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动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 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加473万人。这其中的外出农民工就是本文中所述的流动人口。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发展以及外出打工的普遍化,这一群体还将继续庞大。而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缺失情况,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将通过对东部沿海流动人口群体中的文化缺失现象进行深入剖析,来揭示这一文化缺失现象的重要影响,并挖掘一些可行的举措来减弱这一文化缺失现象以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流动人口 文化缺失 影响 举措
一、当前东部沿海流动人口群体中的文化缺失现状
流动人口 ,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人口可以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流入人口是指来到该地区的非户籍人口,流出人口是指离开该地区到其他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根据流动性可以分为常住流动人口和短期流动人口,常住流动人口一般指在该地区居住较长的一段时间(如5年)。 目前流动人口的行政管理以公安部门为主,主要抓流动人口的治安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教育,计划生育,社区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站等部门分别管理流动人口的不同方面。由于户籍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挂钩,离开了户籍所在地流动人口就权益得不到保障,比如流动人口中学龄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
(一)当前东部沿海流动人口基本状况
据调查显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以外出为主,其目的地多为东部发达沿海地区,成为当地流动人口。2012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16980万人,比上年增加443万人,增长2.7%,占农民工总量的64.7%。
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流动人口很庞大,这一群体虽然在当地获得了较好的劳动报酬,但是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更为辛苦劳累,对于文化知识的要求很低,对于职业技能的需求也是所谓“熟能生巧”型的劳动密集行业。他们在当地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各方面都远低于本地居民。这些因素会给流动人口的心理产生细微的影响,这些影响中很多是不好的,会给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一定影响。总的来说,流动人口获得了比在老家好得多的经济回报,但却过得并不幸福,二战其中很大的一个现象就是文化的缺失。
(二)当前东部沿海流动人口群体文化缺失状况
分析当前东部沿海流动人口群体文化缺失的状况,我们也可以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检测报告中一窥究竟。该调查显示, 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13.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外出农民工和年轻农民工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26.5%和36.4%(见表1)。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们在一个社会文化生活所处的地位。他们的文化程度越低,意味着他们可能产生的进步越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青年农民工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低。在农民工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7%,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5.6%,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69.2%。青年农民工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农民工,年长的农民工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青年农民工,年龄层次越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低(见表2)。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参加过农业技术技术培训的流动人口比例极低,他们很难在东部沿海地区从事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没有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流动人口,很难在初到一个地方后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他们中大部分只能从事体力消耗为主或者需要时间累计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作为两项培训都没有参加过的流动人口,他们对工作选择的主观能动性很低,只能接受一些待遇差、相对更辛苦的工作。特别是年轻流动人口的培训比例也很低,这对于这一群体的未来是严峻的挑战。
二、造成流动人口群体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及由此带来影响
(一)造成流动人口群体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
流动人口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出现文化缺失这一现象,其原因是深层次的,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性”的文化程度低和“后天性”的文化资源缺失,也有流动人口本身对于文化的追求意愿较低,还有就是在融入当地文化过程中的种种障碍。
1、流动人口文化缺失的原因在于流出地的教育基础差。流动人口大多来自于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另一方面,优越的地理优势也促进了这些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拉大了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巨大经济差距的背后是当地人民群众在生活品质各方面的巨大差别,而教育问题是其中突出的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的居民,特别是义务教育适龄孩子享受着我国最高水平的基础教育,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教师资源,抑或是教育理念,都是这个国家最好的,甚至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堪称“极端”。与此同时,我们的中西部孩子的教舍、课本、老师都也许还没有着落,即使政府大力推进“希望工程”的情况下,教育质量依然堪忧。很多中西部家庭长久以来养成了学习无用的思维,迫于生活的压力,他们呢更偏向让孩子辍学赚钱来补贴家用。我们发现,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都生育多个子女,却绝大多数没有受到应有的义务教育。他们中的很多都成为了流动人口。这就导致了沿海地区所接纳的流动人口,本身就是接受教育很少,乃至是文盲的一个实际情况。
2、 流动人口文化缺失在于其本身追求文化生活的意愿低。流动人口来到东部沿海地区的最大原因就是赚钱。流动人口的工作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他们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工作来获取尽可能高的报酬。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清楚的发现,比较典型的一种情况就是流动人口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左右,除去做家务和睡觉的时间,几乎没有多少多余的时间了。即使有空余的时间,主动接受培训、看书学习或者其他文化生活也不会是流动人口所优先考虑的,甚至,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增加自己的文化来提高自己,同时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职位和待遇。绝大多数按部就班上下班的流动人口都很满足于当前的工资待遇。亲历过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生活状况的人都清楚这一份满足感有多实在。正是因为沿海地区对于劳动力的强烈需求,让很大一部分本来只打算种好地、干好农活的“农民”踏出了勇敢的脚步,来到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了流动人口,付出体力劳动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报酬。一个在家务农的西部农民一年的收入还比不过他外出打工两三个月的收入,与此同时,他还能享受更优于老家的生活品质。因此,流动人口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主观意愿普遍较低。
3、流动人口文化缺失在于流入地针对这一群体的文化空白。教育,或者说文化生活,应该说是各地政府提供给居民的一项基本服务,对于居民本身具有很大益处,另一方面,这也将促进本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更好发展,应该说,发展文化事业是一个良性循环。但是在我国,省以下的各级政府最关注本地居民的文化生活状况。以教育为例,国家在拨款的时候就将经费按省划拨到位,流动人口的经费在流出地,但他们携带子女出来打工后,却需要在流入地来享受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东部沿海地区的政府需要为一个如此庞大的适龄孩子提供教育支出。这是流入地政府所不愿意的,同时,国家层面的政策也没有明确要求当地政府需要承担所有实有人口中适龄孩子的教育支出,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只能辍学或者在费用较高的民工子弟学校就读。其他的文化服务也是同样的情况。政府在财政预算中,有一定比例是用于公共文化支出的,开展技能培训、举办文艺演出或者是其他公共文化服务,但这一切都没有把流动人口纳入在内。作为一个地方政府,他不必须、不愿意,也无法做到为流动人口群体提供与本地居民一样的文化服务。
4、流动人口文化缺失在于其老家文化与本地文化的差异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地都有自己独有特色的文化财富。两个突出的方面就是语言和生活习惯。语言是沟通的最好手段,但是由于各自语言的差异以及普通话的使用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使得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起码没有各自方言内部那么流畅。由于语言的障碍,流动人口很难了解到本地的文化特色,更别提学习和融入本地文化生活中了。另一方面,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生活习性的差异,导致双方并不能像老乡之间那样有很多共同语言。久而久之,流动人口中,老乡们更多地聚在了一起,这就减弱了他们融入了本地文化的欲望,最终导致流动人口只是生活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老乡群体。
(二)人口群体文化缺失现象带来的影响
庞大流动人口群体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一群体的付出,就没有东部经济如此发展的今天,也没与我国多年来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良好局面。同样,这一群体的文化缺失也有同样巨大,甚至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1、流动人口文化缺失不利于我国公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在国家的层面,不管流动人口来到我国的哪个区域,依旧还是全国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还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要实现这些目标,流动人口群体的文化状况至关重要,流动人口群体的文化缺失将直接影响到十八大提出的目标的实现状况。
2、流动人口的文化缺失不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和谐稳定。一方面,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决定了其就业层次,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无证经营的流动摊贩现象就是一个突出的表象。由于城管与小贩之间的那些事情,城管成为了一个举国关注的群体,但是在这背后是一个我们已经忽略却长期存在的无证摊贩群体。这一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流动人口。由于小贩自身掌握的职业技能无法满足其期望的工作岗位和待遇报酬,这一部分流动人口就选择无需技能要求的流动小贩行当。而这一行业的主要消费群体也是收入相对较低的流动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形成了稳定的利益链条。固定的沿街小市场逐步形成,各种路边占道销售堂而皇之。这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市场贸易,同时也违反了相应的法规。另一方面,部分比流动摊贩更极端的流动人口游手好闲、结帮成派,参与一些违法勾当,成为社会的毒瘤,以浙江部分地市为例,流动人口在刑事案件中的比例超过七成,在未成年犯罪中,流动人口未成年人的比例超过八成甚至九成。严峻的形式告诉我们,流动人口群体的文化缺失,将加剧这个社会黑暗的另一面。
三、改善流动人口群体中文化缺失状况的一些建议
流动人口群体的文化缺失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统筹解决。当前,面对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的文化教育问题,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沿海地区也是十分无力,无法使广大流动人口享受到与当地人一样的待遇。缓解这一问题,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也需要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尽力而为,还需要流动人口本身尽快适应,发奋努力。为此,本文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个人层面来挖掘一些可行的举措,来改善流动人口群体中的文化缺失现状。
(一)国家层面。需要在国家的层面成立相应的流动人口工作机构来给予地方工作引领、指导和支持。国家顶层机构存在与否,对于流动人口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国家有农民工办公室,但这不是一个专门的机构,在地方上都是附属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部的一个小部门,无法真正地方开展好地方的流动人口工作,缺少统一指导。考虑到目前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我建议在国家、省、市、县等层面建议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统一指导流动人口工作。比如像统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的问题,国家就可以通过转移支付来缓解东部沿海地区的教育资金压力。也可以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上实行统一政策,实行教育券制度,把教育券随身携带,交由当地教育部门,缓解资金问题。
(二)地方层面。地方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流动人口群体对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不要把流动人口群体当作是社会管理的包袱,而是要当成是重要的一部分来对待。要正确认识流动人口群体文化缺失对于本地经济社会良好、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并着力改善这一状况。对于已经在务工的流动人口,当地政府要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手段。要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组织开展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创办、合办各类学校,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平面媒体开展文化宣传。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促进广大流动人口群体和谐融入到本地居民的文体活动中。对于流动人口的子女,本地政府应当尽力将其义务教育纳入本地的公办教育序列,让广大流动人口二代能够享受到国家的义务教育福利。流动人口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对于其今后的工作能力、道德素养都有极大的提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加强了本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个人层面。
我们广大的流动人口群体需要正确认识到文化是有利于个人发展和提高个人生活品质的重要要素,从主观上更主动地争取享受文化的权利,并投入更多的时间。
1、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要努力把我企业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上付费性质的技能培训。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今天,各地都在淘汰劳动密集型企业,属于过去流动人口的疗好就业形式已经在渐渐褪去。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才能在下一阶段的就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从而进一步在就业地立足并享受更好的公共基础生活。
2、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作为第一代流动人口,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已到了40、50这个年岁,在更方面的上升空间已经很有限,而最好的投资必然是对下一代子女的投入。如果子女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甚至无法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那基本就预示着其子女的人生轨迹会与上一代类似,缺少突破和提升的可能性。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在一个家庭中,孩子也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成长预示着一个家庭未来的发展轨迹,因此,广大流动人口家长要加大子女的教育投入。在向全面小康社会大踏步的今天,生活已经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而投资子女教育文化生活会是最好的选择。
3、融入当地公共文化生活。在工作之余,流动人口群体要主动走进当地的文化生活中,成为其中一部分。从流动人口大量产生到今天已经有20余年,当地居民与流动人口总体上还是和谐相处的。流动人口要放下那种自我感觉很卑微的心态,主动与当地居民聊天共话。本身的租房体制也决定了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基本是生活地很贴近的,因此要把握好生活的这种近距离,努力加入到当地文化生活,最终达到文化的共融。
参考文献:
1、张真理:《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2010年;
2、刘旦 陈翔 等:《流动中国——中国流动人口生存现状考察》,2011年;
3、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2011年;
4、曹荣庆:《流动与和谐:流动人口管理的战略转型》,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2008年;
5、蔡昉:《中国流动人口问题》,2007年;
6、郭星华:《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2011年;
7、任远:《城市流动人口的居留模式与社会融合》,2012年;
8、悦中山:《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与后果 》,2012年;
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2011年;
10、潘家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6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2013版)/城市蓝皮书》,2013年;
11、国家统计局:《2012年度农民工状况监测报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