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特殊的战略地位。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容纳了社会上大多数的就业人员,在促进经济增长及解决就业和再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企业自身和我国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
本文拟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建议。首先结合现实经济环境阐述中小企业融资目前的现状;其次分析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主要表现在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法律体系不健全等方面。最后,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建议。希望本文对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发挥着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起,全世界都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中小企业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英国等,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超过90%,同时中小企业为生存竞争需要不断创新的动力,而对其的支持则来自于资金的供应,中小企业对资金的强烈渴求与资金对中小企业的天然排斥之间形成了供需之间严重不平衡的矛盾,这也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课题。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但由于企业自身和我国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的问题,融资难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隘,融资结构存在许多缺陷。融资难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
本文的研究围绕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主题展开,在借鉴许多融资理论以及其他学者和前辈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出现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劣、融资空间非常狭小、融资难度巨大的情况,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形成原因,通过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从规范的角度提出一个可行的、具有创新性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创新体系,给出政策建议。并大力借鉴成熟的融资理论与经验方法,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旨在缓解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二、中小企业理论概述
(一)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是企业规模形态的概念,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相应的具有不同的概念涵义。它是构筑在雇员人数、企业资产总量、企业经营收入和其他数量标准上的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合理界定企业规模标准,不仅有利于客观的反映一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企业的规模结构,而且也是实施企业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前,虽然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判定中小企业的标准,但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种方法:
定性标准:中小企业定性标准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特征:较小的市场份额、自主经营及企业家具有独立所有权(业主持有50%以上的股权)。因为定性标准中含有过多的主观判断成份,在实践中很难准确把握,所以在一些使用定性标准界定中小企业的国家同时也应用定量标准界定(如英国)。
定量标准:定量标准是试图通过一定的数量标准来准确界定中小企业,一般有三个指标: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和销售额,划分的数量标准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国家、地区、行业内有不同的标准。在三个指标中,大多数国家只采用其中的两项,即从业人数和销售额。目前大多数国家都以定量标准来进行企业的划分,其中从业人数是被世界各国所普遍选用的指标,其次是销售额。
近年来,各国新颁布的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开始同时包含定性和定量界定,力求更全面而完善地对中小企业加以判定,弥补运用单一方法导致的偏颇。
(二)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对于我国来说,中小企业是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其企业的总产值、利税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约占全国企业的五分之三、五分之二和五分之三,创造了近四分之三的城镇就业机会,并充当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这在浙江体现的尤为明显。随着近几年来国有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促进市场竞争、推进科技创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繁荣、方便群众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三、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获取融资的状况并不太理想。而如何通过资本经营,利用财务杠杆,在短期内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就成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为狭窄,融资能力也很有限。从直接融资来看,中小企业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获取资金的寥寥无几。我国中小企业以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难度大、比例低。这种不利状况必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也满足不了中小企业扩张规模过程中的融资需求。而从直接融资来看,中小企业能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获取的资金可谓极少。种种现象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以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难度大、比例低。而我国中小企业通过间接融资方式所获资金数量也非常有限。根据近两年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量仅占全部贷款的4.65%,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约占1/3 的比重形成强烈反差。[刘万格:《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期 P76]
(二)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过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而外部融资比重相对较低,中小企业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是通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所需的资金,很少提供长期贷款,况且且中小企业很难满足银行信贷条件。
在股权融资方式上,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能满足我国《公司法》规定条件进行股权融资。尽管政府为了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利用股市筹集资金,中小企业板于2004年5月1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但中小企业板市场仍将执行主板市场的法律法规和发行上市标准,无疑也只有少部分中小企业能达到上市标准,能够通过中小板上市进行融资的企业少之又少。
对于债券融资,长久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债券融资一直受到排斥,从1994年到现在,基本上都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拿到发债额度,中小企业受发行规模的严格控制,再加上中小企业规模小的限制以及信用风险大的特点,很难发行债券。
2、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获得的贷款比重偏低。我国中小企业的总数占全国企业总数超过99%,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但在银行信贷资金的贷款结构中,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不仅存量比重低,而且增量也趋缓。
从企业角度分析,中小企业创办时以自有资本为主,但规模普遍较小,通过担保、抵押贷款向金融机构筹资非常困难。从银行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借贷资金少,但谈判、签约的程序与大企业是一样的,银行的交易成本较高,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缺乏积极性。从国家政策分析,银行贷款的重点及国家的优惠政策一般放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从贷款条件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贷款期限过短,贷款额相对较低,贷款成本偏高,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回报期长、收益高的项目。
3、融资结构不合理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严重失调,在外源性融资中,由于中小企业不能像国有大中型企业那样,通过招股或发行债券的形式融资,一般只能向银行申请贷款或通过民间融资,中小企业由于底子薄、自有资金少,民间融资渠道又不十分畅通,因此,资金的主要来源仍然是金融机构,但各地有所差别。
借款期限短,中小企业一般只能借到短期贷款,若以固定资产投资或进行科技开发为目的申请中长期贷款,则常常会被银行拒之门外。银行一般认为中小企业缺乏长期发展战略,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不能够长期持续经营,而拒绝向其放贷。另外我国中小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家长意志盛行,未能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积累的机制,短期行为很严重,由此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的寿命不长。因此,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方面的考虑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所以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结构现状也是银行信贷制度在企业规模上的一种“歧视”的体现。
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概括来讲有如下几点:
(一)企业自身原因
如果一个企业的资信状况不佳,就难以取得贷款支持。而处于发展和创业中的中小企业通常不具备较大的资产规模,也不具备良好的历史经营业绩记录和银行认可的担保和抵押,在资信评级中一般不能获得较高的资信等级。以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为前提的道德信用尚未建立,中小企业很难满足银行的资产规模、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等要求。
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精准度比不上大企业。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有关部门的严格管理,内部管理不规范,特别是在财务核算方面随意性较大,普遍存在财务核算不真实的问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难以把握。
资产结构状况存在较大缺陷。中小企业普遍具有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的特点,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物用于贷款抵押难度较大。
中小企业个体经营风险相对较大,竞争力弱。资金实力弱、管理人员素质差、市场开发能力不足是中小企业的特点,加之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达不到规模经济性,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二)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银行经营理念较为保守,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在选择资金投放对象时基本上是面向大企业,很少把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目前,作为我国中小企业资金主要供给者的地方性中小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国的部分市、县建立了一批融资担保公司,但融资条件和融资金额都有很多限制,很难满足当前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赵筠:《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商业会计》,2010年第21期 P50]
银行控制风险和提高内在经济利益的要求。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一般信贷额度较小,而且信用度较低,商业银行在越来越重视信贷资金安全的情况下,面对风险,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惜贷。反过来讲,银行之所以对于中小企业的实行谨慎、保守的放贷态度还要归结于中小企业本身固有的一些缺陷,这种缺陷将可能会导致贷款中的抵押担保难、跟踪监督难和债权维护难等问题。
银行贷款抵押担保门槛过高。由于中小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性,银行逐渐转变为以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来对抗企业的违约风险,并且为将贷款风险降到最低,对中小企业的申请贷款的条件审批越来越严格,抵押和担保的条件越来越高。
(三)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因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我国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现有的信贷体系基本上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出于政治和经济双重考虑,国家在制订和实施产业政策时,重点扶植国有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资金、税收等方面一直给予上述企业特殊待遇,客观上造成了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不确定和竞争条件的不平等。
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目前面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一是在企业建立之初,信用担保机构通常能够给予担保资金支持,而对于企业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则缺乏后续资金支持。二是担保业务市场化运作受到限制。由于担保基金由政府组织出资,一定程度上很难摆脱政府干预,致使信用担保机构在运行中束手束脚。三是没有建立起后续担保制度。担保机构资金风险分散与转移能力比较弱,承担了较大的风险。
银行的垄断地位。目前我国金融体制的最主要特点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严格监管下的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金融监管当局对市场准入有着严格的要求,银行形成了在政策优势下的高度市场垄断地位,间接融资成为金融体系的主导,而与之对应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缓慢。这样的金融体系从一开始设立的时候,就没有给中小企业融资空间,因此从金融制度上就严重的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导致资金问题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五、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寻找出路重点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企业自身层面、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完善政策及法规体系。
(一)企业自身层面
中小企业融资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健康的信用文化和良好的信用环境,中小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还在于中小企业本身。
1.增强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首先,中小企业要想方设法扩大人力资本以克服中小企业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不足。人力资本的丰富,可以提高其他资产的利用率,保持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动力,增加融资的知识、信息以及提高企业成长的期望等。其次,中小企业要想取得银行的支持,一方面固然必须解决好自身的发展问题,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还款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信用意识,建立完整的信用体系,增强融资信誉度。第三,要积极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和协会、商会的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培训,提高经营管理者素质, 通过多种方式吸收社会人才,充实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
2.努力拓展融资渠道,开辟融资新方式
中小企业在充分利用传统渠道、方式的同时,要努力拓展融资视野,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在融资渠道方面,企业既要依靠银行资金,而且还要利用好非银行资金,大胆采用成本相对较高的私募基金和个人闲散资金。在融资方式方面,企业也要大胆开辟新途径,比如可以采用融资租赁、国际融资以及组织融资联合等方式。
3.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提供全面、准确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同时还要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还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信用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
(二)金融机制层面
1、消除金融抑制,加快金融创新
打破利率管制,建立一个以央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标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同时,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变革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约束因素,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
2、银行要转变经营理念
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重要性,转变歧视中小企业的观念。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不能停留在多家银行争夺一个大客户的水平上,要细分市场,实施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客户定位,通过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资金需求。在此基础上优化信贷业务流程,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创新服务手段,对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应推出和创新金融服务,设计适合中小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3、制订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发放与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中小企业贷款管理考核办法要将信贷人员的收入与其业务量、效益和贷款质量等综合绩效指标挂钩,引入正向激励,并在认真实施尽职调查的基础上,实行问责制和免责制。
(三)政府层面
1、建立健全扶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
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首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目前我国除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外,还比较缺乏这类法律法规,中小企业融资与发展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和保护。因此,应完善《公司法》、《破产法》、《担保法》和《贷款通则》等法律的有关条款,加快研究制定《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法》;对中小企业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专门立法,规范其职责、资金来源、运作方式等。以这些法律来确定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和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政策措施。
2、完善我国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扶持政策
政府部门主要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等方式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税收优惠是国家通过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等优惠条件,以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而财政补贴是政府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鼓励中小企业出口等方式给予的财政援助;政府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方式有贷款担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等等。总之,要真正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经过政府、企业、银行三方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融资渠道多样化、社会信用完善的社会经济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
3、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目前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环境还有待完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增加了融资担保业务的风险。要重塑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合同法》、《破产法》等法规的执法力度和实施检查力度,硬化企业还贷机制,保障贷款人的利益,实现社会信用的良好循环;要完善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和评价机制,规范各类信用中介机构的设立和发展。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以企业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为支持,把担保体系分位中央、省级、城市三个层面,其中城市的担保机构是担保体系的基础,负责辖区内受保企业的直接担保业务,而省级和国家级的担保机构则主要是对城市担保机构进行再担保,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六、结论
在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虽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在近期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如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寻得一线生机,当务之急是充分利用适合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金融衍生工具和新的融资方法。股权投资在解决融资难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IPO、创业板对解决融资也是非常重要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任务,它需要中小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素质和信誉;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同时还要建立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机制,来真正实现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还要防范融资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风险。可喜的是,现在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随着企业的规范运营、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银行改革的推进、金融体制的深化,融资难这个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一定能够逐步得到解决,以满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海蓉:《中小企业融资对策浅析》,《财经界》,2012年第4期;
[2]姚益龙:《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6月1日出版;
[3]刘万格:《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1期;
[4]陆斌:《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金融探讨》,2009年第10期;
[5]闫美丽:《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10年02期;
[6]赵筠:《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商业会计》,2010年第21期;
[7]王哲生:《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以及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2010 年14期;
[8]蒲林霞、朱波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分析》,《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4期;
[9]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10]金雪军、卢绍基:《融资平台浙江模式创新:合政府与市场之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1日出版;
[11]徐晓萍、谈儒勇:《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应“多管齐下”》,《当代金融家》,2010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