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会计信息造假的成因与防范

时间:2014-06-22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财务信息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公司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信息而且对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产生影响。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及体制背景下,由于会计造假的低廉成本与高额收益,因而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膨胀。若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则会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不出准确的判断,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程序,助长腐败之风,甚至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防范与治理会计假账,必须完善外部管理机制监督惩罚体系,合理配置公司内部保障机制的治理结构,同时还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塑造诚信的社会文化。本文从会计造假的原因入手,提出了加强会计监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来预防和治理会计造假行为。

关键词:会计造假,财务人员,监管

一、引言

会计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顿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会计从业人员和会计机构应肩负起应尽的义务,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不容许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然而现在虚假的会计信息一直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程序,也使投资者及相关利益方深受其害,导致投资者不愿意投资该企业,企业又贷不到款项进行生产建设,企业自身得不到准确的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等数据,连公司本身出现财务状况也不知晓,最终将不利于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为此,无论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还是从企业本身的长远利益,以及投资者的利益出发,都有必要加强对会计造假的行为进行防范与治理,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鉴证。不少事务所为迎合公司的不合理要求,与公司串通一气,出具虚假报告,进行评估时都为利好,便于企业利用虚假会计信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等方面的利益。

二、会计造假原因分析

(一)会计造假产生的根本原因——两权分离

两权分离是指资本所有权和资本运作权的分离,所有者拥有的资产不是自己管理运作,而是委托他人完成管理运作任务。在两权分离的过程中,资本所有权与资本运作权应该是一个统一体,无论是资本的所有者还是资本的运作者,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即实现最大化的盈余。但是,在实现这个最大化盈余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对盈余分配比例问题,资本所有者总是希望凭借对财产的最终拥有权分享全部盈余,而资本运作者却希望保留一定比例盈余扩大生产经营,甚至还要考虑自身的回报。这样必然会出现资本所有者与资本运作者的矛盾,矛盾的最终结果是:资本运作者虚列成本,虚计收入,虚报盈余,会计造假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二)会计造假的直接原因——利益驱动

1、政治利益

会计造假的公司大多是一些在全国或地方比较有些名气的大公司,大企业,甚至是地方的支柱产业,企业的领导人也都是一些头面人物,有着较深的政治背景。上市公司与其他公司不同,其会计造假的目的之一是争取上市的资格,然后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证监会规定连续三年盈利的企业才有资格上市,在这样的情况下,许 多公司就玩起来“数字游戏”,冒险造假编造数字也就不为奇了。之二是,一些已经上市的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而进行会计造假。证监会对此也有要求,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的,暂时停止其股票,其一旦丧失上市资格,对其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因此,一些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牌子,就虚增收入、利润,编造假账。国有企业造假的主要目的就是领导层为了政绩而要求会计造假。国有企业的高级领导层一般是有国家任命的,他们任期内的公司业绩如何直接影响到其政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会采用会计造假的方式来粉饰任期内的盈利能力。其他的企业会计造假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偷税漏税。总之,利益的驱动使得各种类型的企业通过会计造假来达到目的。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为维护地方或部门形象,有意识地引导企业会计造假,行政干预银行贷款给企业,以解决企业虚报利润应上交税收的资金。

2、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驱动会计造假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筹措资金。有些并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为了能上市,大肆包装财务数据,甚至聘请一些会计“高手”来玩弄数字游戏,以实现配股资格线。有些上市公司竞争意识不强,经营不景气,不是依靠强化管理、增强竞争能力解决危机,而是在单、证、账、表上做文章,以此来保住其上市的“牌位”。二是为了偷逃税款。

(三)会计造假的间接原因——监督不力

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应该说已经相当完善,但是与飞速发展的经济仍有许多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将从某种意义上削弱审计应有的功能,使审计的监督处于疲于奔命、力不从心的状态。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近年来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而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却基本保持不变,造成现有的审计力量无法应对迅速增长的审计业务量。

国家审计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等原因,迫使其不得不把“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职责转向主要审计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重点建设资金,因而国家审计对企业的监督慢慢开始弱化。民间审计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注册会计师已经成为审计监督的主力军,但其承担的审计任务愈来愈重。

从会计监督来看:因会计受聘于单位,使得其本身所具有会计监督功能因种种原因而被严重削弱,对单位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无法进行监督。从审计监督来看,首先是内部审计监督乏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因种种原因形同虚设。。其次是外部审计监督乏力。 从综合监督来看,各监督部门如财税、审计、物价等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全力,影响综合监督的效果。从执法监督来看,虽然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执法检查,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会计造假问题。根本原因就在于执法不严,对查出的问题没有严肃处理,导致会计造假事件的不断出现。

(四)会计人员职业的从属性,造成会计人员的被动造假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是从属关系,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为这种从属性往往不以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为转移,所以,要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

(五)会计制度的不健全

我国关于会计制度的法律规范还不够健全,有些会计领域现在还无法规;有 些会计领域虽有法规、制度,但执行起来相对较难,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另外,还有不少条文只是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却没有给出“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例如《会计法》中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这类条文的规定,明示了造假行为成本低廉,执法力度不强,处罚力度不足,一些职能管理部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甚至存在权钱交易,权力者利用手中的权利与企业做交易,企业用金钱为代价获得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从而赚取更大的利益。如果法规能够具体明确规定处罚的主体、标准、责任人及标的物等,并由国家在规定时限内强制执行,那么将会更大地减少会计造假案件发生。

三、案例分析

2009年3月13日,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教育企业东方纪元公告,由于公司前董事长兼CEO王越安承认财务造假,公司自愿申请暂停股票交易。2月24日,东方纪元发布未经审计的2008财年年报,截至2008年12月31日,这家公司的收入较之2007年增长了13.8%,从2007年的7390.7万元人民币增长到2008年的8409.7万元。毛利润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11%和11.5%,分别达到了5581.4%万元和4311.3万元。

2009年3月9日。这天,东方纪元公司CFO接到该公司聘请的审计师事务所KPMG的通知,说他们无法确认该公司的银行存款余额,并对银行发出的确认函表示了怀疑。当时任公司董事长兼CEO的王越安让其CFO推迟确认过程,直至3月10日紧急董事会之后。东方纪元的CFO向公司审计委员会报告,他“严重怀疑公司在银行的实际存款数”。KPMG也向公司的审计委员会通告:根据他们向相关银行做的后续审计咨询发现,银行对KPMG早些时候收到的东方纪元存款余额确认函一无所知,而且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真实现金余额与其确认函上的有“巨大出入”。

王越安向董事会坦白,此前发布的公司未经审计的2008财年年报中,资产损益表中有2.34336亿元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是夸大虚报的。事实上这不是第一次,王越安承认“他历年来都夸大、虚报收入和现金余额”,并且把不明款项转移到了利益相关方。这意味着东方纪元2008财年的年报以及“公司以往审计、未审计的财务报表可能都是不准确、不可靠的”。会计造假之外,甚至涉及到证交会、政府政要……抛却政治等其他方面的牵连,单就东方纪元会计造假事件,就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和启示。

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派神)是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家上市公司,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是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因披露虚假利润等违规行为,2008年4月14日接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公司处以3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公司董事长张晨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的罚款;对时任公司财务总监金明喜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的罚款等。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原控股股东控制期间,原董事长张晨蓄意犯罪,隐瞒董事会,未按规定披露公司的外贸业务、与关联股东的交易,特别是大额对外担保等重大信息。为此形成的虚假利润300多万元,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ST派神在2008年年报中的“公司治理结构”部分指出:“本届董事会认真汲取教训,深刻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未发挥作用形同虚设,致使犯罪分子再三侵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像这些企业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财务问题,会计岗位不明确,管理制度混乱等,为了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诚信、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性企业,企业自身应当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只有提高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其业务水平、职业判断能力相应提高,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首先,应严格执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只有按照一定条件通过一定程序取得从业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会计工作,.其次,逐步完善统一的、具有刚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以约束和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加强会计人员继续制度,各单位有责任、有义务支持和督促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会计教育不但要加强业务靠靠方面的技术传授和学习,而且要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要求,通过潜移默化会计人员的道德意志,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觉悟,促使会计人员自学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达到规范会计人员职业行业行为的目的。

(二)完善法规准则,利用法制手段的约束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等是财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该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工具。所以国家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的补充完善相关的财务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以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首先,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规划,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的和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和预测,从而使会计的具有较好稳定性和持续性,避免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对会计产生过多的。其次,要注意协调好有关利益集团在准则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相应制衡关系,使各方利益都能够在有关准则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以消除或减少对准则的抵触和抵制行为,增加或提高对准则利益的认同感。再次,对于会计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释义要有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某一定义和释义可能会有多种理解,则应对各种可能的理解作详细阐述,表明其适用情况,这就不会使会计准则的使用者造成误解。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建立国 家审计管理会计制度。根据《会计法》,国家财政部门主管中央和地方会计工作,但限于人力,各级财政部门很难控制好本地区的会计信息质量。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

(三)加强监督力度

监督是控制及治理会计造假行为的有力工具。首先,在一些大型企业设立监事会及外部董事,已经设立的就应该真正发挥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同时单位负责人及财务人员从财务工作的源头上进行严格的控制,记账人员与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单位事项的决策和执行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明确内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有效完善的内部会计制度,使会计造假没有了造假的环节、载体并从源头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其次,加强社会监督,充分利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及企业内部员工组织来监督企业的财务人员的工作,使他们能按照《会计法》及《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编制报表和其他财务活动;最后,还应该利用政府的审计部门,使财税部门、审计部门能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能符合相应的要求,防止他们与企业同流合污。应尽快制定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的工作规则及有关惩戒方法,建立对监管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只有建立这样完善的监督体系,实现层层把关,相互牵制,才能从根本上治理会计造假行为。

(四)给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以有力的法律支持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任何个人及经济组织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企事业单位的各种经济行为更是如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实现其职能,是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改善会计行为环境,就要给予会计工作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我国《会计法》中有力地保证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岗会计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要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以法办事、爱岗敬业、搞好服务,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坚决杜绝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以重塑会计诚信。

参考文献

[1]黄少华.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遏制的研究与分析[J].财经界(学术),2009(11).

[2]李卫花,曹印革.谈会计假账的成因与防范[J].邢台学院学报,2006(1).

[3]聂新田.试论利润表造假及其防范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08(24).

[4]万红美.防范会计造假可采取的会计监管措施[J].科技资讯,2010(23).

[5]刘青.浅析会计舞弊手法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商情,2009(29).

[6]程安林,梁芬莲,黎军.会计造假与会计监管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9(6).

[7] 杜有黄百,陈秋贤. 会计造假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 2008, (05) .

[8]  冷翠珠. 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其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 (01)

[9]王慧娟. 浅谈会计造假问题及对策[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 (09)

[10] 刘菲. 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 (06)

[11] 陈曦.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02)

[12] 张晶. 会计造假原因及其防范措施[J]. 价值工程, 2010, (09)

[13] 蔡娟. 企业财务造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 (05)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