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能够控制和决定企业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企业往往按照此审计结果决定资源的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提高审计质量并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及经济实体”监督和服务”的职能,是摆在每个审计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企业内部风险审计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针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来一些改革的措施,希望相关研究结论能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研究资料,并为公司管理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及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由于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以及内部人员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风险,如何保证企业审计工作的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也成为了企业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涵义
内部审计是由部门、单位内设的审计机构从内部对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当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事项的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误、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者失察,且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要求与制约,给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土壤,同时也给内部审计增加了风险。审计风险已成为企业内部审计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强化审计风险意识,有效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受管理体制、职能定位。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足够的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从内部审计职业自身分析,普遍存在审计风险意识浅薄的问题。许多人误认为内部审计在工作目标上没有特定要求,所提交的内部审计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内部审计无所谓“风险”可言;或者认为内部审计在本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只是“奉命行事”,即使出现工作上的误差或疏漏,也无需承担“风险”。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内部审计必然陷入一种被动和无所作为的困境,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具体表现如下方面:
(一)内部审计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不强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就内部审计的实质而言,内部审计只是企业的管理手段之一,只是服务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工具,是管理当局主观意志的表现。鉴于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特别是当面对领导参与或法人违纪时,内部审计往往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的内审部门,如若服从长官意志,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监控,不能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听之任之,而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就会埋下巨大的隐患。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及其在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就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
(二)内部审计方法存在弊端性
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是否科学、试用,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目前内部审计采用的审计方法是制度基础审计,这种审计方法过分依赖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本身就蕴藏着较大的风险,弊端日渐突出,早已不能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了。
(三)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许多新情况不断出现,而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依据仅有一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缺乏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以此来指导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法律依据不充分、不健全,或出现空白,使得内部审计在进行审计时,只有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和正确性,因而增大了审计风险。
(四)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识别风险、判断正误的能力较差。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从事审计需要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首先是业务水平,审计人员是否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是影响审计质量和风险的重要因素。其次是职业道德,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是否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独立审计准则,会影响到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的评价。内部人员普遍缺乏计算机审计技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有这些将给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信誉带来负面影响,加大了审计的风险。
(五)内部审计对象的复杂和审计内容的拓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的日趋复杂,内部审计对象逐步发展为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和连锁经营店。企业内部机构层次增加,所进行的交易日趋复杂,被审计单位与某些企业的关系是母子公司关系或联营公司的关系,同时,由于企业的资产重组,必然会涉及到兼并和收购、改制和改组、联合和剥离及分拆问题,为内部审计对象开拓了新领域。内部审计对象的复杂、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内容不仅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发展为效益审计、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经营风险审计、投资审计等,还要预测新形势下的兼并、联合、分拆以后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评价企业是否有效益,提出是否可行的意见书供领导决策参考。这就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需求,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结论的难度也越大,审计风险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
(六)被审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是内部审计的前提和基础。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及时发现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差错和舞弊。反之,就会增加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差错和舞弊而形成审计风险。如企业内部某个部门私设“小金库”,搞真假两套账,内外串通,如果没有线索,审计人员就有不能查清事实真相的风险。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增强其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内部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在设置内审机构时应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这是设立在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下,内审组织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股东、总经理、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二是权威性原则。这是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内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
(二)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经济效益审计的转变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产权制度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财务审计只审查企业经营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已不适应经营者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审计,重点在于审计和评价企业的有效性,它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因此,我国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应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内控制度和经济效益上,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做出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为企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出谋划策。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单纯的事后审计方法已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而效益审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建设性上,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的控制质量,是现代审计解决的问题。
(三)改进内部审计方法
在审计方法上采用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风险基础审计是将审计风险观念全面应用于审计过程中的一种审计模式,它通过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来确定审计风险是否可以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近年来,风险基础审计在世界各国已广泛应用,其原因在于它从审计准备阶段开始就考虑审计风险。我国内部审计也应尽快实现向各种审计模式的过渡,以提高审计质量。(四)健全内部审计法规体系
当前应加快制定和颁布内部审计法规和内部审计业务准则,保证内审的合法身份,使内审工作有法可依,内审人员有章可遁以统一内部审计职业规范,使内审走上依法审计的道路,降低审计风险。
(五)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是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加强内审行业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是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最有效措施。首先,必须改变目前的用人机制,培养内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选派那些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内审队伍。其次,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审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方法,熟悉会计、经济管理、经济法规等相关知识,提高内审人员的审计查证能力、审计协调能力及审计表达能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求。
(六)加快有关审计法规制度的建设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内部审计都有专门的法规、规范、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制定有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等。我国应抓紧制定、颁布内部审计法规和内部审计业务准则,以统一内部审计执业规范,降低审计风险。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同时,内部审计还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尽快地同国际惯例接轨,以谋求长足的发展。
(七)理顺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随着公司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治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应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理层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部门,三者之间由上而下宜存在业务指导关系、内部审计结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其在业务上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在行政上向经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应从平行于各职能部门向更高层升格。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从而规避内审风险。
四、案例分析
(一)企业概述
1.企业的基本情况
旭普林建筑工程股份公司是德国建筑及土木工程界最大的承包商之一,活跃于建筑行业的所有领域,总部设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市,分支机构及合营公司遍及德国和世界各地。
旭普林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始于七十年代期,在北京和上海设有办事处。最初的成果集中在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 并且在1993年作为外方股东就与中方合作成立了合资企业“上海长江旭普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旭普林)。1995年,国家建设部颁发资格证书,准许旭普林以外国承包商的身份在中国承揽所有规模的工程项目。
近些年来,旭普林股份公司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建筑公司转型为一个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公司。除建筑以外,公司现在的经营活动已延伸到建筑技术应用软件的开发和销售,全自动物流系统和封闭式仓库的建造,定制特殊设计的工程机械设备,环境保护及工程项目管理和其它多种服务。
2.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分工及责任描述
长江旭普林财务部的职员并不多。一名财务总监、一名财务经理以及三名普通员工。
每位职员都有其特定的岗位职责,财务总监负责编制德国总公司的报表,并且定时上报。而财务经理主要负责税务方面的工作以及全公司总的会计报表编制,当其他财务人员遇到问题时,也是通过经理来解决,同时经理还要全面负责财务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出纳分为现金出纳和银行出纳,现金出纳负责公司的日常零星支出,对报销、奖金、津贴等,另一位银行出纳则负责收取承包商的拨款和付给分包商资金,包括票据收付,编制现金日报和流量表,办理银行业务,跟进现金预算执行等。同时还有一名专门负责与长江旭普林有关联方关系的旭普林咨询公司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其报表编制。
(二)企业分析
1.企业会计系统的说明
由于与德国总公司属于子母公司关系,管理层要求长江旭普林与总公司使用同一种会计记账系统,称之为“cost center”,这是以总公司的网页为平台,使用动态密码钥匙进入系统(该密码每50秒变换一次,且若登录系统超过20分钟无操作,则需重新登录),以此确保系统内部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而当进行内审时,也是通过该系统,导出数据,再与实际往来账项相匹配,是否有错报、漏报等行为。
2.企业内部审计的说明
长江旭普林隶属于建筑业,在国内有许多工程和分包商,工程项目有很多,为适当使用资源,所以公司只在年终时进行一次大规模内部审计,主要针对关于工程款的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进行监督检查。具体审计内容如下:
①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审计。长江旭普林对其承包商以及施工项目在生产过程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其真实性等一系列的能够体现经济效益水平和未来发展倾向的因素进行评价。针对管理中存在的不明显的风险,提出有效的意见,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
②对企业经济责任进行审计。通过分析企业盈亏;职工收入的分配,资产的保、贬值及各项指标的影响因素,重点审计管理层的领导人在其任职期间内经营成果的真实性;收支核算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绩效变动情况等项目。改正已经存在的错误、发现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达到企业经营目标有效、合理的实现。
③对工程、施工项目进行审计。施工、工程项目有两部分,一是在会计年度内已经开工或者竣工的工程;另一种是对来年尚未开始的项目进行提前审计。前者主要对项目的盈亏情况进行分析,如有亏损,得出原因,并及时上报管理层,及早提出改进方案,以此来提高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对后者,可以预计项目可能发生的款项,同时,利用以往的经验,尽可能预先规避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
3.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成因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管理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尤其是对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各个企业也都开始参与建设与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然而对于企业内部审计这一范畴,还是没有足够的重视和认识,许多企业即使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通常也是让会计部的职员去承担内部审计的工作,虽然企业的管理层要求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但是一般来说都在年终。尤其是集团化企业下属公司这种情况更加普遍。
长江旭普林作为德国旭普林建筑工程股份公司集团化企业下的一个子公司,也有这种业界内普遍存在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在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会由于种种外界因素、自身因素,影响或左右公司内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的态度。
其次,德国旭普林建筑工程股份公司在上海不仅成立了上海长江旭普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德方注资75%,中方注资25%),几年后,德方还在上海注册了独资企业:旭普林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普林咨询)。由于都是德国旭普林建筑工程股份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同时长江旭普林与旭普林咨询还存在着关联方关系,旭普林咨询的员工大多是由长江旭普林派遣出去。对旭普林咨询的管理,大部分也由长江旭普林负责。复杂的子母公司、关联方公司的关系是对公司内部控制的一个挑战。作为集团化的企业,公司间的经济活动,比如收购、债务重组等都会增加审计人员内审的难度,从而使审计风险增加。
最后,由于使用的是不同于国内常见的金蝶、用友等会计软件。长江旭普林使用的“cost center”系统内只设有一级科目,没有明细类科目,所以每个科目都划分得十分细致。同时,公司没有“收、付、转”等凭证字,甚至连凭证的样式也不同。会计凭证的归档分为“cash” “bank”以及“booking advance”,“booking advance”相当于国内的转账凭证。这就要求内审人员有足够的经验并且具备十分扎实的专业技能水平来支持。如果不能达到这些要求,就有可能人为地造成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公司内审质量,导致公司信誉下降,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企业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方法
第一,由于长江旭普林旗下并没有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所以在财务部内,负责旭普林咨询的员工同时也是一位拥有多年经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在年末进行内部审计时,该注册会计师会负责公司内审的主要项目。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该注册会计师负责的是旭普林咨询公司,平日极少接触长江旭普林的工作,同样,其余会计人员也很少接触旭普林咨询公司的账务,这样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把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内审的作用。除了年终内审,企业会计人员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也互相监督和检查,这就在根本上减少了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同时,公司坚持定期进行单独项目内审,既节约了公司资源,也能在日常进行的单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跟踪调查和落实。一旦发现问题能够立刻着手解决。而不是等到年终内审时,才发现问题,导致影响企业经营成果。
第二,公司鼓励员工检举。无论被检举对象职位高低,国籍如何,若检举事实存在,公司会给予该员工一定的奖励。这是近两年才实行的政策。曾经有投标部的领导在进行投标过程中舞弊,将公司为投标准备的资金挪用到自己的“小金库”中,导致公司最终失标。而这一事件是在公司年终审计时才发现,已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公司出台这一政策,鼓励真实举报,同时与财务部定期单独项目内审相结合,双管齐下,内外结合,加强公司的内控制度。
第三,长江旭普林针对财务部内每位会计人员的操作水平,安排其参加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培训,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水平。这样,也能让会计人员从自身出发,严格要求自己,不舞弊,不被他人左右审计态度,不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从主观上降低内审的风险。
第四,长江旭普林从成立至今,不断地探索、构建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作为建筑业公司,承包商多,涉及金额大,所以事前预警是十分重要的,公司管理层可以根据体系反馈的信息,结合其他信息做出迅速反应,起到防范于未然,减少或者避免损失的作用。
长江旭普林从内审人员、公司内控等方面着手,不断引进具有专业技能且道德思想水平较高的员工。同时与全体职员一起,努力摸索和探究更加完善的内审流程以及内控制度。同时,公司还在不断努力,从各方面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以此提高公司内审质量,使公司尽可能远离财务风险,达成公司预定的经营目标。
五、结论及建议
(一)对企业提出建议
不难发现,公司在内部审计的某些环节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以下是我对调研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与其防范所提出的意见。
首先我认为长江旭普林应尽快成立一个专项的内审部门,招聘专业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内部审计师组成内审部门,而不是任命财务部门中的职员去承担内审工作。这样才能从最根本上提高内审质量。对新招的专业审计人员先进行一系列的业务培训,作为内审人员必须先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等。才能在将来的内审工作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长江旭普林在进行内审过程中,只是由财务部人员相互督促,抽样审计,并没有一个系统化的审计系统。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善旭普林内部审计的模式,向外部审计人员看齐,不能因为是内审,而不注重审计的过程。只有拥有了完善的内部审计系统,才能有效的规避内部审计风险的出现。
(二)结 论
1.得出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和防范的结论
导致内部审计风险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客观的、主观的以及环境因素等等。审计风险不能完全被杜绝,只能尽可能的降低。
2.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我国的审计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慢,与国外审计水平的差距较大,很多包括审计基础理论等还处于完善过程中。所以,如今我国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压力很大,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发展势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内部审计也会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①内部审计超然独立的地位将得到巩固和加强。内审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势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单位管理层对其的重视程度。内审机构由最初设置在财务部下,由财务部领导,发展为单独的部门,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报告其工作。从这一过程看出,随着机构设置层次和领导层次的上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地位和权威性也在不断加强。
②分散管理的内部审计将趋向整体审计监督管理。我国内审工作虽有一定基础,但还是不能适应目前迅速发展的形式的需要。所以,将会有专门的机构和相关的法规对各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行业管理,指导和监督内审工作的开展。
③内部管理服务审计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内部审计由单纯的监督职能向经济监督、评价职能发展,更加注重经营活动的事前预测和决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对单位管理控制系统的审计,超出了财务领域的关注程度。
④事前和事中审计将日益受到重视。内部审计的目的就在于协助本单位完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对尚未实施的经济是想进行事前审计。找出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提前发现单位内部隐藏的问题,并把它揭露出来,可以减少单位的投资风险。
⑤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将逐步形成专业多元化的新格局。现代内部审计设计的范围十分广泛,所以,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等。通过改善审计环境,将具备不同专业知识的人才聚集到一个单位,逐步改变内部审计机构人员构成不尽合理的现状。最终形成一个可以互帮互助的内部审计团队。
除了以上几项发展趋势以外,内部审计无论是在审计的领域还是在审计的方法等方面都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
六、结束语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我们会继续寻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在此过程中我国企业如何把别人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理念吸收和转换并据为己用是完成企业治理结构的转变的重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渐突出,逐渐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和控制措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能够控制和决定企业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企业往往按照此审计结果决定资源的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何提高审计质量并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及经济实体“监督和服务”的职能,是摆在每个审计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七、参考文献
〔1〕单吉荣: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财经纵横,2010年;
〔2〕黄志林:试论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
〔3〕叶小芬: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
〔4〕纪中伟. 对我国内部审计的质量现状及问题分析 [J]中国商界,2010;
〔5〕胡亚敏.被动到主动: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 [J]大观周刊,2011;
〔6〕龙敏. 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财税审计,2011;
〔7〕宋长秀.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
〔8〕吕凤芹.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J]财经界,2011;
〔9〕张伟. 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10〕胡高坤.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 [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
(11)楼秀君.电力工程审计要点和重点[J].农村电气化,2009;
(12)夏李君,文素华。关于电力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的探讨[电力技术经济,2005。
(13)韩春丽、尹庆伟: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
(14)霍跃娟: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
(15)刘维: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