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要重视和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文化。本文简述了企业文化的内容、特征、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思路等方面,表明了21世纪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 意义
一、 企业文化基本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之中,有些积极的文化促进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长盛不衰,但有些消极落后的文化却极大地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提出,它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那么,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自企业文化理论诞生以来,中外许许多多管理学者对企业文化给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企业的传统和氛围产生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而且企业文化表明企业的风格,如充满正能量、消极怠工、固步自封等,这些风格是企业中行为、言语、活动的固定模式,管理人员以自己为榜样把这个固定模式传输给一代又一代的企业员工。
二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中人们做事的方式,是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和象征的凝聚。
三是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
可见企业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不是社会文化的简单的分解,不是企业中自然形成的一般意义上的企业中的文化,它有着严格的内涵和外延。它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以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和管理思想。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领导层提倡、上下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员工的内心。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1、企业文化的创造性
文化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中形成的,比如石头不是文化,但将石头做成了石器就形成了文化,企业文化也是如此。企业在后天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大大小小的内部问题、外部问题、国家政策问题等等。而企业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就会去研究问题然后在去解决问题,在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不自然的就形成了企业自有的企业文化。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企业文化,也不存在不同的企业拥有相同的企业文化,都是根据企业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内慢慢自发形成的一种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借鉴、学习其他成功企业的某种积极向上的行为并加以改良以适合本企业,这个过程也体现出了企业文化是可以创造的。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创新,一切都无从谈起。因为只有思维创新,才能实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经营创新等等。
2、企业文化的习得性
企业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是通过后天学习积累所得到的知识、经验、习惯等。企业成立初期经营管理体系并不完善,所用的管理体系都是依靠管理人员在先前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公司上面来。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吧,我们也经常派员工出去培训或者请老师到企业中进行培训,还有购买光盘看视频进行培训,目的都是为了学习其他企业好的经验。目前所施行的士气展示、风采展示、绩效考核等等就是在参加聚成《团队复制》学习之后运用到公司里来的。
3、企业文化的内部共享性
企业文化是由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共同享有、共同遵守的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并积极向上的一种行为理念,是所有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个别人的喜好不能成为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所有员工应一视同仁、奖罚分明。在工作中把员工的积极能动性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作为公司的重点来抓,只有员工都认可这种理念才会去遵守,才会把企业当成家,也才会更尽心尽力的做好工作,发挥最大的潜力提升公司的总体业绩。
4、企业文化的传承累积性
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个连续不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每个人在新环境下都无法立即融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中,都是在继承前辈的所留下的宝贵经验文化传统中慢慢去适应的。企业文化需要不断的创新,企业内部的新员工一般都不会原封不动的继承原有的企业文化,他们在工作中会根据具体情况及个人的需要,去掉原有不适用的因素创立新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每一代人都在不断的创新发展,都有把企业做大做强超越前一代的梦想。我们只需做到的是在创新的同时不割断企业原有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继承、发展、积累的漫长过程,才有了现代化的生活。企业文化同样需要我们在不断的积累中创新,创造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我国企业文化的发展,也继承并发展了中华五千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德治国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内圣外王”的思想、重义轻利的思想、自强不息的精神、“诚信”的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哲学、“和谐”的思想、“包容”的思想以及像近代以来的“中体西用的思想”、实业救国的思想等等。
5、企业文化的特殊性及与共性
在世界上有多少企业我们无法统计,各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国内如海尔、联想、蒙牛……国外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家乐福、沃尔玛,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但他们间的文化千差万别不尽相同。海尔的“真诚到永远”、联想的“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这都体现出了各企业的企业文化,也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特殊性。在精彩纷呈的企业文化中也同样存有共性。“以人为本”、“客户是上帝”的理念早就贯彻到了所有公司的企业文化中。企业文化的共性又促使了各企业的交流 。“客户满意最大化”是企业永恒的价值追求,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也不是当初的“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企业间的交流促使了企业间各方面的合作,企业文化成为企业间不断发展的助力之一。据此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存在是有特殊性和共性的。企业文化是特殊性和共性的统一。不承认企业文化特殊性就是不尊重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就会产生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无视其他的企业文化。不承认企业文化的共性就会导致不承认普遍认可的价值标准产生狭隘的思想。
(三)企业文化的内容
1、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因为有了这一判断标准,员工就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可贵的,什么是要抛弃的。 正所谓“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为谋”就十分明确地体现了价值观的差异。
2、经营哲学
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的指导思想,体现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企业的经营哲学是长期形成的, 是全体员工共同接受的思想, 反映出企业领导者的信念、抱负以及愿景, 是企业成功经验的高度总结,是企业一切活动所刻意追求的目标。 企业和个人一样,都是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工作的方向,不会迷失。
3、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和信念。 企业精神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文化特征,每个成功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尽管如此,在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相似的企业精神。这些精神大致包括: 爱企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服务精神 、团结精神、民主精神等。
4、企业的道德规范
企业的道德规范是用来调节和评价企业和员工行为规范的总称。以公正、正直、诚实等道德范畴来评价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调整商户与商户之间的竞争关系,防止不正当竞争; 调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讲究职业道德,维护消费者权益;在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
5、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显形的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目标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企业制度的内容体现了员工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制度的执行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企业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6、企业的环境
企业环境是一个企业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是企业的“衣妆”。整洁、优美的环境是企业整体形象的组成部分,也是认识企业的开始,良好的环境是必要条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情绪。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员工“爱企如家”的自豪感、献身企业的责任感,良好的环境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开始。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引导和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让员工自觉地按照企业要求去做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这主要是通过心理管理来优化员工的心智模式,将企业的价值目标渗透到每位员工的内心深处,从认知、行动、意志、情感、价值、目标等方面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引导,让员工能够很快地认识到企业的使命、企业的远景、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企业的一些基本战略思路,引导员工自觉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奉献。
(二)企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使员工万众一心、步调一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事实上,企业员工凝聚力的根本是企业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企业的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利益的双赢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我们要把企业建设成一个协调一致、上下同心的团队,单靠物质刺激和管理制度是很难做到的,而企业文化是一种“强力粘合剂”,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它可以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员工都团结在本企业文化的周围,形成一个由具有共同价值理念凝聚起来的组织,形成一种强制性的文化氛围,起到规范作用。这种“强制性”的规范作用,会大大加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
(三)企业文化具有吸引作用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仅对员工具有很强大引力,对于合作伙伴如客户、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社会大众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样的道理合作伙伴也是如此,如果同样条件,没有人不愿意去一个有更好氛围的企业去工作,也没有哪一个客户不愿意和更好的企业合作,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引力作用。
(四)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作用
企业文化本身就具有规范作用,企业文化规范包括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当企业文化上升一定高度的时候这种规范就成生无形的约束力,它让员工明白自己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企业文化所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通过这些软约束从而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
(五)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美化企业形象的作用
我们常说“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就是指企业内在的精神素质与外部形象美化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在广大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位置。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精神支柱和先决条件,企业形象必须受企业文化指导,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起决定作用。同时,企业形象体现着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展示和表现,是企业文化在社会或市场上的认知和评价。
三、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理解上的存在误区,他们认为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外在表现形象,所以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的设计上。例如,有些企业从办公楼到生产园区,从厂部到班组,到处都张贴或悬挂着诸如“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之类的标语口号;还有很多企业设计了精致的厂徽、统一的厂服、嘹亮的厂歌、鲜艳的厂旗,企业的外在形象可谓被设计得淋漓尽致,但他们只简单地将企业文化等同于形象设计,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把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没有把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还有很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寄希望于通过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搞几次文艺演出,放几场电影,组织几个职工俱乐部来达到塑造企业精神的目的。事实上,文体活动的开展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表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表层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不用企业精神塑造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的,也就更不可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二)企业文化不能真正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
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效益地提高是相互作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渗透作用,以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实力;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又能促使员工产生自豪感和向心力,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企业形象,积极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当前我国企业的领导者在文化建设上往往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有些企业为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经济效益与文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最后形成了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两张皮”,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
(三)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缺少创新精神,雷同化比较严重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很多企业也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其中一味模仿、全盘照搬的比较多,而不是通过选择淘汰,消化等方式,把外来先进的文化吸收进来,作到有机的融合,培育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普遍缺乏个性甚至雷同,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特点。企业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具体反映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反映,社会文化、企业经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所以企业文化也要随着社会、企业自身地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不断进行文化的创新。很多中小型企业不注重创新,不根据社会、企业条件的变化而对企业文化建设做出相应地调整,使得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发展、企业自身发展严重脱节,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企业文化不仅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甚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四)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没有进行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和决策
由于中小企业只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他们的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组织机构相对简单,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员工素质相对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忙于生计,不被残酷的市场所淘汰,只能更多地考虑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和现状,忙于追求自己的短期利益,而对长远利益的战略无暇顾及,而且,他们一般认为文化战略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事,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进行战略方面的考虑。这也使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认识不到文化战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四、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充分挖掘企业文化内涵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切实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搞好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要以精神文化凝聚人,提炼企业精神,让员工感悟企业精神;要以制度文化建设约束人,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要以抓好知识文化建设提高人,大力倡导学习型企业的文化氛围,激发广大职工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以搞好活动文化建设,营造生动活泼的企业氛围,满足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融洽企业内部各种关系。
(二)健全企业文化建设职能
企业文化是一种团体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一把手”工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领导带头示范,相互协调配合,部门组织各尽其责,形成明明白白人管的运行机制,共同培育企业文化精神。
(三)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全员认同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流的企业文化必须建立在一流的思想观念之上。在解决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时,首先要从解决广大员工,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问题入手,通过广泛地普及企业文化知识,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认识水平。
(四)加强学习和交流,凝聚企业文化
常言道“流水不腐”,企业内部要形成一种“流动”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每个部门、每个员工之间都要加强交流。一个企业如同一个家庭,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事实胜于雄辩,人应该团结和睦地工作在一起,同舟共济地为这个“家庭”去奋斗和工作。
(五)通过不断创新,激活企业文化
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不断进步的推动力。海尔公司在一个创新的“三原则”的前提下,形成了一系列创新体系,即战略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流程创新和市场创新,将创新工程贯穿在企业建设的每一个过程。企业创新的实质是“思想创新”,有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引伸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企业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带动其他各方面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屹立于强者之林。
(六)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生产经营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员工思想教育活动为载体,强化“目标利益共同体”的宣传教育,深化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引导员工自觉把个人理想与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激发员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
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六、参考文献
[1] 程全性.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J].冶金标准化质量,2003(2)
[2]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 社,2002
[3] 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企业文化
[4]《经理日报》第03版:企业用人 2011年3月3日
[5]《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6]韩岫岚:《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7]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8]徐震宇. 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4
[9]李亚. 民营企业企业文化[M].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3
[10]洪长青,曾凡辉. 浅议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发展[J]. 科技创业月刊,2007,(9).
[11]郭朝军. 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 魅力中国,2007,(8).
[12]耿荃盛. 民营科技企业创建企业文化研究[J]. 民营科技,2007,(6).
[13]孔令敏. 中小民企如何加强自身文化建设[J]. 财经界(下旬刊),2007,(9).
[14]丁伟民. 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7,(32).
[15]范忠伟.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 经济论坛,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