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普遍存在的资金缺口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了探讨,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最后,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角度提出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体系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企业外部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决定了它无法进入我国股市、债市融资,而我国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无论是营运资金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筹措基本上是依靠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来完成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是以间接融资中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为主, 通过风险投资、股票和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的比例非常小, 所以说,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在于解决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难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企业贷款难
中小企业为了自身更好的发展,所需资金需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而向银行贷款是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一些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科技含量低,产品缺乏竞争力,以及存在着企业发展初期所固有的系列矛盾等,容易受到经营环境、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变数大,不确定因素多,企业发展缓慢,再加上部分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干脆没有帐,有的则有两套帐,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银行部门无法对其真实度进行认定,不敢贸然贷款给企业,因而造成企业贷款越来越难。
(二) 银行放款难
根据搜集的资料来看形成银行放款难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一是银行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将贷款权限上收,基层商业银行贷款权限受到限制。二是银行内控制度规定非常严格,特别是对贷款责任人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从而抑制了金融部门贷款的发放,相反,激励机制却又相对不足,使得少数效益好、资信高的中小企业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而一些很有发展潜力但目前状况并不好的企业却受到冷落。
(三) 银行和信用社授权、授信不足
银行部门对中小企业授权、授信主要是参照上级行制定的标准执行,该标准只注重企业规模、所有制性质和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效益性则退居二线,导致许多中小企业不能进入银行信用等级评定范畴或因等级较低而难以贷到款。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融资困境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收集的资料来看,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缺陷
1、管理混乱,抗风险能力弱,抑制了金融机构放贷意愿
目前本市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就是企业的所有者,经常是企业主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管理随意性强,权利高度集中。据调查,企业在做重大决策时,不到1%的企业进行过专家咨询。因此,不少中小企业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在一定程度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
2、中小企业良莠不齐,财务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审查困难大
据了解,本市大部分中小企对财务管理很随意,不重视:有的企业根本没有账册,只是以“票”代“账”;有的虽建立账册,但也不规范,账目混乱,数据失真。而据有关人士了解,大约有80%的企业建立两套账。有的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素质较低,造成随意记账,手续不清,差错严重;有的企业为了掩盖真实财务状况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册、会计报表等等,这些,使得金融机构进行审查时的困难非常大;再加上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又非常小,商业银行所能得到的贷款利差相应很少,就更不愿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调查中小企业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这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很难得到信用贷款。
3、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
从银行对抵押物的偏好来看,一般要求企业用固定资产抵押,往往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比较高的比例,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风险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
4、过分依赖银行贷款
企业在初始阶段筹措的资金一般来自个人投资者和风险资金,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外部融资就成为关键。但是目前受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的限制,我市中小企业无法从资本市场直接筹措急需的资金实现技术更新和产品开发,只能将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锁定于银行贷款,从而提高银行信贷风险集中度,制约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外部环境和国家政策
1、政府职能缺位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尤其是当前商业银行纷纷上市,以防范信贷风险为核心的公司制度性约束刚性日益增强,而政府财政的投资职能逐步大型化。小范围化转变,在此环境下,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创业型的风险相对较高的高科技型企业很难从这两大主体上得到具体的支持,而政府相关政策上的支持也往往无法落实到金融机构的商业运作平台上。
2、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主要依靠国有银行的贷款, 尽管我国目前从数量上说已经拥有一批中小金融机构, 但它们由于定位问题(不愿把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市场, 盲目和大银行竞争大企业客户) 、经营管理机制问题、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而使其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比例比较小。另外, 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整合缩小了这一本来就不大的比例。许多原先以中小企业为主要贷款对象的金融机构在整合中被撤消或合并, 机构数量减少, 使得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量也相应下降。如我国的城市信用合作社, 其设立初衷就是为满足中小型企业、私营经济和居民个人对小额信贷的需求, 但自从刮起的合并风后, 城市信用社纷纷并成合作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后, 其服务对象发生了改变, 使得以前一些小额信贷资金需求者失去了正常的资金供给渠道。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来源,65.7%依靠各类商业银行的贷款,33.3%来自权益性投资,其他占16.4%。这反映了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的力度还不够。在被调查的企业中,51.6%认为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比以前更大,融资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同时中小企业又很难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于是融资渠道就变得更为狭窄。国家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从多方面寻求治本良策。
3、国家对银行利率和收费的规定不合理
根据中小企业贷款的高成本和高风险特点,金融机构对其贷款收取较高的利息或收费是正常的, 一般比大企业要高一个百分点左右。然而我国中央银行目前对利率和收费的规定都不利于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中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定了基准的贷款利率, 而且实际贷款利率只能在较小范围内上浮或下浮, 此外, 金融机构不准许对其提供的不同服务和产品收取不同的费用, 不能通过收取审查费和贷款承诺费等方式增加对企业信贷的收人。这会挫伤金融机构调查和收集中小企业信息的积极性, 对高风险有高收益信条的打破, 从而影响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三)银行制度和政策
1、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
目前, 我国还没有完善的信用担保、信用评估、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机制, 导致银行没有办法对要求贷款的中小企业做出科学、全面的信用评估, 当然也就不敢盲目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银行在收集和处理中小企业信息方面也存在着规模不经济问题, 加上中小企业一般不愿意向外界披露企业信息, 致使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更加严重, 银行的“逆向选择”在所难免。即对失败的企业提供了信贷资金出现问题后, 就拒绝给有困难但能成功的企业提供资金。而“逆向选择”会导致企业“道德风险”加大。即企业存在不按照与银行签署的协议或自己对银行的承诺使用资金, 或在有能力偿还银行信贷的情况下不偿还银行债务的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和中小企业自身信用能力不足, 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显得异常小心谨慎。为了降低风险, 银行通常要求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提供十足的担保。据调查, 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拒贷的比例高达23.8%, 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比例高达32.3%, 二者合计总拒贷率高达56.1%。以昆明市为例, 到2003 年,全市只有两家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 2001 年到2003 年, 这2 家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共担保贷款78,623 万元,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
2、抵押担保难
从理论上说,有多种资产可作为贷款的抵押品,如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存货、应收账款等。但在我国银行偏好以房地产为抵押,一方面是因为资产交易市场不够发达,另一方面是因为银行缺乏对其他资产如存货、应收账款的定价能力。中小企业大部分是非国有企业,而银行更愿意把资金贷给国有企业,因为国企贷款形成的坏帐,最终政府会出面解决,银行不必承担太大的责任,但是给中小企业贷款产生的坏帐要由银行经办人负责。总的来讲我国中小企业通过抵押来获得贷款是相当困难的。
3、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高交易成本
银行在向企业贷款时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和效益,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就需要通过订立交易合同等形式防止欺诈行为,并通过监督等手段惩罚违约行为,而合同的谈判、执行和监督都是要花费成本的。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显示,造成中小企业贷款的高交易成本的原因在于两方面:(1) 中小企业贷款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时的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 (2) 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时存在规模不经济。这种规模不经济具体表现在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要求的每笔贷款数额不大,但每笔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环节,都大致相同,这使得银行的单位贷款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上升,而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比例却受到限制,商业银行从节约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的“经济性”出发,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
4、严格的贷款条件
为降低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普遍制定了严格的贷款发放程序和条件①。而且,一些基层行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简单地采取以抵押担保为主的信贷配给手段,中小企业由于无适合的抵押品,往往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即使银行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在贷款方式的控制上也比较严格。一是对信用贷款方式, 银行控制非常严格, 一般仅限于信用级别比较高的企业, 对此中小企业往往很难达到。二是对于保证贷款方式, 一般需要有实力且被银行认可的企业来提供贷款担保。但实际情况是, 有实力的大企业一般不愿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而愿意为贷款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其他中小企业又多不为银行所认可。虽然近年来各地政府倡导设立了一些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但是这些机构不仅数量少、规模小、代偿能力差, 而且担保手续比较繁琐、收费也比较高, 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对抵押、质押等贷款方式, 需要价值高于贷款总额、且被银行认可的抵押或质押物, 而这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讲比较困难。
三、创新融资方式,构建有效的、多层次的融资体系
当前,中央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的主张,这是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有效、更大程度地满足多元化市场主体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对资本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各类资本流动和重组,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创造条件;有利于通过多元化的渠道促进储蓄并向投资转化,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减少因投资引发的宏观经济波动。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狭窄方面,因此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时候,要着眼于整个资本市场,努力构建有效的、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努力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通过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为中小企业开拓融资渠道,以筹措更多的资金,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大力加强和完善间接融资渠道,不断创新融资方式,丰富融资途径
间接融资主要指债权融资,它是在一定期限满后企业必须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资金。中小企业在利用传统的抵押贷款外,要加强和完善以下融资方式:
1、综合授信。银行对于工商登记年检合格、管理有方、信誉可靠、有较长期银企合作关系的企业,可以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信贷额度,企业在有效期与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可以根据自己的营运情况分期用款,随借随还,不仅借款十分方便,而且也节约了融资成本。
2、信用担保贷款。目前国内已经建立了许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这些机构大多实行会员制管理的形式,属于公共服务性、行业自律性、自身非盈利性的组织。会员企业可以通过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担保向银行借款。另外,中小企业也可以向专门开展中介服务的担保公司寻求担保服务。
3、无形资产担保贷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贷款质押物。
4、票据贴现融资。商业票据主要是指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票据贴现对于企业来说,这是“用明天的钱赚后天的钱”,这种融资方式值得中小企业广泛、积极地利用。
5、买方贷款。如果企业的产品有可靠的销路,但在自身资本金不足、财务管理基础较差、可以提供的担保品或寻求第三方担保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银行可以按照销售合同,对其产品的购买方提供贷款支持。卖方可以向买方收取一定比例的预付款,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困难。或者由买方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卖方持汇票到银行贴现。
6、政府基金。对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无论从企业结构、规模、财务状况等各个方面还远远达不到银行融资或证券市场的要求,但这些企业的融资要求往往十分迫切,然而其融资渠道却并不多。为此,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建立了许多基金,比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基金、科技发展基金、扶持农业基金、技术改造基金等。这些基金的特点是利息低,甚至免利息,偿还的期限长,甚至不用偿还。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一项政策性风险基金,它不以自身盈利为目的,它在企业发展和融资过程中主要起一个引导作用。
7、民间资本。目前,我国民间资本总额十分庞大,仅浙江省民间资本已高达6000 亿元。民间资本介入融资市场一方面丰富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且具有融资速度快、资金调动方便、门槛低等优势;但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各种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加大了民间融资行为的金融风险和金融欺诈的可能。为此,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和保护民间资本介入融资市场。为避免金融风险、规范管理,应引导建立一批实力雄厚、运作规范、专业的投资基金组织,统一管理分散的民间资金,作为政府投资的有效补充,政府还应当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民间资本的监管力度,有效防止金融欺诈,降低金融风险。
(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渠道
直接融资主要指股权性直接融资,是公司的股东投资到公司的资本。股权在不同的财产组织形式上有着不同的体现方式,具有资本融集速度快,流动性强的特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较好的融资选择。由于股份是按股份公司的全部资本等额划分的,它的实物表现形式就是股票,由于每一股份都是等额的且金额很小,使得小的投资者也能投资,为此,可以加速资本的集中。同时,股票经过批准后可以上市流通,流动性大,使得股票成为一种融资工具,发行股票可以筹集不用承担偿还风险的融资方式。为此,在拓展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要充分重视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
要充分利用国内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等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国内上市基本上集中于深圳的中小企业板,自2004 年6月成市,到2008 年的四年多的时间里,累计已有上市公司270多家。对中小企业而言,公开发行上市,是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中小企业公开发行上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自有资本的比例,改进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有利于企业进行资产并购与重组等资本运作;有利于股权的增值和企业整体市场价值的提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除了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满足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合规性要求,如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 万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 万元,或者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 亿元;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 万元;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等后)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末弥补亏损。对于高科技领域中运作良好、发展前景广阔、成长性较强的新兴中小型公司,今年国内又推出了创业板市场,上市条件相比中小企业板有所降低,要求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发行前净资产不少于两千万元。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应当抓住机遇,聘请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上市中介机构,经过改制辅导、上市材料申报、中国证监会审核、路演询价定价、发行上市等程序,向公开市场募集资金增强发展动力。
要积极开拓国际资本市场。中小企业国际资本市场主要集中于香港的创业板、美国的NASDAQ、英国的AIM、新加坡和日本等交易所。香港创业板市场设立于1999 年,截至2008 年历时九年,上市公司近300 家;成立于1971 年的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有5000 多家,约有近2000 家高科技公司;英国AIM 市场自1999 年发展进入正轨以来,已有上市公司1000 家以上,近年来每年上市200 家以上;新加坡SESDAQ 市场也是170 家左右;日本新兴企业市场设立于1999 年,至今上市公司130 家左右。由于这些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市场资金充裕,上市程序相对简单、时间短、操作方便,因此近年来一些国内企业纷纷选择国外市场上市,并且通过上市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对于国内快速成长、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特别是有国际业务的企业,去海外上市也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三)继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要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或在金融机构中设立专门的融资服务部门,是世界上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所普遍采用的金融支持手段。小金融机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主渠道,加快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和非公有制金融机构,可削弱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有利于银行间的公平竞争,使其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服务。同时,允许企业进入金融部门,创建民营银行。这些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可以与中小企业建立紧密的长期的联系和信任关系,除提供贷款外,它们还可在市场信息、企业管理等多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银行与中小企业关系密切了,信任关系建立了,贷款也就容易了。二要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信用保证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难的有效方式,在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基金,通常由政府给以财务支持,以弥补借款者违约的损失;另一种是互助担保体系,即由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共同为其成员担保。三要合理调整银行贷款利率结构,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建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体系。一是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国外发展高科技中小企业主要依靠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功能在于将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有助于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二是鼓励中小企业间开展金融互助合作。许多国家政府通过规定协会的组织职能,鼓励中小企业进行自助和自律活动。这些由政府规范职能的中小企业协会帮助实施政府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有行业的、地区的,也有半官半民的,在自助、自律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可成立中小企业金融互助协会,实行会员制,企业交纳一定会费,可申请得到数倍于入会费的贷款,按地区形成小企业内部的资金市场。但在运作上必须接受央行的监管,以防扰乱金融秩序。三是大胆尝试股权融资。欧美许多国家都在主板市场之外设立了第二板市场,其上市条件较主板市场低,设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多是风险高、规模小的企业,难以进入国内的股票市场,为此,需要大力加强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建设,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创造良好的平台。
四、创新融资模式在具体案例中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华峰氨纶公司融资实例分析
1996年,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尤小平先生创办了温州华峰工业集团,截止2012年,集团公司总资产超过14亿元,净资产超过6亿元。1999年华峰集团和尤小平等高管19人以现金方式出资6000万元,共同注册登记成立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后经多次增资后,注册资本达到10650万元。目前华峰氨纶业已成为全国聚氨酯行业的龙头企业,2005年底公司产能为1.7万吨/年,2006年12月达到2.2万吨/年,在上市募资项目达产后产能可望达到3.2万吨/年,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2006年8月23日公司成功IPO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目前市值过70亿。其中尤小平账面财务过亿,目前其身价约为22亿元。
1、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由以下方面构成:
(1)主营业务收入激增:由于产能的快速增长伴随产品价格的同步飞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有望在2006-2008年间实现飞速增长,其中2007年有望出现翻番式增长,具体为:
22000(产能)*85%(使用率)*80000(预测年均氨纶价格)=149600万元
(2)成本上升不快:氨纶的主要原料为PTMG和MDI,由于两者在氨纶固体成分中占比分别为80%和20%,据测算,两者平均采购价上升10%时,生产成本分别上升4.26%和1.01%,加上MDI在2007年初几个月内均价仅从21700元/吨升至22000元/吨,升幅远逊于氨纶。
(3)各项费用保持稳定:由于银行借款由2006年末的13280万元降至2007年中期的5340万元,银行利息可望减少约350万元,因此尽管销售和管理费用增加近1倍,但三项费用合计增长不过50.5%,约为1116万元,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值相比简直可忽略不计。
(4)多项税优惠及:公司2006年投产的氨纶项目总投资在3亿元左右(通过银行贷款),按6%财政贴息计算有望获贴息1000万元左右;2005年后公司国产设备投资累计达16000万元,可抵免所得税6000万元左右,两项合计2007年公司可获非经常性收入达7000万元,影响公司收益0.49元/股。
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和中小民营企业自身这三个视角出发,分别得出以下结论:
1、政府部门视角:
(1)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原因不在商业银行,事实上,银行贷款只能满足一部分现金流稳定、发展成熟的企业,而并不适用于中小民营企业的所有资金需 求。因此必须通过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完善产权交易,才能为民营企
业提供更大的支持。
(2)应该综合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利用市场规律创造一个富 有效率,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辅之以必要的政府扶持和优惠措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属于中国的、真正的中小企业促进体系。
(3)应该重新审视当前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注意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减少直至消除成分歧视,降低产业和市场准入门槛,真正将民经济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以达到集中各方力量,全力发展经济的目标。
2、金融机构视角:
(1)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自身所处的竞争环境,扩大盈利空间,因此应该根据中国国情,设计更多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和需求,同时能够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并符合国家政策的创新产品。
(2)应尽快掌握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找到适应自身的盈利模式既定位,不味求大求全,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注意观测宏观政策动向,适时调整策略,控制系统风险。
3、中小民营企业视角:
(1)中小民营企业在继续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寻求快速发展的同时,应注意规范自身操作,改善公司治理,健全财务制度,遵守诚信原则,逐步向现代融资体系可接纳的企业标准靠拢。
(2)中小民营企业应全局把握自身的前进方向,在机会面前既不保守,也
不盲动,对于是否上市以及选择合适的资本市场,都应该结合自身定位和企业战
略进行审慎选择。
参考文献:
1. 谭瑞华 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分析.财经界(学术版),2009,(10)
2. 尹永健 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交通财会,2009,(10)
3.唐丽桂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01)
4. 陈爱早 中小企业筹资风险控制.研究与探索,2008,(01)
5. 扬亚琴 融资成为中小企业的桎梏.新理论新观点新问题,2009,(01)
6. 俞小明 关于优化中小企业筹资环境问题的思考.资本运作,2003,(11)
7. 贺云龙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3,(02)
8. 付卓婧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03)
9. 程涛 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及解决的措施.现代企业,2005,(07)
10.党宏明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西安金融,2005,(07)
11.鲁钊阳 李名杰 信用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01)
12. 薛青 薛邦成 论中小企业的筹资问题.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7)
13.李静华 企业筹资形象塑造.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08)