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正文

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等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时间:2014-06-08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黄芩苷及栀子苷等三种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以及其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思路,其中组分测定方法的多样性,灵敏性以及精确性,为小檗碱、黄芩苷及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另外,也为其他方剂的多组分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同时,也为该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动力学

一、黄连解毒汤及其主要成分简介

(一)黄连解毒汤简介

黄连解毒汤是清热解毒方中的经典方剂,首载于葛洪《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门,使未出方名.唐代王涛《外台秘要》引崔氏方始冠名为黄连解毒汤。本方由黄连(九克)、黄芩(六克)、黄柏(六克)、桅子(九克)四药组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常用于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翅血;或热甚发斑,身热下痢,湿热黄疽;外科痈疽疗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本方用黄连泻心火为君,兼泻之火;黄答清肺热,泻上焦之火为臣;黄柏泻下焦之火,桅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合为佐使,共以收泻火解毒之功,无论内服、外服,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1-3]。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采用现代研究方法,对本方的药剂学、药理学部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还发现其有抑菌消炎、改善微循环促进脑供血,抑制血栓形成、抗动脉硬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日本较多的将此方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

目前,黄连解毒汤的各单味药的研究也相当深入,黄连是毛蓑科植物,为著名常用中药,在方剂中的应用频率非常高。研究发现黄连具有抗菌[4],抗病毒[5],抗肿瘤[6]等作用,另外黄连对血液系统也有很好的改善功能,它能调节红细胞渗透脆性,具有较强的降血糖[7]作用。最近研究表明黄连对消化系统[8]方面的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ria baicalensis Georgj.的干燥根,主产于东北,研究表明黄芩具有抗肿瘤[9]作用,同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0], Amosova选择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9种植物的提取物进行抗溃疡药物的筛选,结果显示黄芩的根、叶提取物有很强的抗溃疡活性[11]。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sensron Chinense Sehneid.或黄聚Phellodendron amurende Rupr.的干燥树皮,具有抑制细胞免疫[12],调节血糖浓度[13]等作用。桅子为茜草科植物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栀子具有增强胰腺腺细胞的抗病能力[14],增强肝血流量[15],以及止血[16]等作用。

(二)小檗碱、黄芩苷及栀子苷简介

1、小檗碱

小檗碱又称黄连素,为橙黄色针晶,分子式为C20H18NO4,分子量为336。熔点:145-148℃,溶于甲醇、热水中,结构式如图一,碘化秘钾试剂与之反应生成桔红色沉淀。属异喹啉类生物碱,常用其盐酸盐,具有广谱抗菌、抗心律失常、降血压、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一直作为清热解毒、抗感染药物,也可用于治疗心血管、消化道等疾病。近年研究发现小檗碱具有降血糖,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与恢复以及显著的胰岛素增敏作用。能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脂质代谢异常、降低高脂大鼠及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负荷血糖及甘油三酯水平。还可用于防治Ⅱ糖尿病及延缓其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腹泻以及糖尿病合并症等。

2、黄芩苷

黄芩苷(baicalin),淡黄色粉末,分子式为C21H18O11,分子量为446,mP 222-224,盐酸-镁粉反应阳性,molish反应阳性,示为黄酮普类。

3、栀子苷

栀子苷,白色粉末,分子式为C17H24O10,分子量为388,结构式如图三。mp 159-161,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用展开剂醋酸乙醋一丙酮一甲酸一水(5:5:l:1)展开,10%硫酸乙醇液显色,105℃烘10分钟,有斑点出现.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YWGC18,流动相:乙睛为水(15:85),检测波长:238 nm,保留时间:8.0 min。

二、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黄芩苷及栀子苷等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目前对黄连解毒汤及各组成药物的质量控制,主要采用TLC、TLCS,HPLC等方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TLC、薄层扫描法(TLC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连、黄芩、黄柏、桅子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很多文献也对黄连、黄芩、黄柏、桅子药材及黄连解毒汤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作了相关报道,文献多采用TLC法进行鉴别、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目前对黄连解毒汤单味药的主要成分如小檗碱、黄芩苷及栀子苷等的定量检测基本采用定量分析HPLC,利用高压液相设备,梯度洗脱条件同时检测黄连解毒汤中多成分含量的研究也屡见于文献中。

(一)单成分含量测定

1、小檗碱含量测定

北京中医药大学朱静[17]等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了方剂中生物碱的含量,其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桂双英[18]等通过液相色谱检测了小檗碱的含量,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CI。色谱柱(5um,250mm×4.6mm,大连依利特);以乙腈,8.0m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三乙胺(50:50:0.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5nm,灵敏度:0.001AUFS。由于小檗碱含量检测相关文献已经报道非常多,色谱条件也十分类似,在此不多赘述。

2、黄芩苷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公布了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其色谱条件为:YWG-C18。分析柱(250mmx4.6m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在室温下进行[19]。另外,天津中医药大学肖雪凤[20]等人利用类似条件检测出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具体色谱条件如下:CenturySIL BDS C18柱( 250nm×4.6nm,5μm),流动相:甲醇:水:四氢呋喃:磷酸(25:60:10:0.1); 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80nm,在室温下进行,其检测结果稳定性好,重复性高。

3、栀子苷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公布了栀子苷含量测定方法,其色谱条件为:YWG-C18。分析柱(250mmx4.6mm);流动相:乙睛:水(15:8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8nm,在室温下进行[21]。另外,乔晓莉等利用相似条件也检测出栀子苷的含量[22]。色谱条件 CenturySILBDS C18色谱柱( 250nm×4.6n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 12:88),流速:0. 8ml/min,检测波长:236nm,柱温为室温。

(二)多成分同时测定

洪莜坤[23]等采用HPLC法测定了黄连解毒汤中4个生物碱: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硫酸黄连碱和盐酸巴马丁的含量;李新中[24]等采用三波长同时检测的HPLC法,建立了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三类指标性成分——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这些方法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为黄连解毒汤提供了合理、可靠的质控方法。汪涛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 适用于黄连解毒汤类制剂的质量控制[25]。另外,孙健[26]等采用HPLC UV/MS联用技术找到了黄连解毒汤中的21个色谱峰在药材中的归属,尤其是找到了区分黄连、黄柏药材的关键色谱峰;任玲玲[27]等采用HPLC梯度洗脱程序同时分析了黄连解毒汤中生物碱类、黄酮类和环烯醚萜类三大类40多种成分。这些研究成果为整体客观地定性反映复方中所含成分奠定了基础。黄春燕[28]等利用迪马色谱柱采用梯度洗脱办法能在60min内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黄芩苷、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7种成分被完全分离;回归方程显示7种成分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

三、黄连解毒汤药代动力学研究

(一)黄连解毒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为止,黄连解毒汤的药动学研究大部分局限于复方中单味药指标性成分的药动学研究,而对全方的药动学研究较少。中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其研究对象时中药复方,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研究中药复方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一一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边缘学科。该学科具有整体、综合、动态的特点,与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有异曲同工之处。研究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对指导临床用药,阐述组方原理,制订合理的制备工艺,评价制剂质量以及研制新药均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动中药现代化的进展。通过测定测定大鼠体内的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等三种成分浓度,得出这三种物质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揭示了黄连解毒汤在大鼠体内的变化规律及其生物利用度,为黄连解毒汤在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使得大家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黄连解毒汤的功效,同时将其检测方法和分析思路应用到其他中药方剂的研究中。

(二)单一指标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小檗碱药代动力学研究

马玉芳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体内的小檗碱血药浓度,比较黄连解毒散超微粉、细粉中小檗碱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最终结果下显示揭示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和细粉中小檗碱的药代动力学最佳模型均为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是:吸收相半衰期(t1/2α)为1.08和1.33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28.72和23.56 h,达峰时间(T peak)为1.480和1.934h,达峰浓度(Cmax)为0.0913和0.0565 μg•ml-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和0.613(μg•ml-1) •h,黄连解毒散经超微粉碎后主要成分在体内的变化规律及其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成果为黄连解毒散超微粉在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9]。另外,丁志平[30]等同样以盐酸小檗碱为参考指标,考察了不同粒径黄连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情况,其结果表明黄连常规粉体、超微粉体和纳米粉体组小檗碱的药动学最佳模型均为一室开放模型。林慧彬[31]用双室模型描绘了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的药动学过程,在前4h小檗碱在中央室的浓度呈上升趋势,在5h达峰值,之后迅速下降;灌胃4h后,小檗碱在周边室的浓度呈上升趋势,大约在第20h接近峰值。解热药YLZ000中小璧碱在正常和发热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研究发现,正常大鼠的达峰时间为3.4h,AUC(0-T)为1.8mg•Lh-1,发热大鼠达峰时间0.3h,AUC(0-T)为 0.7 mg•Lh-1。发热可能加快小巢碱的吸收,同时减少其在体内的存留量。另外小聚碱在发热大鼠体内AUC(0-T)仅为口服给药量的0.5%,小璧碱留在胃肠道内,抑制胃肠道的内菌群,说明小聚碱可能具有血浆动力学和胃肠道内药物动力学特征[32]。

2、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研究

刑杰[33]等采用LC MS/MS的方法研究黄芩苷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动力学,比较口服、静脉注射和门静脉注射给药的AUC和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黄芩苷口服过程经历了很强的首过效应;肝消除不影响黄芩苷吸收入体循环的过程。黄芩苷在体内过程较为复杂,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缓慢,1h左右才在血液中被发现,主要经肠道菌丛和肝微粒体转化成黄芩素,后者在空肠段快速吸收入血,并重新转化为黄芩苷,于5h左右达到血药最高峰,且存在较明显的首过效应。

3、栀子苷药代动力学研究

乔晓莉等[34]研究了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通过采用线拴法制造大鼠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栀子苷浓度的经时变化,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灌胃黄连解毒汤后,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的药动学模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α= 90. 99min, t1/2β= 1054. 08min,t1/2Ka= 68. 00 min,T( peak)= 166. 97 min,Cmax= 10. 19g/ml,AUC= 8642. 81u g.ml- 1.min- 1。明确了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三)多指标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邓远雄[35]采用HPLC-UV法研究黄连解毒汤中主要成分黄芩苷与汉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同时采用黄连解毒汤提取物与大鼠粪便温孵的方法,从肠道代谢方面研究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动力学改变的初步机制,结果表明大鼠在糖尿病病理状态下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Cmax1、Cmax2、AUC(0-24)明显增加,黄芩苷的半衰期显著延长,黄芩苷在糖尿病大鼠粪便中降解加快。Lu T.等[36]用HPLC-ESI- MS同时测定小鼠口服黄连解毒汤煎剂后血浆中小檗碱和巴马汀的血药浓度,并通过口服给予SD大鼠黄芩苷、黄连解毒汤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浓度的方法研究黄连解毒汤药物代谢动力学;刘李[37]等研究了黄连解毒汤中黄连中主要活性成分小檗碱对黄芩中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药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小檗碱显著影响黄芩苷吸收的机制。肖学凤[20]等选取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作为黄连解毒汤的指标性成分,采用HPLC 法检测灌胃后含药血浆中黄连解毒汤的三种指标性成分—盐酸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的血浆药物浓度。表明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参数T ( peak) 约为119 min,在大鼠体内盐酸小檗碱的代谢均出现了双峰现象,黄芩苷在体内分布速度较快,分布相半衰期仅为数十分钟,表观分布容积为2.53 L/ kg,说明黄芩苷与血浆和组织蛋白质结合力较高。从黄连解毒汤中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看出,黄芩苷在体内吸收较快,Ka 为0.012/min-1,说明黄芩苷在体内的代谢基本上不受黄连解毒汤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大鼠灌胃给予黄连解毒汤后,从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的药动学参数可知: t1/2ka=31.10 min,t1/2α=79.02 min,t1/2β=13031.81min,提示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体内吸收、分布较快,消除较慢。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等三种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以及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思路,其中组分的测定方法的提高为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观察这三种成分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点,寻找三者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从而为黄连解毒汤“异病同治”疗效原理提供依据。另外,也为其他方剂的多组分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同时,也为该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尽管,目前黄连解毒汤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其多位药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成果还不多,因此还没有完全清楚具体的药理学代谢机理。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朝这方面进行,为其医学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数,从而淋漓尽致的发挥其药效功能。

五、参考文献

[1]张国华,马建兵.黄连解毒汤药理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1999,20(1): 39-41.

[2]Dai K, Miki K, Fukuoka T. Suppression of neuropeptides’s mRNA expression by herbal medicine in a rat model of perpheral inflammation.Life Sciences, 2000,66(1):19-29.

[3]张艺平,韩 鹏.黄连解毒汤药理研究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0,6(6):61-63.

[4]陈群,陈南菊,王胜春.黄连对大肠杆菌R质粒消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l):37-38.

[5]姜广水,吴钦贞.黄连提取物对牙周致病菌的抑制作用[J].山东医药,2000,40(18):41

[6]唐发清,田道法.黄连及其复方对人鼻咽癌细胞杀伤动力学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4):41-44.

[7]叶菲,申竹芳,谢明智.中药黄连及其复方对实验动物血糖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3):23-26.

[8]HiranoH.黄连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20(6):31.

[9]HanFetal.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7,31(2):71-74.

[10]Kim H.M.et al.Toxieology.1999,135(2/3):109-115.

[11]AlnosovaEN et al.EkspKlinFarmakol.1998,61(6):31-35.

[12]李宗友译.中药黄柏中抑制细胞免疫应答的成分仁英[J].PlantaMed.1994,60(5):445-449.

[13]李宗友译.黄柏和辽宁木的丁醇提取物刺激PI3一激酶和ERKZ引起HepGZ细胞中糖原含量的增家加[J].phytotherRes.1998,12(5):255-260.

[14]贾玉杰,姜妙娜.桅子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细胞亚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6):355.

[15]贾玉杰.姜妙娜.桅子对大鼠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内脏血流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7):431.

[16]T,ShiKaji,甘蒂.桅子果实提取物对培养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增值作用[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0,7(9):461.

[17]朱静等.黄连解毒汤抗疱疹病毒基础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2002.

[18]桂双英.小璧碱微乳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J]. 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2009.28(6):303-306.

[19]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48.

[20]肖雪凤等.黄连解毒汤中三种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3-15.

[2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02

[22]乔晓莉等.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0):2462-2463.

[23]王凌.洪莜坤.黄连解毒汤中生物碱含量的拆方研究[J].中成药,2003,25(11):912-914.

[24]李新中.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3类成分[J].中国中药杂志,2006,30(20):1686-1688.

[25]汪涛. HPLC法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中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9,20(18):1410-1411.

[26]孙健,马吉胜,金瑾.黄连解毒汤各成分的HPLC UV MS定性与定量测定方法研究[J].药学学报,2006,41(4):380-384.

[27]任玲玲.黄连解毒汤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5):41-44.

[28]黄春燕等. RP-HPLC同时测定黄连解毒汤7种活性成分[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11),15-17.

[29]马玉芳.黄连解毒散超微粉有效成分小檗碱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3):875-879.

[30]丁志平,林力,郑晓鹤.不同粒径黄连粉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22(5):835-837

[31]林慧彬,张兆旺,林建群.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药动学双室模型与药代过程模拟[J].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333-338.

[32]赵玉男,邢东明,丁怡.解热药YL2000中小璧碱在正常和发热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比较[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20):1170-1173.

[33]邢杰,陈笑艳,钟大放.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5,24,(增刊):126-127.

[34]乔晓莉等.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0):2462-2463.

[35]邓远雄,杨昌华,牟玲丽.黄连解毒汤中黄答营和汉黄答营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J].中草药,2008,39(2):227-231.

[36]Lu T.,Liang Y.,Wang G.J.,Liu X.D..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berberine and palmatine in rat plasma by HPLC ESI MS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preparation Huang Lian Jie Du decoction and the pharmacokinetic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06,40(12):1218-1224.

[37]刘李,邓远雄,张冬梅.小檗碱对黄芩苷在大鼠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天然药物,2007,5(2):137-139.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