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论文发表在线咨询宜顺论文网
分类导航: 经济论文 教育论文 农业论文 理工论文 毕业论文 职称评审文件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从西部片的经典看美国电影的英雄主义情结───浅析《关山飞渡》、《与狼共舞》中英雄主义情结

时间:2014-07-19来源:www.13Lw.com作者:宜顺论文网

摘要:好莱坞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电影神话的同时,也在引领世界电影业不断前行。在追求高票房的同时,好莱坞电影还肩负着深度文化知识观和美国价值观的传播使命,一步步影响着全世界电影爱好者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本文主要探讨个人英雄主义在好莱坞各种类型电影中的体现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导入,试图分析其中的积极因素,同时希望中国观众能更客观理性地看待好莱坞电影中所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

关键词:个人英雄主义,西部片,电影

一、崇尚个人自由和独立,重视个人尊严

(一)英雄个体的特点;

西部牛仔的硬汉形象一直是美国人心中的精神象征。19世纪后期,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西进的人往往都勇敢、正直而又粗犷,他们不受旧世界和旧思想的束缚,美国电影中的西部牛仔形象正是这种文化的最直接体现。

1939年约翰·福特执导的《关山飞渡》是西部片的经典之作,开创了西部片的新风格。其中主人公林果孤傲、沉着、冷静,他在大漠荒原中与自然而战、与印第安人而战的场景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他的扮演者约翰·韦恩在此片后名声大噪,成为西部牛仔英雄的代名词。1990年上映的《与狼共舞》也是一部不朽的西部传奇。影片展现了多元的文化,在雄浑壮美的西部大草原中展现历史、种族与和平的主题,给予了印第安人极大的同情。男主人公邓巴在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与狼为伍,他的精湛骑术和神奇枪法体现了一个西部男人的粗犷与韵味,对印第安人的正义感更是增添了他个人的魅力。

(二)个人自由的核心;

美式个人英雄主义情节是缘于自身,而不是附着在神灵上的,这正是美国的自由、民主、反独裁的内在精神所在。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活力的源泉,是其主流社会重要的基本的信念和社会共识,人们不相信眼泪,不相信宿命,他们坚信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梦想的实现要靠自己去奋斗。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精神的内容非常丰富,个人主义、平等观念、乐观进取、求实创新等美国民族精神对美国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独特的凝聚和支柱作用。( 李其荣,1998) 可以说,美国精神是美国走向成功和辉煌的秘诀所在。它蕴涵着深奥的哲理,反映着美国人的信仰意识和价值观念,凝聚着美国人的智慧。

(三)个人主义价值观念;

电影最擅长的一件事莫过于将梦中无意识的逻辑进行复制与再创造,而电影的播放是在一个封闭、黑暗的空间中,人们坐在这一密闭的环境里犹如进入了自己的梦境中一般。在这里,观者显然已经放弃了在现实中的真实地位,而是把自身当做了剧中的某个人物,把自己的思想投射到角色身上,以虚拟的方式参与到剧中,以此来确定现在的自我,这时,观者自身的幻想与认同,使自己能够在他人无法察觉的情况下得到一定的满足。

电影本身就是这样一种功能,它能提供给观众一种梦境,一种做梦的方式,让观众超越现实中存在的正如制度、法律、道德等的障碍,使自己的愿望或理想得以在电影中完成,并使其假想性的实现。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到的就是对角色的把握是否让观众对其有了一定的认同感,认同感的确立,观众才可把自己的思维和思想灌注到角色身上,完成假想,也就完成了人物的替换。

好莱坞电影为了保证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完成自我的转换,而采用了一个叙事策略:对英雄的塑造。英雄,受到人们的追捧与崇拜,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目标与形象,而电影本身即具有对观看者产生一定麻痹感的事物,当人们沉浸在电影中时,可以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烦恼,而当人们对影片当中的英雄人物产生一定的好感甚至是喜爱之时,人们不自然的即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到角色身上,仿佛自己成为了剧中的英雄,在完成现实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因此,在诸多好莱坞电影中,观众都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看点:个人英雄主义。翻阅所有类型的电影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英雄的号召,这种英雄的号召力更是非同小可,而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神秘性和完美性,更让观众对其美式英雄产生崇拜。这其中就有:对有着神奇力量的英雄的号召——《关山飞渡》《与狼共舞》。在电影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英雄的关注永远都没有消失,这也就导致了好莱坞电影可以一直延续英雄的神话,即成为一部系列电影,让观众感受到英雄的魅力与独特。只要观众对成为英雄的梦想没有破灭,一部以宣扬英雄为主的电影就可以持续下去。

二、内在的正义感与使命感

(一)英雄的正义感与使命感来自于对社会基本价值的认同;

纵观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电影的发展史,最早应追溯到美国西部拓荒时期的西部片,西部片是好莱坞类型片中最能代表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片种,比其他任何类型片都更能使美国的文化历史具体化,帮助形成美国自己的形象。19 世纪下半叶,由于西部发现金矿,大量东北部居民涌入西部荒原,而当时的西部法律制度不健全,社会秩序混乱,强盗歹徒横行,加上印第安人的反抗,使得这些移民必须用武装自己,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爱情佳话,成为好莱坞电影绝好的素材。在西部片的经典之作 《关山飞渡》中,个人英雄主义就得到了完满的体现。《关山飞渡》的主要情节取自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 《羊脂球》,描述八个不同的人物共同乘一辆马车前往劳司堡,由于其中一名是妓女达拉斯,颇引起其他乘客的议论。当他们刚起程不久,便遇到了越狱的逃犯林哥,由约翰·韦恩主演的这个硬汉是一个因蒙冤入狱,为了洗清冤情而越狱的逃犯。在快到达目的地时,马车遇上了印第安人的围攻,在林哥的带领下,乘客几经艰险之后终于获得骑兵队解围。到了劳司堡,林哥只身与穷追不舍的强盗激烈对抗。这部表现文明社会内部冲突为主的电影中,充斥着大量个人英雄主义的镜头。人们至今还记得那经典一幕: 当林哥沿着车辕爬到辕马中间,跃身跨上马头,一手驾驶,一手握枪射击,把 “西部硬汉”的酷进行到底。除 《关山飞渡》之外,美国还出品了很多优秀的反映个人英雄主义的西部片,如 《正午》《原野奇侠》《西部往事》《与狼共舞》和 《不可饶恕》等。西部拓荒时期是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一切话语权主要依靠手中的枪来决定,为枪不离身的牛仔英雄们提供了用武之地。

除了早期的西部片之外,我们也能较容易地从好莱坞战争片中找到个人英雄主义的影子。战争与和平一直是导演们青睐的主题,它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一部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战争与和平交相辉映的历史。战争中的个人英雄主义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因为战士们为民族取义和国家独立英勇献身,继写辉煌的同时也留下了很多凄美的篇章,震撼人们的心灵,《拯救大兵瑞恩》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影片所讲述的整个故事是在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瑞恩一家四兄弟中的三人阵亡,美军总参谋长得知此事后,下令找到生死未卜的四弟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家中,由米勒上尉及其七名队员执行这一特殊任务,他们穿越枪林弹雨在牺牲两人的情况下终于找到了瑞恩,此时的瑞恩奉命坚守一座大桥,他得知了自己三个哥哥均已战亡的消息后依然执意要求留在战场,于是米勒一行人留下防守大桥保护瑞恩。最终,八勇士以米勒上尉与其五名战友的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瑞恩的安全,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项任务。在此影片中,个人英雄主义得到了升华,导演把大部分笔墨用于刻画米勒一队八人以及瑞恩的形象上,他把精力聚焦于士兵个人,通过各方面细节真正地把一个人的形象植入到战争中,使得本片真正拥有了生命色彩。导演借本片想传达这样的话语: 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并非只是简单的只会开枪射击或者闪电战术的士兵,他们本身其实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给观众留下了人性十足的英雄形象。此外,其他反映个人英雄主义的经典影片还有 《最长的一天》 《中途岛海战》 《巴顿将军》《野战排》《猎鹿人》《生逢七月四日》《珍珠港》《深入敌后》和 《黑鹰坠落》等,它们在颂扬美国军队的丰功伟绩的同时,也推出了众多的个人英雄。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精神被此类电影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国通过这类影片向世界宣扬他们的 “维护正义和平理念”,为其霸权主义添彩。

(二)英雄的正义感与使命感源于对自然权利的认同;

电影不仅仅是供人们观赏的娱乐产品,它还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在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支配下,在消费主义为基础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的驱动下,以大规模生产的美国娱乐文化产品为载体,全球文化的单一化或标准化正在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李怀亮,2005) 而在所有的美国娱乐文化产品中,好莱坞大片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并且有充分证据证明它已支配了世界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全球影迷,无形中加强了世界其他民族对于美国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在文化霸权的驱使之下,美国文化产业 ( 尤其是电影业) 以一种诱导的姿态来迫使其他民族文化对其认同,同时又排斥民族文化对于其自身的认同,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话语霸权。而在美国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 “文化输出”过程中,传达和表现较多的就是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电影中的英雄最易被现代人感受和推崇,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好莱坞屡屡将美国的超级英雄搬上银幕,如詹姆斯·邦德、兰博等经典银幕英雄形象,甚至虚拟一些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超级英雄。个人英雄主义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精髓和灵魂之一,就像美国的自由民主精神成就当今美国一般,它成就并标榜了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电影成为美国文化价值观的主要传播途径不是

偶然的,它有着其他媒介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好莱坞电影以制片投资巨大、摄影技术高超、表演难度极强、影像造型新奇、视听效果震撼、声色冲击力强、票房收效显著、市场覆盖广阔等时尚特征而著称于世。( 胡立新,2006) 与传统的书籍广播相比,虽然电影的制作成本较高,耗时较长,但这些都是一劳永逸。阅读书籍报刊费时费力,不容易在短时间内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且大部分是无声的休闲,而广播只能带给我们听觉享受,不能给我们带来视觉刺激。电影集各传播媒介的优点于一身,力图给观众带来全方位的感官享受,而好莱坞电影更是这其中的佼佼者,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至今仍让广大影迷记忆犹新。

尽管影片中的英雄崇尚自由,不愿卷入任何集体或个人纠纷,或受到任何责任和义务的羁绊,但最终在社会正义不断遭到破坏、弱小的社会成员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内心的正义感和使命感驱使他挺身而出,拯救受到威胁的文明社会。西部片夸大并美化了美国人对于自由的崇尚,塑造了脱离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束缚,拒绝权威和地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英雄。并且,影片把英雄人物的孤独状态理想化,为其蒙上一层神秘浪漫的色彩。在这里我们同样看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过分强调个人独立和自由,舍弃家人和朋友的温情,拒绝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羁绊,把个人主义价值观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结果只会导致个人的孤独,在现实中,“它使每个人遇事总是只想到自己,而最后完全陷入内心的孤寂。英雄人物与文明社会的矛盾不仅仅在于个人自由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矛盾,而且还体现在英雄“以暴制暴”的手段与民主社会法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成为另外一个英雄不得不离开的理由。尽管暴力手段得到美化,但是施展暴力这一事实使得英雄人物无法融入依靠法律来维持秩序的社会。暴力毕竟有悖于文明社会的准则,只能存在于无政府的自然状态中。当邪恶势力遭到铲除,社会秩序恢复正常时,崇尚暴力的因素必须被排除在外。因此,英雄的结局永远只能有一个,那便是离开。其中一定程度上隐含了对于正义与法制之间、暴力与文明之间矛盾的认识。电影中对于暴力的承认和美化,跟美国西部边疆的开发历史紧密相关。在西部偏远的土地上,新来的移民们刚刚落脚,社会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的蛮荒时代,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经常受到恶人或霸权者的威胁,要建立平等自由的竞争环境非常困难。在残暴的破坏者面前,尚未健全的法律和民主程序都显得软弱无力,不起作用。在西部,人们遵循的不是人为制定的法律,而是强者胜、弱者败的自然法则。在他们眼中,法律仅仅是一套用以控制个体行为的规则,这些规则随时可能被枪手或无耻之徒践踏于脚下,在缺乏武力保障的情况下,建立文明社会只能是愚蠢与幼稚的妄想,如果不依靠武力,社会道德和正义根本无法实现。按照这一逻辑,英雄作为正义的化身必须借助法律范围之外的暴力手段来维护正义。个人自由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暴力与民主法制之间的矛盾导致西部片中英雄的命运永远是在广阔的西部土地上继续寻找下一处需要建立秩序的蛮荒之地,然而,等到所有土地上的文明社会已经建立,蛮荒的自然状态不再存在,英雄的归宿又在哪里?个人是否可能永远保持纯粹意义上的独立和自由,在文明社会中这只能是一种理想。

结束语:

几十年来,好莱坞电影成功地将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灌输到其他国家,而在美国精神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个人英雄主义更是刻画到极致。虽然中国观众对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大多持批判态度,但我们却又不厌其烦地光顾电影院,这是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怀揣一个英雄梦,可是在现代和平大环境下,平凡的我们几乎没有机会去实现,可以说无用武之地,所以我们寄希望于电影主人公身上,希望他们能够代替我们完成这个萦绕心中却又难以实现的梦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当前的好莱坞电影塑造了太多的英雄,造成了英雄泛滥,如何在塑造伟大的个人英雄主义与英雄泛滥之间谋求平衡则显得尤其重要。

注释:

[1]李怀亮,刘悦笛.文化巨无霸: 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第25页

[2] 胡立新,方拥军. 好莱坞大片的极端文化价值观批判[J].文艺争鸣,2006( 04) .第38页

[3] 李其荣. 美国精神[M].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第46页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刘悦笛.文化巨无霸: 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 李其荣. 美国精神[M].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3] 程季华. 中国电影发展史[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4] 胡立新,方拥军. 好莱坞大片的极端文化价值观批判[J].文艺争鸣,2006( 04) .

[5] 张烨.美国个性主义在好莱坞电影中的体现[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外国语学院,2009.

[6] 刘建成.什么是个人英雄主义[J].电影文化,2006,20(3):4-5.

[7] 王娟.美国个人英雄主义[J].学术探讨,2005,16(1):2-3.

[8] 齐瑾,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J].安顺学院学报,2009,1(2):22-24.

[9] 段盛斌.英雄主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浅析[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1(3):30-31.

[10] 王海莺.美国灾难片中的个人英雄主义[J].电影文学,2011,3(18):9-12.

  • 11条记录
快速导航

    宜顺论文网论文发表流程 宜顺论文指导流程

    论文网期刊鉴定 信誉说明

    宜顺论文网网站简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宜顺论文网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