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猪瘟(swine fever;hog cholera)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猪瘟呈世界性发布,由于其危害程度高,对养猪业造成经济损失巨大,所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本病列入法定A类传染病,并规定为国际重点检疫对象。近几十年来,不少国家先后采取了消灭猪瘟的措施,例如欧盟的国家采取扑杀带毒猪、制定兽医法规、消毒环境的措施,取得显著效果。目前本病在我国仍时有发生,是对养猪业危害最大、最危险的传染病之一。
猪瘟(CSVF)俗称“烂肠瘟”,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高温、微血管变性而引起全身出血、坏死、梗塞。俗话说:“猪粮安天下”,生猪养殖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在市场、疫病双重风险以及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延续千年的以“散户”养殖为特征的传统养殖模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工厂化的养殖模式已成为现代猪业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问题噬待解决,在众多问题中,疫病防治却是重中之重。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谈“瘟”色变已成为一个敏感却不得不谈的问题。就针对实际生产,对猪瘟的临床症状及其诊断预防问题,做一些相关的探讨和学习。
关键词: 猪瘟 猪瘟病毒 临床症状 诊断要点
猪瘟(CSF,又称猪霍乱,欧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全身范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急性猪瘟由强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弱毒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则可能不被察觉。它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疾病,怀疑有该病的就要接受调查,一旦确定,该病的发病情况就要对外公开,并严格扑杀。经过采取一些严格的控制措施,一些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美国以及欧盟的成员国已经成功地扑灭了猪瘟。然而其他大多数养猪生产大国的猪瘟病毒仍然存在,并且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1病原
猪瘟病毒(HC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2]。猪瘟病毒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有高度同源性,存在交叉反应。猪瘟病毒可在猪的脾、淋巴结、肾、骨髓、睾丸等组织细胞中生长繁殖。猪瘟病毒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较强。猪群全部出栏后,即使猪舍保持干燥和较高温度,经过1-3周后再进猪,一般还会发生猪瘟。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强,70℃60min[3]才能杀死血清中的病毒。病毒在低温条件下可长期保存,冷冻猪肉中的病毒可持续存活数月。腌制或薰制病猪肉中的病毒可存活6个月以上。
腐败易使病毒感染力丧失。如病猪血液、尸体及尿发生腐败,病毒2-3天即可被杀死,在骨髓中也仅能存活15天。因此,猪场应将粪尿及被污染的土壤堆积发酵数日,以杀灭其中的猪瘟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该病毒对消毒药的抵抗力强。常用消毒药来苏儿、石灰水、石炭酸对血液和尿中病毒杀灭效果差。最有效的消毒药是2%的氢氧化钠(火碱)热溶液,或20%-30%热草木灰水,或 5%-10%的漂白粉液,在1h内即可杀死病毒。在冬季为防冻,可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5%的食盐。
2 流行病学
猪是本病唯一的易感动物,无年龄、性别、品种的差别。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传播的主要方式是病猪和健康猪的直接接触。感染猪在发病前即可从口、鼻及泪腺分泌物,尿和粪中排毒,直到死亡。侵入门户是口腔、鼻腔、眼结膜、生殖道和损伤的皮肤黏膜。康复猪在出现特异抗体后停止排毒。因此,强毒株感染在10天至20天内大量排除病毒,而低毒株感染后排毒期短。强毒在猪群中传播快,造成的发病率高。慢性的感染猪不断排毒或间歇排毒。
当HCV低毒株感染妊娠母猪时,起初常不被察觉,但病毒可侵袭子宫中的胎儿,造成死胎或产出出生后不久即死去的弱仔,分娩时排除大量HCV。如果这种先天感染的仔猪在出生时正常,并保持健康几个月,它们可作为病毒散布的持续感染来源而很难被辨认出来,此种猪终身带毒、散毒,为HCV的主要储存宿主,有这些猪的存在,即可形成猪瘟常发地区或猪场。
猪群引进外表健康的感染猪是猪瘟暴发最常见的原因。病毒可通过猪肉和猪肉制品传播到远方。未经煮沸消毒的含毒残羹是最重要的感染媒介。人和其他动物也能机械地传播病毒。HCV可在野猪群中形成感染循环,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是对家猪的严重威胁。
在自然条件下HCV的感染途径是口鼻腔,也可通过结膜,生殖道黏膜或皮肤擦伤进入。经口和注射感染后,病毒复制的主要部位是扁桃体,然后经淋巴管进入淋巴结,继续增殖,随即到达外周血液,从这时起病毒在脾、骨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的淋巴组织繁殖到高滴度,导致高水平的病毒血症。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春秋多发。急性暴发时,先是几头猪发病,往往突然死亡。继而病猪数量不断增多,多数猪呈急性经过和死亡,3周后逐渐趋向低潮,病猪多呈亚急性或慢性,如无继发感染,少数慢性猪病在1个月左右恢复或死亡,流行终止近年来出现温和型猪瘟(非典型猪瘟),以散发性流行,虽然不表现典型的猪瘟症状,死亡率低,病理变化不特征,但能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必须依赖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3 发病机理
猪瘟病毒进入靶器官扁桃体后,在其中增殖,血液中病毒浓度达到致病程度后,接着将出现于淋巴系统和血管壁继而出现于各实质器官。病毒主要在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致使上皮细胞肿胀、变性、血管闭锁、小血管周围发生细胞浸润,导致各器官和组织充血、出血、坏死和梗死,并引起败血症,体温升高。
4 猪瘟临床症状及类型
猪体温变化明显,迅速上升到41℃,少数达到42℃,稽留不退。食欲不振,其特征为病猪把嘴放在食物处片刻,又回到休息处。精神萎顿,伏卧嗜睡,后肢无力。先便秘后腹泻,以后交替发生,粪便中混有粘液或血丝。后期部分病猪有尿血、气喘等症状。急性结膜炎流出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有些上、下眼睑粘在一起。常在鼻端、耳、四肢内侧、腹下有出血斑和出血点,指压不褪色。个别猪有神经症状:磨牙、痉挛、脚交叉、站立不稳。先天性猪瘟病毒感染可造成流产、木乃伊胎、畸形、死胎、有震颤症状的弱仔猪出生、或外观正常但生产出被感染的仔猪。
全身性出血,皮肤、粘膜、实质器官都有充血和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淋巴结外观充血肿胀,切面周边出血,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脾脏不肿大,边缘发现楔状梗死区。肾皮质色泽变淡,有点状出血。膀胱粘膜表现不同程度的充血,粘膜上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扁桃体出现梗死,随着细菌侵入发生化脓性炎症。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回盲瓣、回肠、结肠可见轮层状溃疡即“扣状肿”。公猪包皮积尿。
猪群发生猪瘟的早期,通常只有少数猪只倦怠、嗜睡,受打扰后被迫起立时,呈现颤抖,双后肢站立不稳或弓腰驼背外观。有的猪只则低头垂尾,伴以食欲减退。稍后,这些先出现症状的猪开始厌食,表现为只闻一闻或“尝一尝”食就回窝休息。
在猪只刚刚呈现倦怠时,体温亦开始升高,在感染后的6天内,体温升高到41至42℃,个别病例可超过42℃。随着体温升高,眼眵亦增多结合膜发炎,甚至眼睑粘连。皮肤充血、潮红,便秘,接着发生灰黄色水样腹泻。患猪颤抖,聚集起来互相取暖。呕吐含大量黄绿色胆汁样胃内容物的情况亦常出现。少数猪可出现痉挛并较早死亡。
潜伏期一般为5至7天,也可能达数月之久,最短的2天。根据临诊症状和病程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温和型猪瘟(非典型猪瘟)。
4.1 最急性型
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首次发生猪瘟的猪场,表现为突然发病,高热稽留,体温达42℃以上,四肢末梢、耳尖和黏膜发绀,全身多处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全身痉挛,四肢抽搐,卧地不起而死亡。病程5天以内,死亡率为90%至100%。
4.2 急性型
最常见,体温达42℃左右,呈稽留热。病猪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喜饮,怕冷挤卧,好钻草窝,先便秘,后腹泻,粪便中带有血液。结膜发炎,初期为黏性分泌物,后期为脓性分泌物,有时第二天早晨发现病猪的上下眼睑黏着在一起。初期可见皮肤潮红充血,后期呈点状出血,一般多见于耳、四肢、腹下等部位明显。公猪包皮积尿,挤压时流出浑浊、恶臭的尿液。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病程1至2周,死亡率50%至60%。
4.3 慢性型
多见于有本病流行的猪场或防疫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病猪表现被毛粗乱,消瘦,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全身衰退,行走摇摆不稳,常拱背呆立。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有的猪皮肤出现紫斑或坏死痂。病程1个月以上,死亡率10%至30%。
4.4 温和型猪瘟
母猪感染低毒力猪瘟病毒后,不表现典型的猪瘟症状,可导致流产、木乃伊胎、畸形胎、死胎,产出有颤抖症状的弱仔猪或外表健康的先天性感染仔猪。产出的弱仔猪一般数天后死亡,不死者可终生带毒和排毒。
5 病理变化及病因
5.1发病原因
猪瘟病毒进入猪器官扁桃体后,在其中增殖,16~18h血液中病毒浓度达到致病程度,15~24h病毒出现于淋巴系统和血管壁,48h出现于各实质器官。病毒主要在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致使上皮细胞肿胀、变性、血管闭锁、小血管周围发生细胞浸润,导致各器官和组织充血、出血、坏死和梗死,并引起败血症,体温升高。在最急性病例,往往发生循环障碍。
在急性感染猪中,由于HCV损害造血系统和网状内皮,引起血液中白细胞减少、网状细胞逐渐消失,免疫应答发生改变,对溶菌酶的继发性抗体应答能力减弱,这样机体内细胞吞噬能力显著下降,容易引起多种病原继发混合感染,使猪瘟病程复杂化。
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多由低毒力毒株感染引起慢性型和迟发型两种。前者猪瘟传播较慢、血液和器官中病毒滴度较低,病毒存在于扁桃体、唾液腺、回肠和肾的上皮细胞。循环病毒抗原和抗体可导致应答物在肾沉积,引起肾小球肾炎。后者在病猪一生都有高滴度的病毒血症,病毒在上皮组织、淋巴样组织及网状内皮组织中广泛存在。
5.1.1群中有带毒猪
猪群中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散毒,又以繁殖母猪及种公猪的带毒危害最大,它们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而且散毒时间长,范围广。
5.1.2疫苗质量存在问题
我国用石门系猪瘟病毒培育成功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简称为C株弱毒苗),是世界公认的优秀疫苗。但近些年用牛睾细胞培养的方法工厂化生产后,发现存在有抗原效价偏低问题,还时有被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的情况,目前生产的C株牛体反应苗和C株淋脾苗免疫效果优于C株牛睾细胞苗。
5.1.3病原发生遗传变异
由于多年普遍使用猪瘟弱毒疫苗等因素,使猪瘟病毒的生态环境和病毒群落发生了改变,致使猪瘟流行病学和临诊表现等方面出现非典型性变化。但是,调查和试验证实,我国现用的猪瘟弱毒苗对预防目前流行的猪瘟病毒仍是安全有效的。
5.1.4某些免疫抑制疫病的影响
此类疫病种类甚多,尤以病毒性疫病危害最大,如蓝耳病、Ⅱ型圆环病毒感染、伪狂犬病等最为常见,均可致猪瘟免疫失败,尤其是仔猪和保育猪失败率最高。
5.1.5其它问题
如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贮运和使用不规范,防疫操作不规范,防病意识淡薄,散毒情况严重等。
5.2临床病理
猪在胎儿期接触到猪瘟病毒有可能终身感染,潜伏期一般为几个月。仔猪接触病毒后潜伏期为7~10d,通常在感染后5~10d具感染性,但慢性感染病例一般在3个月后才具感染性。该病病理变化在各个表现型(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温和型猪瘟)略有不同 。
急性型:高热稽留(41℃~42℃)。食欲减退,偶尔呕吐。嗜睡、挤堆。呼吸困难,咳嗽。结膜发炎,两眼有脓性分泌物。全身皮肤黏膜广泛性充血、出血。皮肤发绀,尤以肢体末端(耳、尾、四肢及口鼻部)最显著。先短暂便秘,排球状带黏液(脓血或假膜碎片)粪块;后腹泻排灰黄色稀粪。大多在感染后5~15d死亡,小猪病死率可达100%。
慢性型:体温时高时低,呈弛张热型。便秘或下痢交替,以下痢为主。皮肤发疹、结痂,耳、尾和肢端等坏死。病程长,可持续1月以上,病死率低,但很难完全恢复。不死的猪,常成为僵猪。多见于流行中后期或猪瘟常发地区。
温和型:多年来一些地区散发一种所谓“无名高热”症,经研究证明多为猪瘟。因其潜伏期长,症状较轻不典型,病死率一般不超过50%,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称为“温和型”猪瘟。病猪呈短暂发热(一般为40℃~41℃,少数达41℃以上),无明显症状。母猪感染后长期带毒,受胎率低、流产、死产、木乃伊胎或畸形胎;所生仔猪先天感染,死亡或成为僵猪。
5.3病变特性
急性型: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全身性出血、淤血,尤以(耳根、颈部、胸腹下、四肢内侧)皮肤、淋巴结、喉头、膀胱、肾、回盲处明显。脾不肿大,边缘有暗紫色稍突出表面的出血性 梗死,为猪瘟特征性病变,但一般不常见,仅50%~70%病例出现梗死病变。常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周边出血显著,杂有贫血变化,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状,多见于颌下、颈部和腹腔淋巴结。
慢性型:主要为坏死性肠炎,一般在回盲瓣口、盲肠及结肠黏膜上形成同心轮状的纽扣状溃疡,突出于黏膜面,颜色黑褐,中央凹陷。通常无出血及炎性病变。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仔猪常见胸腺萎缩,肋软骨连接处外生骨疣。
6诊断要点
典型的急性猪瘟暴发,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相当准确的诊断。在开始出现临床病猪1至2周后,疾病迅速传播到群内各种年龄的未免疫猪,死亡率很高;病猪常有白细胞减少,剖检时可见淋巴结、肾脏和其他器官出血,脾脏梗死。这些都是猪瘟的特征。
急性猪瘟易与非洲猪瘟、猪蓝耳病、败血性副伤寒、猪丹毒、链球菌病、猪肺疫、弓形虫病和猪嗜血杆菌病等混淆,应进行鉴别诊断。这些病在症状和病变方面虽与急性猪瘟有相似之处,但有其各自的特征,而且在病原、流行特点以及对药物治疗上与猪瘟完全不同,一般情况下不难鉴别。现场诊断以群体为基础,详细调查流行过程,仔细观察发病猪群,多解剖一些病猪,是减少误诊的关键[6]。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诊断。
与急性猪瘟不同,亚急性、慢性或迟发性猪瘟,因临床症状和病变存在很大差异,做出临床诊断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临床症状通常温和,呈间歇性,或感染数月而不被察觉。而且这种持续感染猪在猪群中可能仅有几只,猪群也可能同时有其他传染性病原体感染。这时必须采用实验室诊断。在执行消灭猪瘟规划的国家和地区,在一段时间广泛防疫注射之后,毒力减弱猪瘟毒株的感染,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准确、快速的实验室诊断是执行消灭猪瘟规划的先决条件之一。
6.1 病原学诊断
6.1.1 病料的采集和处理
应采集的病理组织为扁桃体、脾、肾和回肠末段。扁桃体是猪瘟病毒感染后最先呈现病毒抗原阳性的病料,因而是急性病例的首选病料。相反地,回肠末段是慢性病例的首选病料。病料应从多个病猪采集。采集的病料不加防腐剂、置低温(冰盒)尽快送到实验室。实验室通常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接种细胞培养分离病毒进行病原学诊断。用于荧光法的病料要新鲜的,用于病毒分离的病料还要尽量无菌的。
6.1.2 病毒分离
用猪肾、睾丸的原代、次代或传代细胞均可。
病料经研磨、离心、除菌滤过后接种细胞培养,细胞不出现病变,通常用荧光抗体法可测出细胞培养中盖玻片上细胞浆内的病毒抗原。亦可用鸡新城疫病毒强化试验检测猪瘟病毒的存在,方法是将被检材料先接种细胞培养,于37℃培养4天再接种新城疫病毒并继续培养3天,如细胞出现病变,则指示被检材料含猪瘟病毒。
6.1.3 猪体回归感染试验
用易感幼猪,试验分三组,每组3至5头,一组接种猪瘟疫苗,另一组注射猪瘟抗血清(1ml/kg体重),1周后三组同时接种被检材料(血毒或病料乳剂1ml/头),继续饲养2至3周,疫苗和抗血清免疫组不发病,未免疫组呈现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确诊。本试验最为敏感和最有诊断价值,但需要严格的隔离条件,并且耗资费时。
6.2 血清学诊断—荧光抗体法
用于检测细胞培养或病料中的病毒抗原。前者在接种后6至8小时的盖玻片上进行,后者用5至7μm的冷冻切片。经丙酮固定后,滴加猪瘟荧光抗体(商品),置湿盒内37℃45min后取出,用磷酸盐缓冲液漂洗5次,晾干,用缓冲甘油(pH9.5)封片,荧光显微镜检查。细胞浆中呈现黄绿色荧光,指示有猪瘟病毒抗原存在,如反差不明显,可用1%伊文思蓝复染(复染后脱色不要过度)。
7 防治措施
世界上已经有不少国家已经消灭了猪瘟,另有一些国家正在实施消灭猪瘟的计划。在猪瘟长期地方流行并依赖疫苗接种进行控制的国家,由于毒力减弱HCV毒株的不断出现,慢性猪瘟、亚临床感染猪和免疫耐受性的持续感染猪的存在,使消灭猪瘟的任务十分艰巨。
7.1 平时的预防措施
7.1.1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一般地区可在猪25日龄及 65日龄左右各免疫一次,每次注射疫苗4头份。繁殖母猪在配种前15天或仔猪断奶时注射疫苗4头份,配种或怀孕期不要注射猪瘟疫苗。种公猪每年注射2次疫苗,各为4头份。在一个猪场内,猪瘟的免疫注射应达到一头不漏。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猪瘟疫苗有:猪瘟活疫苗(Ⅰ)–乳兔苗、猪瘟活疫苗(Ⅱ)–细胞苗、猪瘟活疫苗(Ⅰ)–淋脾苗。
7.1.2正确使用乳前免疫
乳前免疫又称为零时免疫或超前免疫,是在乳猪出生后立时注射2头份猪瘟疫苗,这是解决母源抗体干扰、迅速提高初生仔猪抗体水平的有效方法,常为一些猪瘟污染严重的场、户使用。但必须按规程使用,即在注射疫苗后1至2小时才允许仔猪吃奶。乳前免疫后应在猪35日龄和70日龄各再注射4头份猪瘟疫苗一次。
7.1.3选择疫苗要讲究
猪瘟弱毒疫苗从出厂到使用全程都要保证冷藏贮运。对猪瘟的免疫应使用猪瘟单苗,不要用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三联苗,尤其是乳前免疫和25日龄免疫,绝不要使用三联苗。猪瘟发病严重的场、户,还可选用C株牛体反应苗或淋脾苗。
7.1.4严格控制传染源
病死猪及产出的死胎、胎衣等,应深埋做无害化处理。粪尿等要及时清除并经发酵处理,杀灭蚊蝇,定期灭鼠,尽最大努力减少猪瘟从疫源地造成的严重散播。
7.1.5自繁自养,全进全出
为切断猪瘟传染机会,对不同饲养阶段的猪要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圈舍空出后先打扫清理污物,然后彻底冲洗,干燥后,用较强的消毒剂如氢氧化钠、过氧乙酸或甲醛等进行2至3次认真消毒,再空圈7至10天后才可装猪。日常也要用刺激性较弱的消毒剂定期进行带猪消毒。
7.1.6慎重引种,定期监测
应引入不带有猪瘟强毒的种猪。对本场种猪也应争取用荧光抗体法监测,检出并淘汰抗原阳性的带毒猪,逐步净化猪瘟。对各不同猪群均应定期检测猪瘟抗体水平,以调整免疫程序和及时发现问题。
7.2猪瘟防控措施
一、消毒:制定完善的消毒方案,选择高效、低毒、广谱、廉价的消毒剂,定期进行栏舍及环境消毒,是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保证生猪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二、加强免疫监测:现在很多大型养猪场都建了实验室。建议上规模的养殖户,也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或请建了实验室的猪场帮助,定期从免疫猪群中抽检免疫猪的抗体浓度是否达到保护水平,坚决淘汰一些经免疫后抗体水平仍然低下、或病原血清检测呈阳性的猪,净化种猪群。
三、完善免疫计划:结合猪场实际情况或免疫监测,制定个性化的科学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是有效控制猪瘟的关键措施。
7.3 发病时的扑灭措施
立即隔离,封锁疫区,对所有猪进行测温和临诊检查,病健隔离。对急宰病猪的死尸,宰后的血液、内脏及污物,污染的场地、用具和工作人员等都应严格的消毒,对猪舍、垫草、粪便、吃剩的饲料也应消毒,以防病毒扩散。对受威胁区的猪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2至4倍剂量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降低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某些普遍发生、危害性大的疫病得到有些控制,是使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保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已经受到国际市场的高度关注,世界贸易组织也对我国动物疫病防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畜牧业正面临一场新的质量与安全革命。若不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不注重提高畜产品的质量,或畜产品没有安全保障,一旦爆发动物疫病,世界贸易组织将会立即采取措施,对我国畜产品的出口实行限制和封锁,畜产品就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国内正积极分阶段、有步骤实施“疫情解密”,对发生疫情,并在一定时间内未得到控制的地区,农业部将会立即向全国宣布该地区为疫区,各地可以拒绝、围封、堵截该地畜产品,使之无法进入市场。这样一来,“疫区”将面对来自国际社会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不仅相关的畜产品受到“封锁”,而且地方声誉和经济建设也将遭到严重创伤,并对所在省乃至整个国家农畜产品生产、流通和出口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认真地做好疫病的综合防治,有效控制和彻底消灭重大动物疫情,确保畜产品安全,是一件事关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和饲养场切身利益的大事,绝不能等闲视之。
参考文献
[1] 余锐萍主编,动物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陈溥言主编,兽医传染病学第五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高作信主编,兽医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4] 吴清民等,兽医传染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5] 杨怀环,常见人畜共患传染病.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6]赵德明主编.兽医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7]殷震,刘景华主编. 动物病毒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8]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编. 兽医微生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9]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10]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编. 动物传染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1]白文彬,于康震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断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2]王俊东主编.兽医实验室检验技术.─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3]徐宜为主编. 免疫检测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4]王伟国主编. 规模猪场的设计与管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5]吴志明,刘莲芝,李桂喜主编. 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宝典.─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