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墙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的一种,具有水平方向长且厚度薄的特点。混凝土浇筑初期,剪力墙受基础底板约束,容易出现早期温度收缩裂缝,严重的影响了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性。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墙体温度收缩应力分析计算,避免混凝土开裂,达到裂缝控制的目的,成为现今工程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本文针对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的分布状态,从材料,温差与收缩等方面,分析了地下室砼墙体裂缝的形成原因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地下室砼墙体, 裂缝成因, 裂缝防治, 裂缝处理
一:概述
(一)现阶段建筑工程界对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在公共建筑、高层住宅等工程中,混凝土地下室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工程的工期、规模、工程的重要程度以及业主、设计、施工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外墙体部位,屡屡出现裂缝、渗漏等危害工程安全和使用的问题。如何控制外墙有害裂缝的产生,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建筑界在不断探索和研究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外墙体裂缝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或消除这类工程质量问题,降低工程的维护费用。
与此同时,国内外的研究人员结合施工现场的工程实例,针对地下室混凝土硬化时的内外温度差和地下室混凝土的配比强度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实际经验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控制的几种具体方法:
1: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冷却,尽量降低混凝土拌合后的内部温度,从而降低混凝土硬化时的内外温差;
2:严格控制养护时混凝土温度,
3:混凝土强度配合比在设计及施工时要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
从混凝土材料本身性质的角度,专家们详细分析了早期混凝土开裂的原因。认为:太高的早期强度容易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产生,并且容易引起混凝土后期性能的退化。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当剂量的膨胀剂产生的膨胀应力可以补偿因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收缩应力。但是当混凝土养护不适当时,掺入膨胀剂的混凝土反尔更容易开裂。这强调人们在工程实践中要着重注意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以免出现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能力。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专家们发现在混凝土中同时加入适当剂量的粉煤灰和减水剂不会造成混凝土的干缩增大,但是,如果选择矿渣和火山灰等呈粉状的掺和料并加入引气减水剂时,混凝土会出现较大的干缩现象。
混凝土裂缝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现象,只是片面的从一个方向对其进行
研究是不够的,应该多方面研究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合理方式控制裂
缝产生。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专家们发现裂缝的产生和开展同混凝土的收缩、长期受力后混凝土的徐变以及混凝土施工时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
经过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建筑等工程在使用20年左右就出现一定的破坏,产生裂缝,影响结构的使用性能。因此,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逐渐成为研究人员的关注焦点。对此我们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对工程进行维修,甚至重建`。现在国内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加上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短缺的原因,高层建筑所占的建筑比重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尤其是工期、工程的重要性以及环境、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常出现
裂缝,进而导致危害工程安全、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地下室墙体一般在地下水位之下,在结构裂缝出现后,经常出现漏水现象,导致混凝土墙体的钢筋出现锈蚀现象,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安全性和使用性能,这成为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
(二)对混凝土地下室墙体裂缝研究的意义:
根据工程技术人员统计,在高层建筑地下室裂缝总数中,地下室底板的裂
缝仅占总数的10%。已调查的地下室墙有85%以上墙体出现开裂。此外,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经常采用高强度混凝土确保结构安全。但是,相对中、低强度混凝土而言,高强混凝土如果产生裂缝,则会给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带来更大的危害,而目前专家们尚无有效、可行的措施来保证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不出现裂缝。而一旦地下室剪力墙混凝土开裂,则导致混凝土失去本身的刚性防水功能,进而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相当重要。在我国,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水的一般方法是综合采用刚性材料和柔性材料保证结构防水,从尔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双重防水。然而,在工程实际中,一旦混凝土发生开裂现象,如外部防水发生问题,内部防水几乎起不到丝毫效果,必然导致地下室渗漏,不仅造成建筑物的美观与使用性的损害,而且导致钢筋的锈蚀,极大地降低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同时,地下水的流失也会造成建筑物周围地表沉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地下室墙体结构防水维修困难,且维修成本极高,严重浪费国家资源。目前,虽然工程人员越来越重视地下室裂缝的控制,并且在个别工程中成功控制了剪力墙的开裂问题,但还没有形成成熟有效的技术措施。
为此,本文结合本人在宁海县某住宅小区地下室施工的工作实际,从设计、施工、材料、环境等方面对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墙体裂缝的处理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本小区简介:工程位于宁海县,一期总建筑面积:99347.04M2,地下室面积:26446.0M2。包括12幢高层住宅,一幢低层公建房。建筑耐久年限为止50年,地下防水工程等级为二级,地下室不允许渗水,围护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地下室为甲类二等人员掩蔽所,抗力级别为核六常六级。抗震设防烈度小于六度。东面有港,其潮水每天涨落)
二、混凝土地下室墙体裂缝的种类及分布特点
(一):混凝土地下室墙体裂缝的种类
1.从裂缝大小分类:裂缝可分为明显裂缝和微小裂缝两种。微小裂缝指的是肉眼不可见的裂缝,对结构的正常使用没有显著影响,一般属于无害裂缝。明显裂缝是指肉眼可见的裂缝,一般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能力,一般属于有害裂缝。
2.从裂缝的深度分类:裂缝可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贯穿性裂缝三种。
①.表面裂缝主要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混凝土硬化收缩产生的裂缝,当混凝土表面直接和空气接触时,混凝土中的水分会散发到空气中,引起混凝土体积缩小产生干缩变形裂缝。第二种是温度裂缝,由于水泥中的主要化学物质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水化热,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比表面温度高,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混凝土就产生表面裂缝。
②混凝土的深层和贯穿性裂缝是指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裂缝。所以我们应重点关注此类裂缝。
3.从裂缝产生的原因分类:裂缝主要可分为荷载裂缝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变形裂缝。另外材料的选用不当和施工措施的不合理也是引起裂缝的重要原因。
①.荷载裂缝是指结构在动、静荷载直接作用下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极限出现的裂缝。
②变形裂缝是指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内外温度、湿度变化、膨胀、收缩和徐变等变形因素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③材料的选用不当和施工措施的不合理是指钢筋的锈蚀,砂石的级配及施工措施不当出现的裂缝钢筋不当、绑扎不牢固、砼保护层未垫好等
(二)、混凝土地下室墙体裂缝的分布特点
本人通过对宁海县某住宅小区工程混凝土地下室墙体裂缝进行调查,对裂缝的分布特点得出如下结论:
1.墙体裂缝绝大多数为竖向裂缝,长度接近墙体高度,裂缝宽度呈中间大两边小的形状,属于贯穿型裂缝,裂缝间距分布均匀;
2.裂缝数量很多,但宽度一般来说都较小,一般不超过1mm 宽,大多数缝宽度在0.2mm~0.8mm 之间;
3.剪力墙沿长度方向两端裂缝数量较少,中间部分裂缝分布较多。附墙柱两侧等特殊结构部位裂缝较多,一般为斜裂缝,呈45 度。
4.裂缝一般在拆模后不久出现,裂缝宽度不断增大,最终趋于稳定,一般不超过1mm;
5.地下室回填后,当地下水位高度超过裂缝时,裂缝处出现漏水现象,当地下水位相对较低时,水压较小,裂缝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出现自愈现象。
三、地下室裂缝的控制及技术处理
根据我国建设部发布的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3.4.5 条规定:对于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的受弯构件,其裂缝宽度限值可为0.40mm;在一类环境下,一般构件裂缝最大宽度不得大于
0.30mm;其他环境下一般不得大于0.20mm。要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主要从混凝土的材料方面、结构设计方面和施工及环境方面加以控制,保证温度、收缩、徐变等引起的结构应力处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之内。
本文结合本工程的工程实际来讨论高层建筑地下室墙体裂缝的控制措施和处理方法。
(一) .进场材料的控制
1.水泥使用量和水泥品种的选择
①.水泥用量的选择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和水反应产生的水化热是混凝土温度上升的最主要原因。现代的高层建筑地下室对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不断上升。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则水泥用量越多,水化热的增大,导致温度应力随之增大,最终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高层建筑设计中,在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同时,还要保证混凝土的水化热在合理范围内,以免水化热过大造成混凝土裂缝。除了水泥用量设计合理外,减少水泥用量的另一种方法是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外加剂可以在不改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减少水泥的使用量或者是用水量,从尔降低水泥水化热,减小裂缝产生机率。
②.水泥品种的合理选择
在本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采用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原料的商砼。与其它品种水泥相比,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以下特点:普通硅酸盐水泥单位质量放热量虽然大于矿渣硅酸盐水泥,但是因为配置相同强度的混凝土,使用高标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较少,混凝土的水化热反而比矿渣硅酸盐水泥低。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早期硬化强度高,收缩较小,塌落度小的优点。所以,在现代高层建筑施工中,人们更倾向于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选择
干缩裂缝是由混凝土的干缩率决定的,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是影响混凝土
干缩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越大,混凝土的干缩率就越大。所以,在混凝土配合比选用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但是用水量过少又会使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增加混凝土施工难度,降低工程质量。因此,混凝土的用水量需要综合考虑塌落度、离析、泌水、振捣和施工便利等方面因素。
3 .混凝土骨料的选择
①.粗骨料的选取
影响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因素,除了粗骨料的大小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如粗骨料的岩石种类、骨料的吸水率和骨料的比重等。对于干缩性较低、弹性模量较高的混凝土来说,其粗骨料的孔隙率越大,干缩率越大。经过大量试验总结,认为:低收缩性骨料有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和花岗岩等,高收缩性的骨料有砂岩、玄武岩和黏板岩等。花岗岩、石灰岩和白云岩的可压缩性变化较大,对混凝土的干缩性影响也较大。粗骨料的外形也是影响混凝土抗拉伸性能的因素之一。表面粗糙且级配良好的碎石比表面光滑的卵石有更好的抗拉伸性能。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为了降低水泥的使用量和水的使用量,可优先选用粒径大和级配好的石子,通过这种方式降低混凝土中骨料的比表面积,减少混凝土的泌水和干缩现象。在地下室剪力墙设计施工中,采用粗骨料时还需要考虑墙体相对较薄,钢筋间距较小,施工工艺等因素。
②.细骨料的选取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率选取较高表示粗骨料石子的含量相对减少,
降低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取较低砂率,混凝土中的砂浆量相应减少,在当今普
遍使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条件下,容易造成混凝土输送管路堵塞。根据相关实
验资料表明:“在同样材料用量的情况下,砂率增大,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增
加可知:砂率在38%时,裂缝面积相当小,当砂率增加到40%时,裂缝急剧增加。”
在工程中,除了骨料本身的性质以外,骨料中的杂质也是混凝土干缩性的影响因素之一。在工程施工中,如果控制不严,容易在混凝土中混入泥块等杂质,降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造成混凝土拉伸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能力,产生裂缝。
4. 外加剂的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工程建设一般选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是现场搅拌的,对流动性和和易性要求较高,而流动性和和易性提高必然会导致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变化。从尔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于是人们在保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的同时,采用掺加外加剂来减少单位用水量、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进而控制混凝土的干缩裂缝。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混凝土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和粉煤灰等。
①.减水剂
减水剂是一种混凝土设计施工中常用的外加剂,它起到对混凝土颗类的分散作用、润滑作用、空间位阻作用和接枝共聚支链的缓释作用,保证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并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减水剂在两个方面起到优化作用。第一方面是在混凝土和易性及水泥用量不变的前提下,减少单位体积混凝土用水量,从而减少混凝土内部孔隙,提高混凝土强度。第二方面是在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同样前提下,使用减水剂可以节省单位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
②.缓凝剂
缓凝剂是一种化学药剂,它能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对混凝土的最终强度
影响甚微。在水泥的水化初期,通过抑制水泥水化作用缓凝剂能使混凝土拌合
物的可塑性阶段延长。利用缓凝剂的这种性能,建筑施工中人们采用缓凝剂延
长混凝土拌合物终凝时间,充分振捣混凝土,提高施工质量,并保持混凝土成
型状态良好。通过延长凝结时间,使混凝土的水化热不在同一个相对集中的时
间段产生,能很好的分散混凝土拌合物的水化热,这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尤为重
要。
③.膨胀剂
膨胀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使用的化学外加剂。当水泥凝结硬化时,
膨胀剂使混凝土体积增大。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通过加膨胀剂的方法
来部分抵消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收缩应力。这是加膨胀剂的优点。但由于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膨胀剂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使混凝土的塌落度受到影响。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泵送能力,因此,需要和混凝土泵送剂一起使用,保障混凝土泵送时不发生因含水不足引起的堵塞泵管等一系列问题。在本工程中,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是高一标号的加膨胀剂的微膨胀混凝土。
④.粉煤灰
粉煤灰是一种工业废料,是煤粉燃烧后生成的一种混合材料,具有和火山
灰质类似的性质。粉煤灰是一种重要的混凝土掺合料,在泵送混凝土的材料组
成中,粉煤灰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主要起着“活性效应”、
“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三种效应。粉煤灰一般表现为粒径大小、形态和矿物组成各不相同的颗类形态,形状主要有珠状和渣状。
(二) 设计过程的控制
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抗裂设计。抗裂设计主要包
括以下几点:
①合理的设计结构平面和立面形状,防止结构截面产生突变,减小约束应力。
②在结构设计中,合理布置分布钢筋。通过选用较小直径、加密钢筋间距
的方法防止裂缝产生。在变截面处,采用加强分布钢筋的方法防止产生裂缝
③尽量采用强度较低的混凝土。
④利用混凝土在后续两三个月时的强度。
1.钢筋分布对裂缝的影响
研究资料表明混凝土的极限抗压能力远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拉能力。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极限抗拉能力为混凝土的极限抗压能力的1/10左右。对于混凝土
结构来说,裂缝主要是由拉应力引起。
混凝土材料是非均匀性质的材料,不均匀的材料性质决定了混凝土在承受
拉力时,混凝土截面中的质点不均匀受力。所以,混凝土中存在大量不规则分
布的应力集中点。当应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应力集中点处率先达到混凝土极限
抗拉强度,导致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这些局部变形呈塑性变形性质。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这种特性,为了防止在应力集中处产生裂缝,设计师通常在应力集中处进行适当加强配筋。合理配筋后,钢筋承担了本来处于混凝土中的拉应力,减少了混凝土的拉应力,增强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减少了裂缝的出现机率。近些年来,通过工程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试验研究表明:对于薄壁结构来说,采用细而密的钢筋配置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从而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收缩裂缝;选用较大直径的钢筋,对裂缝的生成没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2. 建筑结构设计对裂缝的影响
在现代工程中,随着对裂缝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选用合理的构造措
施可以有效的控制裂缝的开展,所以,工程设计人员对建筑构造的研究不断深入。
对于连续式板,构造配筋采用连续式配筋,上下两层布置。而且一般取直径在8~14mm范围内,间距不大于200mm的配置措施。在混凝土转角处,楼板应该加配放射筋,上下两层布置。
由于混凝土的温度转变和收缩性能的影响,在混凝土孔洞周围和混凝土变
截面转角处将形成应力集中,进而引起裂缝的出现。对于这种混凝土孔洞的应
力集中现象,工程技术人员采用在混凝土孔洞的四周加配斜向构造钢筋的方法
处理。对于变截面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对变截面处做细部
处理,使截面逐步过渡,并增加抗裂构造钢筋的配置。
对于混凝土墙体来说,防止裂缝的通用处理方法是缩小墙体的水平钢筋间距。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增强墙体与柱交接处水平筋的方法来增强混凝土结构抵抗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的能力。对于地下室混凝土墙体结构,在构造措施上的控制裂缝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混凝土后浇带
混凝土结构在受到约束时,如果结构内部产生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抗
拉强度,混凝土结构就会开裂,严重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正常使用性能。在
混凝土结构抗裂设计中,合理的选择结构构造型式成为一种重要的裂缝控制手
段。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设计,采用的措施一是从材料上采取措施。如通过材料的选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等。二是减少混凝土结构受到的拉应力。目前,我国大体积混凝土设计施工中采用的主要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通过后浇带释放混凝土温度收缩应力。后浇带是一种临时性的措施,根据工程实际
的要求,在工程施工到一定程度后陆续浇筑完成,从整体上使结构成为无伸缩缝结构。后浇带的构造有平式、T字式、企口式等三种。因为地下室混凝土剪力墙的长度一般较长,由于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影响,一次不间断浇筑混凝土可能会引起温度裂缝。针对这种情况,应对混凝土剪力墙分段浇筑,相邻两段之间采用后浇带,本人所在工程地下室墙体构造上采用这种方法控制裂缝。
②.膨胀加强带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结构的中间部位应力较大,所以,开裂一般是从
结构的中间部位开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施工中可以采用在基础底板和
地下室剪力墙中间部位设置“膨胀加强带”。通过膨胀加强带产生的膨胀应力
抵消或减小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拉应力,减小混凝土结
构出现裂缝的机率。
(三) 施工技术的控制
国内外的专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总结:“认为温度最高点一般处于混凝土结构中心处。混凝土温升最高值一般处于施工期间,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3~5天。在升温阶段,混凝土经常会出现表面裂缝,对混凝土结构受力性能没有大的影响;在降温阶段,混凝土容易出现贯穿性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能力”。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温差要保持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如果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应该控制在25℃以内。
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解决或减少由温差引起的裂缝:
1.混凝土的搅拌、振捣和浇筑
为了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减小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另一方面是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能力,混凝土的搅拌、振捣和浇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极限拉伸能力。
经过大量试验研究,相对于传统的“一次投料法”所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可以通过 “二次投料”的方法去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二次投料”有两种具体的方法:第一种是先把水泥、水和砂子充分搅拌,形成水泥砂浆,然后把水泥砂浆和石子放在一起搅拌;第二种是先把水泥和水搅拌,形成水泥净浆,然后和骨料搅拌。“二次投料”施工工艺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分子向粗骨料和水泥砂浆交界面集中,保证了交界面材料的致密性,加强了骨料的粘结力。通过试验数据总结,相对于“一次投料”而言,采用“二次投料”工艺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10%左右。
混凝土的“二次振捣”也是增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裂能力的有效手段。
经过二次振捣,混凝土能充分填满由于泌水等原因在粗骨料和水平钢筋下面形
成的空隙,增加了混凝土和钢筋的握裹力,同时也避免了由于混凝土沉降而引
起的裂缝,并且相当程度的消除了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增强混凝土密实度,
进而增强了混凝土抗裂性能。混凝土采用“二次振捣”要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保证混凝土在二次振捣后还能恢复到塑性的状态。
2.混凝土出料和浇筑时温度的控制
众所周知,混凝土的出料温度可以影响混凝土的温升和内外温差,混凝土
的浇筑温度可以影响混凝土的干缩程度。在实际工程中,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控
制混凝土的出料温度和浇筑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拌合物由水泥、石子、砂和水组成。其中,水的比热容和石子、砂、
水泥相比最大,石子的质量占混凝土质量份额最大。因此,控制出料温度主要
是通过水和石子的温度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总温升和减小结构
的内外温差。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水或加冰片降低骨料温度等措施保证混凝土出料温度。
浇筑温度指的是混凝土在完成振捣工序后的温度。工程中混凝土的浇注温
度不能高于40℃。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时要合理安排浇筑时间或者采用降低骨
料温度等方法保证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3.混凝土的养护
地下室剪力墙浇筑完成后,应当及时进行养护,保证在升温阶段结构的温
差处于合理范围,避免发生剪力墙表面裂缝。混凝土终凝之后,松动模板进行
淋水养护,应严格控制初次浇水时间,不应在墙体混凝土温度达到最大值时浇水,
以免混凝土在温度较高时骤冷发生开裂。洒水湿润养护历时越长,对提高混凝土强度越有利,可以根据工程的外界条件合理调节。一般来说,对于要求一般的结构,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天;对于要求较严格的重要结构不应少于30天。
在浇筑完混凝土几个月内,不应把混凝土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下。在太阳
直射和风速较大的环境中,混凝土容易失去水分产生干缩变形,严重影响混凝
土的各方面性能。
地下室剪力墙是一种竖向的结构,保温养护不易进行。可采用带模养护和
延迟拆模的方法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养护剂涂层(须保证养护剂的质量以及
涂层的厚度)来进行混凝土养护。某实际工程在地下室剪力墙浇筑后采用带模
板养护,即首先松动模板,然后洒水养护。
4.基础土体回填
当混凝土直接接触外界环境时,由于外界环境中风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容
易失去水分,产生裂缝。地下室剪力墙处于地表下,可以通过回填土保证混凝
土处于潮湿环境,有利于混凝土剪力墙的养护。
(四)裂缝的处理方法
国内外专家学者虽然对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不能完全避免墙体裂缝的产生。所以,针对裂缝产生后一系列的处理方法也随
之出现。本文主要针对本工程实际裂缝问题进行分析处理。
当结构产生裂缝后,第一步应分析裂缝的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当确定了裂缝的成因和对结构的影响后,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裂缝修补。裂缝从结构承载和正常使用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裂缝,第二类是影响结构正常使用的裂缝。其中影响结构正常使用的裂缝主要是指影响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1.对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裂缝的处理
相比于影响结构正常使用的结构裂缝,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裂缝危害更大,
需要重点处理。在工程实践中,一般采用结构加固和灌浆的方法协同处理。
灌浆分为化学灌浆和水泥灌浆两种。相对于化学灌浆而言,水泥灌浆只能
传递结构的压应力,对结构的拉力和剪力传递效果不明显。化学灌浆采用的主
要材料是环氧树脂灌封胶,能使裂缝处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抗拉、抗剪和变形
能力。单纯的对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裂缝进行灌浆处理,并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
性能。裂缝灌浆后,浆体受到裂缝宽度和位置的影响,加上浆体本身的粘度等
原因,不可能保证灌浆的完好,因此,还需要对结构进行加固。当裂缝仍继续
发展时,一般先采用加固措施保证裂缝的稳定,然后进行灌浆。
2.对影响结构正常使用的裂缝的处理
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包括结构的抗渗和耐久性等。影响结构抗渗性裂缝的
修复难度相对于耐久性较小。宽度较小时可以采用化学灌浆,常用的材料有环
氧树脂、丙凝、聚氨脂等,宽度大的裂缝可以采用水泥灌浆。一般采用V 型槽,
埋设灌浆嘴进行压力灌浆。
3.混凝土地下室裂缝修补的常用方法:
.树脂灌注法;.表面封闭法;.钻孔嵌塞法;.柔性封闭法;
.表面附加钢筋法;.灌浆法;.干嵌填法;.钉合法;
.聚合物浸入法(重力渗入和真空渗入).迭合面层和表面处理法等等。
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修补原理的基本要点:
.树脂灌注法:环氧树脂是最常见的裂缝灌注材料。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并能抵抗混凝土所遇到的大多数化学侵蚀,树脂可以灌入到0.05㎜的裂缝。除某些特殊的环氧树脂之外,当裂缝是活动的、有渗漏的、不能干透的或者裂缝数量极多时,通常不易采用树脂灌注法。
.聚合物浸入法: A低粘度的液态树脂可用来密封路面、桥面的不小于0.1㎜的裂缝。将树脂涂刷到表面上,或者在水平表面上沿裂缝构筑临时的堤围,使树脂溢于裂缝表面。 B更适合封闭多重无规则表面裂缝。先将裂缝表面密封,抽去真空,使裂缝中和孔隙中的空气全部排除。再在大气压力下用纯环氧树脂浆料注入裂缝表面中。
.钉合法: 当必须恢复主裂缝断面的抗拉强度时,使用钉合法比较适宜。特别比较适宜在不会损坏周围结构的场合下用来锁闭活动裂缝。用相对薄而长的金属“缝合U形钉”跨过裂缝嵌入事先开好的槽沟中,用无收缩砂浆或者环氧树脂基粘合剂来固定。
.表面封闭法: 这是最简单和最普通的裂缝修补方法。用于修补对结构影响不大的静止裂缝,通过密封裂缝来防止水汽、化学物质和二氧化碳的侵入。
.灌浆法: A普通水泥灌浆大体积水坝、厚混凝土墙、或者水工结构的岩石基础上的裂缝,有时通过注入硅酸盐水泥砂浆来密闭。 B聚合物灌注基于氨基甲酸乙酯或者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灌浆料,和水反应后形成固态沉淀物或泡沫材料,起到封闭裂缝的作用。可在潮湿环境中使用。
.钻孔嵌塞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来灌注墙体中的裂缝。如果要求密封防水,孔中应填入柔性沥青来代替砂浆;如果灌注栓塞的作用比较重要,孔中则要灌注环氧树脂。
.柔性密封法: 通常将活动裂缝转变为运动节缝是比较适宜的办法。沿裂缝边缘开一凹槽并填入适当的柔性材料。节缝底部使用隔离层。
.粘贴法: 当运动不止作用于一个平面时,或者过度的运动已超过一个普通尺寸的凹槽所允许的范围时,或者不可以切割出槽时可使用这个方法。用柔性的密封带盖住裂缝,仅将带的边缘部分粘住。
.附加钢筋法: A普通钢筋首先将裂缝密闭,然后贯穿裂缝平面大约90°的方向钻孔,将环氧树脂注入孔内,再将钢筋插入孔中使之粘合成整体。
B外部施加预应力通过后张法施加应力,来加强结构件的主要部分或者封闭裂缝。
.干嵌填法: 用手工将低水灰比的砂浆连续嵌入裂缝,形成与原有混凝土结构紧密连接的密实砂浆。先在裂缝表面开槽,大约25㎜宽、25㎜深,清理后涂刷界面剂、连续嵌入低水灰比的砂浆。
.迭合面层法: 当结构表面存在大量的裂缝,而且采用其它办法单独处理各个裂缝过于昂贵时,用这个方法来密闭、覆盖(不是修复)裂缝非常有效。对于偶然出现大面积网状裂缝使用该法很有效。
.自闭合法: 混凝土依靠自身合拢裂缝称为“自闭合”,这是在存在湿气并且没有拉应力作用时发生的一种现象。机理:由于周围空气和水中存在二氧化碳,使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发生碳化作用,结果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晶体在裂缝内析出并生长。晶体组合交织产生一种机械粘接作用,又被邻近晶体之间以及晶体和水泥浆及骨料表面间的化学粘接作用所增强,最后混凝土裂缝部位的抗拉强度得到一定的恢复,裂缝也被密闭了。主要用于修补潮湿环境的结构。整个自闭合时期的水饱和必须连续保持。
.涂层及其它表面处理法: 修复开裂的混凝土结构可以使用范围很广的表面浸渍密封剂和涂料。如果混凝土开裂已经稳定,则可通过涂料获得成功地修补。但不适合低温区域操作。
四:结论
高层建筑地下室砼墙体裂缝出现的频率较高,同时由于地下水的原因,墙体裂缝容易导致地下室渗水,使墙体中钢筋锈蚀,严重影响了结构的使用功
能和承载能力,降低了结构的可靠性。
本文从地下室砼墙体裂缝的形成原因出发,针对裂缝的种类和分布状态,
分析了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并结合本工程实际,从材料、施工和设计构造等方面提出了地下室混凝土墙体裂缝的控制和处理措施。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地下室混凝土墙体属于大体积混凝土。但是,地下室墙体厚度相对较薄。因此,墙体和普通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变化有较大区别。500mm厚的墙体通常在1d 左右温度达到最高值。墙体由于水化热产生内外温差时,墙体内外温差较小,通常不超出10℃。裂缝形状一般表现为竖向裂缝,多在墙体沿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或约束较大的部位出现。
2.在混凝土浇筑的初期阶段,墙体混凝土温度上升速率较快,混凝土墙体中部应力表现为压应力,并随着混凝土的温度升高而升高。在温度下降阶段,温度下降速率较温度上升速率小,且温度曲线逐渐变得平缓,混凝土中部拉应力开始不断变小,最终转化为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地下室混凝土墙体产生裂缝。由于墙体中部温度应力最大,裂缝一般首先出现在墙体中部。
3.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相对同一标高,沿长度方向,墙体的温度变化很小。沿墙体厚度方向,墙体中心点温度较高,向两侧递减,一般内外温差不大于
25℃,
4.对于地下室剪力墙来说,温度收缩产生的裂缝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因素。
在本文中,结合本工程实际,从混凝土材料、设计构造、施工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地下室混凝土墙体温度收缩裂缝的控制方法以及出现裂缝后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3]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4] 《土木工程施工》 童华炜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2
[5] 《房屋建筑学》李必瑜 王雪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1
[6] 《建筑材料》 张海梅 袁雪峰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1
[7] 《建筑的渗漏与防治》 沈春林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8.9
[8]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3
[9] 《平法制图的钢筋加工下料计算》高竞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
[10]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11]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12] 《高层建筑地下室剪力墙裂缝分析与控制》 杜文卓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