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质中的,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它是我国中小企业应具备能力中最重要、最关键和最根本的能力,它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本论文选择我国中小企业为研究的核心竞争力为研究对象,以战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和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地位不断提高。我国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吸纳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技术创新、增强市场活力、保持社会稳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到位,组织领导机制不完善,以及融资、服务、管理、缺乏竞争力等方面的因素,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述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始定义是1990年,由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此观点的提出,就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得到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其实,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如战略、技术、资本、质量、渠道、客户、品牌、速度、创新、组织方式、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学习能力等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的,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众多因素共同其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一下这些方面:
1、价值型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是通过市场检验实现的,符合市场需要程度越高,为顾客创造价值越大,价值性就越大,竞争力也就越显著。可见符合市场需求的价值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性。价值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核心地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其次,核心竞争力能实现和创造顾客价值,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原因,也是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根本原因。
2、领先性
本企业的竞争力与同一产业竞争对手的竞争力相比具有较大的领先性,这种领先性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具有独一无二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二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三是满足顾客需求的超越性。
3、整体性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等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整体,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企业作为一个活力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具有很强市场敏感力的组织系统要具有整合这些关键性要素的能力。
4、延展性
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即具有能够为自身所复制和模仿的特点,基于单一产品或服务领域的发展良好时,把这种核心竞争力应用于多种产品或服务领域。由于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企业可以更换地发展已有业务并开拓新市场,实现多角话经营战略。
5、持续性
企业必须拥有其他企业不易获得、效仿、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长期占用,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中长期发挥作用,使企业竞争优势相对不变或者进一步提高,才会带来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内中小企业不仅面临同行企业之间的竞争,还面临着来自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中小企业规模小、起步晚、底子薄,在资金、规模、人力的发展上都不具有优势。所以,寻找到本企业发展关键环节,识别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表现的并不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认识不准
中小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存在以下误区:(1)把企业优势认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是企业在竞争中优于其他企业的表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本”,虽然企业竞争优势也可以来自于企业一般性的竞争力,然而只有核心竞争力才能产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2)把企业一般意义的资源认作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自拥有的资源,是处于核心地位的资源,是有长远战略价值的资源。(3)把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认作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有能力的精髓。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一定具备同类企业的所有基本能力。而具备所有基本能力的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规划缺乏战略意识
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支撑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能力,它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企业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在我国中小企业总体取得成功的同时,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企业停业和倒闭。而几乎对所有的失败案例的研究都发现:中小企业行为短期化比较严重,战略管理严重缺乏或非常马虎。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制定战略规划而盲目发展;还有些企业即使制定了战略规划也因为缺乏实施和控制力度而导致战略规划形同虚设。
(三) 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核心能力的产生始于企业创新。虽然模仿能迅速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但简单的模仿不能产生企业的独有专长,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拥有核心能力。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创新投入、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都与国内大企业及国外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1、资金短缺常常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由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对资金使用者要求高,限制多,所以银行信贷成为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融资渠道单一。并且随着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为降低不良的资产比例、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竞争,各银行的信贷政策也纷纷偏向于大企业。
2、信息资源短缺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步伐。
外部信息是企业认识技术和市场的重要基础。大企业一般较易获得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服务,信息渠道也较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人才不足,搜集外部信息的广泛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较差,导致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往往不能有效的抓住机会。
3、企业人力培训投入不足,创新源于学习。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经营资金有限,对员工学习和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使企业缺乏创新动力。
(四)核心技术人才资源流失严重
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后,他们具有充足的资金、雄厚的实力、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及高额的薪金,为国内优质企业人才的外流提供了契机和动力,造成了中型企业高端人才的大量流失。加上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落后,人才流失特别是拥有核心技术的核心人才流失相当严重。
三、为何我国中小企业需要培养核心竞争力
(一)应对当前激烈国际竞争新形势的需要
培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应对当前激烈国际竞争新形势的需要。当前内需不足的客观现实,使得国内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同时,在WTO框架下,国外的商品也在长驱直入我国的消费市场,以质优价廉赢得国内的消费者,这无疑会给我国中小企业在当前的激烈竞争中更加的火上浇油,使一些发展水平低的产业受到更大的冲击。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迟早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因此,培养和提升竞争力就成为中小企业赢得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
(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培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中,为什么有些企业能长期不衰,发展壮大,而有些企业只能昙花一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拥有长期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在某个特定时期取得竞争优势并不太难,难的是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经济全球化时代,由于产品寿命周期的日渐缩短,竞争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拥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的特殊竞争能力。企业的长期优势来源于优于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只有培养和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带动企业方方面面工作的开展,把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战略资源优化配置到有利于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轨道上来,使企业长期保持超过同行业水平,进而创造出持续的竞争优势。
(三)有效配置资源的需要
培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有效配置资源的需要。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讲,在资源的拥有上有很大劣势,因此中小企业只有把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整合,才能获得竞争的优势。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在外部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企业以反应能力为基础,不断地就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进行匹配和调整,尽量使人、财、物合理配置,逐渐形成企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因此,培养和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形成有利于培养比竞争对手更强的长期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并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决定企业成败的特定要素上,形成综合效应。
四、构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
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长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能力,它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企业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因此中小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必须直面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对可能发生和出现的重要事件、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及时做出灵敏和正确的反应,准确预测和把握本行业产品、技术的变化方向及趋势,适时调整自身的战略发展方向,预先转换核心技术、市场策略及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转变为竞争优势。
(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首先,要以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培育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技术上突破性的创新,所构建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也将是有限和不稳固的。中小企业要选择适合本企业核心技术开发应用的道路,如加大科技开发资金的投入,调动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和专利技术,开展生产、学习、研究相结合,积极吸收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同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其次,就是要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当前,我过大多数中小企业效益低,活力不足,除了有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的原因外,管理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过去那种固定的封闭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企业管理必须向以人为本管理为中心的创新管理,知识管理转变,这是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
(三)组建专业人才团队
当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总体规划和目标确定之后,必须组建强有力的专业人才团队。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所以要明确负责核心竞争力构建的人员。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通常由企业总裁或CIO(首席咨询官)负责。因为,一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是涉及企业未来发展大计的战略性工作,企业总裁理应以其作为工作的重点;二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会涉及到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协调,以及要素能力的最终整合,会涉及到企业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投入,会涉及到各种资源能力的配置,包括外部资源能力的获取,甚至会涉及到企业组织机构和体制的调整,等等。能够胜任这些工作的只能是有最高经营管理的决策人。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企业组织运行;有利于客户关系和供应链管理;有利于生产制造管理;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等。在通过信息化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设计时,企业应注意以下问题: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评估;要合理选择信息化软件系统;要设计合适的实施方案;要严格项目实施与维护。通过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小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五)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管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保证,中小企业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首先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的有效管理机制,跳出家庭式管理的怪圈,建立共同愿景,打造学习型组织,务实基础管理,搭建一个规范的管理平台。在企业内部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建立起内部稳定、规范的权力与决策机制,摆脱过去的管理机制和原始的亲情管理,处理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
(六)积极实施品牌战略
由于不同企业产品之间的有形差异正在逐步缩小,而品牌以其难以替代的独占性、个性化以及良好的可继承性和延伸性,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有力武器。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品牌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因而把品牌看成是一种宝贵的战略资本,把培育自己的品牌作为构筑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的鼻祖史蒂芬是这样评价品牌的: “产品是工厂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购买的东西。”产品极易过时落伍,但成功的品牌却能持久不衰。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成功的品牌战略时,应对以下几个问题并予以高度关注。对品牌的培育应当高度重视,并且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长远发展战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力。对品牌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运用整合营销沟通的手段,不但要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更要让消费者形成对品牌的积极联想和认同;企业应当努力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尤其是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质量;积极开展关系营销,大力培养和维护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合理进行品牌延伸。
(七)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烈功能、规范功能等,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发展的无形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中小企业应与时俱进,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用新的价值观念来构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为培养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实现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小企业提供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占全国企业的75 %,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约占全国GDP的 60 %,上缴税收约占全国企业的50 %,此外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 %左右是由中小企业实现的。这些足以说明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发展这些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光是搞他们自身文化、技术、管理的建设,同时政府应该发挥导向的作用,制定积极的政策、方针,不能“抓大放小”,应当两手都抓,使之发展壮大,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六、参考文献
[1]李定双、周舸:《浅谈如何提高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商城现代化,2013年第16期;
[2]姜永涛:《浅议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14期;
[3]刘建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策略》,商业时代,2013年第10期;
[4]何忠长:《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策略探析》,中国品牌与防伪,2013年第2期;
[5]张志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研究》,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04期;
[6]陈珊:《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之对策》,经济视角,2012年第6期;
[7]胡双玉:《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模式分析》,投资与创业,2012年第11期;
[8]刘志敏:《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金融经济,2012年第16期;
[9]王惠莹、崔建勋:《浅析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4期;
[10]顾晔:《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分析》,金融经济,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