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正文

浅谈税收筹划与会计政策的选择

时间:2014-06-11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我国税收筹划起步于上世纪 90 年代,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税收筹划的理论还不完善,税收筹划的手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很多企业也没有树立税收筹划的观念。随着税法的日益完善和税收征管工作的加强,税收筹划作为一种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税后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安排纳税的经济活动,成为现代企业合法实现税负最小化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税收筹划进行分析,提出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税收筹划的具体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税收筹划;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选择;分析;对策

税收筹划,又叫做纳税筹划、税务策划,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目前开展的也相当普遍。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税收筹划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相当数量的企业完全没有树立起税收筹划的观念。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法治建设也逐渐健全和完善,但是为了减轻企业赋税进行偷税漏税的行为极为普遍,不少企业都面临着涉税风险。诚然,税收筹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税或者延期纳税,通过适当的会计政策选择来不断调整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利润,进而达到节税或者延期纳税的目的。随着会计职能改革、转轨和不断完善,在各项会计准则相继颁布实施的背景下,税收法规与会计处理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税法与会计的分离制度为企业的税收筹划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税务处理的复杂性和会计成本。因此,在新的经济制度环境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税收筹划中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分析进而帮助企业树立税收筹划的理念,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手段。

一、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一)研究价值

随着会计职能的改革、转轨和完善,相继颁布和实施了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税收法规与会计处理存在明显的差异,我国的会计制度由计划经济时代以政府为导向的转变为以投资人为导向,这是我国会计制度的重大变革。就是这种税法与会计的分离制度为企业的税收筹划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但同时由于这种分离所造成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复杂性增加了企业遵从税法、会计制度的成本。因此,导致在生产经营中很多企业把税法与会计分离仅仅简单理解为税法上有漏洞可钻,造成企业偷税或不合理的避税,而对可以合理筹划的部分却不知道利用,甚至对税法允许扣除的部分也没有充分利用,结果加大了企业的涉税风险,最后往往被税务机关定性为避税而加以纳税调整。也有一些企业面对自己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也想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税收筹划,却不知在会计核算中如何考虑税收因素,才能使自身的纳税支出最小和资本收益最大。因此实践中企业迫切需要能准确进行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税收筹划的工作,所以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有人对此问题做过研究,但是不够全面,而且对于企业相关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研究不够,本文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因此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当前对于进行税收筹划的会计政策选择的方法进行了论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收入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2.存货计价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3.长期投资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4.坏账损失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5.折旧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6.无形资产计价、摊销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7.借款费用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8.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的税收筹划;9.记账汇率选择的税收筹划。[1]可以说,对于税收筹划会计政策选择的方法大家论述的比较详细,但是由于税法的变动和会计准则的变动,基于新税法(主要指企业所得税法)和新会计准则平台下的进行税收筹划的会计政策选择的方法研究不够。相关研究大多重视对于会计政策选择方法的研究,而对于企业可以选择进行税收筹划的会计政策的理论基础研究不够。虽然盖地等人从“契约论”进行了分析,但是不够深入、明确。齐全新分析了企业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黄梅还分析了企业员工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但是,各方对会计政策选择有不同的影响,并且影响的结果并不是都愿意选择税收筹划的会计政策,对于在各方利益相关者影响之下,为什么会选择税收筹划的会计政策,应该还有一些假设条件,本文提出这些假设条件,结果是利益各方愿意选择税收筹划的会计政策。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公共财政理论认为,政府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以政权为依据,按法定程序和预定标准向其管辖下的社会成员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筹划又称税务筹划节税英文为 tax planning 或者 tax saving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为达到纳税最优化即税后收益极大化的目标而制定的税收计划或采取的税收决策行为。就是企业纳税人在法律法规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活动事项的事先筹划,如筹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使不必要的纳税支出减小到最低,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纳税利益,实现企业税后利润及现金流量的最大化。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因。税收筹划作为财税领域的新生事物,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税收筹划由于其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更是受到企业的广泛重视。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给税收筹划提供了相应的空间,在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范围内,理性的管理者会选择纳税支出最小的会计政策。作为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合法为前提,合理地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对企业的利润带来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税收筹划。税收筹划在西方国家开展的相当普遍,它能给企业带来相当的财务收益。[2]纳税筹划区别于逃税,避税和漏税。企业纳税筹划应采取既遵守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规定、也尊重税收立法精神的合法手段进行,而偷逃税、漏税等都是利用非法手段,来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在法律性质上是违法的,避税虽然主张利用国家税收体制尚存漏洞或虽然没有直接抵触现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但不惜采用与税收立法精神相悖等手段实施手段来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但在法律性质上也是违法的,都违背了立法的意图。税收筹划目前在国外已十分盛行,企业不仅自己会在各种经营理财活动事先进行各种不同纳税方案的比较、选择,而且还会委托税务代理机构进行税收筹划。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3]会计政策的选择主要包括某项经济业务初次发生时的选择和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转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是指根据企业的具体环境,在国家既定会计规范的指导下,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能恰当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核算方法的过程。会计政策选择需要借助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它与税收筹划有着密切关系,会计实践中大量的职业判断选择的存在,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保障。我们所指的会计政策的选择,不单是指某一项经济业务事项第一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而且还包括客观环境的变化引起的会计政策的变更。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可以达到递延纳税,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效果;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可以缩小应纳税所得额,达到少纳税的目的;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可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就一般情况而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受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法律环境、审计要求、企业的资本来源等等。通常情况下,当企业的经济越发达、法律环境越健全、资本来源越分散、审计要求越高,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越大。

三、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的相关分析

(一)税收筹划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税收筹划,减轻了纳税人的税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从以上税收筹划的概念看,税收筹划是一种合法行为或非违法行为。税收筹划除了不能明显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之外,考虑到国家的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税收筹划在实施的结果上也应该符合国家的立法意图。从法律角度来讲,税收筹划不违反国家的法律规定,由于其又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不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因此,税收筹划是可以提倡的一种理财行为。纳税主体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尽可能减少应纳税额,以追逐税后高额收益,是他们进行纳税筹划的直接动因。纳税主体的税收负担减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一种理解是在绝对额上减少应纳税额,另一种理解是相对减轻纳税主体的税收负担。税收筹划不但没有危害,而且其存在还能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使纳税人的税后收益最大,这也符合涵养税源的税收精神,为以后财政的征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配置和一个国家税制的健全和完善。

(二)税收筹划对会计政策选择空间分析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法律环境变化,企业的资本来源和审计要求的不同都会影响该国、该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在空间上的差异。企业的会计政策受企业会计准则的约束。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社会公共契约,其制定不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相关者相互间多次博弈的结果,是一种不完全合约。“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法律环境越健全,一个企业的资本来源越分散、审计要求越高,则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越大”。 1992 年 12 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国会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打破了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使所有企业有了一个共同遵守的会计核算规范。它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且促进了企业的公平竞争。[4]2000 年 12 月,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使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进一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同时也扩展了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5]值得关注的是,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 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 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 年(含5 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2011年《企业会计准则第12 号——债务重组》强调了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前提条件,并突出了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实质条件,提高了该准则适用的精确性[3]。作为企业主要税种的所得税的征收一般是以利润为基础的,由于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将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的缴纳,企业管理人员在选择会计政策,考虑该方法对税收的影响时,不外乎选择递延利润或降低收益的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目前我国会计政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强制性会计政策;如会计期间的划分、会计年度的起止日、记账本位币、会计要素划分及各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会计核算的基本核算原则、会计报告的构成、格式、编报期限等。这些是企业必须遵循的,不受税收筹划的影响的。另一类是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如具体会计政策的选择。企业根据有关制度要求,选定执行某类型会计制度后,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具体会计政策的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加入 WTO 等各种因素的变化,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不断完善,税收筹划会计政策选择空间将不断扩大。

(三)通过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的设计思路

我国的学者就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和收益、成本费用确认等会计政策选择对税收筹划的影响做了理论上的剖析,企业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导致不同的期末存货价值和本期发出的存货成本,从而对企业盈亏情况及所得税产生影响,虽然企业可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获得纳税筹划的经济利益。一个企业要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税收筹划,应首先分析本企业经济业务的特点,分析本企业适用的会计政策,然后分析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从纳税角度考虑企业应选择会计利润最少的会计政策。作为理想的经济人,人的全部需要就在于经济利益,人都是作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人而存在。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主要纳税人的企业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努力寻求可以降低成本的各种措施,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纳税义务。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税款的支付是企业现金流量的净支出,是企业既得经济利益的一种丧失。成功的税收筹划需要综合的专业知识,大的税收筹划方案更需要专门人才的系统设计,其实施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因而,这就需要税务代理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专门的税务咨询中介服务,以促进税务服务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四)企业选择税收筹划的会计政策的假设条件

由于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不一致,企业基于各种利益要求在税收筹划中对会计政策选择时,可能会出现矛盾。1、假设投资方能够有效避免管理层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投资方和企业管理层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是代理方,委托方处于信息劣势的位置。由此,可能导致企业管理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7] 我们假设投资方能够设计出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管理者的利益和投资方的利益趋于一致,企业管理者不会进行逆向选择。那么,管理者必然愿意进行税收筹划,增加企业的税后收益,使企业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有更好的表现。2、假设政府能够制定合理的税收制度,税收是调节企业市场行为的一种有效的经济杠杆,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引导投资和消费行为的价值取向。[8]企业想减少自己所承担的风险,自然会选择纳税筹划的帮助。要让节税成为现实,还得依靠完善的税制和税收政策导向的合理性。税收作为一种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能否实现最终的调控目标呢,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对税法所做出的合乎自身利益的反应,他会向国家鼓励的地区或行业投资,这样国家的优化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就会得以实现,国家的通过税收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就会实现。3、假设企业员工忠于企业,员工的收益和企业的收益息息相关,企业的收益高,员工的收入也会高,企业的收益少,员工的收益当然也会相应的减少。根据公司治理理论,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员工参与公司的治理,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至于会提高生产效率。员工不能仅仅关注其眼前的收入高低,还要关注其长远收益,而其长远收益和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以及资产质量息息相关,那么员工自然也会选择税收筹划的会计政策,而不是选择激进的会计政策。

(五)会计政策选择中税收筹划原则

在会计政策选择中进行税收筹划既要遵循税收筹划的原则又要遵循会计政策选择的一些原则。在会计政策选择中进行税收筹划,要从我国国情和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出发,由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情况各异,乃至不同经营者有各自的指导思想,所以每个企业应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会计政策。在会计政策选择中进行税收筹划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 税收筹划中对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制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具体方法内的取舍,否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2、一贯性原则。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得随意变更。3、计划性原则。因为会计政策的选择应该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税务机关备案,所以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应该充分地考虑税法的。4、适用性原则。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即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企业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5、风险最小化原则,会计政策选择时除了追求纳税人财务利益最大化时,还必须注意风险。经济环境、国家政策以及企业自身活动是不断变化的,这直接导致了风险的产生。比如会计准则的调整、税法的修订、开征新的税种、税收优惠政策的取消等,都有可能使原先的会计政策不再能带来税收利益,还可能违反新的规定,从而给企业带来麻烦。6、专业性原则,税收筹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应由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来从事此项工作[9]。

(六)会计政策选择中进行税收筹划的制约因素

在企业选用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法律环境的制约,会计是环境的产物,法律是政策的制度化、规范化,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企业在以税收筹划为导向选择会计政策时,应受到《税法》、《公司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约。这些法规是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时必须遵守的,在遵守这些法规的前提下进行税收筹划。2、税收政策的影响,目前我国税法对期末存货、折旧政策等这些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做出了限制,并不是每个单位都可以选择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3、企业自身因素的制约,我国的企业组织形式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此外还有个体工商户。企业组织形式不同,决定了企业资本来源的不同,从而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也不同。不同风格的企业领导者对节税风险的态度时不同的,开拓型领导人往往愿意冒更大的风险节最多的税,稳健型企业领导人往往希望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节俭税收。4、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的因素,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一方面要遵循会计核算一般原则另一方面又要遵循通过企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体现出来的谨慎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重要性原则。面对相同的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由不同的会计人员进行处理的会计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在会计政策选择中进行税收筹划还有赖于企业会计人员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以及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准确把握和对其变动趋势预测的能力。

四、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税收筹划的具体应用的对策

(一)企业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的税收筹划

企业销售货物的结算方式有多种,如委托代销、赊销、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预收款销售商品、附有销售退回、售后回购等各种销售结算方式,不同的结算方式其收入确认时间不同,纳税期限也就有差异。其不同的结算方影响确认收入的时间,也就影响到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纳税期限。税法规定,直接收款销售以收到货款或取得索款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为收入确认时间;委托代销以收到代销清单、收到部分或全部货款或委托代销满 180 天的当天为确认收入的时间;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收入确认时间;预收款销售则待货物交付时再确认收入的实现。[9]企业可根据产品销售策略选择适当的销售结算方式,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合理归属所得年度,以延缓纳税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

(二)存货计价方法选择中的税收筹划

存货计价方式的不同,会导致期末存货价值和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不同,从而会对企业盈亏情况及所得税费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企业进行存货计价方法选择时,要考虑企业所处的税收环境及物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在比例税率下,对存货计价方法进行选择,必须充分考虑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在某一特定会计期间,对于相同项目的存货,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其期初存货、本期购进、发出存货及期末存货成本是不同的,从而会对企业盈亏情况及所得税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通常在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时,存货发出若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相对增加,节税效应不明显;反之,在物价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则应选择先进先出法计价,从而达到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而在物价上下波动的情况下,则宜采用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以避免企业各期应纳所得税额的上下波动,增加资金调度的困难。

(三)固定资产折旧政策选择的税收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它更涉及税收问题。我国会计制度允许使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方法中的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挥作用而逐渐损耗,这部分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的价值,就是资产折旧。折旧作为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 税收挡板” 的作用。折旧的计算和提取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最终影响企业的税负轻重,由于折旧方法存在差异,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意味着将产生不同的节税效果。折旧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法规定在计算所得税费用时折旧额可于税前扣除。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时要考虑通货膨胀、资金时间价值、折旧年限、企业利润趋势等因素。由于时间价值因素的影响,企业会因为选择的折旧方法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收益和承担不同的税负,其中加速折旧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节税方法”,前期提取的折旧额大,把税款推迟到后期缴纳,相当于从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企业有利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以此来达到节约税收支出及企业的其他理财目的。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税收筹划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的长期投资, 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这取决于投资比重的大小以及前者对后者实际影响力控制权的大小。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以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取决于投资企业的投资额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比重的大小,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实际控制能力。投资企业在税率高于被投资单位时,可以进行税收筹划。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或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并且投资企业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税率时,可以对被投资企业的会计选择进行影响,使被投资企业在前期选择谨慎的会计政策,使前期利润少甚至亏损,这样投资企业就分不到利润,就无需补缴所得税。通常情况下,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 或虽投资不足20%, 但具有重大影响的, 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 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 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10]一般的, 如果被投资企业先盈利后亏损则选用成本法, 而先亏损后盈利, 则选用权益法。尽管两种方法纳税数额相同, 但纳税时间的不同可以为企业获得货币的时间价值, 权益法下递延利润的做法相当于企业从政府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五)投资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的税收筹划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减值,由于价值回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通常属于永久性减值;另外,会计信息稳健性要求考虑,为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资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出租的土地使用权、长期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企业已拥有并已出租的建筑物。在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投资性房地产是新企业会计准则提出来的,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在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中,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否则,应该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在成本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与企业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帐务处理相同,即按期计提折旧或摊销,税法上也允许其折旧额或摊销额计入成本费用,作为收入的抵减项目。然而,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六)记账汇率选择中的税收筹划

企业与境外企业发生业务往来时,往往需要用外币结算,这时就会涉及把外币折算成本位币的问题,由此就会存在选用汇率以及产生汇兑损益的问题。在发生外币业务时,涉及到采用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收付、往来核算和计价。由此而来的是汇率的选择和汇兑损益的处理。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分析,汇兑损益是净汇兑收益,则选择资本化为好;若汇兑损益是净汇兑损失,则直接计入企业当期损益为好。关键是选取适当的记账汇率,以便使核算出来的净汇兑损失最大化或净汇兑收益最小化。在外币持续升值的时候,若本期销售发生的外币债权大于本期购买的外币债务,应选取月初汇率,而在汇率持续下跌的时候,则选取当日的汇率;若本期销售发生的外币债权小于本期购买的外币债务,在汇率持续升值的时候,选择当日的汇率,在汇率持续下跌时,选择月初的汇率。

结论

现代企业身处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之中,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随着企业自身纳税意识的提高,企业将从维护自身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更加重视科学的纳税筹划,以谋求长远的发展。由于纳税是企业一项应尽的义务,但是对于企业而言,税负会增加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利益分配和投资决策,这就使得企业有了减少税负的动机。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通过经营、投资、理财活动事先进行筹划和安排,以减轻税收负担为目的而进行的节约税收成本的活动。纳税筹划属于法人和自然人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分配活动,其本质是以法人和自然人为主体,合理、合法地处理其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分配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法律环境越健全,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越大。税法的基本目标是保障财政收入、调节经济以及维护公平社会分配。税法的目标在于满足国家征税的需要。会计核算制度的目标即为财务报表的目标,确定财务报表的目标则取决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及其对报表信息的需求状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 WTO的影响,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不断完善。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中的税收筹划研究,能够发现会计与税法的差异,进而可以评估这些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从而保留一些必要的差异,消除不必要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熊媛.浅谈会计政策选择的税收筹划效应[J].中国商界.2010(02)

[2] 刘星星,闫新亮.浅析以税收筹划为导向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J].现代商业.2011(08)

[3] 赵金玉.基于税收筹划的会计政策选择理论研究[J].商业经济.2010(09)

[4] 岳明霞.试论会计政策选择对税务筹划的影响[J].财经界.2010(04)

[5] 王慧.税收筹划在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的运用[J].会计师.2010(02)

[6] 施金龙,王盼盼.新准则下企业存货计价会计政策选择税务筹划[J].财会通讯.2010(05)

[7] 李群.会计政策选择下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J].财会通讯.2010(26)

[8] 钟骁勇.基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税收筹划[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9] 丘惠婷, 浅议纳税筹划与会计政策选择[J]. 财经界.2009(03)

[10] 庞军, 浅析会计政策对税收筹划的影响[J]. 财务会计.2012(01)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