚕桑产品科技含量。通过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逐步将产业向优势区域转移集中,使重点产区的蚕茧质量、单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开拓蚕桑茧丝资源的应用领域,延伸蚕桑产业链,提高栽桑养蚕综合效益,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参考文献

1. 冯家新.《蚕种繁育与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 蔡玉根、张国平《嘉兴市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蚕桑通报,2008年第4期

3. 钱贤明、李民:《转型升级是秀洲蚕桑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蚕桑通报,2009年第4期。

4. 李民:《科技创新引领秀洲蚕桑产业30年》,中国蚕业,2009年第2期。

5. 杨余春:《中国丝绸业的历史特点》,丝绸,2000年第8期。

6. 蓝广芊,吴大洋:《中国丝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6期。

7. 王丕承:《蚕业的发展与市场化》,蚕桑通报,2004年第35期。

8. 胡丹婷,《我国茧丝绸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丝绸,2000年第12期。

9. 张健,王文义,李龙等:《中国东部发达地区蚕丝业可持续发展探讨》,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26期。

10.许冠钧:《论创新茧丝绸产业机制》,技术经济,2005年第3期。

11.陈锡湖,庄大桓:《中国蚕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中国蚕业,1997年第18期。

12.向仲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进蚕业新的发展》,中国蚕业,2009年第30期。

13.毛小报:《浙江省蚕桑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及结构调整策略》,中国蚕业,2009年第4期。

14.张健,李龙,赵远,任永利:《蚕桑循环经济模式研究》,丝绸,2008年第12期。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