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相关性因素的研究

时间:2014-06-27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内部控制习惯干传统的控制方式,忽视了方式的跟进和强化 内部控制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有不同的内涵。一部分人仍习惯于 甚至满足于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很多民营中小企业都存在管理 基础工作不规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时常发生违法违纪的现 象。建立一套科学、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不断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在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现代企业; 内部控制; 有效性

一、引言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司治理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不能割裂,需将内部控制纳入到公司治理路径之上。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条件,又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1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如果内部控制不能与公司治理兼容,将会增加治理成本。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此为企业改革的压力和动力,对从公司治理层面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二、企业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内部控制外延的扩宽正是由公司治理机制变化所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人员缺乏自主权及会计人员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决定着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机制下,公司作为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消亡的经济组织,以管理监控为己任的内部控制的目的必须要拓展到保证公司政策的贯彻和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上。基于此,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概念的描述如下:“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3个目标而提供的合理保证的过程”。

要对内部控制构成要素进行合理划分,必须跳出财务报告可靠性这个圈子,因为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构成要素的划分永远是按审计人员的目标确定划分标准,而不是按企业管理人员的目标,更不是现实企业内部管理的目标确定划分标准。所谓控制,是指行为主体为保证在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其目标,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和标准,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对影响其目标完成的可控因素进行检查、监督、引导和纠正,以保证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这一概念将控制的构成要素分为控制主体、控制目标、控制客体和控制手段。而内部控制就是组织内部的主体为保证在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其目标,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和标准,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对影响其目标完成的可控因素进行检查、监督、引导和纠正,以保证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区分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的标准是控制主体,只要控制主体属于组织内部,则这种控制就是内部控制。

(二)内部控制的目的及意义

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会计信息对于契约的签订、履行和考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董事、经历的选择和考核都建立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无论是大股东,还是主要依赖与“用脚投票”的中小股东,会计信息都是实现其对经营者有效控制的工具。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能够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维护某一类或少数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留下的空间就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有此可能演变为制约公司发展的阻碍。

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不能割裂,需将内部控制纳人到公司治理路径之上。两权合一时,股东和股东会直接实施内部控制;两权分离时,利益相关者通过董事会或监事会进行间接控制。由股东会或董事会涉及监控制度,考核、评价经理层绩效。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才能保证不同层次控制目标一致性;只有从源头实施内部控制,才能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三、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因素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是否有效,影响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内部控制设计者的设计目标、掌握的知识、独立性、责任感,控制环境的设计质量,风险的识别和判断;控制活动的授权批准;信息沟通的通畅;持续、独立地监督;内部控制设计的复杂程度等。

(二)影响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因素

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否够能切实到位取决于企业管理者推行内部控制的意愿、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执行者所面临的内部环境、控制责任的明确程度等因素。

(三)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

内部控制制度只能合理地保证基本经营目标的实现,但不能把一个本质上很坏的经营者变好,不能左右政府政策的制定,不能控制竞争对手的行为,不能阻止客观经济条件的改变。内部控制制度只能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和合法合规,但不能绝对保证做到这一点。这些目标的实现受到内部控制制度内在的限制,包括决策者失误和决策错误导致的经营中断。另外,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企业也要面对成本效益问题、难以避免的操作风险、修订滞后以及特殊业务等问题:

(1)成本效益原则。一个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执行受成本和效益的影响。一般来说控制程序的成本不能超过因风险或错误可能造成的损失或浪费,否则再好的控制措施和方法也将失去降低成本的意义。

(2)操作风险。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执行人员的实际操作,它可能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或对指令的误解而失效。不相容职务的适当分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避免单独一人隐瞒和从事不合法的行为,一旦有不同职务的人员串通舞弊则内部控制也会失效。这些不可避免的操作风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修订滞后。内部控制制度是针对企业重复发生的业务而设计的,但由于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业务性质发生了改变,内部控制制度的修订要滞后于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变化,因此内部控制制度无法对未能预料到的业务进行有效控制。

(4)特殊业务。内部控制制度一般是针对常规业务而设计的,但在处理一些非常规的业务时,可能难以设计固定的模式。

三、我国企业内控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上市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效率普遍不高甚至无效,实际营运中金融风险隐患较大,弱化了我国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通过大量的事实总结可得,上市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低效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缺乏良好的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6]控制环境是上市金融企 业内部的一种控制氛围,又称控制文化。控制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基调,影响着整个机构内员工的控制意识,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上市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市场上大多数金融企业普遍缺乏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其具体表现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不完善、管理者的素质偏低、管理层的管理哲学存在问题等。

(二)风险评估意识不强

上市金融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内部控制的动力源于风险防范并构成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7]因此风险评估是提高上市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内部控制的建立需要与风险管理并存且结合,上市金融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如投资风险评估、信用风险评估等。当今社会经济环境复杂多样,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经营风险不断提高,其内部控制的执行也深受影响。因此所有的风险都需设立相应的控制点加以防范。然而,从上市金融企业的现状来看,其风险评估意识并没有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提到应有的高度,反而处于普遍比较低的层次,甚至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上。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市场认识不足,对形势认识不足。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未充分考虑审慎经营、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出发点。第二,过分自信、乐观。过度关注自身的优势,不考虑劣势,愿意看到外在的机会,没意识到潜在的威胁。第三,应变能力差,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抗险能力低。例如,某些上市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沿袭了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满足于执行指令,忽视了对风险的识别和分析,结果造成巨大亏损。更让人担忧的是,大多数上市金融企业遭受巨大亏损后,依然没有进一步防范风险的意识,或者这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利用各种非法手段拖延解决问题,借此找到捷径或其它路径将问题解决。然而,没有采用科学的防范和补救措施,该类的上市金融企业终究会迅速地被金融市场所淘汰。

(三)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旨在帮助上市金融企业保证其针对“使目标不能达成的风险”[8]采取必要行动,是内部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一般包括授权和批准、职责划分、设计和运用适当的凭证、恰当的安全措施、独立的检查和评价等。为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为了保证其指令被贯彻执行,上市金融企业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管理阶层必须确保其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的行动已经有效落实。在一些上市金融企业中,或者不存在内部控制活动,或者即使存在所谓的政策和程序也是名存实亡,没有人去执行、考核、检查,或者没有人认真地去执行、考核、检查,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其执行效果差,控制活动未发挥其实际作用,最终不能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

四、提高我国企业内控有效性的建议

(一)加强理论研究和推广,改变内部控制中的狭隘观念

内部控制理论落后不但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同时也不能提高内部控制设计者的素质。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开展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传统内部控制理论,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改变内部控制中的狭隘观念。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引导企业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内部控制一般是作为企业的内部事务由企业管理者来制定的。这种做法能充分考虑到各企业的实际情况,但由企业设计的内部控制机制权威性差,在实际运作中执行情况往往不佳。而且,不少企业对内部控制知之甚少,甚至干脆没有内部控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充分借鉴国际惯例,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建立一套适用范围广、操作性强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在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中增加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知识、实务知识的培训,将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时地进行推广,使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有全面的认识,加深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为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帮助。

(二)完善企业的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的好坏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都有影响。企业在实务中可以采取诸多举措,以完善企业的内部环境。在董事会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董事会的组织机构;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建立外部监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使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形成相互制衡,防止内部人控制。加强企业管理者诚信与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精简企业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加强组织机构中纵向部门与横向部门的协调,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政策,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员工具备和保持正直、诚实、公正、廉洁的品质与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影响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调动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自觉性。

(三)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实现科学的风险管理

企业应在经营过程中建立起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风险管理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 风险逐步增大并更具有不确定性,要加强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及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确定风险领域,防患于未然。成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实施风险权限管理,建立风险控制责任制度以及风险预警机制,按公司既定的经营战略,利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找出业务风险点,并采取恰当的方法降低风险。

(四)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活动

企业内部控制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中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内部控制就必须被监督。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监督可通过日常的、持续的监督活动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进行个别的、单独的评估来实现,或两者结合。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保证信息的搜集、存储、加工、输出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实现信息沟通的网络化。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

五、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J],北京2010(4)

[2]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目的、意义[J],北京2008(6)

[3]荣慧君,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作用[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2010(5)

[4]姚丽,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6).

[5]丁瑞玲.对内部控制的重新认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6).

[6]辛茂荀.内部会计控制实务[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4.

[7]周群辉.如何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J].金融经济,2009(2).

[8]陈关亭,杨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调查研究[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7).

[9] 石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

[10]李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原则及要素[J],中国电子商务研究,2010(8)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