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的探讨

时间:2014-06-09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教师的职业本是神圣、伟大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一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将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师以德为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时过境迁,教师头上的光辉正在褪化,其中的缘由就是近几十年师德的衰败、师风之不古,它甚至玷污了教师的声誉。这里有经济的、社会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修养等方面的因素。也正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时代与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质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师德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入手,分析造成师德问题大量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师德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探讨师德改善与发展的方略。

关键词 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及道德修养等。所谓道德理想,就是指人们依据并结合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激励人们向往、追求并力求实现的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所谓道德品质,是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为;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教师自身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对于教师来说,是指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锻炼、改造和提高,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以及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古往今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职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以其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社会作用,构成了职业道德乃至整个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发展也出现了种种不尽人意的问题。

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反映了一名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一个群体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反映了某一群体的共同特点。在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修养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 职业意识失重

职业意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责任心,它反映的是一个人对本职工作的专一程度和重视程度。有关人士曾用问卷法对五所初中教师的职业意识进行了调查,30.7%的教师认为从事教育工作是命运的错误安排,40.2%的人认为如果有第二次择业机会,绝不会再选择做教师。加入让这样的教师带班,肯定是身在课堂心在市场,导致的结果则是带班必乱,讲课必灌,活动必散,考试必惨,在做教育教学工作时就处处随意、被动。这样的人热衷于搞第二职业,不仅事业心不强,而且使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期望不断落空,造成教育信息危机,使教育失败。

(二) 师生关系失调

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条件,是每个学生应享受的平等教育权利。教师应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既是教师人格的要求,也是教师师德的规定。然而,不少教师没有摆正这种关系,有意无意地在对待学生上形成亲疏关系。一些教师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千篇一律,不注意发现、引导、挖掘和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打击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扼杀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性等;歧视后进生,一些教师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学生排名次,在安排学生座位、安排班干部、课堂提问、安排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时等,对教师自认为是“后进生”的学生,如,学习上有困难或其他方面有不如人意地方的学生,以歧视的态度、语言等对待他们,不耐烦,缺乏爱心,甚至将这些孩子的发展与前途视做儿戏。

(三) 职业言行失范

教书育人靠的是教师“言传身教”,“身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手段。一些教师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注意仪表、言行,或奇装异服,或不讲卫生,衣着打扮有失教师形象;一些教师将商业行为带入师生关系,收取家长礼物,利用家长给自己办事,利用手中的权力,如给学生排座位,确定哪些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等,索取家长钱财等。一些教师利用手中”职权”,强行推销一些复习资料资料。

(四) 个体与集体关系失衡

如果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目标、要求、手段不一致,就会造成教育者互相矛盾,受教育者无所适从的局面。因此,教师工作必须依靠教师个体与集体形成一致力量方能放大其教育功效。但中国自古有“文人相轻”的说法,加之在当今责任和利益直接挂钩的现代管理体制下,使不少教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同科教师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都是各自为阵,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不注意整体协调,虽然从表面看各人都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但这种内在的失衡现象造成实际的教育目标不统一,难以完成预期的教育任务,甚至会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社会原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的扩展,人们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形成一种不良社会因素,消极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于价值观的变化,现实生活中教师职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大大降低,对教师的敬业意识和敬业精神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些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也渗透到了教育领域, 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不仅降低了学校的教育效果,而且影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格。

2、体制原因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应试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过分单方面的强调学生成绩,忽视德育和动手能力以及其它方面的培养。同时给教师压力太大心理失衡,教的学生也是只会读书不会做事。另外,制度很不健全,没有制定有效考核教师职业道德的机制,也没有建立有效的、科学的评价师德的体系和手段,以致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难于操作和落实。

(二)内部原因

1、教师自身原因

教师自身的原因是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其一、教育观念陈旧,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认为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一种教育手段;其二、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完善,缺少法律知识,缺少特殊教育的知识技能,对后进生、情绪有问题的学生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缺少因材施教的能力;其三、教师有心理障碍或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不善于调适自己的心境。有的教师性格暴躁,自身修养不够,拿学生出气或对学生进行报复;其四、家庭不和,迁怒学生;其五、个别教师道德败坏,品格恶劣。

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及制度建设方面的原因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力,制度不健全,缺少有效的科学的师德评价体系和手段。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观念陈旧,内容狭窄,就事论事,缺乏时代性、实效性。教育方式与方法死板、单一;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制度不健全,其重要性只是停留在认识上,在实际工作中缺少有效的科学的师德评价体系和手段,而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难于操作和落实。

四、完善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几点对策

(一) 健全教师职业道德制度建设

面对变化的形势和发展的时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立足长远,结合当前,创新观念,注重实际,从领导、组织、环境、制度、个人等各方面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机制

加强师德建设是高等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领导重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师德建设的成败,因此学校各级领导要把师德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增加人力和财力投入,把师德建设作为各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全校上下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

2、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理念

民族振兴,教育为本;教育振兴,教师为本。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较强的成就意识,这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内在动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要关注教师的合理要求,把师德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关心、了解、尊重教师,不断改善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努力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人才成长环境,把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衡量教师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作为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让教师有施展才能、发展自身的机会和广阔舞台,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营造尊师重教的舆论氛围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一方面,加强舆论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对教师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尊师重教、关心教育的良好风气,建立一种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道德风尚,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应该树立师德典范,恰当地运用榜样的力量,启发、诱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做出贡献,争当先进模范。

4、完善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师德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在师德建设中,既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师德认识,又要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和保证,有明确的制度导向。学校应根据国家要求和本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行为准则,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奖罚什么都要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激励与监督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完善师德各项规范和具体要求,提高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二) 改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宏观环境

1、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时,应该协调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来搞物质文明建设。只有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了,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就容易得多了。同时,各级政府和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学校教育,加强党风和社会风气建设, 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创设优良外部环境。

2、继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

只有肯定教师劳动的作用,确立该职业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优越地位时,才会激发和保护他们敬业、乐业和精业的精神,以国家和社会的标准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认同和遵守该职业所要求具备的职业道德。这就是说,国家和社会为教师所创造的物质待遇、社会地位及其在社会各行业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现实状况,是制约师德水平整体提高的决定因素。

3、深化教育改革

(1)改革旧的人事制度。要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制定实施“进行来,留得住,出得去”用人制度,建立招聘机制,使教师队伍不断得到优秀分子的补充。疏通不适合教师职业,特别是缺乏教师职业道德者送出教育单位的渠道。只有废除教师职业终身制,才能从人员素质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警诫不守师德者改弦易辙,激励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2)改革现行分配制。把教师享受的各种待遇与其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挂起钩来,废除现存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做法。

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多是,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首先,在工资报酬方面,充分发挥岗位工资制的优势,切实保证按岗位责任和贡献大小确定工资等级,拉大不同岗位职责的工资差别,实现工资与工作职责一致。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学校制定九级工资制,在这方面已为我们打破了坚冰。其次,严格定编制度,实行按学校规模确定人员编制,减少和杜绝忙闲不均现象;最后,在奖金、住房分配、津贴、福利等方面,坚持落实按劳分配原则。

(3)健全考核评价制度。道德的维系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为此要积极营造舆论氛围。特别是舆论的力量。那么,营造恪守师德光荣,不讲师德可耻的舆论氛围,就要在大力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劳动巨大价值的认识,深入广泛宣传师德规范,使广大教师对教师行为的真善美取得共识的同时,制定和完善于融合师德内容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通过务实、公正、公开的考核评价,辅之以相应的奖惩,弘扬献身教育,勤奋敬业的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三) 加强教师自身道德修养

1、提高师德认识

师德认识,是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这是决定教师语言行为的思想基础。为人师表,以德立身, 强调了师德重要性的认识。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八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是师德认识的基础。对此有深刻认识的教师,不论是爱岗敬业还是教书育人, 都能从”德”上体验出一种无比的快乐,一种献身于崇高事业的快乐。这样的教师往往把从事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生活的第一需要,把育人当作人生的最大快乐。在这种”乐”中,其中包含周恩来总理的服务之乐、孔繁森的尽责之乐、雷锋的助人之乐、徐虎的便民之乐等等。师德高尚的教师不仅会有这些”乐”,而且更有育人之乐。只有拥有这些快乐的教师,才会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高尚师德是我们教师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它应该融合社会各界优秀人物的精神,是当代高尚道德的精华显现。当一个新时期的教师,必须把高尚的师德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

2、加强教师的自律与自我教育

一切外因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他律也最终必须落脚在自律上,在重视他律的前提下,重在自律。师德的形成由外部的他律逐步转化为内在的自律,只有自律才能使师德内化为本色与角色的统一,才能从根本上起作用。因此,教师要自觉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勤于思考,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要认真学习先进人物的道德品质,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并努力做到“慎独”。总之,教师要做到自省、自立、自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严于律己,防微杜渐,持之以恒,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3、立足于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主体活动,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职业道德实现的根基。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根植于教师职业生活这一土壤。因此,必须让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最前线。教师应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如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不断感悟和反思职业道德规范,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成为自身职业生涯的常态。

4、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的典型材料,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建设。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把树立典型与培育优秀的教师群体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抓典型又抓群体,以典型带群体,以群体育典型,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达到宣传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从而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使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结束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一个教师能否成为“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能否成为让学生尊敬和信赖的老师,能否将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并从中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精神的愉悦,都与他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德建设,对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新时期下广大教师应热爱教育,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六、参考文献:

1、孟学奇:《浅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2010-01-03,中国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jiaoyulilun/201001/340444p2.htm;

2、刘通、张海庆:《中国科教创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6期;

3、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第2版)》,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4-1;

4、宋美超:《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6期;

5、朱宁波、刘丽娜:《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研究》,《教育科学》2009年第6期;

6、卢华梅:《浅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2012-5-21,方一声工作室,http://www.jxteacher.com/fys/column34168/ff36c808-4029-4360-81e3-bdfb9bdbfd74.html;

7、巩志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探析》,《科学教育前沿》2011年第11期;

8、黄正平、刘守旗:《教师职业道德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9、赵宏义、于秀华:《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10、徐卫:《师道新说——给教育者的20条箴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