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且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的重要瓶颈。基于此,重新审视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并从中找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出路,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小企业的资金增长,是支撑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解释变量,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启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由于中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的改革相对比较滞后,融资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展开探讨,并以融资现状着手,从融资原因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问题 融资方式 政策支持 相应对策
引言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不含3130万个体工商户),按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测算,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占企业总户数的99.6%~9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全国工业就业职工1.5亿中,有1.1亿人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3%。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因此,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中小企业的成长每一步都需要资金支持,往往一口气喘不过来就会死掉。比如软件行业中有许多拳头型产品,就是因为没有好的融资和发展环境,得不到及时的资金救助,最终都胎死腹中,实在令人惋惜!有关研究证明,由于资金缺乏,融资困难,无法及时补充血液,我国有近30%的私营中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近60%得中小企业在4—5年内消失。另外有许多中小企业虽然能实现短期融资计划,但却要承担惊人的利息率。由于从银行贷款十分困难,这些企业只能通过地下钱庄或典当行借高利贷,一般的高利贷月利息都高达5%,借100万元,一年后要还利息60万元,这么高的利息率往往使企业难以承受,最终都以倒闭告终。由此可见,资金链条的断裂对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如果无法突破资金瓶颈,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资金瓶颈也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
一、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 内源融资不足
内源融资具有原始性、自主性、成本低、风险小的特点,是中小企业融资的立足之本,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现状却不如人意。
一是中小企业分配中留利不足,自我积累意识差。由于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等体制上的原因,中小企业缺乏长期经营思想,利润分配倾向短期化,中小企业每年实现的利润通常用于直接分配,很少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留取盈利来补充未来资金的不足,以至于企业的负债率较高,企业负担沉重。
二是新税制使中小企业失去税收优势。目前的税收政策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比如: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不允许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对个体企业和合伙企业实施双重征税,既要征企业所得税,又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乡镇企业而言,除了同国有企业相同的税收外,又比国有企业多了一项农业附加税等等。这些税收规定人为地减少了中小企业的业务量,限制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三是折旧费过低,无法满足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需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企业进行设备更新的重要资金来源,而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直线法的折旧方法,只考虑设备使用中的有形损耗,没有考虑到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无形损耗,使不少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设备改造的需要,导致企业设备、工艺、产品严重老化,技术改造不足。
四是自有资金有限,难以支持企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05年全国独立核算的小型企业平均企业资本金约为同期中型企业资本金的2/11,为大型企业资本金的5/65,中小企业平均年产值约为同期大型企业平均年产值的5/80。
总体上讲,我国中小企业自我积累意识差,不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过分依赖外援资金,所以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很低。中小企业内源融资匣乏,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外源融资成本,加重了债务负担,而且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风险。
(二) 企业间接融资体系
1、中小企业融资目前依然是间接融资为主
谭瑞华(2009) 指出:据国家经贸委近期调查,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分别是:东部占60%;中部约70% 到80%;西部则高达90%。可见,中小企业对金融机构的资金依赖程度很高。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渠道除了金融机构外,民间贷款也成为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占比为14.59%,而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的数额极小,仅占1.8%。
2、国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差别很大
尹永健(2009) 指出,目前在我国包括金融租赁,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中,民生银 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比重较高,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农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外,其余三家银行贷款份额均较小,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性业务服务比例更低。
3、贷款需求不能得到全部满足
唐丽桂(2006) 提出在历来的调查中,“资金不足”始终被列为中小企业第一位的问题。有资料显示,90% 以上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只得到部分满足。
4、 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贷款需求具有急、频、少、险、高的特点
俞小明(2003) 中小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积累不足,且大多属于劳动密集产业,大多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经营资金的能力较差,缺乏融资意识和风险控制理念,由于欠资过多,使得其信用急剧下降,一般利用商业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短期资金的筹集。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贷款需求具有急、频、少、险、高的特点:①急,即贷款要得急,且多为需求急迫的流动资金贷款;②频,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频率高;③少,即中小企业每次贷款的金额小,需求量少;④险,即中小企业贷款项目本身不稳定因素多,信贷风险较大;⑤高,即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高。
(三) 直接融资体系
1、 股票融资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向社会筹资,促进产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等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证券市场筹资,其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小企业缺乏现代素质和经营理念不愿上市,采取的是家族式、经验式的管理;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也不高,不懂得如何利用各种融资工具筹集资金等;其次企业上市必须符合《公司法》《证
券法》的规定,必须依法披露人事,财务状况和可能影响公司收益的投资、交易等各类重大事项,而中小企业由于对会计制度和财务报表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报表不规范,不愿意公布其财务状况;最后,企业上市的门槛较高,上市公司标准和规则与主板无异,并没有降低中小企业上市的门槛。
2、 债券融资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于股票市场,企业债券的发行,采用“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办法,国家对发行企业债券的地域、行业、所有制等进行严格的审批,债券融资难度比股票融资更大。一方面,审批环节繁琐,缺乏公平、权威的企业债券评价机构,企业债券信用评价的可信度差;另一方面,债券交易市场滞后影响债券变现能力,再加上国家对企业债券利息征收所得税,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中小企业通常只有在生产关联企业之间、相关管理部门、内部职工等小范围内发行债券,以此来满足对资金的需求。
3、 集资
集资对缩小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风险资金来源有限、资本结构单一,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没有完善的风险退出渠道,与风险投资相关的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风险投资所需的政策法律支持缺乏等问题的存在,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没有起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作用。并且风险投资主要是针对高科技产业和房地产行业,而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属于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无法利用风险投资来缓解外源性资本缺口。
4、 民间融资
由于国有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许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上寻找融资渠道。然而,民间借贷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临时性资金需求,但此类资金利率往往大大高于银行利率成本较高,并且到期偿付本息时,刚性较强,财务风险很大,临时解燃眉之急还可以,但毕竟不是合法的融资渠道,不能作为长久之计。
二、 我国中小企业困境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 企业内部原因
1、 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贷款潜在风险大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波动,经营风险较大。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经营上较大的不确定性,具有很高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我国的中小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发展,因此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大量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对美国显得更高。上世纪中后期市场超额需求旺盛,中小企业还能在持续高速扩张的市场中获得高额利润,但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产业步入成熟期,扩张速度放缓,大多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和员工素质差的弱点开始凸现出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这些客观因素致使我国中小企业的破产率较高。正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破产率,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必然高于对大型企业发放贷款,这势必导致其信用等级的下降,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
2、 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完善,财务账目不规范
由于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限制,中小企业的资金管理缺乏规范性,存在大量内部漏洞,企业在对资金的使用上也缺乏计划,往往造成来之不易的资金在运用上的低效率。同时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合格的财务专业人员,缺乏详细的资产负债与其他财务信息,财务报表过于简单并缺乏可靠性,使银行无法及时有效地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掌握企业的资金状况。加之中小企业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大多采用现金交易的方式,没有相关凭证,这就进一步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资金监管的难度。
3、 抵押担保能力弱
当前商业银行为降低风险,一般要求企业以优质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而我国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有限,部分乡镇企业还存在部分资产产权不明晰的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很难符合银行抵押贷款的条件。至于担保,目前各商业银行规定只有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的企业方可提供担保,而符合担保条件的中小企业很少,使中小企业无法相互担保,只能寻求大企业的担保,增加了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困难。而且,随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大部分企业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都在增强,一般不愿为不熟悉或经营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问题研究状况不佳的中小企业进行担保,即使担保往往也要收取较高的费用,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
(二) 企业外部原因
1、 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不支持
随着银行股分制的改革,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条件下,银行对于贷款的条件越来越苛刻,中小企业想要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取得贷款也将会更难。
银行体制改革强调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避免风险,上收基层信贷权,贷款权限集中到省行和总行,并坚持面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重点客户的“四重”方针,主要提供给重点行业和大企业。另外,银行还实行了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确立了信贷员承担贷款风险的终身责任。诚然,风险约束机制的建立对防范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激励机制没有相应建立,信贷人员在面向中小企业迫切需要贷款时,明哲保身,普遍采取“为不错贷,宁可不贷”。他们首先看到的是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产品市场尚待开拓,技术尚待革新,经营风险较大,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去仔细分析企业申请项目贷款的可行研究报告,去现场调查并发现这些中小企业的潜力和发展机会,更谈不上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帮助企业找到赢利的模式。可以说,现有商业银行机制上的固有缺陷,是中小企业“贷款无门”的又一重要原因。
2、 民间融资成本高
参与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富人一般是有余款单没有特定的投资方向的一个群体,这一群体会将自己私有的资金投向企业是看中企业所给予的高额利率回报,同时也承担着比存放在银行之外的更多的风险,利率是丰厚的,风险也是成正比的,一般情况也都是以一月结利或者季度结利的方法。因此,民间融资的成本是极高的,这笔利率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也是相当大的一笔支出,并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资金供求矛盾也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融资对解决很多方面的资金急需,弥补金融机构信贷不足,加速社会资金总量的扩充、流动,确实起到了拾遗补缺的积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除了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之外,更多依靠非正规的金融途径,如私人钱庄、私募基金、企业相互拆借,甚至是企业自己通过不正当手段进行融资(非法集资、合会)等。
3、 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固定资产较少,贷款受到限制和自身信用度问题,造成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信用体系减少。据统计 ,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8%左右,这与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工业增加值的2/3,出口创汇的38%和国家财政收入的1/4 的比例是极不对称的。
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已初步建立起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股票市场为辅的金融体系。但是,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规范和完善。间接融资为主体的融资结构使得中小企业在外部融资时更侧重于向金融机构借贷,而无法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本,但商业银行在贷款上的风险偏好,又决定了贷款形式的融资难以有效地满足中小企业的高风险融资以及长期性的资金需求。
4、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地方政府的协调职能发挥尚不到位,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第一: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不够。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步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使其融资问题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却尚未形成足够的重视,缺乏配套的专门为其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不仅如此,现行金融体系还对中小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的活动作了过分严格的控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第二: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的要求,政府应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特别的扶持,其中最为迫切的一个环节就是建立一个统一的专门机构来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实施政府的相关政策主张,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基木成功经验。而在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是按所有制及部门组成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有关中小企业机构设置重叠,职能重复,政出多门。
三、 问题解决的对策探讨
由于融资难,涉及企业、银行、政府三方,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 企业方面
1、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规范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的运行绩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而且也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着企业的融资能力的必要条件,中小企业一定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当务之急是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2、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资金管理更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科学资本结构的确定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前提。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财务管理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预算控制,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资信等级,扩大企业的融资能力。
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
通常情况下,A级以上信用级别的企业,金融机构才能考虑其融资申请,因此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杜绝不良信用记录,提高企业还款的信誉程度,大力开拓产品市场。同时还要建立一整套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和指标,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尽快构筑信用体系。
良好的信誉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它能够帮助企业起死回生,渡过难关。增强企业讲求信用的能力,对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促进其健康的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会计准则办事,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准确无误。会计报表的编制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违背会计原则的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建立财务预算决算制度,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建立内部管理办法,科学确定资产与负债的比例。无论是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还是其他企业的应付账款,都要力求按期还本付息,提高信用等级,以扩大融资能力。
(二) 金融机构方面
我国原有的金融机构体系是针对计划经济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设计的,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众多中小企业的需要,因此我国应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建立高效有序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1、 人民银行完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
人民银行应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对中小企业信贷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信贷政策存在的问题,鼓励并支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2、 国有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它们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遍布全国的机构网络、大批受过良好训练的专业人员,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为切实增强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应尽快落实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加强与中小企业的联系,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3、 建立配套的多层次中小金融机构
中小金融机构是一个与中小企业相对应的概念,我国没有对金融机构明确的规模划分标准,目前的中小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各城市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小金融机构规模较小,分布网点较分散,对所在地区情况比较熟悉,是一种地方性的金融机构。
与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取向不同,中小金融机构比较倾向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可见,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国家应积极鼓励多种经济成份的金融机构共同规范发展,使其成为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结构的中坚力量。
(三) 政府方面
1、充分发挥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机构职能
在我国,面向中小企业管理的国家机构是设立在国家经贸委内部的中小企业司,其基本职能包括:一是制定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二是知道中小企业改革发展;三是组织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四是促进和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就目前而言,各省各地区面向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还不健全,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理顺中小企业管理体制,尽快明确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负责本地有关中小企业的发展指导工作,充分履行职能,协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
2、加快中小企业立法进程,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健全的立法是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开始实施,它为中小企业的广泛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立法还不完善,导致各种经济成分中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不平等,有关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和市场行为的法律规范也很不健全。因此,当务之急是明确界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制定科学的中小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更为完善和健全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确立发展中小企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发展方向和管理原则。
3、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体系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调查资料显示,2000—2004年,我国中小企业所获得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分别是0.68%、0.77%、0.78%、0.79%、0.83%,贷款比重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小企业信用意识不强,商业银行不敢放贷。自2006年7月启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以来,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不断得到完善。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1月至9月,全国共补充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42万多户,金融机构共查询37万多次,新增获得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19800多户,贷款余额比上年底增加5669亿多元。这些说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除了建立信用体系外,还应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归根结底,信用是归属于道德范畴的,只有加强道德建设,有了广泛的文化基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用问题。
4、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基金
发展促进基金来源可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政府财政拨款;第二是出售国有中小企业的收入;第三是从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发展促进基金由政府掌握,实施有偿使用,滚动发展,同时在会计科目中设置坏账准备金,用于冲抵一些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形成的呆账和坏账。在中小企业发展准备金制度建立之前,先由财政拨款承担,对特定中小企业实施优惠融资政策。
(四) 融资渠道方面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虽然已经对中小企业开放,但真正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中小企业比重很小,大部分都被高门槛拒之门外。然而,资本市场又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重要渠道。第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二板市场”。相对主板市场而言,二板市场的进入门槛较低,非常适合中小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第二,努力构建风险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风险投资行业,疏通中小企业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
1、 多种融资方式共同发展
继续扩大我国股票市场的规模,尽快设立创业板市场,规范直接的企业产权市场,在促进国有大企业上市的同时,允许符合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同时还要解决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实现股权的全流通,尽快推进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建设。创业板主要要看企业发展的潜力,这样为中小企业尽早进入国有企业创造条件。
2、 积极培育和发展债券融资市场,大力发展我国投资基金市场,促进中小企业科研开发的创新能力
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理顺债券发行审核体制,逐步放松规模的限制,扩大发行额度完善债券担保的信用评级制度,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融资。此外还应大力发行包括可转换债券在内的各类企业债券,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方式。大力推进以开放式基金为主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丰富基金品种,引导储蓄流向投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
四、 结束语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的初期由于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向资金供给制提供有效信息的能力,很难得到银行的青睐,只能依靠内源融资和有限范围内的直接融资;其次是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猖獗,失信行为时有发生,产生了“道德风险”和银行对企业的“逆向选择”,进一步导致信贷市场上出现信贷配额或则贷方对借方的“惜贷”,“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再次,由于现行我国金融制度安排下对中小企业的金融压制或金融约束,资金往往是流向一些并不具有相对优势的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民间借贷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基于中小企业与地方利益关系密切的现实,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在建立合作信用组织方面的积极性,并因地制宜,结合各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形成各地独特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现阶段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外部原因。因此,从上文所阐述的中小企业所面临融资困难的一系列解决对策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此工程的核心部分在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基础部分在于政府的积极且恰当的给予支持,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要转变部分金融机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其他则要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只有在发展的前提下此项工程的各个方面才有可能落实,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才能得到逐步的解决。
因此,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关键是要消除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企业自身信用建设;同时,也需要现有的金融体制改革要适当朝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方向努力,消除所有制的歧视,进一步加快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颖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凌智勇 中小企业融资与中小民营银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3] 王禧扬 赵明星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J].经济论坛,2009(1);
[4] 吴瑕,玉锦 中小企业融资:案例与实务指引[M].上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 赵国忻 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 李璞 中小企业融资论难成因与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08(8);
[7] 连平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N].第一财经日报,2008.7.23;
[8] 刘春梅 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思考[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10(14);
[9] 贺允 延安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探究[期刊论文]-经济师 2011(2);
[10] 黄小勇 李晴著 以“无形”变“有形”——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J]. 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第6期;
[11] 刘春梅 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思考[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10(14);
[12] 智库在线. 2011-2015年中国担保业投资价值及发展前景展望分析报告
[EB/OL],http//:http://www.zikoo.com/reports/4lv84iru8.html,2011-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