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正文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时间:2014-06-20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广泛开展,传统的目标利润最大化理论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被要求在合法获取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相关理念在我国发展比较晚,还存在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情况,因此,系统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是我国市场经济良序发展和构筑和谐社会的必然之路。本文旨在对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提出加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对策

当今社会,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广泛开展,传统的目标利润最大化理论已经不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被要求在合法获取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随着SA8000标准的引入,社会责任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初以来凸现于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等国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亦是建构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是否应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内容等方面。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以及如何完善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一、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承担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更新技术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而影响其经济效益。但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挑战,决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而在长远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态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向海外扩展也是一个必然趋势。在国际化过程中,我国企业必然从国际观点考虑企业的各项活动,国际间交流、谈判、交易时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问题给予了积极的关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后,各级政府加强了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工作,生产安全、职工权益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实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联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并通过借鉴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走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之路,才能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 课题研究意义

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专家、学者对企业伦理价值和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本文认为就是企业对投资人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道义责任,即: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内容。在西方发达国家,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公司决策层无时不考虑的问题。“国际社会责任组织”发起制定的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作为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推动和保障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一)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

SA8000标准体系以改善劳动环境和条件、保障劳动者权利等作为重要目标,涉及包括童工、强迫劳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等9项核心内容。这个标准体系成为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基本纲领。然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处于一种什么现状呢?改革开放以来,政企分开使得国有企业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资本结构多元化使得民营企业、合资企业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我国企业既品尝到了竞争的甜头,也体验到了竞争的残酷。没有盈利就没有再投资的资本,实现盈利是企业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则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和关键,因而众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非常重视对自己的贡献,却忽视对社会、对环境的影响,忽视承担社会责任,突出表现为:对股东的重视,对管理层的重视,对直接利益相关者的重视;对政府(纳税、就业)责任的淡化;对社会(社区关系、慈善事业、公众利益)责任的漠视;对环境(排污、能耗)责任的摆脱等。进入90年代以后,与国际接轨使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感觉到了差距,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停滞更带给了企业和企业家们的深刻思考:企业是在保证社会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还是在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去履行自己必要的社会责任?应该如何处理好企业利益和社会责任的相互关系?从目前现状看,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特别是走向国际的跨国企业,对社会责任有了足够的重视,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对社会责任认识比较模糊、麻木。所以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实践与国际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状况堪忧。

(二)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具体表现

从1997年到2004年7月,我国先后有8000余家企业接受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被要求通过SA8000认证。截至2005年6月,全世界共有45个国家的720家企业获得了SA8000认证证书,其中中国有99家,占总数的13.75%①。但令人尴尬的是,这99家企业当中的大多数企业申请SA8000认证都不是自发的,多数是被动的,是由跨国公司的生产链推动的。因为,如果不执行SA8000标准,就可能被取消供应商资格。对照 SA8000标准的各项规定,我国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现状令人担忧:2003年,沃尔玛就将72家因雇佣童工的中国企业列入永久性“黑名单”;2004年9月,央视“共同关注”栏目在东莞的调查显示,很多企业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到10到12小时;而伴随这些年消费物价总体水平的明显上升,广东等地的工资水平停滞不前,甚至还有所下降,据2005年4月的抽样调查显示,12%的职工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一些企业还随意调高劳动定额、降低计件单价,变相违反最低工资规定;至于克扣和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比比皆是。2005年全国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查处的各类案件中,克扣和拖欠工资的占41%;我国每年有600-700万员工在工作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2007年的山西黑砖窑事件更是触目惊心,令人发指;而2007年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更加暴露了江河湖泊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至于市场上伪冒假劣产品的到处泛滥更是令消费者防不胜防。以上事实和数据充分说明,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行为严重不到位,众多企业没有按SA8000标准体系严格要求自己。

现实中多数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缺乏以人为本意识,把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当作企业的负担,一味地压低劳动力价格、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成本、提供简陋的工作环境,导致了悲剧的产生。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不顾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规定,尽量减少成本支出,特别是减少在生产安全方面的投资,这给生产安全事故的频发埋下重大的隐患。从社会经济大背景看,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时期。因为,这一阶段市场机制还不成熟。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多元的利益主体开始产生,人们追求利益的愿望也被激发出来。

三、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企业正朝着规范化公司的目标迈进,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对社会所产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而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则是决定企业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能够使企业有效地承担起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需要两个重要条件:企业具备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政府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制度规则。具备有效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才能够形成实现社会责任分担的微观基础。在此基础上,政府才可能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制定相应的规则和制度,以企业的利益为纽带引导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虽然我国企业正在形成股东权主导型的公司治理模式,企业的社会责任基础逐渐在强化,但是现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内部监控机制缺乏、董事会与经理权限划分不明等等,导致相当数量的公司存在逃避社会责任的问题。

(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大多数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制定出有效的经营战略,在经营领域、产品品种、利税目标的选择意识上及技术上日趋成熟。然而,除了产品和利税目标之外,企业还应考虑和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这方面大多企业却恰恰意识淡漠。比如在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中,没有反映社会责任指标;在调整企业经营模式,大量裁员时,没有考虑对社会及政府造成的压力;在降低产品成本的手段上,使用低劣或禁止使用的原材料,完全不顾对消费者和社会的危害;对污染的处理、对社区环境的维护等从思想上不够重视;特别是一些企业对物质利益的疯狂追求,忽视甚至鄙视信念的价值,导致人伦道德的退化甚至错位,造成了经济体制转型后我国市场经济伦理的相对缺失,时至今日,肤浅的实用主义仍然牢牢占据着许多“企业家”空虚的头脑。

(三)经营者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社会责任感带有很强的自律性,企业对社会责任承担与否,承担多少,主要由企业自主决定,因而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特别是经营者的素质及其对社会责任的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经营者的行为。在我国,由于职业经理人起步较晚,相应的法规及考核制度还不健全,审计制度不严格,责任指标多为经济指标,加之经理人聘期较短,这就必然导致经营者短期行为严重,普遍忽视社会责任的承担。许多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不把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当作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而一味地压低劳动力价格,降低劳动力成本。一些经营者甚至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与追求利润最大化对立起来。有的经营者甚至认为,企业照章纳税,就算完成了社会责任。

(四)社会监督体制落后

企业社会责任看起来似乎主要是企业自律问题,但是,企业既是一个经济组织,又是一个社会组织,其生产和经营活动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又影响着社会。企业靠社区提供人力、市场和环境资源而得到发展,同时企业发展也为社区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社区基础设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因此,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多少,必然受到各级政府和各种非政府组织、公众及媒体等社会力量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完全是靠企业自身的觉醒形成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靠市民社会的基础和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但是在中国,目前既缺少市民社会的基础,又缺乏各级政府和各类非政府组织社会运动的强力推动,而作为舆论先导,我国媒体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够。

(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自律性普遍较差

自律性是反映一个组织道德水平的晴雨表,是组织良性发展的标志。由于社会责任意识淡漠,就导致了很多企业自律性比较差。综观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一般仅限于短期的捐助行为,许多企业还是在政府的政策、制度明确约束下才勉强为之。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在政策、制度约束之下不是回避承担,就是阳奉阴违的软钉子对抗,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比例较低。北京大学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目前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与国际标准相比,最突出的问题有七个方面:一是无视自己的社会保障责任,逃避税收以及社保费;二是较少考虑就业问题,将包袱甩向社会;三是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四是一些企业唯利是图,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与消费者争利或欺骗消费者,为富不仁;五是依靠剥削压榨企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来谋利;六是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对公益事业不管不问;七是普遍缺少诚信,搞假破产逃避债务,通过假包装到市场上圈钱。

四、 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几乎所有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都有特色鲜明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反观我国众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淡漠。要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健康发展,必须首先牢固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为此,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主动纳入企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要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系统,并通过制度的形式使之成为企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国际接轨。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目前我国宣传比较多的是1977年8月美国CEPAA所制定的国际评价标准SA8000,国内对企业的评价标准也仅仅停留在经济指标上,这样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也不利于中国的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我 们有必要借鉴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先进经验,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规范化、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完善社会责任监督机制

各级政府要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守法行为充分了解,并定期做出评估。表彰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对那些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法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企业提出批评和惩罚,从而引导企业转变观念,朝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向发展。加强社会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督,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机制。利用政府的行政干预和经济调控等手段,协调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充分发挥舆论媒介和消费者协会、工会等社会群团组织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体系和制度安排,以促进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机制,首先要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建立企业约束和监督机制的基础环节和基础层次在于政府,表现在政府从维护社会利益和保证社会运转的需要出发,政府充当社会公众的监护人和协调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仲裁人,以行政干预和经济调控为手段,引导并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和方向,纠正或惩处企业逃避社会责任现象,以保证企业对强制型社会责任和关联型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其次要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搞好联合监督。重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以及工商、财税等经济部门的监督作用,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及了解情况,以有效防止企业经营者的违法违纪行为。

要积极发挥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规范、监督、服务企业经营者方面的作用非政府组织的监督职能;再次还要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党委会、职代会、工会及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对不合格的企业经营者,根据有关程序,对其进行罢免和改选;最后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政府组是一种非常活跃的角色,可以做很多政府力所不能及的工作。

(三)履行社会责任要讲求实效,有强的执行力

我国企业在树立起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之后,应通过形式多样的实际行动予以贯彻和实现。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脱离企业经营的独立范畴,它是服从于企业经营全局的。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定要遵循“讲求实效、量力而行”的原则,既要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又要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

在公司法的总则中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使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是强化企业的守法行为,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在遵守国家各项法律的前提下创造利润,为社会作贡献。

加强和完善相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以法律手段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是强化企业的守法行为,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劳动保护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等,在遵守国家各项法律的前提下创造利润。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要从公司法的总则中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使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历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立法要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内容体现在立法条文中。从立法方面,要继续抓紧修订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要的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空缺的法律法规,加强综合性环境与资源法律法规的制定或研究,扩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整范围,加大其调整力度。从司法方面要加强资源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使执法程序明确具体。创造比较健全的法律环境,充分发挥法律的利导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使企业从服从法律规范的角度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五)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舆论宣传

充分利用媒介舆论,引发企业和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重视和思考,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案例的宣传推广,提升那些积极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企业的品牌形象。通过生动鲜活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案例,为其它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提供榜样。通过舆论,要让所有企业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不能仅仅关注其经营行为,更要关注社会的整体效益,履行社会责任己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六)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在发达国家,对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来评价,并且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有明确的计划、有专门负责部门、有经费保障、有可操作的规范化管理程序。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商业道德》、《财富》等都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③。而在我国,对企业的评价大多停留在经济指标上,虽然这种现状现在已经在改观,但建立起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加快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建设,尽快与国际接轨。目前,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已引起政界和企业界人士的关注,同时一些专家学者已先行做出了研究成果。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鹤龄指出,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越来越高,为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经常化、长效化,制定并推行符合国际惯例又切合中国实际状况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己成当务之急。

结束语

总之,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以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以人为本社会价值观念的强化,国际社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成一种具体行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国际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和发现对策的研究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是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要把握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玉江:《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价值工程》,2010年第9期;

〔2〕王爱国、武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机理透析》,《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3〕陈李宏:《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4〕杨晓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4期;

〔5〕段向云:《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现状与对策》,《天津商学院》,2007年第2期;

〔6〕赵怜荣:《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变与趋势》,《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年第2期;

〔7〕燕补林:《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商业研究》,2009年第5期;

〔8〕胡明娟:《SA8000的引入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建立》,《企业改革与发展》2005年第6期;

〔9〕黎华统:《浅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对策》,《科学与财富》,2012年第5期。

〔10〕乔治•斯蒂纳:《企业、政府与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11〕Annie feltham:《Assessing Progress In CSR,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